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5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山那村】牌门:时光深处的那座牌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9-4 15:3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5-9-4 15:41 编辑


(鹏程牌坊)

      鞍顶山上的三州潭因位于三州交界处而得名。此处的三州为台州、越州和婺州,越州现称绍兴,婺州现称金华。
      三州潭有大小二个潭。水潭不见有山溪流入或流出,却终年不涸,可见潭底必有泉眼。但百姓宁愿相信水潭与东海相通,住有龙王。旧时,每逢天旱,村民们会到三州潭求雨,取水迎龙王的仪式在干旱时季时常举行,还非常灵验。其实三州潭是古时火山喷发时,所留下的火山口积水所形成的水池。三州潭的四周是一片茶园,火山口旁的茶园处于云雾缭绕的高山,难怪三州的绿茶有其独有的醇香。
      三州潭不远处建有一座凉亭,亭为双层四面。四面分别挂有匾额,前为“琼为四方”,左为“龙凤呈祥”,右为“天下太平”,后为“国泰民安”,均为吉祥之语。亭内正中的地面上有一块三面锥体的界碑,三面分别写着“台州”、“绍兴”和“金华”,这个点就是三州交界点。站在亭中可见西边的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西北边是绍兴市新昌县回山镇,那么,东南方向就是台州市天台县的街头镇。
      鞍顶山的形状如同马鞍,两头翘起。站在山顶,回望脚下的东南边,那就是三州乡。三州乡处于天台县西北部,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原称岭上乡,因境内的三州潭,现称三州乡。崇山峻岭之间散落着许多山村,山谷间流淌着数条山溪,山溪两岸的村庄就有山村的味道了。柘溪就是其中的一条山溪,溪旁的那个叫牌门的山村别有一番风味。
       宋朝的柘溪格外的宁静,那时还没有人家居于溪岸,只有一条山路西通磐安,南达天台,也是磐安到台州府临海的官道。柘溪两岸的山崖上生长着许多柘树,每年初春,枝头上开满黄色的球花,到了盛夏就结了一个个青色的果子。因溪岸多柘树,这条山溪就被称为了柘溪。宋绍兴二十年(1150)初春,山道上来了一位仪态儒雅的行人,背着一个布袋,他好像并不急着赶路,时而在溪边的岩上坐下听听流水声,脚下的溪石上长着一丛菖蒲,溪水就从菖蒲旁流过。时而采摘几片路旁的野茶,放在嘴中,嚼上几口,竟是满嘴的清香。这位行人叫陈必庆,家居磐安雅庄村,祖上从东阳山宅迁入。那年他赴临海,任临海教谕一职,教谕是主管当地教育的长官,书生出身的陈必庆很看重这一官职,所以一路上也是心情舒畅。
       在临海任职的这几年中,每次回家走的都是这条山道,柘溪两岸美景让他留恋。在他任职最后那年,儿子陈制机与他一起来到临海,在路经柘溪时,陈制机发现父亲慢下了脚步,“这真是世外桃源啊,能居于此,那是多么有福气。”父亲的一句感叹之言,年少的陈制机记在心头。在他长大成家之后,他告诉父亲他要迁居那个世外桃源的柘溪,父亲会意地一笑,那恰好是他当年想做的事。宋淳熙元年(1174),陈制机从磐安雅庄村迁居天台柘溪,在前山西北坡上建起房子,称上屋。陈制机成为了柘溪陈氏始祖,这个村庄就以溪名命名,称柘溪村,也就是现在的牌门村。
       在陈制机定居牌门之后,也有其它姓氏迁居牌门。张守膏在明成化四年(1468)从新昌长虬村迁居牌门,那是陈制机居牌门近三百之后。二百年之后的明崇祯年间(1628--—1644),孙光宾从县城的杏庄定居于牌门。之后的清光绪十七年(1891),徐会信从屯桥迁居到牌门,就这样牌门成为了陈、张、孙、徐四族共同居住的村庄,其中陈氏为大户。
      牌门村前有仙人山,后靠盘龙山脉下的美女山,两山合抱形成山谷,中间有柘溪自西向东流过。两坐山峰,南北对峙,如同二位仙人在奕棋,那么,牌门村犹如一张棋盘。溪两岸的山坡上民居错落有致,层层叠叠,房屋都面对柘溪。沿溪的北岸原有一条石板铺就的大路,两侧山坡上也有数条山道通往大路。清澈的山溪上有几座石板桥,溪旁是村民们洗衣洗菜的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流经村庄的柘溪被引到了村的南边,并建了水库。原来的溪道填了,建成了大路,路是宽了许多,也方便了村民的出入,只是没有了柘溪的牌门少了一些山村的韵味。
      好在村中还留有原来的三口水塘,自西往东分别为金瓜塘、塘田和水口塘。金瓜塘因形状如同金瓜而得名,四四方方的塘田恰好是一块方形的水田,水口塘位于村口,那是村庄的入口,如同溪流的水口。水口塘四周树木茂盛,有胖杉和溪椤等,至今我们还能看到三株溪椤立于村口道路的南边,有数人合抱之粗。
      村口的这些大树,村民们视之为风水树,能给村庄带来风调雨顺。这些树木,传说是柘溪陈氏二世陈规和他的儿子陈恩勉种下。他们在村口南边建了前后二个院子,称前堂屋和后堂屋。有关陈规,《天台柘溪陈氏宗谱》上有这样的记载:“第二世,规,字威矩,号直斋,宋绍定二年(1229)乡进士,并授天台教谕,筑室乔居柘溪之阳。”他的长子陈恩勉宗谱上也有这样的记载:“第三世,恩勉,字继泽,号荣斋,翰林院编修,出任池州节度。”可见在陈氏迁居牌门之后,一直保持着耕读传家的理念,族人以读书明理为重。陈规与他的爷爷一样,也任教谕一职。宗谱上没有记载他们的生卒时间,在他任天台教谕时,若是他爷爷陈必庆还在世的话,那一定是十分得意,迁居牌门,延续了陈家的文脉。
      柘溪陈氏的兴旺在第十世,陈烦、陈可页、陈瓘、陈颐和陈顶五兄弟分为柘溪陈氏的五房。大房陈烦的后裔迁居新昌练使岭脚。二房陈可页后裔居牌门和下屋,陈东堂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牌门迁居下屋,成为下屋村始祖。三房陈瓘后裔迁居平桥寺后。四房陈颐后裔居牌门。五房陈顶后裔居牌门和下施。现牌门村主要为二房和五房后裔。
       陈氏宗祠就建在村口,坐西北朝东南。始建于宋,现存建筑为清朝重建。祠堂门楼后为戏台,戏台对面为正厅,两侧建有二层的厢房。正厅面宽三间,硬山顶,称“追远堂”。堂名的木匾就挂在正中,前还有一块匾额,题“国戚名宗”四字。宗祠内还挂有二张“进士”匾和一张“钦赐翰林院检讨”的直匾。二块进士匾额,授予的就是陈规和陈思勉父子俩,其中一块匾上还留有二行小字“己丑科会试中式一百三十四名,殿试二甲八十一名。”己丑年也就是宋绍定二年(1229),这年恰好是陈规中进士那年。“钦赐翰林院检讨”授予的是陈思勉。祠堂近年得以整修,这些老匾也重新刷上油漆,那些破损的牛腿也重新雕刻。
      村中还有一座专祠,那就是乐素公祠。专祠坐西北朝东南,面对水口塘。陈模,字文规,号乐素。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为柘溪陈氏第十二世。乐素一生热情好客,为人正直,处事果断,族中有一定的威望,令后人仰慕。乐素公祠是为纪念陈乐素而建的专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民国三十六(1947)年重建,建筑分前后二厅,两侧由厢房联接。前厅的门楼为拱形石门,具民国建筑风格。大门门楣上挂“乐素公祠”匾,正厅称“明德堂”,堂名源自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语,意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厅中的木柱上原有楹联一副,“慎终追远源流远;绿桂兰芳世泽芳。”
      明朝之前,牌门村一直称柘溪村,因为陈瓘,而改名为牌门村。陈瓘,字宗器,号介庵,为柘溪陈氏第十世,旧居就在村中的后堂屋。他从小颖悟过人,明天顺六年(1462),在乡试中得举人,之后任江西南昌府通判。任职期间,在九江因治理长江有功,而钦赐在家乡建功德牌坊一座。在陈瓘衣锦还乡不久,一座牌坊就建在了村口。牌坊跨街而立,为木质两脚牌坊,上覆瓦顶,四面发角,木柱左右石鼓相抱,中间挂木匾,上书“鹏程”两字。因为陈瓘的功绩,也因为村口的这座牌坊,柘溪村就改名为牌门村,牌门就是牌坊的意思。
      就是这座曾让村民们感到荣耀的牌坊,在1967年文革期间作为四旧而拆除,没有了牌坊的村庄,人们还是称牌门村。或许,在村民心中,有着一座无法拆除的牌坊,它既是对先祖的缅怀,也是对后人的激励。三十七年之后的2004年,村民想到了重建一座牌坊,牌坊就建在村口的原址上。新建的牌坊为双檐四面,正面还是挂“鹏程”匾,石柱上的楹联为:“放眼金台城胜境千年这边独好;凝思昨今明征途万里我辈先登。”背面匾为村名“牌门村”,石柱上也刻有一副楹联:“南宋古村新貌并肩共唱大同歌;始祖异姓睦居携手齐描小康景。”
      除了鹏程牌坊,村中还一座牌坊,那是一座节孝牌坊,建在鹏程牌坊的东北面,牌坊也在1967年同时拆了。陈安本为柘溪陈氏第十九世,其妻王氏,在她二十四岁时,陈安本去世,王氏太婆从此守寡,她一生贞心守节,勤俭持家,名闻乡里。族戚诸绅士呈报各级,奏报皇帝下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一座石质节孝牌坊建于村口。
      2014年这座已拆毁了的节孝牌坊重新在村口竖起。重竖的石质牌坊,只有中间的那块石栏板为旧时牌坊的原物,村民从原址上挖到了这块石栏板,虽然已断成三折,但还算完整,拼在重建的牌坊上,也让人们感受到旧牌坊的一些气息。栏板前后两面都刻有“钦旌儒童陈安本妻王氏节孝之坊”,正面的栏板还有数行题款,落款的时间为清道光二十五年。栏板之上有石匾,正面刻“圣旨”二字,背面为“节孝坊”三字,这也是当年牌坊的样子。石柱两侧新添了一副楹联,“妇节旌表十八居孀持家奉老冰雪清操昭千古;徽芳垂仰六旬誓守茹苦辛丝纶恩命灮万年。”原牌坊的石柱残石还放在村口的路旁,有三十公分见方。
      一座是功德牌坊,一座是节孝牌坊,二座牌坊相隔数十米。村民都说村中本来还应有一座牌坊,但没有建成,那也是一座节孝坊,旌表的是庞氏太婆。有关闺女守寡的故事在村中流传至今。
      陈宏味为柘溪陈氏第十三世,在他十八岁时,由父母出面为他订下了一门婚事,新娘为崧山后的庞氏,那年她只有十四岁。后来村里人都称她为庞氏太婆。订婚二年之后,陈宏味得了重病,按旧俗,夫病危要迎娶未婚妻过门,来驱除作祟的邪气,病人能转危为安,这叫“冲喜”。于是,十六岁的庞氏太婆坐上了新娘的花轿,当花轿至乌岩百步岭时,夫家来人告知陈宏味已故。双方亲戚都劝她随轿返回,而她百般恳求,允许她与未婚夫生不相识,死后能见上一面。双方亲戚允许其愿,花轿抬进了村庄,抬进了陈家的院子。当她步入灵堂,抱尸嚎哭,痛不欲生。剪下一束头发陪葬,要求守丧三天。三天后娘家派轿接她回家,她仍不回,要求守满头七。娘家父母心急如焚,怎能让十六岁的女儿守寡,屡次准期差轿接她回娘家,而她总一次又一次地拖延,三天、头七、满七、周年,直至三年,她都没有回娘家,守满三年,她告诉父母和公婆,她立志守寡一生,孝敬公婆。
      接下来的三十多年时间,她靠养鸡、养猪,勤俭节约,将攒下的钱购田八亩余,将此田全部并入公婆祀产。庞氏太婆守寡之事,名闻乡里,族人为她逐级申报到朝廷,最后得准建造节孝牌坊。正当筹建之时,庞氏太婆不幸生病身亡,节孝牌坊最终没有建成。
      从最初的柘溪村到现在的牌门村,改的虽说只是村名,在村民们心中,牌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建功立绩,牌坊也是一种品德,勤俭持家。时光深处的那座功德牌坊是村民心中的骄傲,也是牌门村的历史见证。



(民居)

(山道)


(水口塘)


(陈氏宗祠)

(追远堂)


(乐素公祠)

(节孝牌坊)


(村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 街币 +5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4 + 50 + 2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5-9-30 08:33:14 | 只看该作者
涨姿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28 18:37:43 | 只看该作者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5-9-28 16:56
这个官场机制很好,混得好就能挣回座牌坊,混不好就发配险恶军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9-28 16:56: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官场机制很好,混得好就能挣回座牌坊,混不好就发配险恶军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9-19 09:1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9-15 20:25:5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闲云老师的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9-4 21:0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9-4 21:0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9-4 19: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56:43 | 只看该作者
宋朝古村,魂梦牵绕,儿时记忆,尽在不言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08:23 , Processed in 1.1194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