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7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年随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2 21: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久没有在后司街涂鸦,看到精彩处偶尔跟个帖子,看着越来越热闹的这条虚拟的小街,似乎不在这里破着嗓子吼几声,就找不到做天台人的感觉了。

2月22日

今天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在新浪的头版看到了这条消息,无法用言语表达这种伤感的心情,以及如何向逝者的父母表示安慰。可能自己语文没有学好,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词汇。。。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22/174319716141.shtml

联想起近年来大型门户网站关于天台的新闻,基本没有正面的,除了中性的天气(冰灾、雾凇)新闻,剩下的几乎都是离奇的案件或者奇闻怪谈。

这是为什么?
沙发
发表于 2010-2-22 22:30:26 | 只看该作者
天台小地方新闻本来就少,如今走偏门的新闻反而有市场,不奇怪。
板凳
发表于 2010-2-23 09:20:59 | 只看该作者
天台表面经济的繁荣隐藏着文化缺失的危机。。。
地板
发表于 2010-2-23 11:15:40 | 只看该作者
老虎GG,虎年行大运。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3 15:20:03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天台县政府部门、政府网站、天台本地的新闻工作者能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不需要类似“石梁酒文化”之类的虚无的宣传机器,也不需要去虚拟和杜撰一些“名人”和“英雄”,这不会给天台增光添彩。

先不论天台的文化事业,就在我们身边的不仅有大批的杰出人士:创业先锋、企业家、科技人员、金融家,同时也有千千万万在外地谋生打拼的普通人,他们的经历同样也可以大书特书。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是什么,感受到是什么,需要给带外界天台的哪些信息,同时带给天台哪些信息。相信我们本土的新闻工作者可以去借鉴。

无数被淹没的天台人的真实历史,就像“抗战老兵”一样,可能就只能是依靠“后司街”的志愿者们去挖掘、整理;天台的新闻和社会工作者能否去推动?

太多正面的东西无法做或者不愿做,同时好像能够显示给外界的天台印象也只能些奇怪的天气和奇闻怪谈了。
6#
发表于 2010-2-23 15:48:04 | 只看该作者
天台的发展真的不怎么样。施政者不知道在做做些什么,虎兄是要不在其位,也谋其政了。
7#
发表于 2010-2-24 09:29:35 | 只看该作者
新年来了,多吃多喝,不要想太多了
8#
发表于 2010-2-24 09:34:11 | 只看该作者
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一般都这样的。
9#
发表于 2010-2-24 20:03:11 | 只看该作者
是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2:14:12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后司街上讨论5个孩子的悲剧帖子很多,我们在扼腕痛惜之余,不光是想得到事实的真相,同时也为儿童的安全问题敲响警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2 10:44 , Processed in 1.0699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