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秋的一天,在左溪小学读书陈志荣,被老师叫出教室,有些懵懂地来到祠堂,说是学唱“左溪花鼓”。 “左溪花鼓”是四人表演的小歌舞,两男两女。当时一同选来还有汪传水、陈凤兰、陈长妹。在祠堂里,传教“左溪花鼓”的是村里老艺人陈守贺、陈守会,那时,二人已经年过半百了。
不久,“左溪花鼓”参加地区民间文艺汇演,以清新优美的表演,夺得一等奖。左溪人感到特别骄傲,许多村子来左溪请人去教唱花鼓,连县越剧团还学演过“左溪花鼓”,可谓是风光一时。
1987年夏天,左溪村窄窄的村道上,走来了几位干部模样的人,村里人得知,这几位是县文化馆的,省电视台要拍“民间艺术集粹——左溪花鼓”的专题片。
村里连忙去召集当年上地区演出获奖的原班人马,一晃三十三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演出年龄最小的陈志荣已是46岁了,陈长妹和陈凤兰已嫁到别的村了,汪传水已年近五十。四人在村里的祠堂排练了一个星期,省电视台就扛着摄像机来了。
当时拍电视可是稀罕事,演出场地只得放在村边的溪滩上。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涌向左溪村,山上溪边挤满了人。
“石榴花开个拉里个红,瑞英巧遇张世荣,无缘对面不相见,有缘午里来相逢” 陈传水、陈长妹表演了《石榴花》,
“ 好一朵鲜花好一朵鲜花,鲜花一朵落我家,我本当不出门,满园花香赛不过它”陈凤兰、陈志荣出演了《鲜花调》
左溪花鼓,是流行于左溪一带的民间歌舞。相传,清康熙年间的一天,有两位唱“花鼓”安徽凤阳人乞讨流浪到左溪。大家涌上前去递一个口吃的,听安徽人唱上一段花鼓。凤阳人见乡亲们的碗里是蕃莳,却给他们玉米饼,甚是感动,于是就留了下来,教岙里人唱花鼓。聪慧的左溪人结合了当地民歌小调,边唱边舞,早年,如逢大旱,去龙潭求雨,“左溪花鼓”是求雨队伍中必不可少的表演仪式。
“左溪花鼓”虽说缘由“凤阳花鼓”,可它却是纯粹“左溪式”的小歌舞。同是以唱为主,边唱边舞,“左溪花鼓”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表现的内容都比“凤阳花鼓”要丰富的多。“左溪花鼓”的小花鼓不再是主要表演“招式”,只是演员手中装饰的道具,它表演有正旦、生(书僮)、小花旦、丑角(小花脸)四人,身着古装戏服,表演也是借助戏曲,细腻生动、诙谐幽默。其实,它更象是越剧的前身“的笃班”,或是黄梅戏的前身“采茶调”,载歌载舞,轻快活泼。表现的内容也颇为丰富,百姓日常生活、劳动和爱情都有,至今保留了如《鲜花调》、《石榴花》、《采花》、《看姐》、《补缸》《望郎》等十余种传统表演曲目。它叙事与抒情并重,有戏曲的叙事结构,又有歌舞的写意抒情,极富生活情趣。
“左溪花鼓”在1954年在地区文艺汇演获得荣誉之后,开始一个村一个村巡演。村里人都知道,左溪村剧团买行头的钱,都是靠唱花鼓赚来的。
剧团成立,唱花鼓的自然成了剧团的台柱。小姑娘成了旦角。陈志荣有点文化,就跟着剧团作场记。当时剧团演土戏,没有剧本,晚上要演的戏是什么故事情节需要记下来。偶尔也有人会指着台上小姑娘,说她就是演“花鼓”的。
此后,“左溪花鼓”时常被人提起,也时常被冷落。省里的、地区、县里的搞音乐的、搞舞蹈的,时常会来到村里,陈志荣也记不清在这些人面前表演过几回,又是录音、又是绘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左溪花鼓入选《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
当地的左溪小学、白鹤中学要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老师们常想到了“左溪花鼓”。于是请陈志荣、陈传水等人去手把手地教。2002年5月,天台县举办盛大的民间艺术大会串,白鹤中学组织的“左溪花鼓”方队,将这古老的歌舞又一次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2007年,县里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始左溪村没在意,后来见别的村都动了起来,才急了,村里组织了一班年轻的花鼓表演者,请陈志荣、陈长水言传身教,除了传统的四人表演外,还编了新词,加了伴舞,结果,在基层文化俱乐部优秀团队展示中,荣获了一等奖。
当年上地区唱“左溪花鼓”的少年,如今已是年近七十的人了,陈志荣平时和老伴二人在家加工袜子。对他来说,在地区汇演夺得桂冠的辉煌已经遥远,尽管二十多年前参加省电视台拍摄的的热闹场景常被村里人说起,那时的演出剧照至今还挂在大队办公室的墙上,可是“左溪花鼓”却听得少了。
(“左溪花鼓”被列为台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