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4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阮遇仙的故事有讲法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0 14: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台《刘阮传说》和“三门祭冬”民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14年08月11日

近日,文化部发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我市的天台刘阮传说和三门祭冬民俗两个项目榜上有名,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大类,目前我市拥有省级非遗项目9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个。这次公布的国家非遗推荐项目名单中,由天台县申报的《刘阮传说》新入选民间文学项,三门县申报的三门祭冬被列为农历二十四节气民俗中的一项,入选扩展项目。
          《刘阮传说》,是继《济公传说》之后,又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台州民间文学。它讲述了刘晨、阮肇(zhào)两人入桃源采药遇仙、结缘成亲、悬壶济世、为民造福等一系列传奇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三门祭冬是三门县各村落极其重要的祭祀和庆贺性节日,目前规模最大、形态最完整、传承最完好的其中之一便是亭旁镇杨家村的杨氏,祭冬拜祖已流传了700余年。通过三门祭冬,人们深切地表达了对天地、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之情,凸显崇尚祖德、尊老爱老的道德理念,实现聚族睦亲和谐相处的目的。
                文章来源:台州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20 14: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阮遇仙故事在全国有影响,天台的刘阮传说似乎是更有历史。 大家都说自己家乡好,新昌人想分一票也可理解。反正都是个传说,只要有利于旅游开发,说什么都是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20 15: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源 于 2014-10-20 16:22 编辑

其实稍微分析一下,新昌人的 刘阮遇仙故事 漏洞颇多了。 我个人认为是 天台县白鹤镇宝相村附近的地方是 刘阮遇仙故事 发生地更为可信。

假如新昌人说 刘晨是 刘门山人的事情是真的,那刘晨 还会在自己的家门口迷路啊? 如果真要迷路,那也要走到我们现在的的天台县白鹤镇宝相村那才更有可能哦,也只有到了现在的天台县白鹤镇宝相村附近,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才有可能一年半载回不去,因尔成就一段千古传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20 16: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录在南朝刘义庆《幽明录》中的是刘晨、阮肇遇仙,原文为:“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20 16: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桃源 于 2014-10-20 16:26 编辑

大家注意到没有,文中是说   刘晨、阮肇是 “ 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之际才遇到仙女的。
新昌,嵊州那么近,大家可以看看新昌的这个桃源洞,有没有让 聪明机灵、身强体壮,没患老年痴呆症的 剡县 刘晨、阮肇 可以迷路十三日的可能。
剡县的 刘晨阮肇,无疑是走到我们现在的的天台县白鹤镇宝相村附近那才有因迷路而回不去的可能哦!

我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世上真有神仙。我觉得也只有我们现在的的天台县白鹤镇宝相村附近的天台桃源洞,才真有可能在交通不便的东汉,让剡县的 刘晨阮肇一年半载回不去,待到回去时,家乡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人简直不认识了。

现在新昌人的旁证博引,牵强附会,无非是想做做旅游文章,我们天台人可不能够身在宝山不识宝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4 20:17 , Processed in 1.0753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