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中国电影票房“潜规则”:团体票成瞒报温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14:3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韩庚、吴尊等人主演的《大武生》被曝遭遇“偷票房”事件,近日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和调查采访发现,“中国式票房”除了“偷票房”,瞒报、虚报现象更为常见。业界认为,长期这样下去,不但对中国电影造成严重伤害,相关当事人也将涉嫌违约违法。

  团体票成瞒报温床

  没有任何一家影院会承认说自己“偷”过票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诉记者,其实中国电影票房“潜规则”除了“偷票房”,主要手段是瞒报和虚报票房。

  该知情人透露,最容易发生瞒报的就是团体票。“影院根本不出票,直接放团体观众进去,回头票房想算在哪个片子头上都行。”

  更有甚者是直接虚报票房。一位业内人士解释说,就是“一个片子票房1000万,你直接往上报3000万”。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多交8%的税电影基金5%,其他税收3%。他说“多报了2000万,你就得多交160万”。

  利益是最直接动机

  影院为何屡冒风险“偷票房”、瞒报甚至虚报?利益是最直接动机。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院人士透露,每一部影片片方和影院之间的分成不同,一般都是影院拿大头:“一个超级大片,片方和影院四六开,另外一个小片是二八开。影院当然愿意把大片的票房往小片上挪,因为他从小片身上得到的分成比例大。”

  至于虚报票房,除了要完成“任务”,还有可能是为了宣传:“有些演员为了宣传自己,掏钱让你把票房往高处说,这样他下一部戏的身价就会看涨,只赚不赔。”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长此下去将对中国电影造成严重伤害。“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投资人失去信心,观众也感到失望。”一位投资人说。

  律师:当事人涉嫌违约违法

  知名律师郑欣称“偷票房”、瞒报虚报的行为涉嫌违约或违法。“影片进院线之前,片方和发行方都会与院线签订一个合约,规定双方的合法权益等。你把这个片子的票房偷报或者瞒报到另一个片子头上,明显属于违约行为,受损害的一方有权要求赔偿。”郑律师还表示,如果相关当事人把瞒报、虚报的票房直接装进了自己腰包,那就属于违法行为,将直接承担法律责任。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14:30:17 | 只看该作者
广电总局:

  鼓励媒体监督曝光

  近日,记者曾多次就“偷票房”事件致电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法规司,可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不过,日前《大武生》片方搜集相关证据并上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后,总局相关领导曾公开表示:支持片方积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证据要保留并上报电影局(交电影局市场处),将通过行政手段为片方维权。

  该领导还表示,总局鼓励新闻媒体对“偷票房”的行为进行曝光。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14:30: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片子票房1000万,你直接往上报3000万”。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多交8%的税电影基金5%,其他税收3%。他说“多报了2000万,你就得多交160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5 23:25 , Processed in 1.1204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