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5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堂的玫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7:2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堂的玫瑰






我承认我到现在还不是一个基督徒,但是我从小就出入大大小小的教堂,而且对新旧约相当地感兴趣。毕业之后我分配到北京工作,宿舍就在王府井附近,所以去到被称为东堂的圣若瑟堂非常方便。东堂和著名的西什库一样都是天主堂,不过对我这样一个人来说基督堂和天主堂区别不大。每礼拜六或礼拜日的清晨六点多,我记不清了,东堂会有拉丁弥撒仪式。我起得早的时候,会过去瞻仰一下。我只记得仪式繁琐,站起,跪下,嘴里念颂经文,而且要向不同的方向祷告。我常常会在位子上发现一些祈祷小册子,里边夹着很多精美的图片,有圣母圣子的画像,有天使的画像,也有一些花,包括玫瑰的图像,一些殷红的玫瑰。我好奇地拣起来翻看,但发现背面都会写着一些名字,那是新死者的名字,以及祝福的字句。原来这是送给死者的玫瑰。这比躺在床上睡着的艾米莉手里的玫瑰要鲜艳多了。

很小的时候,我生活的小城还没有教堂,但有群老太太会常常在某个地方聚到一起,用布幔拉起凉篷,然后叽叽呱呱讲洋苏如何如何,那时就觉得很有趣,但也就是觉得有趣而已。后来,小城里也有了一座教堂,还有了专职的神父,每个星期有几个晚上会有聚会活动。这种纯粹宗教气氛的集体活动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神秘和有吸引力的。恰好那座教堂就在我就读的中学附近,这也给了我很好的理由从夜自习的课室里偷偷溜出去凑热闹。

神父自然会布道,更多地是讲圣经上的故事,当然,很多时候则会一起唱赞美诗。有一架不是很新的风琴,没有什么音响设备,但是琴键通过共鸣箱送出的乐音足以响彻整个小小的教堂空间,要知道,那只是个很小的教堂而已。我就是在这个仓库一样的小教堂里第一次看到紫色天鹅绒上绣的四个字——以马内利,也是在那里第一次摸到竖排繁体的南京版圣经,读到那种神的口吻:“……‘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不知道从哪次开始,我突然喜欢到那里听别人唱赞美诗了。这倒不是因为我对宗教音乐有特殊的爱好,而是因为那个弹风琴教人唱歌的姑娘。她是个蛮漂亮的姑娘——起码按照我那时的审美标准。当然,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她的模样了,也许是长头发,眼睛很大,皮肤很白,瓜子脸?总之每个星期的那几天,一到晚上八点钟我就蠢蠢欲动,等不及从学校跑到教堂去,混在人堆里注视着她很有美感地弹风琴,唱一些我听得稀里糊涂的歌。有几次,我认为我隔着人群和她有过短暂的目光交流。我感到一种那时我所不能理解的幸福。

我不能克制自己的好奇心。有几个夜晚,在教堂聚会结束后,我偷偷地跟踪了她,直到她在一条小街附近的家。但无论在教堂还是在路上,我一直没有勇气对她开口说话。

这样过了快一年,我没什么意外地通过了高考,去广州的一所外语学院读书。等到寒假我回到小城,再去教堂的时候,那个神秘的姑娘却再没出现了。有人告诉我,她嫁去了225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我想,即使现在我在任何一条大街上和她相遇,我也认不出她了。除非她在二十年后,还是那个样子,回到那个小教堂,再去弹那架早就消失了的的老风琴。






在东堂的围墙被突然拆掉并赤祼祼地暴露在王府井大街蚂蚁般的人流之前,有一个礼拜六,或者礼拜日,我又一次去参加弥撒仪式。那天我起床晚了,走到东堂的时候弥撒已经结束,偌大的教堂内空旷无比,我往里走的时候连神甫都没有看到。但是我被殿堂深处一道又一道突如其来的闪光吓了一跳。接下来看到的更让我目瞪口呆:一个小孩子坐在圣坛下面的一张桌子上,晃着腿,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傻瓜相机,脸上充满貌似痴呆的笑容,一下一下不停地揿动快门,炫目的闪光一次又一次地亮起在那个清晨幽暗的教堂里,我还能听到他的完全孩子式的笑声。


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景象,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就这样过了几分钟,最后我目送那孩子一言不发地扬长而去,相信他一定看到了我脸上惊愕的表情。我都没来得及问上一句话。现在我觉得那种炫目的闪光也是一种玫瑰,瞬间的教堂玫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发表于 2007-11-11 20:01:27 | 只看该作者
225公里啊
这么清楚啊
赶快去找找看啊
嘿嘿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1 20:11:55 | 只看该作者
在天台农村,信洋苏的人也不少,吃洋苏吃洋苏,老年人的宗教总和吃荤吃素联系在一起i
地板
发表于 2007-11-11 20:13:2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不知道跟哪个信教 的同学一起,去参加他们的聚会,感觉都是一群友善的人相聚在一起,谁都是兄弟姐妹。那时会跟着去玩,只是感觉耶稣歌听着真是好听。到现在只记得一句,就是我只要主耶稣,别无所求的话了
5#
发表于 2007-11-11 20:14:41 | 只看该作者
信洋苏还是信佛偶还作过一番思想斗争类~
最终是阿弥陀佛战胜了阿门.
6#
发表于 2007-11-11 20:35:28 | 只看该作者

AB好。好久没上来了,甚歉。

王府井的教堂去过,见到一场很特别的婚礼,听见了结婚进行曲。
天台的那个教堂可能是在四方搪路转弯的地方吧,那个弹风琴的姑娘见过,当时说了几句话,他问我信这个 吗,我说什么都信,无所谓信我所谓不信,那你进来干什么,我说,弄本圣经看看,她说为什么看圣经,我说当小说诗歌看,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说话的,圣经有也不给。因为我胡说,她把我拒绝了。后来我在旧书摊里花5元钱买了一本,是民国版的。
我以为她是修女,没想到结婚了,
一切都在心就好。其实信教信什么的没必要那么严肃庄严,表里不如一,芯有什么意义呢。

在三清山遇到你的老兄了,他叫赵岚,是上海报社的编辑,与他说起你,很高兴,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20:57:3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原来胡兄还跟弹风琴的姑娘聊过天啊……她那样做不好,一般来说,圣经应该是向对主有兴趣的人免费派送的。当然那个小教堂的神父那时跟我说要修新教堂云云,我花了十块还是二十块买了两本。圣经是非卖品啊。

赵岚是我的老弟,怎么能冒充是我老兄呢,欠我N顿饭了……
8#
发表于 2007-11-11 21:06:32 | 只看该作者

好啊,以后我到上海找你一起去把N顿饭蹭回来。

9#
发表于 2007-11-11 22:16:30 | 只看该作者
圣经是很美,以马内利!
10#
发表于 2007-11-11 22:57:19 | 只看该作者
到上海后买了一本圣经,旧约,在香港的酒店里拿了一本新约。可惜没有认真看过。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外国东东的细胞,外国文学也一样。先天不足,后天也未能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5 12:21 , Processed in 1.0657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