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溪传教院是佛教天台宗中兴祖庭之一,在天台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公元957年,天台宗第十五祖羲寂大师(919—987),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智者大师放螺的螺溪旁,搭建了精舍,这就是后来螺溪传教院的前身。据明代传灯大师所编《天台山方外志》记载:传教寺在县东北一十里十一都,宋乾德元年建,五代时僧羲寂于此演天台教,故名。至公元963年,正式建立螺溪传教院。 天台宗自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创立,至唐代九祖湛然大师名声大振,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佛教宗派。经安史之乱、会昌法难和浙东裘甫农民起义军占领国清寺之后,天台宗教籍经典散失殆尽。公元960年,管辖天台的吴越国忠懿王钱俶笃信佛教,他在研读玄觉法师著作《永嘉集》时,遇到不解,请教吴越国国师德韶禅师。德韶国师回答说:“天台山国清寺羲寂法师(净光大师)必解此语。”于是钱王召净光大师进宫。净光大师说,此语出于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意指菩萨境界。又对钱王说,自唐末丧乱以来,天台教籍散失殆尽,眼下只有日本、高丽还有保存,恳请国王遣人求请。于是,钱王遣使十人携带亲笔信和五十种宝物去日本、高丽访求天台宗教典。 翌年十月,高丽国光宗王派遣高僧谛观法师护送天台宗教典奉还天台山。临行前光宗王嘱咐:“向中国高僧求解问难,如果不能解答,立即夺回教籍原物返回高丽国。” 谛观法师将教籍护送到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与净光大师论经,被其精湛的佛法修为所折服,遂拜其为业师,留住螺溪传教院十年。期间编写成天台宗著名典籍《天台四教仪》,该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智者大师的五时八教判教理论,深受僧俗四众的欢迎,有“台教之关钥”之誉,名列“天台四书”,至今仍奉为天台宗入门的必读教材。教籍久失复得,使“一宗教文复还中国”,成为中兴天台宗的重要契机。 此后,净光大师在螺溪传教院大兴道场,讲授天台宗教义,从学奉律者如雾拥云集,达数十万之众。净光大师被后人尊为“天台宗第十五祖”,传法弟子百余人,有十人是外国人,其中王族出身的高丽国高僧宝云义通大师被后人尊为“天台宗第十六祖”。义通大师再传法四明知礼大师,后者为“天台宗第十七祖”。由此,在宋代初期形成了天台宗中兴的局面,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亦成为天台宗中兴祖庭之一。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吴越国王为羲寂大师扩建传教院,赐匾“定慧院”,赐号“净光法师”,并赠紫衣而执弟子礼。从日本、高丽求回的天台宗教典全都存放在传教院。传教院成为当时中国的天台宗中心图书馆。 传教院何时被毁?史书上没有记载,明代传灯大师《天台山方外志》中记载了该寺“今废”。《天台山方外志》成书时间是1601年,如果从那时算起,传教院被毁至少有400多年。 螺溪传教院作为天台宗中兴祖庭之一,在天台宗发展史上、在中韩日三国文化交流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浙江正在建设文化大省,恢复这样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寺院,必将有利于弘扬浙江特色文化,有利于加强中韩日三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