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7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日英雄——原飞虎队队员吴其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8-25 16:5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其轺  [简介]:

  吴其轺1918年出生于福建闽清,1936年,进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学校没有固定的训练场所,他和同学们从杭州一直走到昆明。1941年毕业后,他被编入中国空军第5大队,驻守芷江机场,军衔上尉。

  吴其轺在中国空军中美混合联队中累计飞行了800多小时,他驾驶的战斗机总共被日军击落过三次。其中第一次被击落时也带给他飞行员生涯唯一一次重伤。

  [重伤]:

  1941年6月22日,中国空军最艰难困苦的一年。当时吴其轺在成都机场。敌机来袭,吴其轺与机长洪养浮共同驾驶毫无作战能力的六架教练机立即升空往广元疏散。途经岷江快活林一带,他们与4架日本神风战机相遇。在离江面40米高度,吴其轺被日机击中落水,臀部、腿部多处受伤,被飞机扣在水中。日机担心中国飞行员没死,又一个俯冲下来扔下了一串炸弹。

  吴其轺屁股中了4弹。如果不是飞机金属物质的阻挡,子弹会穿过他的身躯。受伤的他在水中昏迷了过去,是老乡们划船,将落水的洪养浮和吴其轺救了上来。吴其轺至今记得,因为飞机发动机已起大火,飞机烧得通红,附近的江水也很烫,好几位救他的百姓都被烫伤了。

  吴其轺在广元养伤一年多,伤好后又回部队。1942年,国民政府发给吴其轺二等三甲伤残军人证书。可是,吴其轺找亲属开出假证明,证明他可以重上蓝天和日寇作战。在他的多次强烈要求下,部队经过谨慎考查,又让他重新驾机。

  [加入飞虎队]:

  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岁月,自1942年,一批美式战斗机、轰炸机补充进中国空军。1943年春,吴其轺驾驶美式P—40飞机对湘潭日军进行打击,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飞机机身、机翼都中了20余弹,吴其轺硬是穿过日寇层层防空炮火网,摇摇晃晃地将飞机飞回芷江机场。当他走下飞机时,美国飞行员都伸出右手拇指夸赞他:“我们美国飞机过硬,你们中国的飞行员更过硬。这飞机被打成了马蜂窝,还能摇摇晃晃地飞回来。了不起!”

  1945年,侵华日军已元气大伤。从1943年7月起,中国空军与美国第14航空队主动出击,寻找日军航空队主力决战,还实施长途奔袭,广泛轰炸、摧毁日军的机场、设备和其他重要目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吴其轺和战友们多次以大编队机群对日占武汉、南京、广州、桂林等日军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1945年4月12日,在对武昌火车站日军地面部队进行打击的行动中,他的战机引擎被击中失灵,迫降在离芷江120多公里的辰溪县境内一条小溪的沙滩上,着陆后幸好遇到村民。当时村民都很穷,但他们还是把过年剩的那一点腊肉拿出来,给吴其轺吃。乡亲们都说,他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神,四里八乡的父老乡亲们都排队来摸摸他。他住在当地坚决抗日的地主肖隆汉家里,肖隆汉天天设“百鸡宴”款待这位抗日英雄,甚至请回在湖南大学读书的儿子来陪吴其轺聊天。

  [见证日本投降]: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内举行。吴其轺作为美军援华空军第14航空队第5大队的分队长,带领他的全体队员,坐在会场的第一排。吴其轺回忆,应邀参加日军投降仪式的有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军事代表和驻华武官,以及中外记者、厅外仪仗队和警卫人员近千人。

  8时52分,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陆军参谋长萧毅肃、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空军第1路军司令张廷孟等5人步入会场,就座受降席。8时57分,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上将率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中国派遣军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中将,台湾军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等7人,脱帽由正门走进会场。冈村宁次解下所带配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此时恰好是9时正。然后,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受降仪式约20分钟。吴其轺说:“这20分钟的精髓,贯穿我的一生,影响我的一生,升华了我的一生。”

  我问精髓是什么?吴其轺回答:“中华民族是不能战胜的。正义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我采访过的亲历日军投降仪式的人物仅有三人,他们分别是84岁南京的王楚英先生、香港88岁的林雨水先生,和杭州90岁的吴其轺先生。在日本侵略中国的15年中有三千多万人死伤,但是,见证日本投降的,时至今日也只有这三人了。

  受降仪式约20分钟,这20分钟确实是吴其轺人生最为光彩的时间。

  抗战胜利之后,由于参加了88次空中作战,吴其轺获得盟军总部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另外还获颁“航空勋章”和“单位集体荣誉勋章”。

  [起义回国]:

  1948年,吴其轺在3000多名空勤人员中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留学,并在进修结束后到了台湾。1949年,他在台湾已经是中校军衔。他的父亲通过吴其轺的战友李晨的哥哥,香港泰丰公司的经理李念益先生悄悄捎来家书一封:

  “我希望你回来!叶落归根!国民党之所以败走台湾,完全是因为腐败透顶!当年我支持你们兄弟参加抗日战争;今天,我希望你回到大陆,跟着初升的朝阳!跟着共产党!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吴其轺说,我当时就吓出一身的冷汗来,这封信笺如果让别人看见,我还有命吗?当时,在台湾的空军飞机只加少量的油,大约续航飞行30分钟,根本不可能飞回大陆。

  吴其轺回忆说,有一天,我在西点军校的同学,美国空军少校John带领他的轰炸机分队降落台北机场。机会来了。我对John说,我想去香港玩玩。John说,来吧,我带你去。我就上了他的飞机。当时,台湾所有的机场都是戒备森严。可是,国民党军队不管美国军队的飞行员的起降检查。就这样,吴其轺先到香港,找到共产党的组织起义投诚,1949年12月又到北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北京的南苑机场当教官。1950年他离开飞行,到浙江之江大学任教。在那里,他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裘秋瑾女士。

  后来他的战友说,当年吴其轺飞去香港第二天,军队通缉命令就传达下来了:“凡是看见吴其轺,格杀勿论!”——吴其轺在香港只停留六天,如果在香港多住几日的话,“海湾里出现的不明自杀浮尸”说不定就是他。

  他的父亲吴銮仕,在全国刚刚解放不久,因为他和他的四哥都曾经是国民党军官,被枪毙了。

  吴其轺说:“我的父亲从小教育我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之所以奋不顾身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战争,也是听从他的教诲。可以,我的鲜血,是为祖国留下的。”

  [忍辱负重]:  

  1950年的冬天,镇反运动开始了。吴其轺未能逃过此劫。三年后因政治审查不能通过,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监狱生涯。监狱中的吴其轺躲过了文化大革命的一劫。如果没有监狱的高墙和电网保护,还有今天的吴其轺吗?

  1974年,从监狱出来的吴其轺找不到工作,就在杭州清波针织手套厂蹬三轮车。这一蹬就是六年,一年365天没有休息日,一车装卸600斤,一天挣1元2角人民币。那时,他和妻子裘秋瑾带着两个儿子租在12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房租每月3块3毛。

  因为蹬三轮车体力消耗大,他一顿饭要吃一斤以上的食物。杭州闻名的小包子,三个才一两,吴其轺父子三人起码要吃两斤,60个。他们怕一次吃60个包子吓着旁边的食客,就连着去三个饭馆吃饭。这样一来,白喝了9碗汤,别人看起来还文雅了许多。

  1980年,吴其轺被恢复了政治名誉。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他被更多的人想起来。“在2005年9月,我参加位于湖南芷江的美国援华空军飞行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后,浙江大学的党委王副书记和孙部长代表党和政府,到我家,给我颁发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这枚纪念章对我的人生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她向世人宣告:我吴其轺在抗日战争中为祖国流的鲜血,——没有白流!”

  现在,90高龄的吴其轺最为高兴的,是背诵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大会上的讲话:“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31#
发表于 2010-11-26 12:59:15 | 只看该作者
敬佩
30#
发表于 2010-10-22 10:37:03 |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0-10-21 14:46:13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0-10-21 13:32:40 | 只看该作者
自古英雄多磨难。敬礼!!
27#
发表于 2010-10-21 12:31:39 | 只看该作者
浩气长存
26#
发表于 2010-10-20 16:18:22 | 只看该作者
老兵伟大!
25#
发表于 2010-2-8 23:54:26 | 只看该作者
遭受迫害26年后身患重症,半身不遂,自知在世时间有限,我最后的心愿就是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前能再见到激励我一生,让我坚强活下去的三枚美军奖章,我死而无憾。
-----------26年。何止26年。对文化的扼杀,对人性的扭曲,,,,,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24#
发表于 2010-1-17 08:37:45 | 只看该作者
重庆聆训

陪都重庆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抗日战争的司令部。它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会口,街道房屋,都建筑在山坡上,自行车毫无用武之地。其地势高出海平面四百多尺,市区四周都是高山,故夏天炎热,冬季则多雾。

我们抵达重庆后,领队指示不准外出,准备恭聆蒋委员长训话。某日早点后整装集合,前往白市驿大溪别墅礼堂,在一声立正口令下,委员长蒋公身著戎装,仪容威严,目光炯炯,步上讲台,拿起名册先行点名。听到同学们洪亮的应声,连连说好,并注视每位同学的精神仪容。点名完了,随即对全体人员训话,其大意:“你们十一期学生已在一月二十五日毕业了,现在已是一位空军军官,一名空中战斗员。今后要学以致用,自立自强,献身革命,

在抗日战争中更要服从命令,冒险犯难,战胜敌人,时时要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精神,来完成空军救国的重责大任。”同学们恭聆委员长的谆谆教诲,同感今后一定要自我惕厉,勤奋学习,忠于职守,为抗日战争奉献心力、生命。聆训结束后蒋公校长亲自给每位同学佩挂“成仁”剑,作为学生我们感到无限光荣。



             摘自中国空军官校十一期毕业生吴其轺日记
23#
发表于 2009-12-9 20:02:37 | 只看该作者
飞行优异十字勋章是一项美军跨军种通用勋奖,授予“于1918年11月11日之后,飞行任务时表现出英勇行为或有特殊功绩者。” 在此之前立功的人员也可被授予此奖,前提是他(或她)未因此功而被授予荣誉勋章、陆军十字勋章、海军十字勋章、空军十字勋章和优异服役勋章。   飞行优异十字勋章由1926年7月2日通过的美国国会法案及1938年1月8日签署的7786号总统令确立颁行。  战时美军的盟军成员也可活动该勋章。

图案
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图案由伊丽莎白·威尔及亚瑟·E·迪布瓦设计。其主体为铜质十字,十字缝隙中有放射线条。勋章正面十字上有突出的十字螺旋桨图案,同时放射线条组成一个方型。背面无图案但刻有获得者的名字及军衔级别。
22#
发表于 2009-12-2 10:39:40 | 只看该作者
记者陈远岸文/摄

  吴其轺,今年92岁,抗战时期飞虎队队员,执行空战任务88次,击落击毁日军战机多架,被美国政府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航空奖章和集体荣誉勋章。其中飞行优异十字勋章以罗斯福总统的名义颁发,是很高的荣誉。

  血战长空的岁月里,他作为中美空军混合联队(俗称飞虎队)5大队29中队的一员,曾在临桂秧塘机场驻扎了近1年。二塘、秧塘、李家村,这些地名吴老先生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11月中旬,他委托小儿子吴缘来到临桂,将一批珍贵资料送给该县历史文化陈列馆保存展览。

  感念于吴老先生的真情与厚爱,11月23日,临桂县特地派代表到杭州看望他,送上了祝福和慰问。记者随行时看到,吴老先生坐在轮椅上,耳朵背,说话也不顺畅,但倾听谈话时经常警觉的眼神以及与人握手时爱展现强大手劲的得意,给人感觉———廉颇虽老,尚可一战!

  “老爸,他们从临桂秧塘来看你了。”吴老嘟囔了一句:“太谢谢了!”

  看望吴老那天正好寒流刚过,冬日阳光普照,灿烂温暖。去吴家的路上,慰问组买了一大束漂亮的康乃馨和百合,还买了粉红色的包装纸把带去的礼物包好,并写上“祝吴其轺老先生全家幸福安康”。花店的老板好奇地问是送给谁的,得到的回答是“送给一位英雄”。

  英雄,这个称呼吴其轺老先生受之无愧。1941年他从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毕业,加入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驻守芷江机场。1943年他被编入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共参与88次空战,作战时间800多小时,击落日机6架。

  走进吴家,只见吴老先生坐在轮椅上,精神很好。吴缘凑近他的耳朵说:“老爸,他们从临桂秧塘来看你了。”他嘟囔了一句:“太谢谢了!”

  吴缘“翻译”给大家听,一屋子的人开心地笑了。临桂县委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长刘鹃说,感谢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缘说,2005年父亲中风后记忆力衰退得厉害,但提到桂林,二塘、秧塘、李家村等地名都说得出来。之前记忆力好的时候谈起打仗,他记得被日机击落了3次,第一次就受了重伤,被打断坐骨神经,导致左腿血液循环不良,一直到现在,从小腿到脚都是乌黑的。

  那是1941年6月22日,吴其轺在成都机场,敌机来袭,他与战友驾驶毫无作战能力的6架教练机往广元疏散,途经岷江快活林一带时与4架日本神风战机遭遇。在离江面40米的高度,吴其轺被击中落水,臀部、腿部多处受伤,被飞机扣在水中。

  日机担心中国飞行员没死,又俯冲下来扔了一串炸弹。吴其轺臀部中了4发子弹,昏了过去,当地百姓划船将他救起。1942年,国民政府发给吴其轺二等三甲伤残军人证书。

  伤好后,吴其轺被选为空军轰炸与驱逐总队队长徐康良的英文翻译,他却向徐强烈要求重回蓝天。当时中美空军混合联队要成立了,徐同意让吴其轺试试看,他得以重驾战机。

  2005年吴老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国家培养我不容易,刚刚能用的时候就受伤了,我不可能放弃的。”

  凭着过硬的技术,其他两次驾机被击落,吴其轺都没受伤。1944年他的战机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机身、机翼中了20余弹,他驾机硬是穿过日寇层层防空炮火网,摇摇晃晃地飞回了芷江机场。1945年他的战机引擎被击中失灵,迫降在一条小溪的沙滩上。

  吴缘告诉慰问组,去年有一位空军军官慕名而来,听了父亲的经历后说,不要说飞机被打下来,就是出点故障迫降下来,飞行员都不太敢再上天。他被打下来3次还能再飞,是空军里的奇迹。

  见证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29年申请补发勋章的心酸

  吴老现在耳朵背,说话也不顺畅,只言片语而已,不能长篇大论了。但他倾听谈话时,眼神专注甚至可以说是“警觉”,想到什么就抢着要发言。听记者提到受降仪式,他用力跷了一下大拇指:骄傲,不仅为自己,更为祖国和人民。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解下所带配刀,交由参谋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给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的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然后在投降书上签字。

  吴缘告诉慰问组,父亲驾机负责送何应钦来南京。受降仪式时,中美空军混合联队5大队的分队长吴其轺,带领他的全体队员坐在会场的第一排,是他一生中最光彩的时刻!

  受降仪式约20分钟。2007年吴老接受北京作家方军的采访时说:“这20分钟的精髓,贯穿了我的一生,影响了我的一生,升华了我的一生。”

  精髓是什么?他回答:“中华民族是不能战胜的,正义的力量才是永恒的。”

  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表彰飞虎队队员,参加空战25次的获航空奖章,50次以上的获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吴其轺执行空战任务88次,被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航空奖章和5大队29分队的集体荣誉勋章。其中飞行优异十字勋章以罗斯福总统名义颁发,是很高的荣誉。

  1948年,吴其轺在3000多名空勤人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美国空军大学战术系,1949年学习结束后到了台湾,已是中校军衔。吴其轺的父亲托人捎去家书,希望吴其轺跟共产党走,回大陆建设新中国。于是,吴其轺冒险辗转香港回来,在北京的南苑机场当教官。

  1950年镇反运动开始,吴其轺未能幸免,4年后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劳改生涯。抄家时,他的全部奖章和飞行记录被没收,好似一生的奋斗就此一抹而去,他不甘心。

  改革开放后,1980年吴老和美国战友恢复通信联系,他问美国空军能不能补发那三枚勋章?鉴于当时的中美关系,美方没给明确答复,只说办办看。

  从1980年开始,吴老每年写信给美国政府申请补发勋章,2005年,他中风后就由吴缘代笔。记者在吴家看到了今年6月3日的一封信,信里说:“自知在世时间有限,最后的心愿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前再见到激励我一生、让我坚强活下去的三枚勋章,它们是英勇自豪的象征。”

  今年10月29日,92岁的吴其轺终于收到美国政府补发的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吴缘告诉慰问组,父亲不在乎钱,只看重勋章,这是他在抗战中作出的贡献得到了盟军的认可,是他的生命。拿到勋章时父亲的手在抖,当时记忆力已经很差,勋章来得太迟了。

  值得一提的是,11月中旬吴老的一批珍贵资料捐给临桂县历史文化陈列馆时,勋章也带来展览了几天。吴缘说,这是它们首次公开展览。临桂何其幸运。刘鹃代表县委、政府邀请吴老重游故地,看看战斗过的地方,“没有你们当年出生入死,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临桂县。”

  光荣历史,吴老竟尘封了51年“过去就算了,没死就是最大的幸福”

  吴家的飞虎队气氛很浓,四面墙上是吴老的照片,从年轻时英姿勃发的戎装照,到老了与飞虎队老战友的合影都有。家里养了一只拉布拉多犬,皮毛油亮水滑,吴缘说空军都爱养这种犬,父亲年轻时也是。对父亲的过去,吴缘说得头头是道的,其实他也不过了解了4年。

  你能相信吗?从1954年被错误关押开始,吴老封口了51年,对至亲也不例外。

  2005年以前,吴老对妻子裘秋瑾和两个儿子从来不提自己打日本鬼子的往事,只说从台湾回来,以前是一名飞行员。吴缘对慰问组说,妈妈非常伟大,1954年3月起父亲被错误关押,6月她到劳改农场和父亲结了婚。父亲劳改20年,她独自抚养小孩,过得非常苦。

  吴其轺的英文很好,却没有机会教两个儿子,因为他在劳改农场里,不和孩子们住在一起。裘秋瑾女士说,丈夫劳改时家里经济拮据,吃饭都成问题。大儿子功课很好,但考大学政审不合格,考了三次都没被录取,小儿子下农村蹲了6年。作为历史“反革命”的儿子,很苦的。

  1954年3月18日到1974年9月18日,吴其轺老先生整整被关了20年又6个月。其间他没有荒废时光,写了本《发动机制造原理》,可惜不让出版;在石料厂劳动时研究起矿石,还制作了古生物标本。吴缘把标本盒拿出来给慰问组看,上面的中英文标识一丝不苟。

  从劳改农场里出来后,吴老找不到工作,就踩三轮车为一家手套厂送货,一踩就是6年。1980年,63岁的他被平反,就退休了。这时他在劳改农场里琢磨的矿石研究派上用场,马上被浙江大学地质系聘为技术顾问,干到80岁才回家安享晚年。

  2001年,飞虎队援华抗日六十周年纪念会,他被邀请去北京,家里人才知道他是飞虎队队员。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批媒体找到吴家,家里人才知道吴老过去的荣光。

  接受《南方航空杂志》采访时吴老说,你一定要把我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写,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干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当年他获得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吴缘当时在浙江电视台工作,媒体来采访吴老,家里就叫吴缘回去,因为有些事情老人不敢说,要儿子在场。有些事情吴老想不起来,会叫儿子去拿他的日记。吴缘才发现父亲保留了60本日记,记录在劳改农场里每天的情况,向政府交代的内容就是在国民党空军里的经历。

  2005年底吴老中风,身体差了下来,吴缘辞去工作照顾他,因为一般的保姆扶不起高大的吴老。别看吴老现在瘦弱,身上还有肌肉呢。记者发现他最大的乐趣是与人握手,比谁的手劲大,如果对方被捏痛了呼救,他就非常得意地笑。

  记者问吴老对以前受的苦还有什么印象?他说:“过去就算了,没死就是最大的幸福。”

  遵照老人的意愿,这两年吴家陆续把许多珍贵资料捐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和桂林临桂县历史文化陈列馆。“老人觉得这样比留在家里好,让更多人了解抗战时期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了解中美两国人民合作打击日本鬼子的过程。”吴缘说。

  临桂县将在秧塘建一个飞虎队遗址纪念馆,吴缘表示将继续整理家里的资料,相关的都可以捐给临桂县。他还提供了好几个依然健在的飞虎队老队员的联系方式,便于临桂县进一步收集文物资料。

  历史不该被忘记,英雄更该被好好地珍念。



以上文章转自《桂林晚报》2009年12月1日: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12016060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3 23:36 , Processed in 1.0926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