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5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徐霞客走过的路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22: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总是走在前人走过的路上。

这一次,我们走在徐霞客当年走过的路上。
这是一条从宁海到天台的路。
天台与宁海相邻,两地之间相连的是天台山及山上曲折纡回的山道。山道不知建于何时何人所建,我们所知道的当年徐霞客也是走在这条卵石铺成的路上。
那是1613年的5月,正是天台山上杜鹃花盛开时节,徐霞客从宁海西门出发向天台山而来。“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徐霞客游记首篇的开头所写,游记首先从《游天台山日记》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首先是天台山,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之前他应该游过江苏和浙江的不少地方了的。但他就是从天台山开始了他的游记。那一天,他很高兴,是雨后,阴云已散,阳光灿烂,多日的雨天后那个阳光特别招人喜爱,他看到那云彩那山光都俱有了喜态,应该是个黄道吉日了。他精神抖擞,早早从宁海出发往天台而来。他急着看一看天台山这座神奇的山,这座前人无数描述的有着好多好多灵异的山。
他是个饱学之士,从小遍览群书,曾吟咏过东晋孙绰的《登天台山赋》:“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山则有四明天台,皆元圣之所游化,仙灵之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这篇辞藻华丽的歌赋深深地打动了他,想象一日亲临这神仙窟宅,人情壮丽之地。他也知道自这掷地有声的《天台山赋》出世后,世人惊于这神奇之山,络驿不绝地来这个东海之滨的山上探寻这山岳之神秀的一切。先有谢灵运,后有顾欢,再是智者,再后来,循着唐诗之路而来的是李白、贾岛、孟浩然、刘禹锡、皮日休等诗人名家,继之有朱熹、陆游、洪适、苏轼、鲜于枢等等都在天台留下了足迹,有的竟一住不走,在这一方土地创下业绩,改写着人类文明史。而李白一句“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怎不教他对天台山更心驰心往呢?
山道难行,只走了三十里,时间就不早了,听说梁隍山上有老虎出没,只好在天还未暗先住下了。这在急着赴一个约会的人来说,未免不是一件憾事,但有什么办法呢?长夜难明,好不容易天亮了,外面却又是雨天,且不管它,戴个笠帽,一个走字,他已骑在马上,笃笃的走出好远了。日上三竿时,他已在松门岭下。新雨才过,黛山如洗,泉飞瀑流,红花点点,一派江南春色。然而山路峻滑,马是不能骑了,有这样清新的春色作伴,这山路攀历之苦又算得什么呢?
我们也是日上三竿时抵达松门岭下的,只不过这时是深冬,不见花红,也没见瀑飞,不作那奢侈的望想吧,且踏着徐霞客的脚印,感受一下他曾经的风景。
岭,曲曲弯弯是顺着起伏的山脊而修建,岭下有新立的碑,上撰“ 松门岭”,背面刻的是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的第一段。我们在这里停下,四下里看着,好像要辩认些什么来。这与徐霞客不同,当年他急着去天台山,匆匆的脚步肯定不会在这里停留。这插进山林的岭,宽约两步,都是拳头大的卵石铺就。以前是官道,有人管理,道路干净,虽然山上草木茂密,但路两旁是不会有柴草的。徐霞客年轻的脚步在这样的山道上,应该是如履平地吧。而现在少有人走了,那柴草便在道路两旁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只剩下中间容一只脚的地方。磕磕拌拌的爬到半山,是空旷处,眼底下是从远处深山中伸出的白溪,白溪两边冲积而成的平畦上是两个村落及如几何形的田地。这是上好的休息所在,大家在这里坐下,转动一下长久使劲的腰身,酸涨的双腿,抽一支烟,欣赏眼之所及的风景,议论沿路之所见。我想,当年那个旅游爱好者肯定没有想到,他的随手所记,竟成了一地理学著作,后人研究的课题。他走过的路,也成了现代老驴们热衷的路线。真的应了一句无心插柳柳成阴这古话了。
岭,还在延伸,我们的脚步不能停留。这条弯弯曲曲的山道将带我们走向预定的目标。我们总是预定一个目标,然后走着赶去,在路上数着一个村庄一座庙宇一个路廊一棵大树一口水塘,逐渐地接近我们的目标,心中为自己鼓劲也寻找些许安慰。路上一个接一个的风景,成了旅途的意外,这大概也是旅行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个上午,我们将赶到一个叫做大路下的地方,在那里寻找我们的午饭。我们不知道此刻离目标还有多远,中间是否还有岔路,山坡上两个砍柴的老妇热情地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中午12时,我们到达大路下村。大路下村是在古道的驿站下面,这支天台通往宁波的古道原被人称为大路,村在路下,于是叫做大路下了。在村口,原先的古道驿站,现新村改造,只剩下长约二十余米的古道,道旁尚存几间老房子及铺面,一棵大樟树孤独地立在原地,昔日的昌盛与辉煌只能靠这棵树来见证了。大树旁古道边新开了一家叫做“古道超市”的小店,供应着油米面零食等杂货。午饭我们就在这家小店中解决。
这是宁海与天台相邻的村庄,从这个村翻过前面的山坡就是天台的筋竹岭了。近四百年前,徐霞客也是从这里经过的,但他没有在这里停留,他焦急着与天台山相会,就是这午饭他也要赶到天台境内去吃。他在游记中特地记了一笔“饭于筋竹庵”。
从松门岭到筋竹岭,其间相距二十多里,中间有黄泥塘、高塘、大路下等大小村庄六七个,徐霞客两次游天台山都走的这条路线,却除了出现一个王爱山外几乎没提这中间所见。难道这中间没有可记的风景吗?我想肯定不是。这里群峰起伏,林木满山,苍柏古松,翠竹杨柳映于古道村落,鸡犬之声相闻,人们和谐相处,怡然自乐,是绝妙的乡村风景。或许在他而言,这里的风景是美,但与天台山相比较,则逊色得多,不值得在此记述,以免冲淡天台山这块他梦里出现多次的见闻。你看他急匆匆地赶到这个位于天台境内的第一个所在筋竹庵,在这里用午饭。他第一次来到天台山,站在天台山的土地上,在这块他早神往之的地方,肯定感慨良多的,那早先吟咏过的孙绰《登天台山赋》中句子不自觉的来到心头,冲口而出:“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观灵验而遂徂,忽乎吾之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
正是麦黄时节,山顶上飘着成熟的麦香。在这里他遇到来自国清寺一个叫云峰的僧人,云峰向他特别介绍了石梁、华顶等天台独特的地方,他的脚就不由自主的向石梁而去。
我们只得暂时与他在这里分手,下黄坭山岗经泳溪回家先咪二两酒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0 + 2

查看全部评分

15#
发表于 2010-2-6 09:25:43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写专门的文章,每篇500-1000字.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22:24:49 | 只看该作者
AB说得对,也怪蜗在天台境内的天台人不争气,办了几十年的旅游还是这个样子.我们人微言轻,能做的也只能在口头上表示一下支持而已.
13#
发表于 2010-2-5 00:01:15 | 只看该作者
旅游日是重振天台知名度的一个机会,不过当下,提高天台山旅游的品质和层次也极为重要。
这么多年过去,虽然多了琼台或龙川峡这类的景点,到天台旅游,无非还是看看风景,拜佛烧香,没什么质的提升。这样的竞争力,实在不算强。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21:22:31 | 只看该作者
天台人说,徐霞客游天台山是5月20日,赞同.以此定为中国旅游子是讲得过去的,我想国人也能理解的
11#
发表于 2010-1-25 20:38:54 | 只看该作者
5.19徐霞客出游日.
10#
发表于 2010-1-19 11:04:40 | 只看该作者

这段路走比较方便。天封石笋上到拜经台,东南西两面都很开阔,峡谷景色不错。

能拍很多照片。如果是村落,毛竹蓬(有石拱桥),华顶坑(也有石拱桥),上潘,东岭几个村庄也很好,能拍好东西,特别是下雪的时候,效果最好。
9#
发表于 2010-1-19 09:47:32 | 只看该作者
向往鸡犬相闻的恬静生活,梦中相见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1: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胡明刚 的帖子

有此想法,只是要走过后才行
7#
发表于 2010-1-18 13:08:5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期待下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08:53 , Processed in 1.0600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