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4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1: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某一方面的标志,是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一段历史文化记忆。天台县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的2项、被列入省级的6项、被列入市级的13项、被列入县级的27项。自2005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开展以来,天台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倾向。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是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一般地说,被列入项目的,都存在着一定的濒危,有的急于抢救。而我们在申报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整理挖掘,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关注它,并制订保护规划,采取必要的措施,延长它的生命周期,在新的时代能焕发新的光彩。而各级政府只看重申报,在申报时强调其重要性,一旦申报结束,该项目也就“寿终正寝”,还以“本来面目”;其次是在申报的文本上,各级政府为了申报的成功概率,往往对五年保护规划都有“夸大其词”,在动态保护、静态保护上的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上都有宏伟目标,但是申报成功了,被列入了,那些保护规划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以天台的“济公传说”、“干漆夹苎”为例,又有几项保护措施落实了呢?外地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致与天台的情况差不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
    一般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的,都过了它的辉煌期,进入它的衰落期,人们对于它的认知度也很有限,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许多是隐形,或是口口相传的,没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如被列入全国名录的“济公传说”,许多人包括天台本地人对之知道的很少,很多人知道“济公”,并不清楚关于他的原生态的传说是什么样的;而“干漆夹苎”技艺,更是为人鲜见,就是现在已经被列入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多的今天,还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技艺,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到底有哪些。浙江已经喊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也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列入重要的日程上来,从省市县各级的文化宣传部门,要制订宣传计划,电视、报纸、期刊、都必须应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将宣传工作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过程,作为当地一个文化品牌长期地宣传下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经费的投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一般的突击性、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要跟上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以便更好地顺清各方面的关系,整合本地的资源,建立一定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申报还是保护,都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它是一项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事业性工作,需要政府拨出一定的经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从普查,到申报,再到保护规划实施,每一阶段都必须有经费作为保证:录音、录像、照片、文字整理、交通、住宿需要经费;撰写文本、史料补充、专家指导需要经费;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医疗保障要有专项的经费;用现代的手段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态性需要经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陈出新,焕发其新的生命力同样要有投入。
    因此,省、市、县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划出一定的经费,否则,像我们天台这样欠发达地区,就很难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保护机构。
    以我县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县政府出面申报的,具体的工作是落实在文广新局的,而这两个政府部门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配置,是一个附属工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持久性的系统的工作,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专门档案的建立、保护措施的督促与落实就不能顺利进行。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重点。
   我县的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0多项。这么多的项目,也不都是处于抢救状态,有的是濒危的(如原生态的“济公传说”、“和合二仙”传说、“刘阮遇仙”传说);有的是非常濒危的(如道教南宗洞经音乐);有的已焕发新的生命(如“干漆夹苎”与造佛像)(天台佛教音乐与天台民乐团的改编的作品),应根据项目不同的境况,相应的政策待遇,或是政策扶持,或是经费投入,分批、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世界性的话题。天台这方面的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各级政府的重视,这项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







[ 本帖最后由 寂然 于 2007-5-24 16:55 编辑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2: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上坟”比喻很新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19 20:08 , Processed in 1.0890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