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1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庄,梦中江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庄,梦中江南<br/>王天鹤<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踏进周庄,一幅浓郁的水乡图展现在眼前,石桥、河水、小船,桥那边一排排木屋,一盏盏悬挂红灯笼,真是“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感觉又回到了江南——绍兴外婆家,那扑面而来的潮湿水气,一河一街的格局,江面荡漾的乌蓬船与周庄是那么地相似。不由感慨不已,生活在红尘中的人们,置身于城市喧嚣,工作家务的忙碌,走进周庄,就如沙漠中见到绿州,干渴的人扑向清澈的山泉。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童年时我随父母去绍兴,那时外婆住在缪家桥糕点弄,鲁迅的故居、陆游题词的沈园附近。记忆中有无数栋桥,一丝一竹,街河并行,小镇人的生活像江南丝竹的小唱,舒疾有致,平静如门前流水。后来那儿成为废墟,竖起高楼,再也找不回从前的感觉。古老的水乡连同外婆一起永远地消失,只留下淡淡的回忆。但水乡的美丽和外婆的音容笑貌常在梦中呈现,多少次梦中去绍兴,外婆就在桥头的河边等着我……<br/>&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次有缘来周庄,蒙天台籍江苏昆山企业家亨福先生相邀,我们天台山艺术沙龙的八位会员在2004年10月22夜日包车出发,抵达昆山已是深夜,亨福先生一直在等候,安排我们住在他的丰和宾馆。第二天一早由他全程陪同游周庄,因还要去阳澄湖吃大闸蟹,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有好些地方来不及去看。由周庄镇到风景区,还要步行15分钟左右。我们在大街牌坊下合影。上面有江泽民题的“周庄”金字、到景区大门边有绿茵嵌入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前大家合影留念。穿过摆书画的一条街,就到桥墩边,太阳还没有升起,只见江面迷雾茫茫,空气湿润,游人还不多。一会儿太阳出来,人流不知从什么地方涌来,窄窄的水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我们一行人在人流中,走着走着就有人掉队。一排排商店有卖工艺品的、瓷器、纱巾、饭店、小吃,应有尽有。再现了古老江南的繁华与热闹,只是这里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要比绍兴更完整更集中更独特而富有魅力。当周庄还默默无闻时,画家陈逸飞发现周庄的神奇,用画笔表现其独特之美,从而使周庄闻名于世。旅游业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周庄能有今日的繁华,陈逸飞功不可没。我们成立艺术沙龙的目的也是想通过艺术纵横交流,出作品出成果,使沙龙成为展现天台山优秀的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天台,希望天台山也有一天像周庄一样走向世界。<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因为地理位置的独特,交通不便,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乱未能影响,明朝豪富沈宅、江南才子张寒太守的宅第都得以完整的保存。我们一行人带了四只照相机,一路上马不停蹄,照下沈万山的豪宅的大门、后庭园的石板小圆桌、去后门的通道。这里面有花布包头的一班妇女围坐,在做针线活,有石磨我象见到老朋友那么亲切,忍不住上去体验一番,结果我连一圈都磨不成。在沈宅时亨福要带我们去小楼,古时,女子不得上厅堂,办喜事,只能躲在楼上趴在小窗往下看。但要再花10元方可上去,我拉住不让他买。门票就已花去他一千元钞票,心中甚是不安。我们又来到了双桥,即世德桥与永安桥,建于明朝,两桥交错相连,又称钥匙桥。同去的朋友纷纷留影,化了15块由这儿的摄影师拍,制成精致的像框上面还有时间、 “周庄留影”的字,立等可取。沿途的各类工艺品宜兴紫砂令我们眼花缭乱,我买了一只弥勒佛紫砂香炉,一套紫砂茶具,才十块钱一套,同去的诗人小王花了45块买的茶具,他拿出茶壶与我买的对照,色泽、细腻的程度完全两样。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更便宜的紫砂茶具,才五块钱一套,便惊叫起来。东西太多拿不下,只有忍痛割爱。还有许多牛角制品,有各类耳勺头梳、我花了2块钱买了一只耳勺。然后我们一班人说说笑笑踏上归程。一路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让人陶醉其中,小陆即兴作词一首,题为《捣练子。周庄印象》,小王大声地朗诵起来:青石板,卧虹桥,烟雨江南波影摇。谁荡兰舟轻似梦,风中缥缈唱吴谣。<br/>&nbsp;&nbsp;&nbsp;&nbsp;&nbsp; 周庄之行不仅仅带给我们视觉的新鲜心灵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一份遁世的轻松,一份心灵的释放。这是另一个世界,阳光与空气都是独特的,梦中江南在这里得以再现。回来后我们让本地画家王国强根据词意作了一幅画,署上我们八位的姓名赠送给亨福先生。周庄一游已过去二年,却深深地留在心中,燃烧着永久的渴望。
沙发
发表于 2006-9-26 00:34:00 | 只看该作者
<p>有照片就更好了也!</p><p>嘿嘿!</p>
板凳
发表于 2006-9-28 12:08:00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我们想象中的江南,诗词曲赋中的江南,我们回忆和梦中的江南比现实中的水乡更为动人。
地板
发表于 2006-9-28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p>确实有些实际景物,远没有书本或者影视中描绘的更为动人,现实的物体往往人的因素太多,包括建筑,行为等,都让梦中理想大打折扣。</p><p>水月羡慕凤凰,其实凤凰以不如昔,沈从文活到现在,估计也没见过这么多人往老家挤。</p>
5#
发表于 2006-9-29 05:36:00 | 只看该作者
<p>游玩古镇,要有心境的,我游玩周庄时,一起的昆山朋友,一直在边上说没多大意思什么的话语,弄的我也游兴全无,也许商人对游玩的心境不一样,也许要去古镇时,最好是一个人,在细雨迷朦,人群散尽时,走在微湿的石子路上,水乡江南的这种味道才能出来</p>
6#
发表于 2006-9-29 06:23:00 | 只看该作者
<p>周庄开发的太过了一些,连每一个周庄人的言行举止都被镀上浓浓的商业味。</p><p>街角的老阿姨,拍张照片要2元钱。船上的鱼鹰和渔夫,一个抽烟的表情和动作,都是被日久天长的塑造过的。</p><p>对了,在那里的时候,问一位老阿姨某一种会开花的树是什么树,她尖着嗓子喊;“我又不是树,我怎么知道。”我当场汗如雨下,无言以对。朋友在边上笑得打跌。</p><p>相比之下,更喜欢同里的安详宁静。特别是没有太多游人的周一至周五。看垃圾打捞船上的大爷慢慢的飘过,看杨柳的落花,看做早餐的阿姨们杀鸡剥虾,看背着书包的孩童们走过长长的串心巷,看淡淡的炊烟在巷子那头轻轻升腾。</p><p>在同里住了四五天,感觉像养老,无人打扰的清晨,小鸟像开演唱会般欢歌。有日,有雨飘过,和朋友前后走过串心巷,诗意漫延。</p><p>这种感觉,才有真正的水乡的味道。</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8 22:25:56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7-5-8 18:50:55 | 只看该作者
陪孩子游周庄,她好喜欢听船家边摇船边唱小调。
我们买票上船,却没见船家开唱,孩子问:
「请你唱一曲小调吧!」船家脸色一沉道:
「你不给钱,我唱不出来!」
虽然交了钱听了小调,心里蛮不是滋味!
8#
发表于 2007-5-10 00:16:59 | 只看该作者
万恶的船家啊
这么毒害孩子的心灵:o
9#
发表于 2007-5-10 00:42:25 | 只看该作者
周庄本来就是在江南,何来“感觉又回到了江南”?或是钱塘江以南?

[ 本帖最后由 向左,向右 于 2007-5-10 00:43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7-5-10 08:12:48 | 只看该作者
扬州以南的江浙一带,都算江南的,甚至包括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3 02:24 , Processed in 1.1034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