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古刹散记——万年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16:0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台古刹散记——万年寺


  这是2000年初冬的一天,佛历是2544年的10月16日。有着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万年禅寺,在这一日迎来了它的又一次辉煌的开始。当沉寂已久的钟声又在万年寺的上空回响时,显得宏重而悠远。
  在修复一新的古老大殿里,远道赶来的日本、韩国的僧侣与万年寺寺僧一起,双手合十,伫立在巍然的毗卢遮那佛前,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音调,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节奏拈香诵经。悦耳的梵呗声在高高的殿柱间回旋,传出殿门,飘到寺外很远很远的地方。万年寺外山峰上涌动的朦烟,渐渐化为细细的雨丝,飘洒在万年寺的瓦砾和台阶上。
  当身着青灰僧衣的韩国僧人开始以他们特有的语调诵经时,我仿佛看见1100年前一位从朝鲜半岛过来的僧人。他在这远离故乡的万年寺里默默修行习禅,晨钟暮鼓中竟度过了四十一年之久。天福三年(938)的初秋,他平静地坐在僧堂圆寂了。他不懂汉语,却能奇迹般地与僧人们和睦相处。史载他火化后的舍利子多不胜数。他便是被列入《宋高僧传》里的道育尊者。如今在他曾诵经礼拜过的殿堂里,再一次响起他那熟悉的乡音时,那跨越千年时空的中韩佛教的交融,在这一刻叠化成一个永恒的定格。
  云烟在峰峦间不停地飘浮,微雨洒入寺前那一泓不大的水塘,水面上跳跃着淡淡的圈纹。透过雨丝我依稀瞅见一位来自东瀛岛国的僧人,他就是后来创立日本临济宗的荣西禅师。他曾两度来到万年寺,第二次踏入万年寺是在淳熙十四年(1187)。他拜当时寺内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为师,领受临济心印。在万年寺两年的时光里,他献出准备去印度的盘缠,修复了万年寺山门、两庑,还开掘了放生池,人称“荣西莲池”。以一个外国僧人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的放生池,甚是罕闻。荣西僧衣飘然地离开万年寺的那日清晨,满池的田田碧叶和亭亭白莲,在薄雾中清香四溢。
  朦胧的细雨中,寺前那三株古杉显得更为葱郁,历经千年风霜的躯干上透出一股清新。在荣西离去的四十年后,从那洒满红叶的石径上走来一位二十多岁的日本僧人,他怀着虔诚迈进了他祖师曾经参禅的古刹,投入寺内元鼎禅师的门下,阅读嗣书,学习禅法。数年以后他回到日本,成为日本曹洞宗开山鼻祖,他就是著名的道元禅师。
  两位在日本佛教界有如此影响的大师,又都有与天台山这座禅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得万年寺成为许多日本人心中的一块圣土。
  宋宝庆元年(1259),道元的弟子通彻介义跨入了万年寺的山门,眼前这座层楼杰阁的寺院一瞬间就震憾了他。他忘记了一路的疲惫,连忙掏出笔来,在纸上不停地画着,他把自己绘下了《天台山万年寺伽蓝配置图》带回了日本。也许他只是想绘下一幅令人心颤的古刹,或许对日本的寺院建造提供一些参照,可是这幅图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他的初衷。它在许多日本僧人的心中矗立起一个肃然起敬的想象空间,哦,在中国的天台山有那么一座气势恢宏的禅寺。与通彻介义有着同样举措的,还有两位名叫常盘大定和关野贞的日本学者。他们分别在民国十一年、十二年来到万年寺,又一次绘下了当时万年寺的殿宇分布图,并用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了万年寺的照片,在撰写的《中国文化史迹》里详细描述了寺内的风貌……
  细雨越来越绸,越来越密。天王殿的殿柱上“开口便笑笑天下人一念多痴,坦腹自明明南無佛六根清净”的楹联,经整修后显得古朴凝重。1983年秋,在万年寺东北二十多里的山冈上出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日本曹洞宗信徒村上博优无限惆怅地朝着万年寺方向缓缓地跪下礼拜,回日后发表了《天台山万年寺遥拜记》一文。翌年的初秋,又一次来到天台山的他与日本曹洞宗永平寺南泽副寺一起,在山间小径上不间歇疾走了两个多小时。当他见着了这座使他梦牵魂绕的而今满目寂凉的古刹时,他的眼睛湿润了。从未接待过域外信徒的万年寺三位住僧,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想到刚收获的花生,于是就炒了一大盘,搁在殿中的桌子上,比划着招呼远道的来客。
  村上博优愣愣地站在天王殿的台阶上,默默地望着水田那边的三株古杉,没说一句话。回到日本的他写下了在《天台山万年寺寺址考述》,字里行间表达的是对祖庭的那份依恋,那份激动,那份崇敬。
  佛门称雨水为甘露水,它是成千善信心中的圣水。在万年寺大殿修复竣工的日子里,天降微雨显得多么的适时,多么的富的灵性。如织的雨丝既预示着万年寺即将到来的法雨普洒,也象征着万年寺与日、韩佛教交往连绵不断的友情。在这座微雨轻洒的古刹里,似乎永远蕴藏着深厚的,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失的神韵。


[ 本帖最后由 寂然 于 2007-10-1 11:2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 街币 +5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1 + 50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7-9-22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日本禅宗两大门派与天台有如此深的渊源,学习了
板凳
发表于 2007-9-23 18:35:28 | 只看该作者
寺内殿柱上楹联的字是1926年大慈善家王震题写的,上个月刚去过,记忆犹新.
地板
发表于 2007-9-23 19:42:49 | 只看该作者
王震?
5#
发表于 2007-9-23 22:0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诺千金 于 2007-9-23 19:42 发表
王震?


是书法家王震,不是“王胡子”,同名而已,华顶讲寺也是他题的。
6#
发表于 2007-9-24 12:32:41 | 只看该作者
万年寺比国清寺还早吧
7#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23:46:58 | 只看该作者
万年寺称"东晋古刹",自然要比国清寺的“隋代古刹”要早,但那时的万年寺只是昙猷大师修行的草庵,真正成为寺院是在唐太和年间,比国清寺要晚。
8#
发表于 2007-9-25 11:14:1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寺前的那几棵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2 14:52 , Processed in 1.1265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