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天台人在杭基本情况 [打印本页]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08-5-8 00:33
标题: 天台人在杭基本情况
天台人在杭州的基本情况





  退休后没事可做,杭州四处去转了转。略知一些天台人的基本状况,奉献给关心和爱护天台人的乡亲们。有知道更祥细情况的,请及时补充。此文作抛砖引玉用。


  天台人最集中的地方:
  一个是留下镇、现在的留下街道。因为当时(上世纪70年代)的东方通信在天台招了40个复员军人,加上钱江水泥厂当时在天台招的50人。以这些人为基础,改革开放后,人带人。比如我本人,在80年代带了几个人在留下做豆腐。以后又以豆腐店为居点。越跟越多,现在做橡胶的、做腊烛的,卖轮胎的。搞佛像雕塑的。我村子的人就有20多人在留下。就这样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现在留下卖小吃、开旅馆、穿棕棚、开药店、卖香烟各项各业都有。以90人为基数,一带十,十带百。到底在留下有多少人。确实也很难统计。


  上塘路以通信市场为中心。因为通信市场是天台人建的,所以更难统计。反正走进通信市场犹如象美国的唐人街。你只要讲天台话。基本上都能听得懂。人员不比留下镇少。


  中山中路;以街头,平镇一带的人为多,以开五金店为主。只要是五金店或油漆店十有八九是天台人。


  汽车东站:以旅馆,小吃为主,也大多是天台人。
  
  半山:因为半山有个杭州钢铁厂,70年代。杭钢也在天台招了不少人。聚居在那里的人可能也不少。
以上是天台人比较集中之处。散居在杭城各地的天台人更难统计。


  天台人进杭州大致脉络:
  1949年前,天台有几次大荒年,荒年时卖田卖地。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活,不得不离乡背井,出门讨生活。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相对比较富饶的下三府。下三府者;杭州、嘉兴、湖州之统称也。钱塘江南岸统称上八府。下三府天台人去的最多之地一是安吉,安吉毛竹之乡。到安吉背毛竹。二是杭州,到杭州最多是手艺人,比如裁缝。天台话说下三府烂。烂者,定居在那里,不想回乡是也。这批人,现在都成了故人,留下来的,都是第三、四代的子孙,已彻底被当地人同化。


  解放后,到70年代。天台人到杭州除了大学毕业分配在杭州,其它进杭州的纯属凤毛麟角。估计100人不到。因为那时有严格的户藉政策,没有杭州户口,就失去了基本生存条件。这批子女,也被同化。其本人也大多年事已高。

  70年代;因66年搞文化革命,到70年厂矿企业已经连续四年没有进过一个工人。城镇子女都要上山下乡,搞所谓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以部队复员军人大批进入厂矿企业。就这样。我们进入了杭州。这批人大多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在初中左右。家乡观念也最重,因为父母、兄弟、姐妹都还在农村,连老婆都讨在农村。儿时的玩伴、同学都还在老家。与天台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因此,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老家人四顾茫茫,从没出过门,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只好找有熟悉的人,看看杭州有什么生意好做。那时的我们,也只有30多点年纪,属血气方刚。家中的父母都还健在。每年要回天台三、四趟,因此亲带亲。熟托熟带了一大批的人来杭州。因此,这批人社会关系最多,家乡观念最重。这批人,除非报纸、电视上宣传,能知一点外面信息,如果靠电子信息来传播,就全成了聋子、瞎子。其子女因父母都在杭州,生在杭州,长在杭州,都融进了本土。家乡观念淡薄。


  从78年大学开始重新招生到现在,陆陆续续有天台藉毕业生分配在杭州。早期的毕业生,现在都成了该部门的骨干,有的成了主管。四十几岁年龄,年富力壮,事业有成。


  近年来有大批毕业生在杭州工作,有的还成立了组织,比如以葡萄红为首的葡萄园,有人员几百人,而且还经常开展各项活动。


  还有一大批来杭州开厂、办公司、做生意的天台人。这批人最多,起码上万人。但最复杂。良莠不齐;


  有受过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教育过的一批人。这批人能挣钱,能自律,洁身自好,对社会有贡献。但他们往往工作繁忙。


  大部份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少看报,不顾问其它事,埋头做生意。每年挣个十来万回家。有他的小圈子,空闲时与圈子里的人打打牌、搓搓麻将,只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部份人不惹事生非,做自己的良民。


  最麻烦的是个别人,同人吵嘴、打架。生意场上互相拆台。个别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通信市场旁的百丈路,前些日子杀了人,杀人者就是我们天台人,真使人痛心。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话说回来,作为同乡,总想乡亲们在杭州生意兴隆,万事如意才好。碰到有人说我们天台人一些不好的东西,心里总不舒服。


[ 本帖最后由 xyq12345 于 2008-5-8 00:35 编辑 ]
作者: 行者    时间: 2008-5-8 00:43
下沙也很多,lz
作者: 桑吉嘉    时间: 2008-5-8 0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5-8 08:36
非常详细非常好的资料,楼主既经过实地考察走访,又结合真实史料,让我们大开眼界。
作者: 度予亭    时间: 2008-5-8 22:17
在杭州随处可见天台人,他们已从最初卖豆腐、打棕绷,经过多年的打拼,发展到现在开商店、办公司、开宾馆,既实现了自己的创业致富理想,也为杭州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家乡的脱贫致富作出贡献。尤其值得一书的是杭州通信市场的奠基人陈建华,在他的带动下,上千天台人在做手机生意,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他们大都已经发财致富。愿全国各地的天台人一路越走越好!
作者: 牙牙    时间: 2008-5-25 14:17
留下还有一大帮人没统计进去,就是浙工大的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8-5-25 22:13
权威的总结,好。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8-5-25 22:17
哈哈,还有很多天台人办的企业里也有很多天台人哈
天皇药业里面很多
顾家工艺至少1000多人哈
作者: 屯桥人    时间: 2008-5-26 02:03
读书的时候就感觉,通信市场和东站到处都是天台人。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08-5-27 22:39
是的,天台人在杭州的确实很多,我们有时在车上、街上、风景点里讲天台话,就时不时有人搭腔,说:“哟,又是天台老乡!”于是我们就停下来同他们讲讲天台话。这也是一种乐趣。
作者: boo    时间: 2008-5-28 07:51
我在留下哪
作者: 王林    时间: 2008-5-28 08:25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xyq老了发挥余热。谢谢,希望您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采
作者: 快乐老狼    时间: 2008-5-28 08:44
不错的文章
顶下
作者: 快乐老狼    时间: 2008-5-28 08:48
后司街组织下搞个 在杭各个时期的天台人的记录片?
让天台人了解下 老乡在杭的历史
作者: 一笑堂    时间: 2008-5-28 09:10
今天终于知道下三府的意思!小时候就经常听老人说“夏三虎”,始终不知道具体所指!现得正解,感谢楼主!
作者: 铁马书生    时间: 2008-5-28 17:15
不错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08-5-28 21:12
原帖由 boo 于 2008-5-28 07:51 发表
我在留下哪


  在留下的天台人很多,希望大家万事如意!
作者: 安某人    时间: 2008-6-4 11:50
看了楼主的叙述,我觉得下次如果有这样的聚会,我一定要把我妈带上,我妈跟我爸年轻时就是"下三府"(现在的老余杭一带)打临工为生,现在已60多岁了,我一家五个兄弟姐妹现在都在杭州,从事各种行业,
作者: 顺其自然    时间: 2008-6-4 17:44
好多啊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08-6-4 21:43
原帖由 安某人 于 2008-6-4 11:50 发表
看了楼主的叙述,我觉得下次如果有这样的聚会,我一定要把我妈带上,我妈跟我爸年轻时就是"下三府"(现在的老余杭一带)打临工为生,现在已60多岁了,我一家五个兄弟姐妹现在都在杭州,从事各种行业,


   这是近代史了。不属于解放前出来的这一批,是否属于知青一代?要么是80年代初出来的,因为60几岁是我们的同龄人,你爹妈20几岁时,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没有户口在外是很难生存的。老余杭离我们留下不远,坐346可直接到,欢迎你父母来玩。我们这里同你父母同龄的人非常多。
作者: 8082    时间: 2008-6-4 22:56
这文章我在十九楼里看到过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08-6-5 09:43
原帖由 8082 于 2008-6-4 22:56 发表
这文章我在十九楼里看到过


   是的,是我写的。发表在天台圈。
作者: ssccpp    时间: 2008-12-12 13:44
标题: 好像大关附近的菜场买菜生意也很多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