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凯龙 于 2013-6-8 11:09 编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初夏的傍晚,闷热的微风带着一丝粘腻感轻拂着每个人的脸。街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匆匆地走过,黏湿的汗水涔涔滴着,仿佛一条讨厌的粘虫挥之不去。每年的夏天都像一个大蒸笼似的,把全世界的人笼罩在里面,毒辣地炙烤着。吃罢晚饭,突然想沿着始丰溪畔的乡间小道骑骑车,享受下骑车带来的阵阵清凉。 路上行人稀稀疏疏,有些寂静,偶尔有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行至锯木场边时,蛙声骤起,如鼓如鼙,如醉如狂,浓郁,浩荡,大肆将夏夜渲染。这明亮、雄浑而又神秘的音乐,生阴阳,孕万千,俨然一部熟悉、壮阔、悦耳的交响曲。我被这久违的蛙声惊呆了。我不由自主地刹车,驻足聆听。 细细辨听,蛙声缤纷:有咯咯咯咯,有咣咣咣咣,也有咕咕咕咕,还有呱呱呱呱——或独奏,或合唱,或粗犷,或清越,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此起彼伏,都嘹亮宏阔,抑扬顿挫,意趣天成。再与梨园之清翠、沟渠之潺潺、落日之余辉,融溶汇集着,其境界之恬静、纯粹,意蕴之深邃、迥阔,或是再高明的作曲家,怕也难以合成的天籁。 听着听着,便陶醉了,倒忘了夜色渐弄。夜色下的溪畔显得异常热闹,或许是因为天气渐渐暖热起来的缘故吧。犹记得小时候,那会生活在村子里,每当暮春初夏,便有各种鸟儿,譬如麻雀、斑鸠、布谷、喜鹊之类,从早到晚,都在房前屋后,撒欢似地歌吟着、翩舞着。便是到了夜晚,也还有此起彼伏的唧唧虫鸣,不知疲倦地响吟着,还有盈盈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原本寂寥、冷清的静夜和溪畔,喧嚣得如同那菜市场一般,貌似吵杂却又充溢着说不出的热情,一派生机…… 忽然一阵微风拂来,同时携了几断多情的雨丝,罢了,载一车蛙声归家。 虽夜色已幕,此时的空气里却还残留着白天的炎热,夹杂着那段缠绵的雨丝,打在后背上,化成了温暖。不紧不慢地的骑着车,背后那一望无垠的梨园已离开了视线,路两旁遮阴的梧桐此时倒随着微风乱舞一通…… 回到家,月已半挂当空,夜雨淅淅沥沥的下着;不知为何还能够听到此起彼伏的一片蛙声,或许是幻觉吧。 “一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田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曾在一篇描述蛙声的文章里看到过这句话,川端康成写的。再次细读,我心田里,虽未像川端康成一样,装满月夜的美景,但记忆深处,童年那时所听到的成片如歌如吟的蛙声,再一次穿越时光的束缚,在这迷乱的夜幕中,清晰地回荡于耳畔,沉雄而嘹亮。伴随蛙声,如梦回童年,那满脑袋童年记忆瞬间展现眼前。 童年,一直是和外公外婆在乡下过的。老屋后面当时还都是田地,边上有道水渠,一到夏天,水就淌个不停;不远处还有个耶稣教堂,要是赶上做礼拜,邻里邻外的阿公阿婆都赶集似的往教堂凑,热闹极了;教堂附近有一亩半大不小的池塘,水不是很清,塘面上长满了水草,但那时的我们知道,这是青蛙的乐园。 那时候的夏天,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总和表弟一起去爬山、打鸟、偷蚕。最有趣的也印象最深的应属夹鱼了。夏夜里,每当吃完晚饭,便抄起夹鱼的家伙——一盏老式充电照明灯,一只装鱼的桶子,还有一根火钳模样但钳端有齿状凹槽的钳子,当时老话讲“魔钳”,不过现在也很久没见到过了。然后穿着雨靴打着灯就往田边渠畔有水的地方走。夹鱼也是门技术活,那活蹦乱跳的泥鳅可不是那么好捉的,要有一定的技巧,于是总由我掌着“魔钳”,表弟提着桶子。往往也就是那个时候,与蛙声最为亲近。我想,亲近过乡间的人应该都知道,但凡有水的地方就有蛙声萦绕,尤其是夏夜的田野里。在那一段充满无忧且无虑的童年生活中,有蛙为邻。 与蛙为邻,当蛙鸣如潮时,我通常都是微闭双眼。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升为一种生命状态,这时候,我犹如处于一种亦真亦幻的情景中。这情景,可以体味,可以触摸,并与人性纠结,呈现一种触手可及的真实。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生活、生存于一种规定的情景中呢?无论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有时,夜梦中恍惚醒来,谛听着窗外,如鼓乐般响响歇歇的阵阵蛙鸣,想象着田边渠畔,或一株株正拔节、含苞、孕穗的稻棵间,那一只只正摇其长舌,鼓其白腹,尽情尽兴地吟唱着的乡间歌手——总觉得,它们,似乎只有它们,才是那乡野的真正主宰。而那广袤的乡村大地,则像一个襁褓中的幼婴,正浸浴在那恬恬生动的翠绿色的蛙声里,做着自己甜暖的酣梦。侧观蛙声与乡村,却又是那么的密不可分。或许那就是一种标志,有水,有人烟,有蛙声萦绕。觉着那才是一种属于乡下的声响,有其天生的淳朴,淳朴到可以叫人充耳不闻,忘却它的存在。可若真正少了它,似乎就真的少了些什么。它不像蝉鸣,整个夏天昏天黑地的聒噪,尖锐地缠绕在树梢上,放肆而不懂得节制。 透过蛙声,也仿佛看到沉甸甸的稻穗,闻到那扑鼻的麦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飘荡在人定夜静的村庄,回旋在雨后清凉的夜空,劳累的人们枕着蛙声酣然入睡。 清风、月色、稻花香,又听一片蛙声……遥想童年……今夜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