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评】论《越狱》项目中团队建设必要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3: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不起办公室同事耳边风的蛊惑,一致向我推荐《越狱》,那主人公有如此如此手段,如何一步步精巧安排,从深牢大狱里成功逃脱等等。在他们描述下,这部电视剧是极具计谋推断和情节紧扣,甚至是叹为观止的。

我基本上很少看电视剧,包括外国的,这其中当然也有精彩的,但对于我来说,过于冗长显得浪费时间。所以我宁愿选择电影来获取信息。如果不是这部电视剧的标题和情节属于推理拆解等智力计谋相关加上身边几乎所有人极力推荐的,我本也不打算去浪费这时间。最后耐着性子,花一天一夜熬通宵看完了,连续剧当然要连续着看,我不喜欢中断。

看了前面十集,我感到了失望。

我原本是怀着对越狱这个故事主线的情节的兴趣来的,但电视剧充分发挥了时间长够冗长和啰嗦的特权,将这件事情,分成了很小的细节来做,穿插了监狱内外两条主线开展,加上很多为了配合完成22集长剧情本无关大局却非常莫名其妙画蛇添足加入的人物和情节变数,所以一直到了第十集,也看不到丝毫越狱成功的希望。推理智力拆解类的电影很多,我大概已经深受其影响,习惯于情节紧凑而不善于拖沓,远的如《人骨拼图》《七宗zui》《达芬奇密码》《国家宝藏》和福尔摩斯等等诸多电影,悬疑的也可以选希区柯克等经典,近一点的如上半年丹泽尔华盛顿的《时空线索》也颇精彩,剧情安排紧凑,环环相扣,时松时紧,让观众如过山车般狂呼精彩。也许还是我不习惯于看电视剧,以及他的这种老太婆裹脚方式的叙事,所以前面十集,我有些失落,甚至不想继续看下去,如果不是周末,很有中断的可能。

看到后面一半,我才恍然大悟。这是电视剧,我不应该落入电影的叙事习惯中,更何况,《越狱》已经推出了第二季和第三季,名曰《越狱》,其实只是个开头,是一个扯乎政治、社会和警匪、宗教等多题材作品,而非单纯同事所吹嘘的,是一部纯粹介绍越狱技巧和推理智慧的作品。监狱题材的电影也有很多,在这部电视剧多少可以看出些模仿和抄袭的痕迹。如监狱暴动,明显有罗伯特·雷德福《最后的堡垒》中警囚大战的场面;那偷洒挖掘泥土的情节,明显模仿《肖申克的救赎》;还有那地下管道和各类阀门机关,那电影里介绍的就更多了,比如《勇闯夺命岛》里肖恩康纳利和尼古拉斯凯奇就已经带我们在监狱下面复杂的管道暗门中领略过了,以后许多偷盗题材的电影,相似情节更多。

电视剧中不时穿插着教堂和神父的身影,以及洗冤脱罪的描述,这说明,它还是侧重于宣扬正义和善良的。所以在人物的安排上,编剧和导演也尽量没有往暴力和变态残酷方面靠拢。《最后的堡垒》中那近乎变态的虐待囚犯的监狱长,在这里换成了通情达理,同时和蔼,奉行宗教信条对犯人实施以教化进行管理的监狱长;就算有些冷酷的Bellick,其实相比于其他电影中面目狰狞的警长,虽然有些自私,但已经很克制了,至少不会乱来;其他的狱警也大多温和富有同情心,更不用说陷入感情和亲情陷阱的女医生了。另外如监狱内黑白帮的斗争,也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其他监狱题材电影那般血腥。这些人物和情节,让这座监狱多少有了一些温暖的感觉,考虑到市场和教育的因素,编剧选择了平和的形态去宣扬正义。电影因为短,所以越尖锐越暴力血腥越有个性才越能吸引票房让人记忆深刻,而电视剧,是观众接受面更为广泛的题材作品,考虑到社会因素,所以多少还是以“大旋律”为主,宣扬善良,揭发丑陋和阴谋,倡导社会的安定。

自然,这种温暖平和的情节色调,才为迈克提供了越狱的可能。

看到最后,随着人物的不断出场和情节的丰满,我对这部电视剧也产生了不同的感觉,渐渐有些好感。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整个第一季的剧情,围绕越狱这个主题和目标,“Team团队”这个概念已经慢慢情绪地显现出来了。在外企上班,领导开会,作项目,不停可以听到“Team”“Leader”之类的字样不断蹦出来,尤其是美国人,很注重团队在项目中的作用。虽然现在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注重“Team”的概念和应用,但除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和留洋背景人才,更多的还是学的不伦不类,因为不同社会人的固定思维、责任理念的不同,远远达不到外企所提倡的标准。在一个Team里,不仅仅要各司其职,有共同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相互的妥协、、自我牺牲和Leader替补临时团队完善等。中国很多企业里也有许多类似的“Team”,我见过不少,各司其职很容易实现,但往往后面几项,却往往是做得不够。

在《越狱》里,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精彩的关于“Team”的案例分析。

虽然目的不同,Abruzzi是出狱是为了杀Fabunacci报仇,同时恢复自己的江湖地位;C-note是为了圆谎,与妻女团聚;Sucre是为了挽救濒危的爱情和孩子;Westmoreland是为了见自己女儿最后一面;Bagwell是为了向出卖自己的女朋友寻仇;小偷是因为不甘心被诬陷重判而加入,Schofield和哥哥Burrows当然是因为洗除冤屈。所以首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逃出生天,恢复自由,这才是 Team”基础条件。剧情的变化让越狱计划一再更改,不停有人加入,硬件条件也在更改,如果要继续维持团队,个人利益就要受到损害,但为了目标,所有人虽然各怀鬼胎,也有心术不正者,但是大家都相互忍耐,以信念支撑,共同行事,这就是妥协。为了贿赂GaryWestmoreland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怀表,Bagwell为了偷取证据而去主动接近“变性女囚”,Sucre为了补洞而主动暴露被抓关禁闭,C-note不惜与黑人伙伴分道扬镳甚至结仇,小偷忍受被虐待的危险而去偷窃,Leader更是发挥各项特长,捕捉机会,营造越狱的条件,这些就是自我牺牲。当Schofield因为无法交待背后的烫伤而被无限期关禁闭的时候,其他伙伴一度懊恼,但却迅速组织临时Team,不仅选择合适角色加入,而且出谋划策,巧设陷阱告倒Gary,顺利地帮Schofield脱身,在紧急环境下,在Leader无法正常行驶职能和指挥的情况下,队员之间能随机应变,内部协调,迅速找出解决方案推进项目,这也是体现一个Team鲜活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有利证据。所以看到最后,我并不为越狱本身的计谋算计而喝彩,反而对电视剧中所呈现的团队组建和利益协调的主线觉得津津有味,这才是《越狱》第一季所奉献给我们最精彩的情节。

当然,电视剧和电影一样,为了情节表达和思想渲染的需要,很多细节上无法考虑周全,或者只能靠虚构而选择理想化一样,《越狱》中也有一些和现实不符合的情节,经不起推敲,简单列举几个:
1、
在越狱最后情节,队员在医务室、精神病院、走廊、电梯等处频繁出现却不被发现,虽然考虑到警卫下班的因素,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没有摄像机监控。考虑到现实的安全部门,更不要说监狱,摄像监控几乎是覆盖所有区域,不留死角的。
2、
对于任务失败后的追查和擦屁股工作,比如死在枯井里的那个杀手,被杀的副杀手(胖子,姑且这样称)等,他们都是掌握细节的人物,所以当他们被杀或者失踪后,几乎他们所掌握的所有细节情报都必须更改和销毁。所以当枯井大汉在井壁留下刻字的时候,杀手A居然还没有搬家,Terrence居然还躲在蒙大拿等人来查,不要说副总统,就是一般的杀手和特工组织,也造就把屁股擦干净了,考虑到现实因素,不会出现如此纰漏的。
3、
最后一个致命伤,监狱围墙的电网居然没通电。就算是州政府的财政拨款缩减,但作为国家监狱保障的最后屏障,电网是不可能关电的。

现在《越狱》又推出了第二季、第三季,但就电视剧名称本身来说,越狱已经成功了,接下来多达四十多集的电视剧,也无非是继续寻找证据,摆脱嫌疑以及几个人对于Westmoreland留下来的五百万美金如何瓜分和抢夺的事情,失去了“越狱”这个技术活的描述,也自然失去了我的兴趣,虽不排除有推理成分,很精彩,但也差不多是一部肥皂剧了,只剩下一堆虚拟泡泡。

所以我不打算看下去,对于《越狱》的美好印象,也到此为止。与其说Schofield独特的视觉分辨能力和高智商、超人记忆力位越狱提供了充分前提保障,不如说团队的合作,才是最终越狱成功的关键因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
发表于 2007-10-2 00:45:04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电视连续剧的,但没有楼主分析得深。
19#
发表于 2007-10-1 23:52: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07-9-28 22:02:5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也喜欢T-bag
17#
发表于 2007-9-28 18:51:2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欣赏这种思维方式
16#
发表于 2007-9-28 15:45: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一下关于茶包的FLASH



[ 本帖最后由 破马甲 于 2007-9-28 15:47 编辑 ]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5:38:09 | 只看该作者
Fox river里那些狱警都这么温柔,编几个感人故事就能把他们哄的团团转,要是再不成功,那就真没意思了。

这个监狱倒像是圈禁所,而不是监狱。
14#
发表于 2007-9-28 15:38:06 | 只看该作者
马洪,麦扣,茶包 三大天才人物 一起进了SONA监狱,第三季有可能比前面更有看头,期待
13#
发表于 2007-9-28 15:29:2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季,在巴拿马再次策划越狱,现在已经出了一集.

想再看看是怎么别出心裁的越狱的,个人感觉巴拿马的SONA监狱比美国FOX RIVER监狱更加艰难.

[ 本帖最后由 破马甲 于 2007-9-28 15:31 编辑 ]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5:19:01 | 只看该作者
一部作品,有一个闪光点就算成功了,外企的团队,我有些怀念而已。
美国人的电视剧,多少也有些科学性,这些实验的成功不算什么,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是很平常的知识了。当然在中国,这些小发明,才会拿去鼓励鼓励小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16:44 , Processed in 1.0704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