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城,浙江天台人。1933年2月生,2008年11月病逝。大学语言逻辑专业毕业。建国后长期从事公安工作。系中华诗词学会、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杭州之江诗社社员,台州市天台文化研究会理事,天台山诗词学会会长,天台县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曾主编《天台山历代诗联选》、《天台山当代诗词选》、天台八景分集诗词选及《天台县公安志》等,主要著作有《澹静居随笔》及续集、《居思集》、《斗室骚颂》、《世路》等。
卷一 挽诗
送别夏先生
韦彦铎
桃花陪盛会,人面笑容开。
指点山和水,春风扑面来。
诗笺三十帙,大笔寓天才。
一去无消息,留芳作咏怀。
但愿人与物,非遭风雨磨。
天公偏有意,胜事转蹉跎。
托体去山阿,清风明月多。
诗魂任驰骋,随意到烟波。
鹧鸪天 悼云城先生
许昌渠
噩耗传来泪暗倾,伤心痛悼老诗人。词联书法称翘楚,德学才华有美名。
昭道义,爱黎民,如椽笔下最分明。骚坛又少擎旗手,默向泉台哭友灵。
手捧诗书忆故人,神交翰墨结知音。华章册册醒尘世,健笔行行鉴古今。
烧纸烛,奠坟茔,相怜相对倍伤心。悼词一阕呈孤月,夜夜无言总吊君。
悼夏云城先生
陈周骙
淡静风怀寄海山,平生关爱系民间。
何期一疾难回手,泪眼斜阳吊逝川。
始风南堤步怀夏云城先生
拂面溪风柳絮飞,依依流水咽声低。
音究昔日怯年限,泉路今朝恨有余。
悼夏云城先生
姜克扬
秋风摇落一星星,噩耗传来不忍听。
我给英灵题赞语,天台诗苑好园丁。
卷二联
挽云城先生联
姜克扬
著书立说,考古论今,有据有理;
作赋吟诗,抒情咏史,无虚无华!
许昌渠
魄返九天,济世才华埋黄土;
诗传四海,风流文采誉赤城。
卷三 文
夏云城侧记
郑鸣谦
夏日的天台也无非是这样,如火的阳光从天空中瀑布般地飞泻下来,水珠溅开,又似一颗颗滚烫地油滴,落在脸上准是一片白亮白亮的水泡。虽则是清晨,那树梢的鸣蝉已是著沸了一锅粥似的飞溅开了。一个人懒懒地走过狭窄的街道,往日的人流如潮水般的退去,三尺小巷顿时显得空旷,只有那一波一波的热气还在拼命地翻搅着,又一个转弯就到夏老的门前。
那时非典刚过,我也恢复自由,大抵还有些许的余悸,抬起的手又缩了回来。虽然已有电话预约,夏老也是爽快答应的,在我还是犹豫。吱呀一声,门忽而开了,里面探出一人,稍是花白的头发有些凌乱却不张扬,温和地向后梳着,是夏老,还是那般熨心地热情,没有多余地寒暄,只是一声“鸣谦,你终于来了”,我就被延进客厅。
说来惭愧,我是到天中后才知道夏老大名的。那时我正沉溺于诗词的神韵,把玩久了,就横生出几分写诗的妄想。但我也信了鲁迅的偏见,“好诗已被唐人写完”,今人对旧体诗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即有所作,不外乎拙劣的模仿。一声叹息,吹灭了连日的妄想,数卷涂鸦之作随之长捐箱底。同桌见了很是可惜,偷偷地将这些“莫名的冲动”汇集起来认真地抄在一个本子上,也不知怎的在班上我竟有了“诗人”的美誉。这使我惶恐不已,杨宪益说:“我不会作诗,我只会喝酒”,在当时我则不但不能作诗,并剧饮也是不能的。我仅仅是把个人的感受用韵语表达罢了,然而竟有人称我为“诗人”。大凡却人馈赠,总是不恭,我也只好“既来之则受之”了。从此为了躲避这个喧嚣的世界,白天我常常拥被而眠,幻想出虫声渐起的黑夜,细心地捕捉着诗的精灵。毕竟是闭门造车,毕竟是诗山孤旅,在众多时光凋谢之后,我的诗仍居若磐石,不曾转移。
一日,在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南山诗翁汤竟庸先生的报导,刹时兴起投书请益,不久我成了汤老的弟子。倾谈之间,我也听闻了夏老的名声,那时他是会长,诗作很见得骨力。先前诗会是不接纳在校学生的,然而我竟破了例,先生说:“这是夏老师对你的赏识。”又一日,我听说诗会在采编《天台山当代诗词选》,其时将要付印,我忽而存了侥幸就给夏老送去几页诗笺,大抵是希冀能够入选的,书出来时,我果真附了骥尾。
有的人很以自己像个诗人而骄傲,一辈子平仄拗救,没有其他的爱好与娱乐,不见得就能做出什么好诗来。我曾细细地研读了几本不算很薄的《居思集》及续集,后来夏老择要编入《澹静居随笔》,一个敢于大胆置疑“史册千年多少页,谁将直笔写前朝”,慨叹“陶朱一统”风雅式微的“思人”,如非血性之人谢不能为也。或有人说夏老爱打麻将,我也曾不止的遇见过,说者大有“恐非诗人情趣”的讥屑,或是作“好心的杞忧”,在我则想起著名记者对加谬(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所说的话,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感谢上帝,您不像知识分子,到像个运动员,头脑清晰,——一副普通人模样,稳重,爱说善意的讥讽话,长得有点像汽车修理工。”大抵麻将之戏煞费时光,有人便以为不务正业,玩物丧志了。胡适还曾细心地算过一笔“时间帐”:二十年代的中国每天至少有一百万副麻将在碰杠吃和,就算每桌只打八圈,以每圈半小时计,就要耗去二百万个时辰,相当于损失十六万七千多天,约五百年的光阴。金钱的输赢、精力的消磨都还在外。由此他评论说:“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个有长进的民族肯这样荒时废业的?麻将只能是爱闲荡、不珍惜时间的民族的‘专利品’!”然而,他自己却乐此不疲。据说梁启超也有此的雅兴,时有学生请他讲演,他照打不误,说“我正利用博戏时间起腹稿耳”,且“骨牌足以启予智窦,手一抚之,思潮汩汩而来”,闻者粲然。
王小波生前做得一手好小说,文字就像帕瓦罗蒂一张嘴,不用报名,你就知道这是帕瓦罗蒂,然而却鲜有人物侧记,“因为假如自己写得不好,就是给他们脸上摸黑”,否则就是给自己“贴金”,所以迟迟“没有勇气写这样的文章。”因此在王道乾先生、查良铮先生都已故世之后,也落下了“生前如巨石压着般地窒息”,却是我所不堪忍受的,于是便有了这篇文字,如果不小心使二老脸上无光,终于摸黑,最是我不愿想象的。
2003年8月21夜
卷四 评论 许昌渠《文学天台又春风》:
夏云城先生2004年12月出版了《澹静居随笔》(续集),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作15首。夏先生澹明致远,从《故乡琐谈》到《风雨清吟》,虽不是宏大叙事,但史料性很强、文学性也较高。读他的作品,仿佛能看到岁月沧桑毫不留情地书写在残垣断壁上,听到蝉鸣虫唧低吟浅唱着古往今来多少人间悲欢、世态炎凉。
黄夏年《20世纪天台佛教研究》:
夏云城考察了天台山寺观的兴废史,概括出三国时期是寺院初创期,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是初盛期,唐代是低谷期,五代十国至北宋是全盛期,元代以后是衰落期。这个划分基本上和天台宗佛教发展的历史是吻和的。不过,这里的研究含有天台山道教庙观的情况,故有的统计与道教有关。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12-11 00:2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