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赤城狂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狂客说道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3-14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老子》第二章<br/>&nbsp;&nbsp;&nbsp;&nbsp;&nbsp;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strong><br/>&nbsp;</p><p>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如下:<br/><strong>&nbsp;&nbsp;&nbsp;&nbsp;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自然显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事情是善的,那么丑陋的事情自然就暴露出来了。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难和易在相互对应中得以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衬对,音和声在相互应和中得以区分,前和后在相互跟随得以分别。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做顺应人心而不是言语教化。万物生长而不强加限制,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不依赖它,建立了功劳而居功自傲。正因为不限制不占有不依赖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strong></p><p>狂客读解:</p><p>&nbsp;&nbsp;&nbsp; 如果人人以美和善良为美,那丑恶难以容身了。知道丑恶,就越发珍惜美好的事物。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事物自有其差异性存在。万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如果世界都是统一的,清一的美,那也是不可能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总试图用自己的言语去说服他人,在别人难以接受时仍喋喋不休。而真正有修养的人是行己所行,聪明的人都知道是非,看到正确的行为自然从中会悟出自己的错误。何必非得以卫道士的嘴脸出现呢。真正有修养的不会随意将事物加以限制,不会对事物产生依赖心理即使自己非常需要非常喜欢。不轻易将物质的东西占为己有,有了功劳也不居功自傲。<br/>&nbsp;&nbsp;&nbsp;&nbsp;&nbsp; 庄子也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人做事都应如此,度非常重要,过尤不及啊。看历史就可知道,汉初张良、韩信同是功臣,结局迥然不同,张良功成身退(史载良入关后,一度学道养性,不问政事),虽居高位,然不居功自傲,摆出无意政治的姿态,故得善终。而韩信因握兵权、功高震主为刘邦所不容。同样,在度的把握上,范蠡、刘基就比文种、徐达等人要明智得多。事情往往都是这样,太在意太想占有的反而会失去,大度些澹泊许就不会失去。为人处事切忌过之,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所谓物极必反啊。这些算是天地循环的规律和处事的盈亏之道。</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4 11:49:53编辑过]

12#
发表于 2007-3-14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这年头,读理工科的就是牛啊,文章一套套的,搞得跟真的一样。
13#
发表于 2007-3-14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有绝对的理由支持好文章,LZ超强!
14#
发表于 2007-3-14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呵呵&nbsp; 楼主采用了直白译法</strong></font></p><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但一般认为</strong></font></p><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道德经中的“道”&nbsp; 作名词时是指“客观事物的道理”&nbsp;&nbsp; 作动词时是指“表述”</strong></font></p><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道德经中的“名”&nbsp; 作名词时是指“客观事物的形状”&nbsp;&nbsp; 作动词时是指“描述”</strong></font></p>
15#
发表于 2007-3-14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关于“道”和“名”的解析比较清楚明确。楼主的比较直白了点。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3-16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老子》第三章                  </strong></p><p><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strong></p><p><br/>直接翻译为白话文如下:<br/><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崇尚贤能之人,使百姓不争名利,不看重贵重物品,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露可能引起欲望的事物,使百姓的思想不乱。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思虑而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心所欲。执行无为的政策,天下就会太平。</strong></p><p>狂客解读:<br/>&nbsp;&nbsp;&nbsp;&nbsp;&nbsp; 本章节的内容在今人看来难以接受,狂客开始读时对<strong>“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strong>同样无法苟同,感觉颇有些愚民的味道。使得民众处于懵懂的状态、社会精英处于不敢为的状态,这样岂非让统治者为所欲为。因为即便在春秋时期,舆论的力量有时也能对王权起一定监督作用。在王权为不所为时,公众还是一股强大的制肘力量。所以也对老子这几句话不以为然。<br/>&nbsp;&nbsp;&nbsp;&nbsp;&nbsp; 但仔细分析起来,老子说这些话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周室式微,诸侯表面上尊周天子,而实际上都有各自的打算——大国想想方设法来称霸、小国殚精竭虑以自保。期间明争暗斗,纷纷扰扰,各国都招揽人才为己所用。这种社会推崇贤能的氛围为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提供了良好机遇,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顺便提一下,春秋战国确实是中国历史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历史时期,有王室而乱。虽然后世乱世不少,人才亦辈出不穷,但象春秋战国这么一个混战不已,各色人等兜售“自己”及“学问”、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乱世,非以后乱世所能比拟。试看汉末三国、南北朝、唐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乱则乱矣而再无春秋战国这种战乱不休与学术思想科技文化辉煌相存的局面了。即便有也不可与其同日而语了。这很值得人们深思,同为战乱,为什么春秋战国能对后世影响巨大,尤其是精神上的影响延续至今。这个话题狂客以后会专门讨论。)<br/>&nbsp;&nbsp;&nbsp;&nbsp;&nbsp; 言归正传,越是乱则越是鱼龙混杂,春秋末期开始尤其到战国中后期,有人把握时机建功立勋、著作立言,也有人浑水摸鱼,借机不择惜手段满足个人欲望。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人,利用各国“尚贤”的政策,野心膨胀,争权夺利,甚至不惜牺牲天下太平和百姓利益。针对此现象,老子提出其独特的“不尚贤”的观点,批判了当时由于所谓“尚贤”对社会带来的不安和动荡。老子反对的是借用“尚贤”的旗号而乘机行一己满足私利之为,老子并不真正反对贤能之人。所以这里的贤,应该是指才能而已,非指品德。和现今社会一样,大家需要的是既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而不需要有才能但品德败坏的人。有时,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的破坏是巨大的。希特勒不可谓无才,然他的思想极端,所以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这么一看,老子说的不无道理。<br/>&nbsp;&nbsp;&nbsp;&nbsp;&nbsp; 狂客这么解释,肯定有人说了,按你这么分析老子岂非完人,说的话字字珠玑了。也不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我非常看不惯动不动就用所谓的辨证法来看问题,辩证法本身是对的是好的。但成了“八股”,味道就差了。我们肯定经常看到“由于某某所处的时代和其所属的阶级决定其许多不足之处”和“我们在看到其进步性同时也要明确的批判其局限性”之类,这些看多了,就腻了有时甚至惹人厌烦。老子就似邻家老人娓娓道来,理解也好、不解也好、反对也好,老子都只是微笑着望着你,而不会在眼前耳边喋喋不休。这可能正是圣人与俗人的区别吧。<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9 16:31 , Processed in 1.0550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