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石梁的颜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00: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pan style="FONT-SIZE: 2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bidi-font-size: 16.0pt;"><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p></p></span></font></font></span><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6"> 石梁的颜色</font></p><p>文/陈邦杰</p><p></p><p><font size="3">石梁是什么颜色?这些日子里来总在索绕着我,让我不得安宁。</font></p><p><font size="3">啤酒的石梁是淡黄色的,带着麦芽的清香,让人一喝就爽到心里去。风景的石梁是五颜六色的,梁是石的颜色,水是白的,蓝的,深蓝色的,山是绿色的,青色的,偶尔还间杂着一些其它的颜色。寺院是赤、橙、黄、黑的颜色。还有小桥的颜色,还有林荫小道的颜色,还有奇石、奇树的颜色。所有这些颜色,那些是天台的颜色,它们要想告诉我们什么,它们在告诉我们什么。作为天台人的我,一直在石梁桥下生活,是否是真正读懂了它们的含义?</font></p><p><font size="3">当我们在又一次喝着石梁的水酿成的酒在又一次灯红酒绿时,当我们在又一次走过石梁沉浸在优美的自然风光而纸醉金迷时,当我们在又一次走进佛宗道源的寺院而为自己的命运祈祷时,我们是否想过石梁的原色,生活的原色,是赤、是橙、是黄、还是是绿,是青、是紫,还是什么都不是,没有颜色。</font></p><p><font size="3">我在思索着颜色的真正含义。颜色是一种文化,一种感觉的积淀。这让我想起前些日子,石梁景区举行的石梁形象大使选拨大赛。那天,朋友邀我前往观摩,年纪一大把的我也和那些小青年小姑娘们一样,追星似地驱车前往,来到石梁桥下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山风徐徐,大赛即将开始,却没有想象的颜色,没有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没有大红大紫的颜色,那日的石梁让我觉得与平日里没有什么不同。</font></p><p><font size="3">也许人到中年的我,也成为了石梁,所有热闹,所有颜色都是他们的,正如石梁,不管人世间如何变迁,山还是那山,石还是那石,梁还是那梁,不管春天过去,夏天过去,不管秋色已深,冬日将至,但石梁依旧,一石横空生世,流水一落千丈,惊天动地。那石梁的水跨过山,跨过梁,尽管粉身碎骨,依旧打起精神在石梁潭中打个转,依旧“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依旧哗哗作响地前去跨山渡壑……</font></p><p><font size="3">在石梁桥下的平地上,旅游部门搭起了一个临时的舞台,让一个个真正的美女在粉墨登场,我在舞台对面的茶座上找了个位置坐着,中间远远地隔着石梁之水,近视的我只是雾里看着花样美女,我知道以我的年纪,以我的文化,本不该对花样美女表示浓厚的兴趣,捧场唱采那是年轻人的事。但我还是能够水中望月着美女们,1号、2号、3号……走马观花,马不停蹄,对岸的舞台上一个个美女,跟着音乐的节拍,秀着、美着。我看着她们,偶而也环顾了一下四周,只见石梁之水依旧山不转水转,只有一些大人和小人鞍前马后地不停地挪着脚步不知游玩还是为之呐喊助威。天、地没有因为美女的美而动容,只有世俗的人在不停地流动着,变换着各式各样的脸谱。这让我想起今天美女之间的角逐。究竟是怎样一场生存游戏?是狼和羊,还是羊和羊。是适着生存不适着讨汰,是温饱思淫欲,还是弱肉强食生存竞争。这些美女年轻得不能再年轻,不知道这世道的变迁,人心的浮躁,目前全球正在变暖,所有的生物生存法则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美女就是长得最出众,成绩最出挑,如果台上台下没有人为此变换着京剧脸谱指点,没有“功夫在台外”的运作,你能够荣登榜首么,能够走上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么?</font></p><p><font size="3">这些人生的颜色,美女们是否会真正懂得,这些美女们上台竟选是因为世故还是因为无知,不过答案很快会有,在这美女堆里,肯定有又一个超女要面世,风在轻轻地吹,音乐在震天地响。这年轻纯色的美女们在石梁是否明白石梁的至理名言。“走过石梁不算慧,倒死石梁无人害”,是否明白所有的名利场,所有功名利禄,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把你斩削得晶莹剔透,也可以把你砍得七窍流血,体无完肤。</font></p><p><font size="3">这又让我想起胡适参加清华留美生资格考试,第一场国文,作文题目是“论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兄一时兴起,在考场上考证起“规”和“矩”的起源来,将一个带有道德性的论述题,做成了考据文章。即使不是今天的语文老师,碰上个按规矩来的考官,恐怕也会判他跑题,就算开恩不给零分,成绩无论如何也好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那场考试的判卷人恰巧是个跟胡适有同好的“考据癖”,阅卷之后大喜过望,提笔给了胡适100分。考虑到另外几门胡适考得很水,而且最后录取的名次也很靠后,所以说,实际上这篇跑题的作文,把胡适先生送到了美国(如果他按规矩做,不跑题,估计十有八九不会得这么高的得分)。如果胡适去不了美国,自然就不可能为成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谈不去杜威的的试验主义,什么《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以及红学研究、《水经注》研究等等,就都没了,那么以后“现代孔子”的称号也许就得给别个了。</font></p><p><font size="3">钱穆的运气没有胡适那么好,不仅没有机会出去留洋镀金,甚至连国内的大学门也没进,只在几个中学做做孩子王。不过,在钱穆写的几本书出版之后,好事情也来了。没有大学文凭的他,居然进了燕京大学做教授。不懂洋文的钱穆,在这个洋文天下的教会大学,居然还挑四拣四,批评学校的S楼M楼这类不够中国化。结果呢,学校当局还真就改了,S楼变斯楼,M楼变成穆楼。之后钱穆如日中天,成了大牌教授,先后在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最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任教。<br/>钱穆和胡适的好事,都属于曾经有过的好事。</font></p><p><font size="3">这在今天的石梁能够得复制么? </font></p><p><font size="3">石梁沾染上美女的胭脂后,会变成什么样颜色,这大概是我这些日子里来,苦苦寻求的答案。</font></p><br/>

沙发
发表于 2006-11-22 00:48:00 | 只看该作者
<p>石梁是纯真的黄色,不是那种世俗的黄色.</p><p>就这样了</p>
板凳
发表于 2006-11-22 04:45:00 | 只看该作者
<p>石梁是绿色的</p>
地板
发表于 2006-11-22 16:59:00 | 只看该作者
邦杰细心滴。
5#
发表于 2006-11-22 23:10:00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 22pt; FONT-FAMILY: 华文中宋; mso-bidi-font-size: 16.0pt;"><font size="4"><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p>谁都想在人海中展现个人的色彩。只有真有水平的人,才能渲染浓烈的一团。读懂作者的主题了。</p></span></font></font></span>
6#
发表于 2006-11-23 04:44:00 | 只看该作者
石梁, 红色, 还是七度的.
7#
发表于 2006-11-23 19:15:00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影象里,石梁总是绛色的。
8#
发表于 2006-11-26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3154df" size="3">钱穆和胡适的好事,都属于曾经有过的好事。</font><p><font size="3"><font color="#3154df">这在今天的石梁能够得复制么?</font>
                </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解放宽容以及耐心。期待后来人吧。。。</font></p>
9#
发表于 2006-11-28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p>还是喜欢石梁的原色.</p><p>虽然景区的开发不拒商业化操作,但有时真如陈老说的双刃剑,没砍到人,把自己先剁了!</p>
10#
发表于 2006-12-9 01:09:00 | 只看该作者
<p>好文章!总是有真情实感</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4 22:16 , Processed in 1.0703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