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5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加江西散文论坛的发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4: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明刚



    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参加类似的笔会了。

    这里高手云集,使我大开眼界,我很高兴,认识江西还有全国各地散文界的朋友同仁,看到大家散文创作上的优异成绩,我实在自愧不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向您们学习。

    以前觉得我是浙江人,引以为荣,浙江与江西比邻,出过许多散文大家,比如鲁迅茅盾郁达夫丰子恺徐志摩等等,都鲜亮过一阵,现在,浙江似乎有些沉寂了。我已经领略到江西散文的良好和谐的创作氛围。江西值得浙江散文作家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到这里,一个目的,就是寻找散文的根来的。去年我出了一本书,叫做《北漂者心声》,表述的是许多像我一样的文化北漂人士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轨迹,是用口述实录的方式来呈现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趋向内心的写作,在书中,我与诸多的讲述者一样,把自己真切的内心呈献出来,这就是一种趋向自我的表述。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独特表现途径。散文写作,首先要写自己内心,为自己所写,不为别人所左右。不为任何的框架形式所约束。我的散文叫《蛤蟆居随笔》,也就是说,我的散文是为自己写作的,就像蛤蟆一样,坚守在自己的稻棵下,呱呱呱呱地叫,自由自在的叫,得到大家的呼应。这是真正的自然的原生态散文,有着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是这种“蛤蟆式”的散文写作,其延续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任何一个散文作家,受到的最大制约是生存,受到约定俗成的规则限制。前面说过,我是一个文化北漂,对于我来说,我觉得,生活的漂泊不定是好事,可以为散文创作提供绝好的素材,但是对于创作者本人说,却有着致命的局限。一个散文家,首先面对的是艺术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生活安定,可以很好地写散文,但是这种安静或者安逸状态下的散文,与原来本真的生活和真切的情感有了很多的隔膜,它们甚至是伪饰的,进入不了真正的原生状态。我发现,我原来的那些情感生活,所谓陈述的散文,就像我写过的“江南蓑衣”,挂在茶座酒吧间的墙上,上下虚空,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北京,在许多时候,原有的散文艺术根基被失却了。

    我一直在行走,在寻找这种根基。在北京,仿佛一切都是别人的,真正属于我的根基很少,找不到。昨天坐火车,到了江西境内,看到车窗外的风景,感到很亲切。我发现,我又回到了浙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天台山。在千里之外,我经常写自己的老家,竟然那么得心应手,因为有根基啊。我看了周围老师朋友的许多作品,他们都在寻找自己的文化根基,而且做得很好,比如,祝勇的《蓝印花布》,寻找的是浙江的文化根基。他的《旧宫殿》,挖出的就是历史的根基。张锐锋写四川自贡盐井的长篇散文《祖先的深度》,也是在挖一种精神上的根,还有黑陶,他在行走中发现《被人遗忘的江南》,也寻找属于自己情感上的根。马明博写《一日沙门》《生活禅》,所探究的就是佛教精神上的根。

    在一段时间里,我失去了根,却也发现了根,就在我自己的身边,伸手可及。找到了这个根,无论是乡土民俗文化宗教的,都是散文的活力源泉。有了这样的根,我们的散文,就那么欣欣向荣,四季常绿。

    散文就是一棵常青树,都有自己的独特生态。它需要我们用心血来灌溉,要让它焕发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魅力,焕发自己的独特的人文精神。要有自己的枝叶,要有自己的根,深扎厚实泥土,汲取营养。所以我说,我今天是寻根来的,希望你们能提供给我这样的根,每个人都像我一样,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散文的根。


[ 本帖最后由 abracadabra 于 2008-1-23 14: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街币 +4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1 + 40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8-1-23 14:16:15 | 只看该作者
三清山上开大会,惬意的啊
板凳
发表于 2008-1-23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羡慕
偶都米去过滴说!
地板
发表于 2008-1-23 16:58: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08-1-23 19:05:08 | 只看该作者
老胡,你什么时候去的江西,是“新散文”举办的吗?看到你的发言,就像是见到你一样亲切,快过年了,很想念你!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9:23:0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去年10月份去的

是江西玉山县主办的。去的是比较活跃的作者。我有点落伍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9:24:13 | 只看该作者

美女很多,但很清高,时尚,我成了土八路,土包子一只了

美女犹如美食,秀色可餐
8#
发表于 2008-1-25 09:09: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08-1-25 14:38:01 | 只看该作者
这和该县县长书记的心取向有关,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11:49 , Processed in 1.06783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