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维尼翁游记
来AIX不久就听到游览阿维尼翁城回来的同学对它的盛赞,认为这个城市值得一去。今天,我们同学一行六人也踏上西行的汽车,去朝圣这座久负盛名的城市。
阿维尼翁(Avignon),中文又称亚维农,其实是同一座城市,其法文意思是“河边之城”和“大风之城”。它位于法国东南部罗讷河畔,沃克吕兹省首府,人口不到10万。出发前做的功课,使我知道这座城市有三个看点:教皇宫、圣贝内泽断桥和戏剧节。
十四世纪时,由于罗马政教各派之间的斗争,在法国腓力四世的支持下,1309年,教皇Celement五世将教廷从梵蒂冈迁至这里,从而使这里成为了当时的宗教中心,直至1378年为止。从而在市中心高处逐步兴建了具有意大利风格的教皇宫。教皇宫外观雄伟庄严,带8座塔楼,内部似一座迷宫,大殿小厅相连,廊道迂回曲折。新宫最大的厅堂是二楼的克雷芒六世礼拜堂,长52米,宽15米,高19米,象征教皇在阿维尼翁的权威。1995年以老城区为核心的历史城区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圣贝内泽桥则是横亘于罗纳尔河上一座古老的桥。相传为公元12世纪初,15岁的牧羊少年贝内泽受到神灵启示而兴建。大桥有21座桥墩,22个巨大的拱洞,如今只剩下4孔,长900多米,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据说大桥是当时法国南北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正因为它的重要,才有了阿维尼翁城市的兴起。法国民歌《在阿维尼翁桥上》据说就来源于此。
也许是受歌曲《在阿维尼翁桥上》的影响吧,阿维尼翁艺术节也久负盛名。艺术节创办于1947年, 是法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艺术节 之一。每年七八月举办,显然我们是没有机会去感受了。其实,在艺术方面还有一个与阿维尼翁有联系的就是毕加索的《阿维尼翁少女》。据说这画是毕加索个人艺术风格的里程碑,标志着他立体主义风格的开始。说实在,我看不懂这些印象派的油画,也不喜欢它们。总觉得这些夸张的手法无法让自己欣赏到艺术的那种美感。就如前面所说的作品,那扭曲的脸是没有办法给我美好的想象的。
来到阿维尼翁后,你还可以发现这里的老城区是被一条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的,总长5000米的城墙包围。城墙基本完好,城垛、城堞、城门还是可见。但是,从军事角度看,它的造诣和我国的西安城墙和长城比,那根本不是在同一个级别上。我们国家的城墙的军事功能和结构设计显得要丰富许多,而且这里的城墙也只有3层楼那么高,也不显得宏伟。
当我在贝内泽断桥的尽头尽情享受这清澈的河水、微微的轻风和放松的心情时,西西品位这座古老的城市带给我的感受时,脑海里突然冒出“悲剧之城”这四个字。阿维尼翁“悲”在何处呢?首先,悲在它的自然条件,这点在城市的名字中可以得到印证了。烈风之城、河畔之城就已经点出它的主要特征了。由于位于罗纳尔河河谷底部,也是平原与河谷之间的一个豁口上,所以每年冬天这里的风非常的大,据说可以吹得牛发疯。今年冬天的依次冷空气来临,与它直线距离只有70公里的AIX只是零星下了点,而它这里据说雪有40-50公分厚。同样,桥上的讲解器也告诉我们这里的大水经常泛滥,多次冲跨这座桥,有几次还淹没了整个城市。在城市的旅馆内,也有多处警告标志和发洪水时的逃生路线的箭头。其次,在于它的政治历史。罗马教皇的迁居的历史,也使这座城市成为了宗教势力和国王势力角逐的地方。一个贵族为了还债将阿维尼翁买给教皇或许也能说明它的“悲”。教皇宫那宏伟建筑下的空洞的内部陈设,或许也是这个“悲”体现吧。
可喜的是,这里的人们却没有过多的“悲”此地,相反是更多的热爱。法国众所周知的民谣--《在亚维农桥上》或许就是因为体现了他们对城市和生活的热爱而更加闻名遐迩。艺术节或许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人们的乐观。我们没有碰上艺术节,也没有看见桥上的歌舞,但是我们却在桥下遇见了一群中年妇女在那边开心的聚会。经过交流后,才知道她们是一群网友,相约在桥下聚会。当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杭州时,又有一翻欢快的交流。其中一位老太居然在1984年时去过杭州,还记得一种特殊的鱼的味道。
阿维尼翁就是这样一座一下子说不清楚的城市!你来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