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2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望三十年阅读史:从经典阅读到泛读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望三十年阅读史:从经典阅读到泛读时代
                     (改革开放三十年天台文化篇系列之一
  回望30年的中国流行阅读史,我们不难发现,30年来,中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而流行阅读投射的又正是国人内心深处的渴望,时代之阅读是国人的集体吁求和想像,可以说,流行阅读与时代文化心理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一部国人的“心灵史”。
 天台尽管是一个小县城,但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却也有着自己动人的读书故事,记者以县新华书店的变迁为主线,同时穿插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的阅读体会,试图来展示30年来阅读对普通大众的影响。
                              一座书店的演变
  新华书店是卖书的,但书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华书店销售的仅仅是书吗?其实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天台的气质除了用“佛宗道源”来形容,我想还可以用“书香浓郁“来形容。在这样的情景下,县新华书店的诞生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1949年12月,天台县新华书店在如今的钟楼附近成立,文革时期才搬至劳动路,一直到现在。据一位在书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书店这些年来的变化与读者的阅读口味、社会的变化紧密相连。书店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那是大约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期,人们经历了精神饥渴后出现了一股买书热潮,文学类、科普类书籍很畅销,特别是中外名著、《第二次握手》、《数理化丛书》发行量很高,杂志则是《青年一代》、《山海经》,其中前者一期能卖出好几千本呢。“那时候买书的人以教师、工人、干部为主,不少人为了买到心仪的书还托人提前预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后门。”工作人员说,“现在书籍多了人们的选择余地也广了,成人大多买生活用书和励志用书,也有受易中天、于丹的影响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学生以买网络、青春小说为主,名家名作的销量直线下降。网络对人们的图书购买力影响很大,那种排队买书的现象是没有了,不过天台读者群比较广,存在着一些小众群体,他们是购买高层次书籍的主力军。”
  如今我们看见的这幢崭新的八层大楼是在2004年8月重新修建的,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大厅营业从原先的一层变为了二层,营业面积则从20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1500多平方米。作为全县唯一一家国营企业书店,近几年来,新华书店也从计划到市场的体制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天台新华书店从单一的经营书籍成为了一家综合性的书店,各类书籍与文化用品从原来的1万种增加到了4万种,其中音像制品的数量突破最多。现代化的服务也让人贴心,在这里你只要在电脑上输入书名,则书的价格、摆放的位置一目了然,实在找不到你要的书,还可以电话购书、网上购书。一位读者说:“新书店环境挺好的,品种还挺全的,平时我经常来这里看看书,累了喝喝茶。希望今后天台有更多这样的读书场所。”

                    几代读书人的阅读史
                 60年代:阅读让我接触到了新思潮
  许尚枢:我大约是从1956年开始买书的,多买文艺类、哲学类的书籍,比如《文学研究》、《反杜林论》。那时书店很少,新华书店是我的重要购书场所,桥上有一家文具店兼卖书的,还有就是到文化馆和天中图书室里借阅图书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书籍应该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一些红色经典书籍如《青春之歌》之类的。当年在工作之余就是读书和开展与读书有关的活动,阅读让我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扩展,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曾经根据《古汉语》一书重新修订了教案,指导学生写作,结果学生获奖很多。
  有2本书让我印象深刻,一是陈甲林的《天台山游览志》,使得我开始全县的宗谱调查研究并踏遍天台山水,对天台山文化有了初步接触。另一本则是《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让我接触到了新思潮。通过阅读极大地开拓了我的眼界,甚至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认识,新华书店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活动场所,是我们接触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天台人自古有“耕读治家”的传统,求知是我们那代人阅读的主要目的,那时天台也出现了一批人才如丁锡满等。

                  80年代:阅读是精神生活的第一要素
  胡明刚: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天台生活,因为读书写作,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师友,经常一起在破旧的寓所“蛤蟆居”里阅读,然后拿着书去国清寺山林中,念诵歌唱,或者去华顶、高明、石梁举行笔会,边读书,边写作,我很怀念那时文友共聚的日子,因为在北京再也找不到那天台丛林品读山水大书的感受了。
  县新华书店是我的圣地,我朝圣一样请来许多书本,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寒山诗》。那是天台国清寺根据旧版影印的版本,我读得很忘情,我觉得寒山子比李白境界要高得多了。天台人的阅读风气一直是不错的,天台新华书店陈列的书籍档次不亚于北京的王府井和西单,其中有许多是精品。天台山不仅是山水形胜之地,也是三教文化集中的所在。历史上涌现了如徐善述、齐召南等鸿儒,涌现了陆蠡、许杰等文学大家。
   天台这几年出了许多的书,有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有的是文学艺术的独特创作;天台民间也出现了许尚枢、范孝沛等知名的藏书家;少年才俊纷纷涌现,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有些成为富甲一方的实业家,回过头来重振文化。所有这些,都证明天台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延续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
  孙明辉:80年代其实是个属于文学的年代,中外名著、各类小说集纷纷上市,司汤达、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在我们心中有很高的地位,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看电影与阅读是年轻人的主要娱乐活动,我们读路遥的《人生》读《黄河东流去》,甚至出现了手抄本《第二次握手》,读书人之间互相借阅风行一时。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书籍应该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吧,感觉就像在听一首交响乐,当时在天台这样的小城是很少可以看见这样的书的。我们这一代人是被时代荒芜了的一代人,我们那时候就是单纯地看书,觉得看了一本书真的使自己的内心充实起来了,更多是想着多读书要为四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90年代:物质阅读,小资阅读
  小刘:我们那时候男生都爱金庸,女生爱琼瑶,特别是金庸的作品由通俗文学而登堂入室,被经典化了。还有王朔的小说当时很风行,那种笔调和口吻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新立了一个门派吧。各种作家热也在那个时候兴起,比如张爱玲热、林语堂热、梁实秋热、王小波热,其实他们的作品如何没有人去深究,阅读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一种时尚,不读就觉得自己过时了。
  当时这些书在新华书店基本上都有,我大学回家的时候经常去买,这样在学校就有了谈资,因为你如果不知道张爱玲、村上春树等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在文科学生中。我个人比较钟爱池莉、张抗抗的作品,市民化的书写给人一种亲切感。印象比较深的是贾平凹的《废都》,里面写什么记不清了,只觉得一个非常雅的内核用了一个非常俗的包装,很失望。

                            新世纪:实用阅读
  小王:我买得比较多的是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专业书籍,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读这些书也是为了提高自己,增加竞争砝码。现在书籍多了,我觉得每一种类型的书籍都有自己的阅读圈子,各取所需,挺好的。同时我比较喜欢看《大国崛起》之类的书籍,现在中国正在逐步强大,读这样的书很有振奋人心的感觉,特别有民族自豪感。还有就是与天台有关的书籍,我们天台文化精英辈出,如金耀基先生的《海德堡语丝》就很棒。
  现在娱乐方式有很多,酒吧、网络、歌厅,不过阅读还是在我的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睡觉前我还是会看一看。现在新华书店有网上订购业务,我就是其中一员,这样的购书方式很好。天台人读书风气到现在还是不错的,据我所知还是有一群读书人在的,他们读的是比较有档次有思想的书籍。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阅读从一种相对经典的传统阅读发展到世俗泛滥的大众通俗文化阅读,阅读形式也从经典的书籍阅读发展到视觉媒体、互联网等日益复杂多样的“泛阅读”形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天台还有那么一群人在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难能可贵也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天台文化建设也大有所望。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0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8-7-3 15:11:5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蛮有意思的
板凳
发表于 2008-7-3 15:41:20 | 只看该作者
小褚来一篇!
地板
发表于 2008-7-3 16:15:09 | 只看该作者
新华书店的书太贵。不是我等穷人买得起的。
所以,当时我在天台常常在哪厚脸皮站着看。
如果坐着,是要被店员提醒的。
这几年好多了,在书店读书的人也多起来了。

我很欣赏北京第三极书局。它有句标语叫作:抄书有理,免费提供纸笔。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7-3 16:16 编辑 ]
5#
发表于 2008-7-3 16:37:51 | 只看该作者
不单是阅读了,这三十年内,中国人接触各类知识与信息的层面从严格管制到逐步放开……现在网络阅读基本上可以做到肆无忌惮了,哈哈

天台新华书店还是很牛比的,当年金观涛的走向现代化丛书都有……甚至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经有了罗伯葛利叶的小说,这对一个小县城书店来说,是非常有眼光的。
6#
发表于 2008-7-3 23:51:58 | 只看该作者
天台新华书店去得不多,却也让我感受到天台的良好读书氛围。
7#
发表于 2008-7-4 21:29:4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这个“现代化”概念还是值得推敲的。
美国最初提出这个,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用的。
金他们所指的,也就是美化之路。
这是唯一的路么?
8#
发表于 2008-7-5 01:19:38 | 只看该作者
从来没有唯一的选择,现代化丛书派所鼓吹的也不过是一种方向罢了,只不过给80年代闭塞思想领域注入不一样的声音。最终选择的方向也是多种力量斗争的结果……不谈后来的现实,从理论创新上来说,观点还是要多元化的好,有多样化才有比较,才能互监优劣所在,才有所选择。
9#
发表于 2008-7-5 09:12:0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最终选择的方向也是多种力量斗争的结果……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正是多种力量斗争的阵痛。多元选择过程中,“现代化”成了中国古戏台的主唱,这种标榜的“现代化”成了“去中国化”的推手,推倒了老北京,中国建筑成了遥远朝代的构件,整齐而可怜地被摆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橱柜里。把长城当作自家菜园的篱笆被拆除的疾首痛心,但愿只是杞人忧天。多元的现实,却只有一种声音在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不愿意爬出来去渴望那种自由的人,一个个成了“出走者”,因为他希望看到时间和空间的背面,不应该是一座座海市海市蜃楼。
10#
发表于 2008-7-5 09:13:27 | 只看该作者
厂长还是相当的传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6 01:28 , Processed in 1.05405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