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缩性调控终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0: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济震波】紧缩性调控终结 陆磊 《财经网》   [ 05-15 18:43 ]  共有 22 条点评

遏制通货膨胀重要,还是公众的基本生存重要?这是一个不难判断的问题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 陆磊】在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通货膨胀达到8.5%的5月12日,7.8级汶川大地震在事实上宣布了紧缩性宏观调控的终结。
  西部至少五个以上的省(市)出现人员死亡和学校、公路、铁路、桥梁、水坝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在此情形下,巨大而深远的宏观经济冲击,导致任何紧缩性政策已经丧失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遏制通货膨胀重要,还是公众的基本生存重要?这是一个不难判断的问题。那么,在政策上,只有按照战时经济模式加大投资规模,才可能尽快保证公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所谓战时经济政策,其基本要点是财政、供给和进口。
  一是尽快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战时财政投入的特点是专项化。当前,有必要实行面向灾区的专项大额财政投入。显然,10亿元以下的救灾性财政支出,仅能初步满足灾区药品、医疗开支,远远不能满足西部省份居民住所和基础设施的“高质量”重建。仅四川省200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就在5842亿元,各省损毁的基础设施建设至少需要1万亿元以上的投入。
  这就需要财政收入向西部倾斜,也需要发行特别国债(突发灾难事件处置国债,不列入预算)。与此同时,货币信贷投放必然会出现跳跃性增长,这需要在中央银行监测信贷总规模的同时,由财政部给予面向西部家园重建的专项贴息(甚至可以是零息);但是,任何重建项目建设都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独立审计。
  二是实行战略物资供给平准政策。灾难发生后,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建筑材料、燃料动力价格都可能出现从短缺到囤积居奇,再到进一步短缺和价格高涨的阶段性演变。问题是,灾难导致对战略物资的总需求呈现刚性,惟有通过国家机器加强对战略物资的供给,才可能最终解决问题。一方面,以政府购买实现对商品库存实施消化,并最终用于西部消费;另一方面,以政府所吸收的产品库存投放市场,平抑可能出现的高物价。当然,此种做法一定会贴上“反市场”的标签;但灾难面前的市场是扭曲的——突然释放的需求会加剧供给垄断,从而侵犯消费者剩余。
  三是动用外汇储备,实施贸易逆差政策。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那么,此时恰好是消除这种根源的良好契机——在消化国内产能的同时,中国应该成为国际初级产品、制成品和技术的主要进口国,以支持西部重建。当然,这可能会造成对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正好可以彻底堵住西方对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指责。
  最后的问题还是通货膨胀。然而,如果以东部地区10%以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换取西部多存活一个人——或者说,让全国和世界承担通货膨胀税以实现家园重建,都不是一桩过于昂贵的决策。更何况,战时政策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更重要的是,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生存是无价的。在未来某个时点,当我们再次核算为救灾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微不足道”将是最恰当的评价。■
作者为广东金融学院教授
8#
发表于 2008-7-19 23:36:2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经济学家 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看法:继续紧缩  以大局为重
7#
发表于 2008-7-4 18:52:1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放松,就极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彻底完蛋!
6#
发表于 2008-7-4 18:50:20 | 只看该作者
石头,俺研究经济就象你研究法律一样,好多年了。听俺的,还要紧缩!
5#
发表于 2008-5-18 11:15:15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8-5-18 11:06:0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0:22:06 | 只看该作者
两个人,观点相反
偶反正也搞不清楚哈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10:21:39 | 只看该作者
【经济震波】地震难改紧缩方向
梁红 《财经网》   [ 05-15 18:22 ]  共有 0 条点评

期望宏观政策放松者可能会失望。对灾后重建投资的扶持,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放松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 梁红】5月12日四川省发生的强烈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们对此次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人们表示同情和祝福,并对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人们表示敬意和祝福。
  这样严重的自然灾害,无疑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但影响可能是有限而且短暂的。
  四川省占中国GDP的比重略高于4%,而且损失最严重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偏远山区。因此,短期内地震造成的生产损失可能会非常有限。由于四川在农业生产方面地位相对重要,而且交通运输系统遭到破坏,食品通胀可能会继续面临压力,但如果货币政策能够保持紧缩立场,通胀压力应该是短暂的。
  当受灾地区开始重建房屋以及公路和发电厂等基础设施时,投资需求肯定会有所增长。然而,对四川省局部灾后重建投资的扶持,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放松整体经济的调控政策。相反,由于通胀居高不下,宏观政策可能会维持紧缩立场。
  我们认为,稳定一直是中国经济能够快速、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最近发布的4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均高于 8%,GDP平减指数和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均高于10%。同时,能源价格危机初现端倪,导致央行已不再具有在通胀和经济增长之间进行权衡的空间。
  央行已明确表示,通胀是今年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我们认为,4月仍在高位的通胀数据表明,政府距离实现抑制通胀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鉴于根本通胀压力未见减弱,政府会继续保持紧缩立场,以控制通胀预期。
  同时,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出4月货币供应增幅上升的趋势,表明已有调控措施的成果尚不稳固。由于商业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均没有减弱,货币当局需要维持从紧的政策立场,以阻止货币供应增幅进一步上升。
  我们认为,由于发生了强烈地震而预期宏观政策会有所放松的投资者,很可能会失望。1月底的严重雪灾后,相似的预期也没有成为现实。虽然用于灾后重建的投资,肯定会有所增加,但我们认为,抑制通胀仍将是短期内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
  4月CPI数据5月12日公布后,央行随即于当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我们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小幅上调,并不能直接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从而抑制货币扩张和通胀上升。
  我们认为,政府可能会维持货币政策的紧缩立场,如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严格控制银行放贷、允许人民币升值和年内两次加息(各27个基点)。 ■

作者为高盛中国经济学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06:03 , Processed in 1.0613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