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里遥念《天台山》,岸头人先生请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5 16:4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千里遥念《天台山》

胡明刚

       每每读到来自家乡的文学刊物《天台山》,心里好像有山风吹过山泉流过,一片清凉而明净的感觉,一翻开《天台山》,见到许多熟悉的名字,看见熟悉的风景,就神游了一回故乡。身为文化北漂,我读着《天台山》,心里就有一片亲切感,一种浓郁的故乡情。胸中油然升起的温馨,宛如云水一般袅袅。
我首先感谢蒋冰之和陆树栋先生,每期给我新的《天台山》刊。与过去相比,《天台山》刊印得更精美,更漂亮了!我细细摩挲天台山的扉页,全身涌起了一股暖流。
       今年五六月份,我编著的新书《天台茶》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冰之、旭初,必裕等先生帮助,他们为我提供精美的摄影,让我感动。冰之寄来一封郑重的用毛笔书写的信函,说:《天台山》创刊30年了,你作为天台的作者,该写点文字纪念纪念了。
       我心里想,这是应该的,《天台山》有恩德于我!我因为搞文学,认识了《天台山》;因为《天台山》,我写作的热情高涨,二十几年没有放弃过!虽然漂泊北京,但是文学热情不减,艺术生命的追求依旧:文字表达我人生真切的感情,用文字表达我独立的思想,用文字表现大千世界,尤其是山水乡土和人间大爱的至美!
       最早接触《天台山》,是我80年代初读中学的时候,山区的学校可以阅读的书很少,《天台山》与《山海经》一样,成为我们最容易找到的启蒙读物。当我从《天台山》上看到许多写家乡的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故事传说,乡土旅游风物、文史知识小品,所有这些,都是我所容易乐意接受的。当时我心里想,有些故事我也熟悉,比如三个神仙下天台,比如智者大师华顶禁蚂蝗精,比如一些民歌,都是我时常能听到的父母经常讲的,为什么他们能写出来,我就不可以写了呢?因为有这种自信,我文学爱好的种子也就在心底埋下了。但是在学校里,我胆子小,不敢投稿,害怕被人知道了要笑话。但我已经偷偷暗暗地开始了练笔。
       高中毕业后,我回到了华顶山麓的外胡村,农家劳作之余,也感到诗意之外的清苦,为了排遣寂寞,消除痛楚,我动笔写一些笔记,写一些散文诗歌,发泄自己的伤感,得到内心的安慰。在乡里从事税务工作的达贤兄知道了,找到我家,说,你在写东西,拿几个作品,带到文化馆里老师那里去。我果然让他带了一篇小说《啊,云海》,一个月之后得到了老师的回信,原来这位老师就是文化馆的创作干部,《天台山》的责任编辑陈瑜先生。陈老师觉得我文字功底扎实,对我的习作提出意见,我写作的兴致更大了。一年之后,1985年的第2期《天台山》发表了我的处女作,那是一首很稚嫩的诗歌《山村夜晚》,带有明显的模仿艾青《罗马夜晚》的痕迹,不过多少有些现代中国乡村特色和时代精神,有着民歌的意味。
       陈瑜老师与我逐渐地从师生变成了朋友。现在,我真的要感谢陈老师,把我从偏僻的小村庄拉到城里,大大改善了我窘迫的生活,使我与文学更为亲近,也给我更多情感的支持与鼓励,想那时,我住在山村,家里遭受了大变故,是陈老师让达贤兄带给我许多的《天台山》,还有《东海》《江南》《文汇月刊》《萌芽》《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杂志与书籍,使我的文学写作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最让我感激的是,他介绍了我参加在街头镇举办的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让我认识了曹志天、周荣初等民间文艺家《天台山》的编委,让我感悟到乡村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的作品同样的精彩,我通过搜集民间山歌和故事后,对乡土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接着陈老师认为我文字基础很好,又将我推荐到文化局,与汪林、郑根志一起编辑民间文学集成。
       我们的办公室与文联在同一座楼上,我在四楼,文联在三楼。一有空,一有新作写出,我就乐颠颠地跑过去。文联办公室,也就是《天台山》编辑部,陈翊、袁孙翔、曹鸣云老师一起言传身教,在思想艺术方面给与我悉心的指点。尽管当时没有发表很多作品,但我觉得,我还是在刻苦,在努力,在突破。我没有丧失自己。我写出了第一篇散文《天地间走来小小的我》,陈瑜老师看了之后,给予高度评价:写得真切自然,如一杯清茶那样明澈,是自己真实的心声,行文自然流畅,是一篇好作品,鼓励我向外面投稿。我一鼓作气将它投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很快得到了播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少外地热心听众朋友来天台寻访我。我生活拮据,全靠陈老师帮助解决挽回了面子。袁孙翔老师也给我更多的音乐熏陶,他坐在我的前面,一个人为我弹琵琶拉二胡,从《二泉映月》到《山村变了样》,从《空山鸟语》到《十面埋伏》,从《春江花月夜》到《渔舟唱晚》,我觉得这又是一个大收获。诗与歌本来密不可分,音乐就是听觉的诗歌,是意象中的绘画。孙翔老师的细致讲解,我这个音乐盲也渐渐地感受到音乐美的韵味,渐渐地产生了要将音乐溶化在文字当中的潜意识。孙翔老师是音乐家,也是书法家,他讲究书法与音乐和谐,音乐中有颤音,有滑音,有长音,有顿音,抑扬顿挫,就如书法笔墨的枯润,流动,线条的挥洒。我从他的书法中感悟到音乐的神采,这就是艺术的灵性,所以,我也竭力在文章中,体现音节的美,体现情感的流动,尽力不枯涩,而是要丰满,浸润,这样散文诗歌也就不呆板,有活力。我想,我的稿子《天台山》能发最好,就留在那里;不发,也拿回来修改,更趋完美。《天台山》走得勤,实际上也就是对写作修炼的一种引导。
       后来,我离开文化局,到天台中学,到圣达公司,工作一有空闲,就去陈瑜老师那里,到《天台山》编辑部。因为我不去那里,就觉得难受,好像上瘾一样。我也在不断地进步,《天台山》发了我的《狗王》《狼王》《文殇》,最初发表在《天台山》上的散文《读山品水》,在地区获得了一个奖。逐渐地,《江南》《文学报》《中华散文》等等,都开始发表我的散文。影响也大了起来。因为文学写作上有所成绩,我被聘到地区文联担任了《台州文学》的编辑。虽然人在椒江,但一到天台,还是非得去《天台山》编辑部走走。
       可以说,《天台山》是我的媒人。在编辑部,我第一次遇到了阿慧。在《天台山》组织的文学创作读书笔会中,我与她走得越来越近,成为最知己的朋友,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幸福的三口之家。在北京,我与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觉得非常的幸福。
我于1997年到了椒江,2002年到了北京,离开天台十几年了。为了安下一个温馨的家,为了实现属于自己的文学理想。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将来还要不断地继续下去。身在千里之外,我依然想念着天台的老家,想念着天台的师友,想念着《天台山》,文学的家园。今年上半年出版的《天台茶》,只是我的一种爱乡情感的文学式喷薄。以后我还有更多类似的喷薄。
       我希望《天台山》能像过去一样,多举行文学读书笔会活动,吸引更多更年轻的作者,充实我们的团队中。假如有类似的活动,我有时间的话,也热切的渴望参与。那是因为,我是《天台山》扶持的一个晚辈,文学让我们成为永久的知音,找到永恒的归宿。
       《天台山》是我的家,将来永远我的家!

[ 本帖最后由 胡明刚 于 2008-9-8 09: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0 + 1

查看全部评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4:15:49 | 只看该作者

铁马:是的,你也发上来吧,我们对《天台山》感情深厚。

12#
发表于 2008-9-8 14:10:56 | 只看该作者
明刚兄,谢谢你为我打了这么多的字.

《千里遥念<天台山>》应该是为<<天台山>>三十年征文写的吧?
应左溪老人之约,我也写了一篇.回忆在80年笫一期上发文一事.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4:04:32 | 只看该作者

许军,你也写一个,1000字左右的也行。

《天台山》创刊三十周年纪念
10#
发表于 2008-9-8 14:02:53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3:38:13 | 只看该作者

好玩

8#
发表于 2008-9-8 12:05:51 | 只看该作者
明刚兄这两个故事有趣得紧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09:55:29 | 只看该作者

铁马:狗王和狼王的梗概

狗王和狼王是我写着玩的,

狗王的梗概

胡明刚在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狼,母亲的头被野猪弹炸飞了,胡明刚把这只小狼带回家,培养他成了猎狗,同时,教这条狗用脚弹电子琴。开摩托车,跳舞,唱歌,演杂技,后来,小狼狗救了胡明刚的命,经电视台赵世文采访报道后,成为一条明星狗。
杂技团团长要买下这条狗,胡明刚知道卖狗可以成家立业,可以抵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孽,骗狼狗到了城里,一起吃饭,吃三叫菜,吃乌龟炖鳖,把狗灌醉,然后送到杂技团,狗离开了胡明刚很悲伤,杂技团要狗演出,狗不肯演,杂技团团长用饥饿战术,狗没办法,演出,开摩托车,把墙撞透了,砸在观众席上,狗被抓起来,关禁闭,后来,狗觉得硬对着干不行,就故意演得好好的,被杂技团放在卡迪拉克车顶上,游行,引来许多追星族,街上堵塞,场面大乱,引来警察,发生冲突,狗趁机逃脱,跑到外胡村胡明刚的蛤蟆居里来。
胡明刚没了狗王,很孤独,看见狗来,发誓再也不卖狗了,把钱退回,要与狗相依为命。
杂技团团长知道狗跑到外胡村,就带着打狗队来打狗,狗回去就行,不回去,就地处决,因为狗是他买的,如果胡明刚要狗,就赔偿十倍损失,并以违背合同法起诉。胡明刚没办法,但舍不得交出狗,于是狗与胡明刚挨了一顿打,急忙中,胡明刚解开狗链子,让他跑到下深坑的深山老林中。

狼王的梗概:

这条阿黄的狗跑到下深坑,孤身一狗,谋生,遇到了一条被狼群逐出的歪嘴狼,因为这条歪嘴狼乱讲反动话,受到处罚。两条狼相依为命,但是自然环境恶劣,无法打到猎物,生活维艰。狼狗与歪嘴狼经过一阵争论,歪嘴狼拗不过阿黄,只好一起到大水湖找狼群
金背狼王掌控狼群,以大水湖林区为根据地,偷袭村庄,抓牛羊,打游击战,村庄的人非常恐惧。阿黄进入狼群,经过一番理论与实践的考试后,被狼群收留,做临时工,工资只有一般小狼的四分之一,但是因为有空中转体720度的动作,是跟胡明刚的电视体操节目的VCD学的,因此,在狼群中独有绝技,渐渐成为捕猎先锋队小队长。但是在冬天的时候,冰雪封冻,没有猎物,金背狼王
下令袭击外胡村,但遭到阿黄的拒绝,因为他不肯攻击胡明刚等村民。于是,金背狼王下令执法队咬掉了阿黄的两只耳朵。歪嘴狼不满,辩解了两句,金背狼王说他有犯罪前科,现在重犯,处罚咬死了她。阿黄悲痛欲绝。终于激怒之下,要与金背争夺狼王职位。
金背狼王纵容其他的小狼,装作也要夺取狼王职位,与阿黄展开车轮战,耗费狼王的体力。然后所有的狼一起上,但是阿黄有空中转体720度绝招,把对手一一打败。然后靠在岩石上恢复体力。这时候,金背狼王斜刺里跳出来,趁阿黄不备,咬住阿黄的腰部,阿黄软了下来,被金背狼王咬住了喉咙。阿黄带着金背在空中转体1270度,压碎了金背的脊梁骨,但是垂死的金背发出号令,让众狼把阿黄咬死。阿黄逃出,奔向悬崖。
公元2080年,胡明刚从国外乘飞机回来,发现外胡村和大水湖林区成了国家4A级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他一个人走进林中,发现几千头狼的白骨,然后聚集起来焚烧,空中飘散着刺鼻的味道。这就是狼烟,狼王之烟。

这是我惟一的小说,现在很难找到。当时发表的时候,一些段落句子被删除,是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家里可能还有当时的《天台山》,但是现在要重新写。

[ 本帖最后由 胡明刚 于 2008-9-8 13:21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09:20:09 | 只看该作者

许军,住我家吧,我这里通地铁,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来时发短信给我。
5#
发表于 2008-9-6 21:49:22 | 只看该作者
明刚,《狗王》?未曾看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02:58 , Processed in 1.06643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