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74|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天台情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严肃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6 17:39:33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5-11-17 0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也许是血脉里流淌的是始丰溪水,也许是我娘将我的节节脊椎按隋塔层层叠砌,乡情是与生俱来的,那铭刻在脑海里的天台之印象是永不能磨灭的。</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也许是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当看到家乡推倒的老房子,心中会涌起某名的悲伤,记忆中的一石一砖,一草一木被人们掘弃,那掘弃的不是砖石而是文明,无情地将我们的记忆一丝丝抽空。</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也许是风筝没有断线,我们这些游荡在异乡的游子,心中的圆心仍是天台,那里有我们的父母和亲人,那里曾生我养我,那里曾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FONT></P>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摄影:王利民</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记得8岁时随父亲去上海,个子小依着窗,只能看到窗外的树冠,一行行整齐地向车后奔跑,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一圈圈地跑着,所以记忆中的上海是在山顶。上海给我的印象挺好,从此以后特别渴望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十七岁时离开家乡到了北京,没有想到乡愁由此伴随至今,记得陶然亭中柳叶纷飞之时,柳枝轻抚水面,我一人呆坐在亭旁小山坡上向南回望,那时才知原来乡愁是苦涩的,并没有文中写得那么的浪漫。</FONT>
<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93年春回杭州实习,找到松涛,发现杭州居然有这么多天台人,有这么多说天台话的,跟着他杭大,工大到处跑,还由他这里知道:浙大无美女,杭大美女不少。怪不得,他老要往杭大去找“老狗”,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那是杭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天台人多,很热闹而且很团结。于是毕业后选择到杭州工作,这一呆就到今天。如今,涛也有了下一代,大家一见面都是谁家的儿子不听话谁家的儿子生病了,虽然世俗了许多,但我想这就是生活。</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年初涛提到做一个天台人的网站,我表示赞同,我觉得这个平台很好,不同于天台其他的网站,因为这是针对于我们这些游子的。这也是我极力灌水的动力之所在。</FONT></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5 14:52 , Processed in 1.0674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