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丝雨 听说,大印中学的学生拒绝向来自浙江的青年志愿者、英语老师凌勇说“Bye-bye”,为解开心中谜团,我来到大印中学。
从鱼米之乡到巴山蜀水 凌勇,1976年出生于杭嘉湖平原,浙江湖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取得英语四级证书,是湖州市第八中学的英语教师。 从小一直非常敬佩援藏、援疆志愿者的他,在1998年8月24日的湖州有线图文频道中,发现团市委向社会公开招募一名赴四川省平武山区担任英语教师的青年志愿者的信息,马上按提供的号码给团市委打电话,因没人接听才醒悟当时是凌晨一点钟。 早上,他带上有关证件赶往团市委报名。结果,在几十名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中选了。父母虽然舍不得独生子出远门,仍尊重儿子的选择,嘱咐他“既然参加了,就要好好地干”。学校领导获悉后,多次找他谈话,勉励他赴川后“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展示浙江青年教师的风采。” 1998年9月8日,凌勇和来自浙江其他地区的七名青年志愿者,经过三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抵达四川省贫困县之一——平武,受到当地领导群众热烈欢迎。这个拥有18万人口的县仅有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高中,其他的乡镇只有初中。第二天,凌勇即来到该县最偏远、距县城127公里的大印镇初级中学。 这个镇很小,如同浙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大印的名字,源于附近一座象官印的小山。那天,镇教育办主任和大印中学校长坐上镇里唯一的汽车,接凌勇和两位川内的志愿者来校。全体师生没吃午餐,从校门口列队至教学楼,直站到下午二点多钟才迎接到他们。学校住房很紧张,凌勇的寝室是校长让出来的,总务主任亲自跑了二十多里路给志愿者购置床上用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帮他们搬行李。 凌勇现在说起,还是非常的感动,他说:“当初自己感觉这里特别的尊师重教,条件再苦、再差,我也不怕,一定要干好,把自己的知识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学校安排凌勇任初一三个班的英语教学,这是学校自1992年开办以来,唯一担此重任的教师,周课时最多时达到35节。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 9月10日上午,凌勇来到初一(3)班,开始了他志愿者生涯的第一课。 他先迅速地在黑板画了一幅中国地图,再用标准的普通话亲切地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北京!”“上海!”“浙江!”“广州!”学生们抢着回答。凌用笑着说自己来自浙江,名字叫凌勇。边讲边在地图上标出浙江的地理位置,再标出浙江到四川途经的省份,告诉学生其行程达六千多里。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那么远来这里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扶贫。”凌勇问:“你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学习呢?”学生们纷纷回答:“为了学文化。”“为了建设祖国。”凌勇问:“你们怎么来建设祖国呢?”学生们回答的声音明显的低了下去:“不知道。”凌勇问:“建设祖国,要不要建设四川呢?”遂点出四川的地理位置。“要!”学生们齐声回答。“建设四川,要不要建设我们的平武,我们的大印呢?”凌勇继续问。“要!”学生们响亮地回答。“那你们怎么来建设呢?”“不知道。”学生们又一次茫然了。“没有文化知识能不能好好地建设我们的大印呢?”“不能。”“你们要不要好好的学习?”“要!”一张张稚气的小脸豁然开朗,似乎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接着,凌勇又告诉他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才能在外面学到更多的本领,才能建设我们的大印。因此,上课要认真地听,认真地学,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 接着,凌勇用学校里最先进的教学工具——幻灯机,在黑板上放出世界地图,学生们兴奋地认出了以红色表示的中国地图。凌用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讲的是什么语言吗?”“汉语。”他再指指美国和英国的位置,问:“这些国家的人用什么语言的?”学生们都摇头表示不知道。凌勇在黑板上写了“English”,告诉学生,那里的人们是用英语来讲话的,就在大山的外面,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城市,有很多的外国人,他们用英语与我们交流,而我们,只有学会英语,掌握英语,才能和他们交流,才能和他们合作搞建设。还有许多的报纸、杂志都是用英语写的。如果我们不懂英语,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外国人在早上见面的时候会说:“Good morning!”边讲边在黑板上写,让学生跟着念…… 第一堂课,首先教会了学生这个见面时的交际用语。下课铃响了,凌勇对学生们说:“Bye-bye”,学生们都愣了一下,忽然明白过来时,全体起立大声的说“Bye-bye”,并热烈的长时间的鼓掌。凌勇对此感到非常的意外,也非常的感动,更感到欣慰,更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充满了信心。学生们这种“不良习惯”(鼓掌),还是一周后班主任出面才纠正过来。凌勇就这样以交谈方式,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着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愉悦的活跃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新的知识。
踏上家访漫漫路 然而,贫困山区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总是容易造成学生中途流失。面对这一现象,对于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心情是多么的沉重。 到平武大印初中第二个月的第一个周末,凌勇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家访。从未走过山路的他,心惊胆战地踏上山高谷深的羊肠小道,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才来到学生的家里。 一个村只有几户人家,就在半山腰上,房屋是吊脚楼,四面透风,家徒四壁。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是山里人用竹子制成用来烧水的“管家婆”。家长见有人来,热情地找出家里最好的没有破边的茶杯,用抹布抹了又抹,倒水给老师喝。面对山里农家的贫穷困苦,面对不善于向老师表达敬意和期盼的家长,面对纯朴的闪着明亮又有点迷茫眼睛的学生,凌勇的心产生强烈的震动,从此,他也踏上了一条漫漫的家访路。 他利用一个个周末、节假日、春节(他是唯一春节没有回浙江的志愿者),走访了学校招生范围内所有的山村,包括距离学校100多里骑车加走路需要八小时才能到达的,从未又老师去过的托窝村。 他看望学生、了解家庭情况,动员种种原因辍学的学生重新上学,资助因贫困而念不起书的学生,在第二学期,他一次性拿出520元全额资助了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他还在家访的过程中,免费为学生家庭拍摄“全家福”,至今已经用去了胶卷20个。
“凌老师上课就是不一样” 有一天,一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来找凌老师,焦急地说“凌老师,我的白孩子掉了,找不到了,怎么办啊?”凌勇吓了一跳,愣住了,什么“白孩子”呀。好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四川话的方言称鞋子为“孩子”,这个学生的白色的鞋子找不到了。 为了加深学生对“鞋子和孩子”读音区别的印象,他就在上课时,让学生翻译“Where is white shoe?”并且模仿他们的方言,让学生们用英语造句“我的黑孩子、红孩子那里去了?” 为了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第二学期开始,凌勇又在课外办起了英语兴趣小组和知识讲座,全校387名学生,就有16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在此之前,他曾多次举办公开课,校长称之为“现代化教学。”现在,每周四举办的知识讲座,正是学生们心中的期待。每次讲座,教室里挤满了站着坐着、听得入迷的各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讲座以贴近生活为主、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效应,学生们都说:“凌老师上课就是不一样!”
情浓难舍 当我准备回平武县城的时候,一位男教师匆忙走过来了。他是初一(1)班的班主任,得知我也是一名来自浙江的青年志愿者时,他对我说:“凌老师回去的时候,娃娃们肯定要哭的。春节时,学生听说凌老师要回去过年,好几个娃娃当时就哭了起来,吓得他哄也哄不过来。说真的,我们老师也舍不得凌老师走,到时候,娃娃们会哭,我们也……” 我想,我已经找到这里的学生为何要拒绝对凌老师说“Bye-bye”的答案了。身临其境,到了必须回去的那一天,真不知道凌勇将如何与大印的师生离别呢!
(写于1999年5月4日,曾发表于浙江《湖州日报》太湖周末头版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