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果果小盆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深,只听见内心的声音。。。白粥馆小故事更新【藏在窗户上的画】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10:20:49 | 只看该作者
缝隙中的螺帽

戒嗔的师弟戒傲,很有当研究人员的潜质,大概是好几年前,有段时间,他对电器特别有兴趣,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于是偷偷的拿着梅花起子,拆寺里电器,也不敢乱动,贵点或大点的东西,比如电视什么的,一般只是打开盖子看看就安回去。而有些小件的东西就比较惨了,总被戒傲拆的零零散散的。
  寺里的师兄们都很怕戒傲来拆东西,见到戒傲去他们旁边,就把可能被拆的东西藏起来。戒傲没有办法,只好把自己的东西拆了又拆,戒傲的东西也不多,三天两头的拆,终于也厌倦了,于是,开始打戒嗔的主意,只是戒嗔对戒傲太了解,总在戒傲讨好笑容未绽放之前,已经把手摆了又摆,严肃的告诉戒傲,你别想打我主意。
  然而戒傲还是下手了,对象是摆在我和他屋子里的一个公用的闹钟,拆到一半的时候,戒嗔忽然推门回屋子里来,戒傲赶快的把闹钟藏了起来,可能太慌张,闹钟丢了一个螺丝帽,是闹钟后盖上的。
  从那以后,闹铃留下了后遗症,每次闹铃响起来的时候,后盖就会“咣”的一声掉下来。
  和戒傲爬在屋子里的地上,近乎是一寸寸的搜寻,也没有收获,戒傲很不好意思,他说,下次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会去镇上的五金店看看,看看能不能配到合适的螺帽。
  可是真正到下山以后,就完全不记得这事了。只是后盖掉下来的那刻才会被我们想起。
  因为小事总是容易被人遗忘。
  有天晚上,正好戒傲在屋子里看经书,忽然灯火全部灭了。探头去门外,寺庙里一片昏暗,原来是停电了,去抽屉里找根蜡烛点了起来。
  烛光并不明亮,和戒傲边坐着聊天,边等待电来临的时候,戒嗔忽然看到方桌上缝隙中有个螺帽,找来工具,把螺帽取出来,正是闹钟后面的那个螺帽。
  以前和戒傲搜寻螺帽的时候也曾经看过桌面,但只是瞅了一眼就忽略,而今夜,在暗淡的烛光下,我们却看到了那个遍寻不见的螺帽。
  有时候,在没有光的时候,我们更会睁大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13-3-10 18:41:09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读你的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3:22:5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花花偶像最好了

文字是一个小和尚写的。名字叫戒嗔。有实体书哟。卖书赚的钱是直接出版社给机构捐掉的。

我蛮喜欢这个淳朴的小和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20:58:19 | 只看该作者
菊又生

淼镇上的孩子都喜欢跑到茅山上玩,现在是,以前也是。
  天明寺门外有颗老树,不知道有多少年头,粗大的树身,枝干肆意的伸张着,一直伸到天明寺的匾额前,听淼镇上最年长的老人说,他小时候这棵树也有这么大。
  戒嗔刚来天明寺里的时候只有十二岁,那时戒嗔时常会坐在寺门外的老树下读经书,阳光从老树的枝叶中的缝隙透射过来,既不会感到刺眼,也不觉得昏暗。
  那时候常常有两个孩子到附近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年纪与戒嗔相仿。
  记得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就在老树下,双方对视良久,各自惊惧,最后那个女孩子笑了出来,化解了我们之间的尴尬。
  后来慢慢的熟络了,戒嗔知道了两人是兄妹,平时也只是小名相称,是极其普通的小名,哥哥叫小毛,妹妹叫小妹,两人是龙凤胎,父母是大城市来的知青,所以,兄妹两人说话语调都和镇上的方言微微不同。
  那几年,他们常常跑到茅山上玩,玩的最多的就是捉迷藏,认识了戒嗔后,他们也时常躲进到天明寺里,毕竟寺里遮挡的东西比较多,藏起来方便。有时躲在花丛后,还有时躲在水缸里。
  有时小毛会包着大包的山果,请我和戒傲一起解馋。
  还记得有一次,戒嗔在屋子里翻书,小妹快速的跑进我屋子,然后一头钻进戒傲的床下,戒嗔把头探下去看,小妹把床单掀起一块,小声的对戒嗔说,我在捉迷藏,然后就把床单又放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小毛跑了进去,见了戒嗔便问,见到小妹了吗?
  戒嗔想想师父上午才说过的出家人不能打诳语,所以我说,在戒傲床下。
  小妹气鼓鼓的从床下钻出来说,戒嗔,你怎么出卖我呀。
  还好小妹的怒火没有持续多久,过了几天,她见到我又和平常一样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两年,不知道从一天起,两人不再上山来玩了。
  有时偶尔路过镇上,见到他们兄妹,大家也会相视而笑。
  有次问小毛,怎么不来上山捉迷藏,小毛想了又想说,也不知道怎么着,忽然不喜欢捉迷藏了。
  我们生活就是这样走过,不知觉中遗失,不知觉中成长。

  小毛和小妹家有一盆很特别的花,看起来枝叶和花朵都很像菊花,只是颜色有些奇异,深紫色的花瓣和其他菊花都不相同。
  每到花开的时候,我和戒傲下山的时候总会绕路去他们家看看花。
  兄妹俩会热情接待我们。
  有清茶,有水果,有微笑。

  一年初夏,经过他们家的时候,看到一辆卡车停在他们家门,走上前去打听,小毛说,我们要搬家了,要随父母搬回城市里。
  小毛边说边开心的笑,戒嗔知道这是件好事,他们今后的生活必然比现在好。
  微微有些难过,此时一别,后会应是无期。

  回到寺里,和戒傲算计着要再找个机会和他们兄妹话别一下,谁知道第二天,两人跑进了寺里,小毛手中抱着那盆菊花。
  小妹说:“我和哥哥明天就要走了,这花是带不走了,所以,想把它送给戒嗔做个纪念,但是希望等到花开的时节,戒嗔可以为我们留一包花种,如果有机会我们会来取。”
  从小毛手里接过花盆,重重的点头,我说:“会的,一定会把花种留下来的。”
  小毛和小妹那次坐在寺里很久,聊小时候的趣事,一直到日头就快落了。
  小毛说:“我们走了,如果再不走,等天晚了,山路就不好走了。”
  把两人送出寺门,小妹抬着头望着老树,轻轻微笑,一如初见时的微笑。
  轻轻挥手话别,什么也没有说。
  我们生命中有多少人就这样走过,即便再投缘的微笑,在转角后可能就永不再见了。

  把紫菊放在花架子上,浇水也会特别关照,有时候会想起它曾经的主人。
  过了整个季节,紫菊终于在施主们的赞叹中怒放。
  而戒嗔收获一整包花种,小心的包在小纸包里。
  小毛和小妹没有回来过,那包花种也许只是不重要的约定。

  过了许久,有天戒嗔在后院里打扫,忽然听到有人叫我名字,侧过头去看,隔着镂空的石头围墙,是位淼镇上一位姓苏的女施主在叫我,那位苏施主戒嗔并不太熟悉,只知道她是小妹的好友。
  苏施主对戒嗔说:“戒嗔,小毛和小妹让我来讨债了。”
  微微一楞,忽然想起来债务是什么,跑回屋子,翻出那包花种,从墙上的空挡中塞过来。
  苏施主说:“明天我去城市里看小毛和小妹,有什么话要我带去吗?”
  戒嗔摇摇头,因为戒嗔知道那些花种虽不会说话,可是已经带去了很多东西。
  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小毛和小妹的消息了。

  在一个风雨之夜,紫菊忽然凋谢,任戒嗔怎么浇水施肥也没有活过来。
  望着枯萎的紫菊,心里很是遗憾,那是朋友们留给戒嗔的唯一纪念了。
  到了春天,后院的围墙边长起一棵植物,看样子很像菊花,没有特别留意。
  转眼到了秋天,菊花开放,竟是一树的紫菊。
  戒嗔百思不得其解,有天站为围墙前,忽然想起,那天隔着墙把菊花种递给苏施主的时候,无意中碰到了苏施主的手,戒嗔当时紧张的手抖了一下,定是那时候落下的。
  凑在菊花旁,风轻轻吹来的时候,鼻中有那淡淡的菊花香。
  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不小心跳进装满水的水缸里捉迷藏的男孩和那个望着老树微笑后又长长叹了气女孩。
  戒嗔相信在世界的某处,和这紫菊同根源的菊花一定也盛开了。
  惟有坚守着我们的承诺,它才会在一个秋日里弥补我们心中的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13-3-13 09:42:56 | 只看该作者
惟有坚守着我们的承诺,它才会在一个秋日里弥补我们心中的遗憾。
喜欢这句话,坚守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3:14:45 | 只看该作者
一米曦 发表于 2013-3-13 09:42
惟有坚守着我们的承诺,它才会在一个秋日里弥补我们心中的遗憾。
喜欢这句话,坚守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3:18:14 | 只看该作者
冰雪里的山泉

来天明寺的人很多,有来拜佛的,有来听故事的,也有只是逗留一下的茅山游客,还有一种是特意来品茶的。
  这几天,雪停了几天,有天清晨起来,推开寺门,惊奇的发现,通往山下的山路两旁的积雪不知道被谁扫过,沿着扫过的山路向下走,更让戒嗔惊奇,因为被扫过的地方远不止寺门这块,仿佛一直通到淼镇里。
  回到寺里告诉大家,都不知道是谁做的。
  而后几天,来天明寺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问镇里的人扫雪的事情,大家都笑着不答。
  忽然明白了,这件事情一两个人是做不完的,应该是大家一起悄悄做的。
  那天,寺里来了两位施主,一位年轻的男施主,看起来年纪也就和戒嗔差不多大,还有一位年长的女施主,年纪很大,看起来年纪超过七十岁,老施主脸上皱纹密布,腿脚也不是很方便,若不是山路上的雪已经被清扫干净,老施主定然上不了山来。
  两位施主都很面生,不是淼镇的居民。
  老施主拜完佛后,又在我们禅房里坐了会,原来两位施主是从外方来淼镇过年,年轻的施主是老施主的孙子,这次是特意陪奶奶来拜佛。
  老施主坐在禅房中,眼望四周,看看又看,然后说:“二十几年前,我来过这里。”
  大家都很意外,而师父们显然也记不清老施主了,毕竟有二十年时间了。
  老施主又说,我记得那次上山的时候,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师父们还请我喝了茅山的茶,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个茶,味道很独特,用山泉水冲泡的茶叶,有种悠然清香。
  老施主坐在窗旁,半阖的眼,样子甚是回味。
  年轻的施主看看奶奶微微的笑,师父们还有茶吗?我奶奶在家里也时常惦记着天明寺的茶呢?
  戒嗔笑着说有,虽不是新茶上市的季节,寺里还有有些存着的茶叶的。
  戒嗔转身出门,年轻的施主也跟着我出来。
  施主忽然说:“我奶奶说,要山泉水泡着的茶才好喝?”
  戒嗔感到有些为难,若是平时取些山泉并不是件麻烦的事情,可是现在的时节,想取山泉水难度很大。
  年轻的施主说,师父有桶吗?告诉我路,我去山上取好了。
  正在犹豫,戒傲说,这种天气,你又不认识路,太危险了,我看你别逞强了。
  年轻的施主只是执意要去,戒傲拿出小桶,还是有些不放心,便陪年轻施主一起上山去了。
  两人去了很久,戒嗔已经急着的在寺门外走来走去了。
  才看到两人边说边笑的从山上下来,小桶盛着一桶水,这样的天气,还能找到山泉也确实不容易。
  把桶里的水倒了一半在壶里烧热,泡上一杯茶水给老施主,老施主边喝边赞,开心的像个孩子。
  两位施主在寺里住了一晚才走,走的时候年轻的施主不住的感谢戒傲,戒傲只是笑。
  戒嗔和戒傲转身进寺,忽然瞟见院子里放着一个木桶,想了想,是昨天戒傲取山泉时候用的木桶,用了山泉水泡茶后,就随手放在屋外,走到桶旁边,准备把桶拿回屋子里,却发现木桶里剩下的水泉水,居然结成了一大快冰,牢牢的冻在桶里。
  戒傲从山上取来的山泉,留在厨房里的那一半变成了清香的茶水,而留在屋外的那一半却变成了冰。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有时候很大,只是一墙之隔,便成了不同的东西。
  可是你想把水桶放在屋里还是屋外,却是由你自己来做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6:40:18 | 只看该作者
走错的路

戒嗔没有出过远门,去的远点的地方也就是附近几个集镇了,离淼镇有个比较近的集镇叫马家镇,那里的宝光寺是淼镇附近几个乡镇最大的寺庙,天明寺里对宝光寺的最熟悉的人应该算是戒嗔了,因为大部分和那边联络的事情都是戒嗔去。
  戒嗔其实挺喜欢去那里,因为宝光寺的藏书比我们寺里多很多,那边法师们对戒嗔也很不错,每次去都不会空手而回。
  戒嗔有时候也会和师兄弟们同行。
  还记得第一次带戒尘去宝光寺的事情,那时候宝光寺才建立不久,
  而戒尘也只是七、八岁,年纪小,加上很长时间闷在寺里没有出去过了,听说要出远门,自然很兴奋。
  那年去马家镇的公交车还没有开通,甚至连公路也没有修好,如果运气好,在路上能遇到长途汽车经过,那么可以省点时间,而大部分时候呢,只能顺着路走过去。
  一路领着戒尘,戒尘蹦蹦跳跳的跟在我后面,看什么都觉得好奇,一路张望一路问个不停
  记得那条路的岔路特别多,每次经过岔路的时候,戒尘都会问我:“师兄,是不是要拐弯了”。
  总是回答,还没有到呢。
  笑话戒尘,你性子太急了。
  于是顺着漫长的道路继续走,路太长,一直走到戒尘也累的跳不动了,而岔路呢?也经过了整整六次。
  到了第七岔路的地方,他也没有问我,只是径直走了下去。
  结果这次却叫住了他,我说,我们应该从这条路走了,如果你继续走下去就会掉进湖里了。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会以为我们的目的地必然在路的尽头,其实往往不是,错误的路程往往在你以为的那条正道上,因为正确的走法并非直线,那些一直走下去的人才是错上加错,我们应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拐弯。

点评

有时我们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但更难过的是不知道该在何时拐弯,真所谓当局者迷啊。  发表于 2013-3-15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3:22:14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成功的抵御了一次良心的谴责,其实完全不值得庆幸,

因为它只代表着,
未来你会心安理得的把这件错事再次做出来,继而挑战以往不敢想不敢做的其他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6:02:14 | 只看该作者
城郊结合部  有时我们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但更难过的是不知道该在何时拐弯,真所谓当局者迷啊。  


道理都是针对事情来说的。

迷的时候是这样的说话,不迷时是那样的说话。不关什么路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30 16:50 , Processed in 1.0678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