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王露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今日天中高三学生“读书读死”的一些愚见

  [复制链接]
24#
发表于 2010-11-25 11:31:51 | 只看该作者
都是经过填鸭式过来的
23#
发表于 2010-11-25 11:22:01 | 只看该作者
大蒜写的太高深
第一遍没看明白!
22#
发表于 2010-11-25 11:2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10-11-25 11:29 编辑

顺便也说些我的愚见。
先说教育,窃以为是让大家摆脱兽性成为“人”,这是第一中道义。因为人啊,不是说你长胳膊长腿,能说会写直着走路就是了,有些啊就是混到教授级别了,也不是人。
作为人,首先要有爱人之心,所谓仁也。不行仁义,非是真人。也就是说,就算你权倾一时,富可敌过,只要没有仁性,就是非人,假人,与禽兽无异也。
但是,从本质上讲,人与其他一些生物、非生物,都非永恒之物,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人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即所谓“性空幻有”。
既然如此,那么前面所及的仁义,也是幻有的。
为什么还有很多所谓圣人坚持之呢?
他们终其一生无非是想陶铸众生而已。
我想,主要是他们把人当成“天地之心”,宇宙中最贵者,所以,就把人从其它生物和非生物中区别开来,所谓人之自觉,就是自己觉得与其它不同了。
那么,不同在哪里呢?
开始是形貌啊,如列子就说:“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然后落到道德,如《礼记》:“说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一旦演化到道德层面,人离自然性就越远,其社会性就越强。但是,譬如一个刚筹办的公司,什么规章、秩序都还没有,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手足无措,只能让时间和实践来规范,慢慢的就摸索出一些章程了,这就是社会道德。
当然了,肯定有很多不同的建议和主张,不同的道德和规范,通过磨合,渐渐有了共识。
这共识推广开来,就成为公德了。这推广,既有自然接受的,也有被接受的,比如武力、经济胁迫、道德教化啊,教育就是其中一种。
为了简单起见,套用马克思观点,生产发展导致阶级分化,不通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诉求,其根本在于维护其本阶级的利益。在城邦、民族、国家出现之后,统治阶级的教育肯定是为其服务了,所以教育是维稳的第一义。
其次,为了达到阶级统治的长远,肯定要统战或者说和谐其它阶级,所以其教育内容里,必然掺杂一些共识,
第三,就是前面说的,既然大家都是人么,就要有人的某些共性,这个呢往往就模糊为第二点,或被伪装成第一点,就是统治阶级的口号,成为愚民之工具。能否做得,其实并不重要。
但是,经过历史的实践,统治者为了达到阶级统治长久,要靠分权来实行,这就要选人,从哪里选呢?有不同观点,从自己的子女亲戚啊,从同志中选啊,从大众里选啊,结果往往是多元的,有了九品中正啊,尚贤,科举啊。应该说,科举是选材制度中最规范的。但是,晚清废除之后,选官制度一直混乱到现在。比如恢复高考后的近10年,这教育几乎就是选官,所谓的大学生包分配之类。你考上了,就相当于了进了翰林院,等着哪里缺差,你就去补就是。
但是,自某此运动之后,大学生不再包分配了,推入了所谓市场。让市场和你自己,实现所谓双向选择。随着扩招,大学生泛滥了,又与我们民族产业定位有距离,所以变得连白菜都不如。这是国家教育定位的错位。
其实,现在我们谈教育,其目的一是为国选材,所谓精英教育,其实是为某党某拍,其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各种产业工人。
但是,长期的科举思想,还在荼毒大家。以为上了大学就怎么怎么的。这个职责,国家有,你我都有。
由于教育产业化和市场标准化之后,教育成为了稀有资源,一些人上不了学,但是不上学不行啊,因为企业提高了就业门槛,所以,又产生了各种复杂的问题。
这时候呢,什么狗屁公务员条例出来,什么校长推选出来了,总之是十分的混乱。
也就有了各种问题,也就有了我这么夹杂不清的回帖。
今天先谈这些,急着去外地,下次回来再侃。

21#
发表于 2010-11-25 11:14:47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上一个同学的意见
虽然高考制度不是很完善
但是目前的情况反而是最公平的
看看现在那些加分制度
被多少人钻了空子
如果大学都允许校长推荐报送的话
不知道乱成啥样子了
20#
发表于 2010-11-25 11:12:47 | 只看该作者
俺也是天中滴
俺也是填鸭填出来滴
如果米有应试教育
俺可能进不了大学
也许还在种田或者种菜(不是网上种菜)
俺觉得楼主说的比较有道理
支持!
19#
发表于 2010-11-25 11:11:19 | 只看该作者
张亚勤转播: 让小孩对学习充满兴趣。有个快乐的童年。
朱祺:张亚勤(@zhangyaqin) 张总您好,您觉得在小孩儿教育方面应注重那些问题?
昨天 11:45 来自QQ
昨天 12:04 来自网页 点评(15)
张亚勤转播: 是好奇心(Intellectual Curiosity)+好的数学+好的态度
蜗牛:张亚勤(@zhangyaqin) 请问张总,您觉得在科研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者对现在的硕士生博士生有什么嘱咐和叮咛。

以上直接copy自张亚勤的微薄
18#
发表于 2010-11-25 11:00:08 | 只看该作者
借用张亚勤的话: 高考绝对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但在中国的环境下是最公平的。
17#
发表于 2010-11-25 10:58:19 | 只看该作者
高考制度,虽然问题多多
确实目前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相对其他而言最公平。
还是支持的
没办法
如果改革下, 会更糟糕的。在大体制不改前,现在的社会已经陷入任何改革出发点好的,结果是百姓遭殃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0:5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沙一把 的帖子


    1、人死是值得哀痛的,我一开始就表示过。没有藐视生命的意思。
   2、向其同学了解,是因个人体质原因,也就是生病了。
  3、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校内上,许多学生把事情说成是读书读死的,进而开始要中国教育为此事埋单,我认为不妥,故发此文。
4、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哀痛归哀痛,不用把事情非常态化吧,只是他身份比较特殊,是个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


15#
发表于 2010-11-25 10:55: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呢,学生死,也许和学习压力没直接关系。
但只谈教育问题呢
教育问题的确很大
这个没啥好谈的,非常明确的事情。
也许可以借口说 整个社会这样,不能要求教育出淤泥而不染
是整个体制导致 学生都只能拼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0 19:10 , Processed in 1.0686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