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那些清晰有力的足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2-12 03:2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仿宋_GB2312" color="#000000" size="4">&nbsp;当他们踩下一行行清晰有力的足迹时,我正努力成长为一个少年。那时,我常常是怀揣着五毛钱,一瓶咸菜可以吃一个星期。用猪油炒就的咸菜冷了就会结起油花,油花在热气腾腾的饭上融化,泛着一道油光,我就觉得我是一个富有的人了。我全然不知道,我身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更无法知道,我身外的那个世界的他们正在忙碌着什么。<br/>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漫长冬季之后的春天来临了,早早醒来的人们开始精神抖擞着,春潮涨起,他们以一种热情的姿态生活着。诗歌、小说、话剧、绘画、摄影都掀起了阵阵热潮,他们常常聚会,各种主义各种思潮开始闪亮登场。<br/>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在我从少年逐渐成为青年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应该要知道点什么,开始阅读。我买的书大概都是老师推荐的一些属于中学生必读的书目之类的,都引不起自己的兴趣,自己也并不知道该去看什么书,也懒得去书店走动。因此我仍然蜷缩在梦想之中,没有付诸于行动,买书也是陆陆续续的,并没有一种非看不可的热望,不像现在。乌鸦说她在小学时便看完了金庸他们的武侠小说了,然后她的书架还有养鱼养花的书,玉环县志、台州志她都是看的,甚至于环保的书她都是看的,这真有点让我瞠目结舌了。她在这么早的时候就进入了自觉阅读状态,而我直到将要老去的时候才开始涉足,我落后她要将近四分之一世纪了。<br/> 关于80年代这股文学思潮,大概曾出过一系列丛书,而我当时只买了一本关于诗歌的那本《我常常享受一种孤独》,大概我是真的喜欢诗歌吧,可我却未曾用心钻研,我居然不知道那时会有这么多诗人,他们组建了很多社团。那时的高校都有社团,他们还常常朗诵自己写的诗。我又一次懊悔当初没有选择读高中,可是选择了高中又当如何,如果进不了大学,一切仍然都是白搭。而我所浪费的时间实在是够多的了,师范三年基本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应该属于非常美好的时间被我以浪费的形式给轻而易举地打发走了。而我还能说些什么呢,除了懊悔和拼命努力之外,已经别无他法。<br/> 在看完《追寻80年代》后,我忽然有种想说说话的欲望,在这里我看到那些久违了的人物,他们或许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追求,或许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追求,做着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回忆中可以看到他们浅浅淡淡的忧伤,包裹着对那段逝去岁月的依恋,他们在回望那段历史,铿锵激昂。<br/> 80年代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我认为这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尽管他们曾那么努力的付出,并且推动了中国文艺界的发展,可我还是无法把两者等同起来看待。如果可以,我愿意乘坐时光隧道,能够成为那个时代中的一员。我有美好的想法,并不代表就能实现,一相情愿总归不会甘甜的。那时他们有着理想追求,并愿意为理想而执着。80年代只不过是沉睡之后难得的一场清醒,这场清醒有着极其巨大的意义,但是远没有欧洲文艺复兴所体现出的那份厚重和深远。正如李陀在序中提到的那样:我认为对80年代的回忆有点特殊,它应该是一次深刻的反思和检讨,而不是伤感,或是光荣的怀旧……<br/> 应该说他们是幸运的,在大地开始泛起春色的时候,处在城市中心的他们,较早的接触到来自西方的全新的思想理念,让我有些眼红。他们站在风口浪尖,呈现出傲然的姿态,并被西方的新思想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愿意播种着一片实验田,哪怕颗粒无收也无怨无悔,显然他们还是获得了丰收,尽管这过程有的渗透着甜蜜,有的渗透着辛酸,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掺杂着苦楚。<br/> 在我看来,80年代是继“五四”之后的又一次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所掀起的一阵潮流,而传统文化显然没有在这里找到落脚点,更不要说能够生根发芽了。如果要称为文艺复兴(其实对于文艺复兴这一概念,我也并不能很确切地下一个定义),首先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并且是在继承上注意吸收接纳,然后拓展深入,而不是对传统进行颠覆。80年代的这股潮流曾经是那么有冲劲,给中国的文艺带来了的这股全新的暗流,很快又都沉寂下去了,这是否是因为它们无根、而生长的土壤又不够肥沃之故吧?<br/>不过这一切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曾留下了这些清晰有力的足迹。歪歪扭扭也没关系,至少有我还有很多人,在离那段岁月二十年后的某个深夜,通过阅读看到了。</font>
        <br/>
沙发
发表于 2007-2-12 04:03:00 | 只看该作者
<p></p><p>其实,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上世纪80年代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否定的时代。</p><p><font size="4">《追寻80年代》是《新京报》专栏的合集。</font></p><p><font size="4">在回答“如果重回80年代,你会选择做什么工作?”几乎一致的回答是做80年代曾做过的工作。这说明对于那个时代各自所做的一切的价值肯定。</font></p><p><font size="4">同样,80年代还谈不上是“复兴”,只是苏醒而已。</font></p>
板凳
发表于 2007-2-12 11:14:00 | 只看该作者
1980年代只不过是场梦游,起来刚逛了几步,又被打回床上继续睡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6 22:09 , Processed in 1.1486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