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报╱林德俊】从古典教养 到垃圾诗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19:0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联合报林德俊】 2008.01.03 02:40 am

办:联合副刊、年度诗选委员会
主持人:杨小滨
座谈人:孟浪、姜涛、张桃洲、胡续冬(大陆诗人)陈克华、颜艾琳、杨佳娴(台湾诗人
座谈缘起:大陆新诗在台湾



--------------------------------------------------------------------------------



两岸诗歌交流滥觞于1980年代,《创世纪诗杂志》等台湾诗刊制作一系列专辑引介大陆诗作,到了1990年代,两岸诗坛已有频密互访和主题研讨,大陆方面甚至出现了专门研究台湾诗歌的学者:沈奇、古继堂、古远清等。

诗人互访和学者论评开了一扇窗,更进一步是直接阅读文本。洛夫、李元洛编的《大陆当代诗选》1989年出版,收艾青到北岛、舒婷、顾城二十家(后三位为朦胧诗代表人物);沈奇编的《鲜红的歌唱——大陆当代女诗人小集》1994年出版,下探更新世代的写作,1952年出生的舒婷在二十家女诗人里已属前辈级。

诗选之外,北岛、杨炼、杨小滨等于九○年代中期陆续在台出版个人诗集,唐山出版社更于1999年一口气出版孟浪、虹影、朱文、于坚等九册「大陆先锋诗丛」(黄粱主编),将本地读者对八、九○年代大陆新诗潮引向更完整的认识。

跨入新世纪,两岸最新一代诗人不走前辈们搭起的桥,而透过网络开启第一类接触,2003年《壹诗歌》创刊号推出「两岸六年级诗人最强自选」,本地六年级诗人大致对位到大陆「70后」(1970年后出生)诗人,当中代表人物尹丽川、李师江、沈浩波等高举身体觉醒的「下半身写作」旗帜,令台湾文坛耳目一新。

不过大陆诗歌的神秘面纱仍未褪去,几位居中牵线者难免有引介上的主观偏好,透过网络的交流不如想象中持续扩大,台湾的出版市场亦难反应大陆文坛概况,况且诗歌本身就有浓浓小众、地下文学色彩。此回访台的四位大陆诗人及现居台湾的杨小滨,皆属能写亦能评的佼佼者,联副特邀三位台湾诗人小聚,展开一席彼此探密的文学茶话。

座谈纪要

参与对谈者,以大陆用语,杨小滨、孟浪属于「60后」,姜涛、张桃洲、胡续冬为「70后」,以台湾用语,陈克华、颜艾琳属五年级,杨佳娴为六年级。邀集此次聚会的主持人杨小滨(1963年生)说,过去少有两岸中青代诗人面对面的交流,希望大家自然地表述各自的真实写作状态,藉此加深两岸诗人对彼方诗歌发展的认识。

古典、现代的 冲突与调和

最年轻的杨佳娴(1978年生)率先发言,她自认诗风承继台湾战后现代诗由郑愁予、杨牧所代表的「美」跟「隐」的路线,这条路线在近十几年已非主流,因为年轻习诗者受到夏宇的影响更大,只可惜多数模仿者忽略了夏宇本身其实也有古典修养的。杨佳娴十年前开始阅读大陆诗人的作品,明显感受到两岸诗语言的巨大不同,究其因,一方面是党国教育和意识型态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相对于大陆,台湾中文教育保留了古典文学丰厚的遗产,却也招致不够口语、远离生活之批评。念中文系的她坦承一开始写诗确有对古典的反动,但经过一番辩证思考,决定重拾细腻委婉的优美传统,正视学科教养对于新诗书写的正面功能,以「古今调和」确立写作目标。

陈克华(1961年生)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事实上已被穷尽,例如古典诗里月亮所能隐喻或象征的情感不外乎思乡、孤独、怀人、团圆、人世聚散无常,几千年不变。于是他写下这类的句子:「月亮是宇宙间最大的一颗**」、「月亮是今晚漂浮在夜空中的一颗恶性白血球」,以新的方式,赋予古典意象现代意义,如此现代诗才有异于唐诗宋词的存在价值。
姜涛(1970年生)补充,古典诗和现代诗,一开始的出发点就不同,前者回到一个熟悉的系统当中,朝向经典和稳定,无论怎么写,还是维持在一个格套之中,现代诗则追求感性的刷新,每个人写的都要不一样。

作品意象大胆而语言直白的胡续冬(1974年生)表示,自己从中学开始因为画国画而习写古诗,一直到进了大学,受孟浪这一代诗人引领的八○年代诗潮影响,加上诗人海子自杀作为导火线,构成巨大的冲击与困惑,体会到写古诗是在纵向的时间轴不断往经典坐标回溯,无法带来创造的快感。他于是转向对中国第三代诗歌或后朦胧诗歌极端现代主义的阅读,诗歌观念遂发生了变化,舍弃诗歌应有一个既定文化范式的想象,语言风格和技巧不在响应这种想象,而是朝着不断更新自己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去经营诗创作,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字词游戏快感的同时,也包容进更多的意识状况,比如文化、大众、政治等,让诗歌行文的快感成为至高无上的快感。

诗人能否成为 跨界的变形虫?

以女性情欲书写知名的颜艾琳(1968年生),在小学便开始阅读古典文学,她认为古典诗的音韵、格律,规范明确,相对于现代诗而言,比较好入手。她坚信一位好诗人总要表达一种意识上特有的姿态,而非执着于形式的掌握,「文学道德」应该自订,古诗少有邀请男性进入女性的身体、心理与爱欲,而她内心有个声音:「我要面对我是女人这件事。」这个声音给她勇气去从事自我解放的书写。

颜艾琳顺带提出当下更年轻世代诗人的一个写作危机:当网络上随写随贴,酿出一片网络诗海,各自形式上也纠结成面目模糊的状态,此时唯有找寻到自己独有的声音,才能浮出水面。回到古典与现代的问题,她期许任何一位创作者能具备变形虫的能力,漫画、另类音乐都可成为写作养分,古、今,中文系、非中文系,不该为文学划界;在创作上,跨界是很自然的,就像陈克华除了写诗,也摄影、绘画、出唱片。

比之对岸,颜艾琳提到她这个世代,或许不像大陆受到文革余波影响,各种文艺的接收与创作,一开始就处在百花齐放的状态,陈克华将之比喻为「植物园」。对此,张桃洲(1971年生)指出大陆五○年代到七○年代的语言清洗运动或普通话运动,使毛语体对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两岸语言习惯的明显分别。

边缘化 是两岸诗歌共同处境

孟浪(1961年生)观察两岸诗歌发展,台湾自1949年至今,虽曾有过反共抗俄文学,但文化传统没断,大致以渐进、积累的方式相对自主地发展,大陆则是到了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朦胧诗出现,才开始有文学自主的空间,后来言论自由的威权压制渐渐消减,近年来大陆诗歌面对的是诗歌市场弱化的压力。

比在座其它三位大陆诗人约年长了一代(十年)的孟浪,也是中学时习古典,大学时才开始有意识地创作现代诗,那时他能读到的主要是俄罗斯的诗歌和一部分五四时期的作品,从朦胧诗一路写来,孟浪对于社会变革与美学变革的协调问题,他现今的态度是:在诗歌正确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兼顾到政治正确性或社会责任的呈现。他认为新诗写作即是以完全个人化的方式去承担某种集体文化精神。

对于孟浪所提诗歌的社会处境边缘化,颜艾琳觉得两岸皆然,这也驱使现代诗人去练就「三把以上的刷子」,诗人是一个复合体,可能性无限大,能把诗跨向歌曲、音乐、戏剧、装置艺术等等。

孟浪响应,他自己虽然也常受邀参与一些诗歌跨界活动,但内心里仍坚信真正的诗歌写作是要书面完成的。而本身身分就相当跨界的胡续冬(影评、节目主持等)也曾试着结合一些艺术家制造诗歌跟公众更多的相遇机会,但至今少见成功融合的例子;落实回自己的写作,他仍迷恋于文本内部、上下文之间,出其不意一触动就会爆炸的快感。

诗像是计算机里 永远杀不掉的病毒

张桃洲补充说明两岸诗歌的发展现状。他观察台湾自七○年代乡土文学运动以降、跨越八○年代至今,似有一种挣脱古典的扭转,乃至出现大量带有动漫和游戏色彩、碎片式拼贴的语言,这样的趋向比大陆剧烈。大陆在八○年代现代诗歌复苏后,进入九○年代,现代主义尚未被正式展开,即突然转向另一层面、带有牛性文化色彩的写作轨道。再跨入新世纪,则有「下半身诗派」和「垃圾诗派」的崛起,这一类充满泡沫写作、游戏性、刻意「崇低」的路子,又与当下台湾最新的作品不太一样。

姜涛提到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诗的喜好有所不同,新诗是青春期之后的产物,在大陆,主要的受众在以前是愤怒青年,现在则为时尚青年,一般人在三十岁之后逐渐远离诗歌,晚年则回到对古诗的阅读。他与张桃洲参与编辑的一套《诗歌伴你一生》便依循这样的生命周期,选取从胎教开始,到适合家长与子女共赏,再到伴随成长的文本,一直编到人死。这本集古今中外诗歌于一身的读本,引起在座台湾诗人的高度兴趣。

关于跨界,姜涛指出,跨界不如表面所见那么简单,即使跨到音乐或图像语言,往往还是落入某种模式的重复,另一层跨界的思考是:生活和思考方式上「人」的转变。虽然目前诗歌被社会冷落了,姜涛却觉得当下诗歌的边缘位置恰如其分,像计算机里怎么都杀不掉的病毒,会一直存在下去。


[ 本帖最后由 人海中的原小野 于 2008-1-5 19:02 编辑 ]
沙发
发表于 2008-1-5 19:19: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15:24 , Processed in 1.0560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