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5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谒张苍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4: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7,清明刚过,晴空万里,春风拂面,在游人如织的西湖南线,我一个人背起相机,循着缅怀的足迹,去探访张苍水就义前尚在眷恋着的西子“好山色”。

从玉皇山路口下车,向西渐行,眺望高耸的雷峰塔,穿过幽静的净慈,不多久便到了苏堤,正对着苏东坡纪念馆,便是张苍水和章太炎墓所在的名人园。四月谷雨降至,进入晚春,园林内一片郁郁葱葱,遍眼新绿,参天的水杉林,色彩斑斓的盆花,整齐柔嫩的草坪以及低矮缠绕着的灌木,让这片长眠故人的沉寂园地充满了盎然生机。


按指示牌右转不久,便在一片翠绿的阔叶灌木丛中,找到了“张苍水先生祠”。粉墙黛瓦,典型的江南小院,建在一片水泽之上,有石桥相连。穿过石桥,来到门前,却可惜铁将军把门,只有那院内的松枝探出手来,去触摸高墙外的凡尘世界。朱门左右有一对石狮子把门,鬃狮乃古旧之物,青苔隐现,瞠目嗤牙,一派威武。一对石狮左右,分别是两方汉白玉石碑,为张苍水祠重建记录,并先生生平录。院门上方为当今中国美院教授刘江先生亲题的篆体“张苍水先生祠”,优美,庄重。

再沿石桥退出,向左,便来到了张苍水墓道。墓道狭长,正对着先生生前无瑕欣赏却无比钟爱的西湖。南面为一石制牌坊,再往前便是一道铁门,此为墓道之正门,平日若非重要节庆或活动,如清明公祭,决不会开启。铁门外竖立着两尊已斑驳古朴的石狮,疑为墓之旧物。铁门外车流不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而回首退入园内,寂静异常,恍若两重天,鸟鸣虫嘶犹在耳畔,更显园林的庄重和肃穆。阳光从遮蔽如盖的高大树丛缝隙中穿透而过,投在地上,多有斑点叠影,阴阴晴晴之间,凉风习过,淅淅做声,若故人之呼吸私语,真叫人为之一震而倏然起敬。

从牌坊往北,一抬头便望见远处的墓地了。历史上张苍水墓几经破坏重建,此墓为八十年代杭州市政府重建。

沿着墓道拾级而上,两旁树木繁茂,身影婆娑,只有墓道不曾被遮蔽,阳光直射,倒是显得分外的光明。最后一层的墓道两侧,排列摆放了众多护墓石像生,左右对称。帝王陵寝多用麒麟、獬豸、狮子等大型虫兽,并有文臣武将陪护。张苍水在南明起事抗清,拥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一路攻城略地,最后被南明政权拜为兵部尚书。他的墓相比于谦的太子少保加赠太傅级别显然要简单的多,营造建制略低一级,为豹一对,犬一对,盘羊一对,龙马一对,卧马一对,立马一对,尽管如此,也足现其地位的显赫和尊崇。

张苍水生前崇拜岳飞、于谦,其被俘后曾作诗曰: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素手分三席,擬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殉国后,后人故将其墓相北而立,正对岳坟和于祠,以夙其愿。也因此,张苍水与两位先人并称为“西湖三杰”,灵秀西湖凭多热血英雄常相伴,气盖云天,顿时豪情顿生;这种安排,也算是一种历史上的机缘巧合和命运冥冥。

陪伴张苍水长眠于此的还有他的两位忠实部下,参军罗子木和其生前侍者杨冠玉,三人坐卧同行,朝看西湖晨雾,幕听南屏晚钟,在历史苍茫间,同生共死,生前为国奋战,死后得以聚首,共享后人参拜和缅怀,这也是一种英雄气概的寄托和象征。三墓呈品型而立,竖于高坛之上,坛前摆放着整齐的盆栽鲜花,衬托热血娇艳。


清明之日有公园管理处及热心群众扫墓,所献花篮尚在,鲜花还较为新鲜。诺大的园林,游客罕至,我所行逗留期间,唯有一人驻足同行,想起同为三杰之一的于忠肃,张苍水的知名度则较低,因此每到清明,前来祭奠和探望的人寥寥,略显惨淡。历史上的南明,前后不过数十年,在正史野传中所记甚少,故并不多为群众所接受。然论其气概,张苍水英勇之举,傲然正气着实过于文天祥,论其战功实绩,与同时期的郑成功并论。相比文天祥以一首《正气歌》傲然于世,张苍水的境遇难免有些失落和不公平。

在这死寂和空旷的墓地前,除了墓台上矗立不能说话的三面石碑,便只剩下两个能喘气的,苍茫而来的活人。若论拜谒的诚心,我更像是一位远道而来,游山玩水的过客,而同行的这位年纪轻轻,在目前游走踯躅,一会哀叹,一会驻足,拿出纸笔记录些什么,一会仰天凝视,显得更加投入专情。攀谈之下得知,这位操着一口浓厚山东口音的小伙子,在杭州工作,几乎每年清明节都会来张苍水墓前祭扫。他指着目前一束已有些残败的鲜花说,这是我前天来的时候敬献的,不曾想,他今日又故地重访,趁着天晴日朗,再来拜谒这位心目中的英雄,陪伴孤独。
“其实,历史是不公平的,毛文龙才是杭州的真正的英雄,可惜死后不但连个墓都没有,甚至还背负了屈辱的骂名”。在闲谈和同游中,这个小伙子一直在跟我说这句话。忽然我,我肃然起敬,其实真正的英雄深深影响着大众,潜伏在山水之间,正气与日月同辉,被中华民族所铭记,永垂不朽。这位对历史很着迷的年轻人,一路上跟我说了很多,大骂袁崇焕和金庸,痛贬乾隆和整个清王朝,言辞间,神情并茂,咬牙切齿,大有将这些人踩在脚底,痛批恶扁的意思。相比于冒功矫诏,贪生怕死和贪得无厌的袁崇焕,以一己之力力挽明末辽东之狂澜,扭转明朝命运的毛文龙,布衣出身,则更称得上绝对的英雄。这位同样出身于杭州的民族英雄,其行为与张苍水类同,出于大义,不顾安危而奋力保疆护国,其气概其勇气是我们这些庸人所无法想像和对比的。


从张苍水墓出来往走,穿过一块大草坪,我顺道瞻仰了一番章太炎。相比于这位在近代史上风云际会,如日中天的国学泰斗,革命斗士,他的一生可谓得以善终,该得的荣誉一样也不少,该有的成就一样也不缺,更多的被学术界和历史所陈道。可叹的事实,章太炎生前万般仰慕张苍水,立志死后要伴其左右,终于夙愿。但观今日之历史现状,相比于张苍水墓的冷清,章太炎墓及纪念馆人流不绝,热闹非凡。如今的情形,倒像是张苍水给章太炎做了陪衬,分享了他的香火,这种窘迫我想是章炳麟先生在地下所不愿意看到的,也会为之羞愧而半夜扣窗,频频登门向张煌言致歉和解释一番的。

从名人园出来,眼前顿时明亮嘈杂,南山路上行人车马依然川流不息,与这位热血的同行人告别,我继续西行。

路过张苍水墓道铁门,我回头瞥了一眼镇门的那对石狮子,它们百年对望,凝视无语,而此刻眼中却竟然夹杂着些许泪水,风吹欲坠。

张苍水,生于1620,就义于1664,名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爱国诗人,被清政府杀害于杭州,终年45岁。




(照片不贴了,去我的空间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7-4-10 14:13:2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很多人去看了啊,也是好事,六七年前,即使章太炎墓也是门可罗雀。
“好山色!”这是张煌言绝命时最后一句话,何其英雄。

另:袁崇焕与毛文龙之间的问题比较复杂。拿民族英雄赞扬毛文龙有点过分,一只脚就把袁崇焕踏扁更是无意义。两个人都有问题,毛的问题还多些。像文中小伙子这样的杭州人就是太小家子气,缺点客观的态度。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4:17:1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他跟着我转了好几圈,就怕我这个不可多得的听众跑了,可谓执着。
他是山东人,热衷于在网上各论坛的军事和历史板块发帖,是比较难得的对历史有执着兴趣和追求的人。
地板
发表于 2007-4-10 15:47:19 | 只看该作者
好现象哦!
5#
发表于 2007-4-10 17:41:27 | 只看该作者
西湖边上的几个墓都非常值得一去。
可惜有一些已经见不到了,比如苏曼殊法师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08:58:29 | 只看该作者
西泠桥这里有一个法师的纪念塔,墓早就被毁了,与苏小小墓隔桥相望,又称“双苏墓”
7#
发表于 2007-4-11 10:09:19 | 只看该作者
: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16:38 , Processed in 1.08914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