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23:2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是要证明是非黑白,不是那么绝对,我要说的只是一股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中国的教育与美国相比,差距比想象的大得多。
  
  一开始,那只是难以名状的感受:虽然看到差别,却不知道根源在哪里。最容易观察到的,是美国学生好问。课堂上,随时有人举手,只要老师不是说到兴头上,就会让他们问。问题一提出来,你会暗暗惊讶:同学们跟得真紧!
  
  第二是学生求学主动。我遇过一次,老师向学生道歉,说上礼拜的作业布置错了,是没有教过的内容,作业不用交了。但这个时候,大家的作业其实已经交齐在讲台上了。蛇有蛇路,鼠有鼠路,同学们就是就懂得各师各法,主动出击。
  
  三是讲座多。大学每个礼拜都举办很多讲座,演讲者不仅有教授,还有记者、法官、企业家,甚至其他学校来的学生。讲座是学校提供的基本服务。只要你到了学校,你就是学者,学者参加讲座是家常便饭。再大的学者,也是找张椅子坐下就听了。
  
  四是学生的阅读面广。美国人爱读书。我说的是书,不只是报纸杂志漫画。地铁、公车、草坪、餐厅,到处都能见到在读书的人。读书不是庄严的事情,无须沐浴更衣,红袖添香。书拿起来就可以读了。而跟专业内的同学交谈,你会发现他们读过很多。
  
  这些只是零碎的观察,还串不起来。直到最近跟尹忠东谈起中国的教育,老朋友的话才给了我答案。他说:“现在国内的小孩读书很苦,但我想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一种挑选机制。它是选拔人,而不是培养人。考什么不要紧,要紧的是把人选出来。要选拔人,功课能不难吗?”
  
  我恍然大悟,想起经济学家兰斯博格(S. Landsburg)。兰斯博格曾经以经济学教授的身份,给逐渐长大的女儿写过十多条生活忠告,比如怎样侃价等等,而其中一条格外重要:“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斗得过人家?”
  
  而我们则相反。中国人的教育原则,是千万要在自己没有兴趣的领域顶住,因为你很可能是在跟同样没兴趣的人竞争,所以坚持就是胜利。而所谓的胜利,就是被选拔,没别的意思。
  
  要知道,一个人这么想这么做,没什么大不了;一代人这么想这么做,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整个社会一代接一代,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和用人机制,始终都是这么设想和实施的话,那就很不得了了。中美乃至东西方的教育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是要选拔人还是培养人,在于学者是有兴趣还是没兴趣。
  
  要改善这个状况,必须从教育制度入手。想要让学者不仅按个性求学,还要在学成后能谋生,被社会接受,就必须把问题交给教育的自由市场,就必须鼓励民间办学,让教育产业化和多元化。不搞教育产业化和多元化,中国人的智慧,还会继续被埋没。
沙发
发表于 2007-7-10 09:17:16 | 只看该作者
许妹妹还在抓教育啊?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7-11 15:31:33 | 只看该作者
经济,教育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地板
发表于 2007-7-12 10:08:12 | 只看该作者
灵魂工程师啊
5#
发表于 2007-7-14 10:46:02 | 只看该作者
个性,要学生自己去塑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0 00:26 , Processed in 1.0546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