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5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桃源深处别有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00:0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桃源深处别有天
                             宇鹰

      桃源春晓,名闻华夏,刘阮遇仙,家喻户晓,而神秘的、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却从未见诸书本和报端。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神秘的、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却隐藏着千古奇绝的秀丽自然风光。可以毫不虚夸地说,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刘阮当年与仙女欢度蜜月的地方……

      自古以来,天台山名气最大,最具魅力的是桃源;历代文人墨客诗文、书画、戏曲,描写歌咏最多的是桃源;天台山诸景区中,景点命名已历千年、最富诗意的也是桃源;刘阮桃源遇仙的故事早就传遍中华大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故,元曹文晦把“桃源春晓”列为天台十景的第一景。其诗云:“数点残星挂绿萝,看桃行入旧山阿。洞门花雾红成阵,沙麓岩前翠作涡。天外曙光惊鹤梦,水边啼鸟和渔歌。刘郎去后无人到,吟倚东风草色多。”
      桃源至今尚未开发,这是为何?究其原因,既在于历史的、人为的、以及思想意识上的诸多因素,破坏了桃源的部分风光;更在于其神秘的、人迹罕至的纵深处的旖旎风光至今未曾被人发现和报道。这旖旎风光,堪称秀美无比、惊世骇俗、千古奇绝。


惆怅飞进惆怅溪

      4月10日,我们一行8人,沿惆怅溪溯流而上,经桃花坞、鸣玉涧、金桥潭、迷仙坞,去桃源深处探险。
      一路行来,宋天台县令郑至道所开辟的桃源早已面目全非:桃花坞,经历年开山取石后留下累累伤痕,清潘耒笔下的“峭壁嶙峋,劈斧横皴,别一画笔,苍黄相间,层层古锦”的画面已荡然无存;鸣玉涧,由于小水电的截流,仅听到涓涓细流的声声呜咽;金桥潭,传说中当年金桥跨水、刘阮遇仙的地方,潭水虽还澄清深碧,然“外珠帘”瀑布却如泪水涟涟,独自啜泣;迎阳、双女、合翠三峰,尽管依然峻极云汉,然缺少了水,也就缺少了那分灵性、那分生动、那分引人入胜的魅力;还有那连神仙都会迷路的迷仙坞,原本双涧合流,景色灵秀。当年徐霞客曾冒雨拨棘而上,见“两瀑自岩左右分道下”;“石峡之内,复有石峡;瀑布之上,更悬瀑布,至此缤纷乱坠于回崖削壁之上,岚光掩映,石色欲飞。”现在,灵秀的景色已风光不再,代之以高耸云天的水库大坝,教人莫辨当年筑坝修此水库到底是利还是弊?不由满腹惆怅飞落惆怅溪中。

越过天门幽谷迷

      披荆斩棘,翻过“内珠帘”瀑布边上的“刘阮洞”顶,逐渐接近桃源深处。
      首先来到一方仅一二百平方米、形若纺锤的小峡谷。这里青山耸翠,流水潺潺,环境幽静宜人。徜徉于此,心中的块垒逐渐消失殆尽,山花也好像灿烂起来。
      峡谷东面,两高约百米的峭崖壁立对峙,如雷轰刀划,耸入云天,这就是“东天门”(如图1)。东天门宽仅米许、纵深却近百米,故又有人称之为“石弄堂”。涧水从石弄堂中淌过,在弄堂口形成一泓深深的水潭,绿得发蓝,人不能渡。峭壁、深潭,就这样把桃源深处与外界隔绝,令人惊叹。想当年刘阮遇仙,要不是仙女在金桥潭抛彩带化金桥引渡,岂能越过此处?
      好在我们事先准备了绳索等攀岩工具。由经过专业训练、身手敏捷的小伙子率先攀上东天门右侧崖壁上突出的一溜石棱,然后抛下绳索将大家一一接引上去,又依次手抓绳索、脚蹬崖壁,坠落到门内的谷底,终于一个个渡过这似乎难以逾越的难关。回首来路,不由心生后怕。
     越过东天门,一数千平方米的秀丽山谷惊现眼前。山谷四周,高崖上摩云霄,崖壁缝隙中,紫色杜鹃怒放,迎风摇曳,灿若云锦。崖下灌木丛生,透出一股诱人的绿,春意盎然。山涧自北而来,至此折过90度角,转向西流,然后流过东天门迤逦而去。透过东天门远眺,可见迎阳峰映朝日、金光闪烁,秀美异常。峡谷东北角,又有两崖如门对峙,形成又一天门(姑且称南天门),与东天门同样峻峭秀丽。一挂飞瀑自门内十多米高的悬崖跌宕而下,飞珠溅玉,注入小小的水潭之中,荡起层层涟漪,如诗如画。瀑布左边似乎有蹊径可上,无奈岩石被水溅湿,滑溜溜的,人不能涉,徒唤奈何!透过南天门抬头仰望,蓦然见谷内对面山腰上有一段数米长的石堤坝,估计当是连结两引水洞的引水渠,毋庸讳言,要是没有这条引水渠,这里的景致不知要美多少呢!
      躺卧在山涧旁纤尘不染的大石上小憩,看天蓝如洗、白云飘飞,听流水潺潺、鸟鸣啁啾,赏林木苍翠、山花烂漫,把玩翠绿枝头上一颗颗乌黑发亮的“乌饭”(胡麻),遐想当年刘阮见溪涧中流出胡麻饭的情景,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蓦然,见两只红喙紫羽、形如黄莺的不知名美丽小鸟在紫色杜鹃花丛中跳跃,转眼间隐入灌木丛中不见。由这两紫色小鸟,不由联想到鲜为人知的“桃源千古之谜”来:自桃花坞溯流而上一路行来,所见到的杜鹃花皆为紫色而没有一朵是红色的;而若从水磨岭拾级而上,所见的杜鹃花却恰恰相反,全是红色而没有一朵是紫色的。真乃是:紫色小鸟紫色花,刘阮遇仙度年华。水磨岭上映山红,飞入山涧开紫花。或许这正是千百年来桃源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发人深思。
      歇息之后,自北面山坡攀上数十米,透过悬崖边的苍松间隙,见南天门内又一数千平方米的秀丽山谷。山谷四周,百米高崖壁立,无路可通。正东面一高近40米、与水珠帘一般无二的瀑布飞洒而下,落入清冽深潭,激起如雪浪花,扬起蒙蒙水烟,发出雷鸣般的吼声,美不胜收。水潭周围,裸露着几百平方米的金黄色岩体,这水潭就如一枚翡翠宝镜镶嵌在金黄色岩体之中,令人遐思无限:这两个毗邻的幽静山谷,不正是刘阮当年得仙女垂青,结为伉俪,在此结庐隐居欢度紫色年华的所在吗!

喜看四瀑自天落

      继续向上攀登,在没膝的柴草丛中拨棘前行,鲁迅先生“世界上本没有路”的名言在此得到了真切体验。约莫攀上二三百米后,终于到达一条横路。说是横路,其实也早已被荆棘和柴草所封锁,只见“路影”。但这“路影”,比起没有路的地方,已算是通衢大道了。世上万物大抵如此,未经艰苦而不知甘甜,正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坐在横路旁的大石上小憩,无意中抬头,猛然发现传说中桃源仙女居住的仙人洞就在头顶上方不远处,不由欣喜若狂。大家急忙站起来,拨开荆棘攀上仙人洞。洞位于悬崖上,宽约10米,高与进深均三米左右。进洞之后,不由大失所望,这里既不幽静,又无水源,桃源仙女岂会居于此?
站在仙人洞口鸟瞰,见足下又一数千平方米的峡谷。四围层峦叠翠,山花竞艳;谷底中山涧自东面远方来,在此形成难得一见的“三折四瀑”,因为此瀑位于引水坝的上游,水量很大,蔚为壮观,堪称天台山最秀丽的瀑布。“上折瀑”不高,约莫近十米,如珠帘悬挂,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瀑布注入碧绿的清潭,泛起一阵涟漪后又分成平行的两支瀑布飞洒而下形成罕见的“中折瀑”。“中折瀑”高约20多米,喷出两根硕大水柱,冲激清冽潭水,掀起层层雪浪,然后从潭口溢出形成“下折瀑”。“下折瀑”汇集中折瀑两大水柱,气势更加雄伟,高近30米,似天河倒挂,倾泻入更大也更深的清潭中。“三折四瀑三潭”珠联成串,世所罕见,潭、瀑“缤纷乱坠于回崖削壁之上,岚光掩映,石色欲飞”的美妙意境在此得以体现,令人叹为观止。奈何因绝壁千仞,我们不能下到谷底,去领略四瀑齐飞、“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也未能摄下这“瀑喷夏雪、潭涌清波”的稀世奇观,只能以鸟瞰图以飨读者(如图3)。

桃源风光千古奇

      经千年古刹慈云寺遗址,从水磨岭归来,看映山红漫山怒放,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桃源纵深的秀丽风光,可谓千古奇绝。有谁能想到,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竟有着耸入云天的“双天门”、彼此毗邻的“四幽谷”、清冽如玉的“五清潭”、飞珠溅玉的“六飞瀑”(如示意图)。“双天门”、“四幽谷”、“五清潭”、“六飞瀑”,衬以那水磨岭上漫山红遍的映山红,桃源坑中艳丽迷人的紫杜鹃以及那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刘阮桃源遇仙的故事;如果再能引得桃源水库之水,使下游的“桃花坞”、“鸣玉涧”、“金桥潭”、“迷仙坞”恢复灵气;可以毫不虚夸地说,桃源是名副其实的爱情谷、情侣谷,其自然风光之秀丽和人文积淀之深厚,足以惊艳世界,必将成为我们天台山AAAA级旅游区中的精品景区。我的心,不由深深地陶醉了……


                                                            草于2005年5月


注:
该景群目前四周均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行,特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贸然前往探险,以免发生意外。

[ 本帖最后由 abracadabra 于 2007-11-18 00: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5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50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00:03:38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穿越桃源的网友已发,我就不再发了。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7 09:04:46 | 只看该作者
嗯,记得2005年5月底我跟旅游局的朋友就是带着登着这篇文章的天天天台去爬的桃源。也是因此才有了后来海大叔责备我有些地方不能随便介绍的浪漫受伤之事。
永远难忘。还有被感动的温暖。
地板
发表于 2007-11-17 09:15:21 | 只看该作者
在天台其实蛮幸福滴
5#
发表于 2007-11-17 09:15:5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楼上的楼上遇蛇尖叫逢坝说古之处...
6#
发表于 2007-11-17 10:16:13 | 只看该作者
重读陆老师的文章,

仿佛又神游了一回桃源仙境。
7#
发表于 2007-11-18 00:21:34 | 只看该作者
曾经两探桃源,其中一次还是和老虎等人一同冒雨前往,都没能找到那个传说中的仙洞啊
看来还是缘分的问题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00:55:55 | 只看该作者
你们肯定没有深入桃源深处。里面的风景比外面的好得多。
下次人约好,准备好柴刀、绳索、登山鞋,趁冬天,我带你们去。

[ 本帖最后由 宇鹰 于 2007-11-18 01:01 编辑 ]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00:55:55 | 只看该作者
下次人约好,准备好柴刀、绳索、登山鞋,趁冬天,我带你们去。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00:55:55 | 只看该作者
下次人约好,准备好柴刀、绳索、登山鞋,趁冬天,我带你们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25 22:21 , Processed in 1.1021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