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天台山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6:5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奇山异水孕育了深厚的天台山文化。早在公元三世纪,就显示出了宗教文化为主体的端倪。汉晋之际,高道葛玄、名僧昙猷先后来天台山筑庵传法。陈隋高僧智居天台22年,建12刹,开创佛教天台宗,成为影响海内外的一代创教大师,于是天台山就成为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唐朝,僧一行抵国清寺学算编写《大衍历》;诗僧寒山子隐居天台70余年,晚年曾来苏锡一带,有《寒山集》传世。(现在,欧美等国已掀起一股寒山研究热。)最澄等90多位日本僧人来山求法,使天台山名声远播。此后,日本.高丽(朝鲜半岛)僧人来山求法礼佛者不绝于途,国清寺被日韩等国奉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宋朝,张百端开创道教紫阳仙派,后世尊为道教南宗始祖,桐柏山遂成为中国道教南宗的本山。赤城山玉京洞和灵墟、司马悔山也分别载入道书成为天下第六洞天和第十四、六十福地。禅僧济公降生于天台城关,他擅长诗文,戏佞济贫,被民间尊为“活佛”。现在,济公出生地石墙头建有济公亭,济公少年读书处赤城山建有“济公佛院”。梵宫道院既为胜境增彩添色,又使天台山获得了“佛宗道源”的美誉。
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中国佛教天台宗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源地,是佛教五百罗汉的根本道场,“活佛“济公的故乡,诗僧寒山子在此隐居长达70年之久。这里素以“佛教仙山”驰名海内外。

天下名山僧占多。天台山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据天台宗系谱,初祖为印度龙树,二祖为北齐慧思,三祖为慧文,而实际创始人则是陈隋之际的智凯。因智凯常住天台山,故名该宗为天台宗,又因该宗奉《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故也称法华宗。

智凯,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县)人,生于梁大同四年(538年)。他出身士族,父亲做过梁朝益阳候。梁元帝亡,亲属离散,智凯深厌人世,遂入湘州果愿寺为僧,时年仅20岁。3年后,投光州大慧山,拜慧思为师。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常代慧思讲经,不久成为法嗣。陈光大元年(567年)智偕27人到陈的京城金陵,陈废帝敕令停朝一日,群臣俱往瓦官寺听他演说佛法,一时朝野轰动,为天下所推重。陈太建七年(575年)智凯入天台山,先居石桥佛垅山,后居华顶山,潜心修学,10年而自成宗派,陈宣帝割始丰县(天台旧县名)租税给他作弘传经法的费用。隋灭陈后,隋文帝曾下诏问候智凯 。晋王杨广时任扬州总管,三次遣使迎奉智凯 。智凯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十一月抵达扬州,杨广开千僧会,奉他为戒师,尊称智者大师。开皇十七年(597年)智者大师再度入京,十一月二十日行至新昌石城大佛寺时圆寂。

智者大师生前造寺35处,其中湖北玉泉寺,山东灵岩寺,江苏栖霞寺以及天台山的国清寺称为“天下四绝”;度僧4000多人,传业弟子32人,著名的有灌顶、智越、智澡等。智者大师著述丰富,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各20卷,是天台宗的代表作。

宋代,日本高僧荣西来中国学习佛教,每年春夏间深入天台山名茶区考察种茶、采茶、制茶的方法,还对民间的饮茶习惯作了调查。荣西回国后,开创了日本曹洞宗,带回天台山茶种在日本种植,成为日本名茶中的珍品,称“本茶”。荣西还写成了《吃茶养生记》两卷。由于荣西大力提倡吃茶养生,日本人民把茶叶当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物品,荣西也被日本人民尊称为“日本的陆羽”。

建国后,天台山与日本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日益增强。日本佛教界曾多次组团来天台参礼祖庭。日本天台宗现有寺庙3200余所,天台宗系统各宗派信徒四五百万人。

天台宗对后世影响较大,不仅我国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以及一般僧俗人众多有爱好和重视,而且还传宗海外,“法乳千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6:59:19 | 只看该作者
台宗祖庭 盛世丛林国清寺

“台山一万重,帝割为佛国。刹院如星罗,国清最雄特。”天台宗祖庭国清讲寺的创建,适应了南北一统的时代需要,它的发展与国运的盛衰息息相关。

南朝陈太建七年(575),高僧智 (智者大师)进山不久,夜宿石桥,有老僧相告:“禅师想建造寺院,山下有皇太子寺基,等三国统一后,自有大贵人来效力。”并预言:“寺若成,国必清”。大师来到离县城六里的天台山南麓,见这里五峰环若列屏,双涧绕如玉带,果然是一处符合中国四灵兽式(左青龙,后白虎,左朱雀,右玄武)的风水宝地。在这里建寺“宅山而势阻,地廓而形藏”,心中十分欣喜。隋文帝智 圆寂以后,晋王杨广于开皇十八年(598),秉承大师遗意,派遣司马王弘造寺。炀帝大业元年(605),寺因崐预言实现而赐额国清。“宝势雄侈于古今,奇表严净于江汉”,与山东长清灵岩寺、南京栖霞寺、荆州玉泉寺并称为“天下四绝”。日、韩等国名僧不远千里而至,掀起了朝拜热。

国清寺的建成,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确立的标志,实际上也是国家统一富强的象征。时至今日,时间已经过去1400年,创寺阶段的部分实物犹在。大雄宝殿后面的“锡杖泉”,因当年普明禅师为解除乏水之厄,以锡杖叩地,泉水居然汩汩流出而得名,也是当时国清寺比现在靠后的明证。寺前绛黄色大塔,高59.4米,俯视人寰,阅尽沧桑。塔中脱落的《妙法莲华经》石刻和七块线刻菩萨石碑,显示了隋代宗教艺术的成熟。



李白诗境天姥岩

    天姥山,道书第16福地。泛指天台、新昌两县交界的岗陇诸峰,因坐落于天台万马渡畔的“天姥岩”而得名。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古风,使它驰誉遐迩。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下坡约半里,转过一处可供行人遮阳避雨的山洞,就可以看到高10余米的天姥岩:头部方正微圆,侧面的眼鼻唇耳的轮廓依稀可辨,脑后的 髻更是历历分明,显出一付慈容可掬的老妇人神态。腹部鼓出,两臂在前面合拱,宽衣广袖,裙裾下露出圆头鞋。可谓身广体胖,华贵雍容,一付非凡的气度。如此浑然天成、形神兼备的杰作,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恐怕雕不出第二尊。   

女神背倚崖壁,左上方有一块富于动态感的怪石,当地称之为猫岩。从它肥身昂首的姿态来看,毋宁说更像一只海豹。其实稍稍变换角度,说它是敛翅转身俯瞰的“神鹰”或者“天鸡”,又何尝不可呢相同的是,它们似乎都在尽其拱卫女神的天职。右边翠丛中,一条上尖下宽的岩板拔地而起,俗称朝笏岩,那自然是专为女神向三清奏事而设的了。

    亘古以来,天姥女神伫立云头,笑视广宇人寰,俯看峡谷中万马竞渡的奇观。原来在很早很早以前,从“发洪头”(地名)一路下来的泥石流把无数成吨重的巨石堆叠在谷底,就像是千姿百态的骏马。一块特大岩石上凿着双勾大字“万马渡”,落款是明万历丙申秋萧山吴献辰书。民间则称这奇景为“仙人赶石”。这仙人不就是天姥吗我们不禁想起李白古风中“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四句诗,正昭示了这满谷巨石的来源。

岂止如此。李诗中“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不正是那如肠樵经、烂熳山花和嶙峋 岩的写照吗那“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熊咆龙吟段岩泉, 深林兮惊层巅”的诗句,不正是这个僻处万山丛中朝暮天象和虎狼出没的环境的折光吗同样的,那“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自然也是峡谷中下有荡漾绿水,上有形形色色瑰异奇岩,丽日高照之时光艳 ,风起云飞之际又如仙女簇拥着天姥翩翩起舞的幻化。

李白“梦游天姥”实有其境,消息一传开,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中央和省电视台及各地报刊竞相以“湮没千年今发现”等为标题报导,造成轰动效应,成为游览的热点。



新收藏的名人手迹



    天台博物馆最近收藏了清名人康有为写天台桃源诗一首的手迹,充实了天台山文化宝库的内涵。

    康有为(1858-1972)原名祖治,字文厦,号长素,海南人,清光绪时进士,维新运动领袖,著名学者。1898年曾率赴京应试举子上书,要实行维新戊戌变法,深受光绪皇帝的器重。由于袁世凯叛逆告密,西太后慈禧下诏残杀支持光绪帝变法者,康获悉逃亡日本。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1924年游天台山,留下了许多讴歌天台山奇的诗词和墨宝,如“高明讲寺”、“石梁飞瀑”摩崖、“琼台庙”楹联、“清风词”“游桃源”七绝各一首,均收入天台山诗选。而这首写桃源的诗稿系送伯芬的行书,经曹鸣云先生鉴别文字:“日暮天台石径斜,胡麻菜饭见桃花。桃源不便通人世,洞口长封流翠霞。”该诗确切地勾划出刘阮桃源遇仙的意境。此手迹发表于1996年11月21日《中国书画报》,上题“康有为书法作品展”。

    诗人写明天台作,推理伯芬系天台人。但为何此原稿却流向天津是个谜,现不知伯芬是天台何处人及人的身份,这些人待于读者提供资料。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6:59:49 | 只看该作者
古墓重光



    宋天台县令陆淞墓,坐落在山河乡小考尖(尖竹岙门口)地方,天台县人民政府于1997年公布为第三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淞、字子逸,号达观,山阴(绍兴)人,是南宋内阁中书陆宰之长子,也是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的兄长。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陆淞,自幼受家庭的教育,学业进步甚快。由于是长子,较早荫补了通仕郎的职衔。绍兴十三年(1143),朝廷建造了秘书阁,收集了古籍近六万卷。由于这些古籍残缺较多,急需修正讹误,陆淞以进士的身份参与校理,成绩,显著,升为工部郎中。绍兴23年(1152)改授天台县令。陆上任天台后,碰到第一个难题是天台赤岩银场(即今天台的铅锌银矿)。当时银场的矿工和他们的家属深受官府专卖之苦,民怨鼎沸,百姓苦不堪言。陆淞刚直不阿,将实情呈报朝庭,并提出改革意见。兴利除弊,革除陋习,利民生息的奏章经朝庭批准后,使银场状况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百姓如重见天日,赞颂声四起。的确陆在任职内,为官清正,秉公执法,政绩显著,深受人民拥护。任满调升为江西广言府知府的令下时,天台成千上万名百姓遮道挽留,许多老者热泪涟涟跪道,此情此景,陆淞极受感动。民情不可违,淞决定留任,呈文朝庭。经核实,为俯顺民意,朝庭决定让陆淞享受知府级的俸绿,继续留任天台为县令。消息迅传,百姓欢跃雷动。

    更值得一提,时值县衙花圃内长出芝草双头莲。灵芝一年三秀,金芝、玉芝、青芝、元芝皆称瑞草,据传食之可登仙界,世不常有,至若百子莲,千叶莲,九头莲皆世所罕见。时大诗人刘知过作七绝一首:“天台自昔号仙家,仙令重来放晚衙。种神奇花生县圃,风光遥映赤城霞。”诗意叙述灵芝草和并蒂荷花的开放,这是县令德政感动上天的结果。这当然是天台县衙内呈现瑞气的奇观。

    陆淞居官至61岁,退居永一坊安度晚年,68岁仙逝。永一坊旧址,在天台城西门钱巷。天台陆氏现尊淞为始祖。为纪念清廉勤政的县令,陆氏后裔重修了古墓。现墓前有陆公碑记,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碑。山青水秀的古墓,也为天台的旅游事业增添了秀色。



瓮棺与天台宗葬俗



    近日,县博物馆收藏了一套古代僧人的葬具——瓮棺。

    这套瓮棺为陶质,由两个大瓮上下扣合而成。下瓮为棺体,口经、腹部均为86厘米 线刻一周莲叶、莲花和莲蓬图案。其间刻有“□静常居华藏界”、“□生端坐□□台”二句共十四字,后三字似为“涅槃台”之变体。上瓮为瓮棺盖,口径86厘米,高49厘米,周饰缠枝花卉。莲花在佛教中是释伽牟尼的佛座,在一定程度上是佛的象征,而“华藏界”“涅槃台”更是佛教的专用语汇,充分证明这套瓮棺是佛教徒的葬具。

    从史志记载看,天台古代高僧葬俗不尽相同。有的是以肉身下葬,建塔纪念。如《天台山方外志》载智者大师在新昌圆寂后,“弟子舁归,龛全身于真觉寺”,“累石周尸,龛前立二石塔院”。有的是先行火化,再建塔藏纳舍利。如天台宗八祖左溪玄郎于唐天宝年间圆寂,即是如此;又如北庵景元禅师圆贺寂后“荼昆(火化)得五色舍利”,建塔于护国寺。亦有以肉身下葬建塔,后又开塔,火化后重新建塔的。如唐会昌年间圆寂的天台宗十一祖至行广修“葬全身于金地道场”,后又“发塔火育(火化)之,得舍利于余粒,大如菽,即旧地建塔藏之。”

    天台曾出土一件三国青瓷堆塑谷仓罐,其上堆塑莲花、佛像,有专家认为这种谷仓罐是安放死者骨灰尘的专用冥器。而瓮棺则是以肉身下葬的一种葬具。前些年,天台传教寺和螺溪等地曾多次出土过瓮棺,国清寺也收藏了其中的两套。这些瓮棺的出土对研究天台宗古代僧人葬俗具有一定意义 。



桐柏新发现摩崖诗



    不久以前,一些同志在桐柏石门坑一个险峻的山洞里,发现了一首摩崖石刻诗。



   两峰高耸天,一溪寒漱玉。

    中有采药翁,采云引白鹿。



                  ——戊寅子时和同子



    此诗作者和同子究竟是什么样人?出自哪个朝代?虽查了一些资料,仍无结果,但推测他是道家人物,作者就是诗中的主人──采药翁。他隐迹山林,清高超脱,平时过着与麋鹿为伍的采药生活,时间当在宋以前。

    桐柏山是道教名山,全盛时期,道教宫观楼台争耸,鸡犬相闻。除上规模的宫观外,还有众多的石室、山居绰约其中。较有名的有:洞天宫和法莲院创始人叶茂质住的石门山居;《天台山记》作者、三洞辅经传人徐灵府的虎头岩石室;桐柏宫较大规模修建的主持人冯惟良的华琳谷栖瑶隐居;《真一颂》作者左元泽的香琳峰石室;还有高道陈寡言的华琳山居;台州刺史的丹霞洞紫宵山居,等等。

    石门山居在洞天村,原来为防火用作藏经,世称著名的“玉宵藏”。唐咸通十三年,叶藏质把石门山居奏改为玉宵宫,到懿宗时获准,所以石门山居应是玉宵宫和洞天宫的前身,无可置疑它早已灭迹。徐灵府的虎头岩石室在云盖峰,那一带生态环境保持很好,有可能现在还存在,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左元泽的香琳峰石室,据记载石室上还刻有《真一颂》全文:“大道杳冥,不可致诰,含太虚为广宇,总万物于真一,……”石室的具体地址现在尚未发现,预计在香琳岗、方瀛山一带,存在的可能性也有。冯惟良的华琳谷栖瑶隐居和陈寡言的华琳山居,基本上可定在洞天岭外侧绍兴塘地方,但因年代久远,已看不出多少居住过的痕迹。

    关于丹霞洞,有关志书记载位置在福圣观东北。现在九峰山西南侧太监洞有摩崖“丹霞小洞”石刻,我认为:这个丹霞小洞与丹霞洞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近年有人断言,已在岭脚东岙坑里山上发现了丹霞洞,我认为也有疑问,应进一步商榷。解决丹霞洞具体位置的最好途径应从徐灵府的《天台山记》寻找。柳泌讨封为台州刺史是元和13年(818),事发被杀是820年。徐灵府游天台山是815年,定居虎头岩石室是821年,创作《天台山记》是825年。可见,他们是同时代人,当在耳闻目睹之列。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认定:“天台观(即福圣观)东150步,先有柳史君宅,号曰紫宵山居,南瞩苍岭,北接紫宵峰,左右皆列小山,逦迤为势,东北连丹霞洞。”如每步按5营造尺计,150步当是210米。再从“东北连”三字分析,我认为:紫宵山居和丹霞洞当靠得很近,都应在桐柏岭的岭脚地方,靠近水边,丹霞洞下还有丹霞潭,旁边还有仙人拍掌岩。所有这些景点,只能认为年代久远,早已湮灭了。

    桐柏石门坑发现和同子的摩崖石刻新诗是件值得庆贺的大好事,希望虎头岩石室和香琳峰石室,连同左元泽的《真一颂》石刻,也能在不久的将来一起被发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6-8 17:00:14 | 只看该作者
天台古民居



    一处地方的建筑,体现着一处地方的文化。我们天台的古民居呈口字形,近于北方的四合院,又多了一点锦绣江南的灵秀、纤巧和雅致,闪烁着蕴含着儒、释、道共辉的天台山文化。

    早在1954年,中央建筑艺术学院就跋山涉水来到天台调查古民居,把中山东路的“亚魁居”等古民居列入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典型,收入书中。60年代初,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版全国特色民居,总共不过20来种,天台古民居就和西双版纳竹楼、湘西吊脚楼等一起赫然绘登载于上。1981年、199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北出版的《浙江民居》和中国建筑学会组织出版的《中国民居》两书中又收入了天台多处民居。最近(1998年10月)出版的洋洋60万字的《浙江风俗大观》一书中,于民居方面,只选入“天台民居四合院”和“兰溪诸葛八卦村”两种。由此可见,我们天台的古民居的价值之高。

    天台城关现存古民居较有价值的可分两类:一是官宦故居,一是大户人家建筑群体。属官宦人家的尚有“张文郁故居”、“进士第 ”、“亚魁居”、“宣武第”、“中书第”等。属大户人家的尚有“四方塘路古民居建筑群”、“花楼”、“乌门头许”、“袁氏民居”等。其中尤以“四方塘路古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多,保存最完整。

    “四方塘路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城关四方塘路和五关里巷交叉处,系贾似道外婆故居遗地。总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平面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包括“五关里”、“圣旨门”、“叶氏大院”、“高门头”、“五世同堂”、“小门头”、“长 头”、“梅氏大院”八个建筑群落。每个群落紧相毗连,有的还曲径相通。其中“五关里”、“高门头和“长 头”,据齐氏后裔说是齐氏祖先一手建造。经实地察勘,其结构、体量、造型,甚至连建筑材料和石花纹都一模一样。该建筑群除“梅氏大院”外均属明清时期建筑。

    “五关里民居”位于五关里巷北侧。本系当店,为安全起见,设五道门,故名。内分老宅、新宅。老宅为一个大院外套八个小院。大中堂体量宏伟,高度超过两厢楼房。新宅位于老宅西南角,由前后小院组成,内有鱼池、小桥、花园,玲珑剔透,花窗垂吊缕刻精巧别致。人其居,有清新脱俗之感。

    “圣旨门民居”位于四方塘路两侧,紧造五关里民居,有曲径相通。因早先门前竖有圣旨牌坊(今祀),故名。有前后两道大门,后大门有继刻精细之砖雕,外拦石雕基础的屏墙。内有大院二个,外套六个小院,号称“四圈凤凰翅”。大中堂和横堂原有清咸丰年间匾额“存心如德”、“桂茂兰芳”等。

    “叶氏大院”位于四方塘路东侧,与“圣旨门”相对。原为贾似道外婆故居,清代重建。所以大中堂原有“奕叶重光”匾额。据传贾似道后裔因嫌贾氏名声不佳,遂改姓名婆姓氏叶。所以建此宅者实责氏后裔。后来宅院易主袁氏。该民居为天台城关唯一存留的“三推九明堂”。中院东南角和西南角为天台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褚传诰、施督辉两先生故居。

    “五世同堂”位于“高门头民居”南侧,仅一墙之隔。因其台门上嵌有“五世同堂”匾额而得名。内有大院一个,四围厌小院6个,风格质朴,大中堂后院照墙饰有水磨砖雕,上嵌“太和翔合”匾。

    姟俺 头民居”北邻小门头民居。进其高大台门,转一弯,即见全县最长的檐廊,达40余米,故称之为“长 头”。系贾似道舅之故居,后为齐氏祖宗重建。民居前之路过去称“平章路”。故居东南原有“双个祠堂”,约50米处之“择籽山头”就是贾似道故居遗址。

    “亚魁居”、“进士第”、“花楼”、“乌门头许”、“宣武第”等民居均位于东西中山路两侧。其中“亚魁居”为清乾隆进士陈省钦故居,设台门三道,石级弯曲通至一清雅的大院,大院四周套四个小院。大院后之小院依山而上,建有鱼池、花坛、石门,石雕,艺术极为精湛。距该民居仅50米远之“花楼”民居,至今保存完整,大门里面照墙两侧出 的水磨砖雕至今栩栩如生,闪现着我县明清时代建筑艺术的光彩。“进士第”为进门一个大院,大院后连三个小院。大院前有照墙,与大门前小院形成屏障,照墙上也饰有难得的砖雕,是我县近代文史学家陈锤琪故居。

    位于中山西路北侧的“乌门头许民居”,建于明崇祯14年。设有大门两道。有大院一个,小院十余个。门窗雕饰至今保存完好。后院照壁两侧呈拱状,水靡砖雕,有“醉花”、“陪月”题刻。“宣武第”民居位于桥上明丰村,离中山西路北侧不远。因其院内出过三个武举人而名,内有大院一个,小院五个。

    天台城关的明清年代古民居尚有位于今新华巷的“袁氏宅院”,位于劳动路西侧的“中书第”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不过以上介绍的13处民居分布比较集中,它们均位于四方塘路和东西中山路的一点一线上,便于保存、修复、开发、利用。特别是“四方塘古民居建筑群”离工人东路仅一步之遥,交通更为便利。

    我省的东阳市由于有卢宅民居而闻名全国,每年均吸引大批游客前去参观、游览。“兰溪诸葛八卦村”自发现后,在全国全省大造舆论,扩大影响,加紧开发。我们天台的民居和他们相比毫不逊色,并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卢宅系官宦人家建筑,八卦村系农村民居建筑,而我们是大户人家民居典型。特别是“四方塘路古民居建筑群”,其面积之大,存在年代之古老,相互依连之紧密不仅在全省,即使在全国也是不多的。(曹志天)
5#
发表于 2007-6-8 19:05:01 | 只看该作者
辛苦辛苦!
6#
发表于 2007-6-9 14:49:07 | 只看该作者
功劳大大的!
7#
发表于 2007-6-10 10:21:15 | 只看该作者
向疯子致敬
8#
发表于 2007-6-11 08:50:15 | 只看该作者
豆子辛苦了。
9#
发表于 2007-6-11 08:50:37 | 只看该作者
good
10#
发表于 2007-6-11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5 21:08 , Processed in 1.0765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