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7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忆---曾经追梦的年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2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言
1



在这个2008寒冷的冬天,我身处在长江之滨,杏花之乡。冬天,是枝蔓飘零的季节,在枝蔓飘零里观察那些已经过往了的人和事,在午夜时分敲击着键盘,用天马行空的文字记录那些过往。时而简单,时而疯狂,时而复杂,时而迷惑,却没有比你的信息会让我更如此思绪凌乱。


小桃,是你让我又一次想起那些不愿记起又不能忘记的往事。


多年没联系的我们,或许都有很多的感慨。曾经的那段年少,曾经你参与那段年少往事,或许现在我们彼此都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你说你这些年一切都很好,以身为人母的你真心的希望我也能一切能过的好。我笑了笑,跌跌荡荡这几年,女人,我也有,只是那些不同的女人和我在床上颠銮倒凤后,我已经渐渐的忘却了她们的名字。小孩,我也有,只是他们以血块血块的姿态降临在医院冰冷的手术室里。

许多年过去了,许多人和事都变了。

看多了生离死别,人也越来越变得麻木。


2


思念和回忆都是很复杂的东西,选择沉默中思念,思念中回忆。我时刻在想,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回忆,难道回忆就是内心对往事的不割舍?


多少年以来,我们身边不断交替更换着不同的人。青春爱人总是太过匆匆,有多少人连再见都没有说一声就走远了。漫漫冬夜,又有多少树叶被风吹黄凋零了?


你说你让你的儿子做我干儿子,我说那他以后不要嫌弃他干爹穷就是了。你说他又不要我钱,他以后所有的开支你们都帮他存好了,还买了七十万的店面,每年收的租金足够给他所有开支了。那一刻,远在千里之外的我在电脑机前泪流满面,是真的流泪。我说,我真心祝福你们以后永远幸福。我是打心眼里祝福你们,真的。


小桃子,你一定会幸福。


3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首唐伯虎的诗已经渐渐被人遗忘,或许是冬天不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或许是人们吝啬怀念亲人和朋友,怀念桃花更是多余的。


曾经飘飞纷扬的桃花,在空中缠绵而又轻柔地招摇,漫天轻舞;那种枝叶烂漫,泄露春色的景致以不再。


有些花,却永远开在心里。

                                         
                                                                                                                         2009/01/08 晚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5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5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21: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前几日,闲云散人的《灵溪:充满灵性的那丝幽静》这张帖又被人顶起来,重新翻看里面关于灵溪的点点滴滴,曾经熟悉的画面,又一次冲击着脑海。

灵溪,曾经生活了差不多五年的地方;灵溪,曾经记录关于成长和爱的地方;灵溪,灵水桥、小桃子、还有那布满青苔的老街,就像灵溪村口那棵历经沧桑的菩提树一样,岁月变迁,而有些记忆却恒久不变。

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内心反复挣扎了好几个月,这是关于自己曾经真实的往事,里面的女主角现在以是人妻,贵为人母。我适不适合再把它写出来?她看到会怎么想?她现实的老公看到又会怎么想?会不会因为我影响他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看到了芦苇笛斑竹的那篇《风中的芦苇》因为写得太过真实,牵扯到现实太多隐私而停止,让人既感叹又遗憾。

这都是我不希望的,我希望平淡的记录曾经的往事,就像自己平淡的记录自己日记一样,记录自己的成长中的缺失,在遗憾中学会珍惜。

中国人对于感情总是过于含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总是希望对方心领神会,却很少直接表达。

小笛子最后把自己里面的人物都编辑了,也不再继续写了。我在想我是不是也该学她?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觉得算了,再编辑也是发生过人和事,再编辑那个人还是那个人,不会因为换了名字而变成其他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次一劳呢。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9 05:13 编辑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21: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上海记忆

1  (路上巧遇)

1999年春节,我在街上碰到一个朋友,他叫陈中达,大我两岁,曾经追求过我姐姐,后来我姐嫁给了别人,他和我却成了好朋友。他说现在天台人很多人在上海卖早点赚钱了,他去年就是跟他表哥在上海卖早点,他表哥一年能赚好几万。过了春节他想自己去上海找地方,问我有没兴趣一起去。

那时侯对于一个月只有500的我来说,一年能赚几万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我当即说我回去考虑下,过几天答复你。

回到家后我考虑再三,最后和父母商量。父母当时就表示反对,说我还太年轻,那时候我刚过了17周岁的生日,他们不放心我这么早就去外面闯荡,想让我再上几年班,积累些经验再自己干。

而我那时候显得很坚定,已经幻想着一年赚几万块钱就可以买一辆摩托车了。别见笑,那时候我对买摩托车欲望比找个女朋友强烈的多。或许后来很多年我都为能买一辆自己的摩托车而不懈努力着。不知道天台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同龄人有类似的梦想。

中达通知我正月初八去有上海的车,他准备那天坐车去上海,问我决定了没。我说正月初八那天你等我,到时我去找你。

到初八那天六点时候我就起床问父母要路费。因为去年我跟别人打工,一年的工资才6000,最后结帐时候还剩3000,我自己留下100过年,剩2900全交给父母。我一年花掉的3000里,其中有我姐结婚时,我花了1600买了一根金项链送给她,算起来我98年平均一个月花120都不到一点,在现在看来是无法想象的。而自己剩下的100过年这几天早就花的没影了。

我母亲那时候坚持不让我去上海,更不会拿钱给我。我就自己在家里翻出一个蛇皮袋,装了几件衣服,找了一跟塑料绳在袋口打了一个结,提着这个“行李”来到父母的门口。我说,就算你们不给我路费,我也要自己借钱去上海。你们同意我也去,你们不同意我也要去。

对着未来的梦想和对大城市无限的憧憬,我没带一分钱就背着蛇皮袋出门了。

到了坦头车站时候,中达已经在那等我了,我和他打了声招呼,正为向哪个朋友筹借路费时候,我在车站看到了父亲焦急的身影。

正月南方很阴冷,父亲只穿着一件毛线衣加一件老式的中山装,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在苦劝我几次未果后,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从自己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300块钱交给我,叫我到了上海一定要多小心,并一再嘱咐中达到上海后多多照顾我。后来我知道是我母亲叫父亲来车站拉我回去的,但我父亲看我如此坚决,还是不忍强迫逼我回家,就瞒着母亲给了我300块钱。

那时候去上海都是卧铺车,每人100差不多。可我们上车时候,由于是春运,卧铺没过年时候就卖完了,现在只有站票,不过站票只要60块就够了,问我们坐不坐。那时候我和中达都暗自高兴,这样不是更好,站着辛苦算什么,最重要是每人就可以节省40块钱了。不过由于面子,嘴上还是埋怨几句就上车了。

车轮滚动时候,雾色依旧未散,瑟瑟发抖的父亲不停得挥动着老茧的手,汽车渐行渐远,父亲的身影依旧站在寒风中,最后越来越变得模糊。

而那时候年少的我却不怎么懂得父爱的伟大,父母的反对,更多的是对自己子女出远门担忧。而年少的我又怎么懂这些呢?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13 16:48 编辑 ]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04: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2、初到上海


经过8个小时的颠簸,下午四五点时候终于在上海锦江乐园下了车。一直在农村长大,连县城都很少去过的我,马上被上海大都市的现代繁华深深触动。那些高楼林立,街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我已经无法描绘当时刚刚塌上这大都市的心情,只觉得当时心情澎湃,热血沸腾。一只手拿着蛇皮袋,一只手放着嘴巴前对着天空使劲大喊:“上海,我来了。”

下车后,没有过多时间看街上风景,中达就拦了一辆的士。那是我是第一次坐的士,小心翼翼的抱着蛇皮袋坐在车后坐,就怕把人家的车弄脏了。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候的起步价是10元,或许是到了上海后碰到了太多人生第一次缘故吧。

中达带我先来到了他表哥的租的地方,是在上海老沪闵路旁边。那是很多天台人汇集的地方,大多也是和我一样幻想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的人。他们大部分也是卖早点的,也有几个是卖烤番薯和大煎饼的。后来每天下午收摊后他们卖不掉的煎饼或番薯就成了我们最好的口粮,这些淳朴的老乡总是好不吝啬的分享他们的食物。

中达表哥是坦头东横山人,来上海已经好几年了。听天台的老乡说,他表哥卖早点的地方是所有天台人生意最好的。

首先我要先介绍天台人在上海如何卖早点的,卖早点首先是选地方,一般都选菜场或居民楼附近,那些地方人员较为密集,自然生意就会好一点。天台人一般不会自己租店面,因为上海的店面太贵,卖早点赚的钱负担不起上海几千一月的店面钱。但上海却也是不能随便在路边摆几张桌子就可以卖早点的地方。

最后聪明的天台人终于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和饭店合作,租他的桌子和门面卖早点。一般都是商定早上6点到10点这段时间,这样到了10点以后也不会耽误他们中午的生意,又可以分担他们一部分的店面钱。一般饭店都很乐意接受这样的合作,而我们也只要花几百一月的钱就可以在几千一月的店面里卖早点,还省去买桌子椅子和办营业执照的钱。最重要的

是上海人比较爱卫生,他们喜欢到干净的饭店里吃早餐。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在当时上海的天台人很普遍。

而中达的表哥是当时唯一自己租了店面卖早点的人,而且还在上海买了一辆摩托车,虽然是才几千元杂牌摩托车,但在当时天台卖早点里是唯一的。

他表哥租了两间房子,一间是他和自己老婆和儿子的卧室,另一间去年中达住的小房子,现在是他亲弟弟住着。我们到的时候他们都还在睡觉。卖早点是很辛苦的活,都是半夜两点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花,6点之前必须赶到卖早点的地方。所以吃了中午饭,大家洗下工具衣服什么的就马上就去睡觉了。

中达带我来到他去年住的房间,是一间很阴暗的小屋,大白天不开灯和晚上一样的黑。我把“行李”一丢就到外面找公用电话向家里报平安。那时候长途要1快6一分钟,还要加1快钱的起话费。简短说了几句叫家人放心的话就马上挂了,一看还好56秒,付了2块6钱就回去了。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13 16:48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4: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3、上海的天台人

晚上吃饭时候我见到了中达表哥和表嫂,他表哥1米60多一点,她老婆却很高窕漂亮,165差不多,明显比他表哥还要高。他们对我也还算客气,问了我以后到上海的打算。我说我先帮中达找到地方,先帮他做几个月,也好学习怎么做豆浆、油条等,等以后都学会了再自己找地方。

吃了饭后,我们就回到那间阴暗的小屋,这是一间10几平米的小房间,只容下一张床和几个人站立的位置,连多放一张桌子都很难。而所谓的这张床,也就是当时上海旧城改造拆迁丢弃的门板而已。

晚上是很枯燥的,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有电视,我和中达还有他表弟,三个人聊了几个小时的天,就挤在一起睡觉了。

半夜两点时候,中达推醒我,说他表哥开始做早点了,我们去帮忙,也让我看看是怎么做早点的。

他带我去了更阴暗的一个房间,阴暗,是因为这间房子唯一的门白天都是用各种东西堆放着,到了晚上才拿开。原来里面放的是一个土制的锅炉,就是拿一个废弃的油桶,在上面割两个洞,插上管子,烧上蒸汽后就把管子插到豆浆里面,几分钟就能把一桶豆浆烧开了。

这种原理和我们烧饭的高压锅产生蒸汽差不多,但这种土锅炉是很危险的,也是全国严厉打击清除的对象。95年时候,坦头镇上就有一家豆腐访用这种土锅炉爆炸了,一个人还当场炸死,我们放学跑去看时候,房子的几面墙都被炸倒了,可见这种土锅炉万一爆炸后是何等危险。

半夜忙碌的不止他表哥一家,几乎附近所有出租屋的天台人都开始忙了。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这样的土锅炉。中达说,为了保护这个土锅炉不被工商卫生执法的查到,白天大家都在土锅炉上堆上数不清的杂务,让杂务掩盖土窝炉的存在。白天这间房子都是锁的死死的,要是没人举报,别人也很难发现有这样的土锅炉存在。

中达表嫂负责磨豆浆和做豆腐花,后来我知道豆腐花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就是在烧开了的豆浆里加点内脂,过几分钟后就成了豆腐花。他表哥和他弟弟负责蒸豆浆外,还要蒸炊饭,就是蒸糯米饭,很多上海人喜欢吃糯米饭团。糯米饭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做糯米糕,把蒸熟了的糯米饭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用力压实,再用一根小线条把这快大糯米饭切割成很多小块,再放在油锅里炸透就是糯米糕了。

到了5点差不多时候基本都忙好了,大家把烧好的东西和炉子放在三轮车上,就向他表哥租的那个菜场出发了。

天台人住的地方和卖的地方一般都是相差很远的,天台人为了省钱,租的房子都是远离繁华的闹区。

中达表弟坐在三轮车前面,我和中达坐边上,他表哥骑着摩托车一只脚踩在三轮车边上,用摩托车帮助三轮车前进。要是早上碰到值班的交警,我们就会马上跳下车,因为上海不是允许三轮车带人,要是抓到就要罚款。

经过半小时我们就到了他表哥菜场旁租的那个店面,是一个居民楼小区的内部菜场。大家一起刚摆好桌子就来了第一个客人,后来络绎不绝。一直忙到中午11点才收摊。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13 16:50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9 1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4、意外转店

吃过中饭后,中达问老乡借来两辆旧自行车开始到外面找地方,之所以说旧,是因为这两辆自行车连刹车和车铃都没有,骑上这种自行车在上海繁华的街上还真有点提心吊胆。

上海的街道错综复杂,总是一不小心就会迷失了方向。不过中达有一个办法,就是一但迷了路,就寻找中山南路高架桥,再沿着中山南路骑回老沪闵路。

在最初的半月,我和中达都是早上帮他表哥卖早点,下午就骑着自行车找地方。但找一个新地方卖早点不是很容易的事,很多地方都已经饱和了,菜场旁边基本都有人在卖早点,有时候找到一个认为不错的地方,却已经有老乡在那卖了。为不不起冲突,天台人一般很自觉的不会和有老乡的地方做同样的生意。

在半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我和中达外面找地方回来,停好自行车中达就进了那个小房间,这时一个卖大饼的老乡推着烤炉回来了,看到我就叫我过来吃他卖剩下的大饼。我当时也刚好骑了一下午自行车,肚子有点饿,就拿了几个大饼不客气的吃了起来。

这时候天台的卖大饼烤番薯的都陆续收摊回来了,卖早点的也起来开始做晚饭了。老乡聚在一起就开始天南地北的聊起来,当时聊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他们说起卖早点辛苦,每天不但半夜要起床,一年365天除了正月那几天,基本没有一天休息的。这时候他表哥也接话了,他说卖早点是太辛苦,只要有人转让费出的合适,他就把店面转让换别的生意都比卖早点强。

当时大家都觉得他是开玩笑,因为他那生意是最好的,不可能这时候舍得转让,所以大家都没怎么在意。而年少冲动的我,听到他说这样话马上接了一句,你说多少钱我考虑下。他表哥以为我开玩笑,就说你给我9000块钱我就让给你。

我马上接了一句9000就9000,你等我回天台拿钱。他表哥当时愣了下,但碍于当时这么多老乡在场,说出的话不好收回,就说,那你回天台拿了钱我就把店面转让给你。

我说一言为定,说完就去小房间找中达商量。中达听后不可思议,他也觉得他表哥不可能生意这么好时候舍得转让,我说你表哥是当着这么多的人面说的,我想他也不会反悔。

我当时是想和中达一起把他表哥店面转让过来,一个自己对很多早点,油条的做法还不是很熟悉;另一个是我还不能确定家里会不会给我这么多钱给我做生意,毕竟我来上海全家人都是反对的。

中达算了一下,转让费9000,再加了杂七咋八房租什么的,至少也要本钱1万5。就算两个人合作也要每人7、8千。而当时中达母亲给他带到上海也就2000本钱,虽然答应说要是找到好的地方钱不够,她母亲再去借几千,但这和7、8千还是相差太远。

我说那我回去多筹点,既然是朋友就不计较谁本钱出多出少。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13 16:51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5: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5、回家筹钱


晚上睡觉时候,中达过来和我说她表嫂刚和他吵了架,她表嫂说是他想谋算她家的店,把我叫过来只是做幌子,背后是他在后面谋划。中达觉得很委屈,为了不至于他们亲戚撕破脸,中达退出了和我一起转让他表哥店面,明天他继续找新地方。

第二天我才知道昨天晚上她表嫂不但和中达吵了,和他表哥也大吵了一顿。我觉得不好意思,就来到他们他们房间说,店我不转了,不要因为我影响你们夫妻不和,这样我也过意不去。

她表嫂当时已经很平淡了,她说,她不是不同意转让,只是觉得她老公事先没有和她商量就决定这么大的事,她有点生气。

她表嫂也很诚恳,她接着说,他们店面所在的菜场可能过一年就要拆了,也可能过几年,但肯定是要拆的,你自己考虑清楚,如果决定还要这店面你五天给我钱我们办手续。

我回来后问中达这菜场拆迁的事,中达说,菜场拆迁去年已经接到通知,但由于还没找到迁移的地方,所以一直还没拆。不过据菜场的领导说,就算选好拆迁地址也是明年的事。

这时候我开始有点犹豫不决,因为9000快的转让费起码可以开3、4家早点店了,而我花9000块拿来可能是一个即将拆迁的菜场。

经过一个上午的反复思考,我终于下定决心,就当是赌一次博,赌注就压在菜场能生存几年上。

中午时候我对中达说,叫他转告他表哥,我回天台筹钱了,5天之内不管筹不筹到钱我都回来给他们消息。

下午我就坐火车回杭州,再杭州转车回到天台,回家第一时间就是和父母商量转店的事。

我父母刚开始都不理解,但经过我反复做思想工作,他们总算心软了。但1万多本钱却是一个大问题,家里当时就几千块钱,我母亲说,你自己决定的事你自己去借钱。

问别人借钱是一个很心酸的过程,其中的人情冷暖那时候才真正体会到。我本来以为借1万多是很容易的事,因为我以前的老板曾经承诺只要我自己做生意就借我两万块做本钱。

那是因为我97年跟他干活时候,由于他生意慢慢好起来,他自己租了更好一点房子,他以前睡的那张床后来就是我们工人卧室。

在床头底下,我意外的发现了用红塑料袋包起来的2万现金,要知道在97年2万现金,起码也抵现在10万。从发现那一刻起,我就非常害怕,我怀疑是老板拿钱来试探工人有没贪心。(别笑我幼稚,那时候我才毛岁17,足岁才15,刚刚学校出来,对社会一点都没经验)

从此每天晚上睡觉时候就好象身边绑着定时炸弹一样忐忑不安,每天祈祷着老板快点把钱拿走,我好安心睡觉。

过了几个月,我开始淡忘了床头底下有现金的事,一直以为老板肯定已经拿回去了,就开始安心的度过了一年。(我跟他是在广东做废轮胎,床脚就是几个轮胎叠起来,钱就放在轮胎里)

第二年我继续跟他干,当我又一次发现去年的那叠钱还在时候,我终于明白是老板已经忘了这钱的存在。

当我把钱拿出来交给老板和老板娘时候,他们都很错谔,想了很久才模糊的记得好象几年前在床头有放过钱,但他们当时是肯定都忘了。老板当时很感动,对我也异常信任,当时就表态,只要我以后自己做生意,他一定借我两万钱做本钱。对他来说,这两万是天上掉回给他的,换了其他人肯定会占为己有。

我回天台第二天就去以前老板家,和老板说明来由,我以为他会很快就会实现当初的承诺,但没想到是,老板说他刚造了新房子,亲戚朋友又借了不少钱,只能答应借我2000。这一变故让我很失落。但我也没多说什么,拿着2000块钱就回了家继续和父母想办法。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13 16:52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6: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芦苇笛 于 2009-1-8 23:52 发表
沙发,谢谢你,这个年代容不得真实和勇敢,可是那份真实却是我们活着的动力。


小笛子,很久没看到你了,近来也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哥 于 2009-1-9 23:44 发表
真不知道怎么去说两年的上海生活经历,或许有些记忆,还不如让它永远的留在心里
占个位置先



有时间听小哥慢慢表来 呵呵~!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3天的努力,父母终于帮我筹到1万多的钱,但很大部分都是问别人借的利息,这让我感到异常压力。,我暗暗警告自己,这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不能让父母的血汗钱亏本了。

筹到了钱,就要考虑人手了,我一个人肯定在上海卖不了早点。那时候我姐刚生了小孩两个月,于是决定她和我姐夫一起来上海帮我,1万多点的钱也由他们保管着,因为当时毕竟我比较小。

再次回到上海已经是第四天了,锦江乐园下车后我姐说先去了浦东我舅舅那。我这才知道,他们还是对我不放心,想让在上海多年的舅舅叫过来帮忙参考。

第5天,我先去了中达表哥那,我走时候一再嘱咐我姐他们一定下午带钱过来,要不然就过了5天期限。

中达表哥和他老婆看到我来了以后,就跟我一起清点剩下鸡蛋、面粉还有做早点工具什么的。清算完毕以后,我无奈的说,钱在我姐和我姐夫那,他们必须下午晚点才能到。中达表嫂说,反正我们答应你5天时间,过了5天就别怪我们说不转了。

我到了外面,马上打电话给我姐他们,他们不紧不慢的说等我舅舅一起过来再算。我当时焦急的立刻又坐车赶回浦东。他们觉得年纪小,太冲动了,人家既然答应转让了,不会着急多一天。

我说要是过了今天,他们很可能明天就不同意了。他们不理会我,坚持到第二天和我舅舅一起过去。

到了第二天,可想而知,所有一切都泡汤了,中达表嫂说什么也不同意转让了。不过我没有一点怪他们的意思,是我们首先违背了5天的协议,怪不得别人。

因为这件事,我和我姐、姐夫当时闹的很不愉快,虽然我表面没有怪任何人,还是一脸无所谓。

后来我姐他们都回天台了,期间我妈也来过上海一次,想劝我回去。但我依然倔强的不肯这样稀里糊涂的回去。最后我妈只好给我留下几百块钱也回天台了。

中达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的寻找,卖早点的地方依然没有着落,最后和一个天台人合伙租了一处房子,离火车轨道才10几米远。每天晚上轰轰烈烈的火车声吵的人很难入睡,但因为这样房租便宜点,也将就了。

在这期间,我在我舅舅这呆了一个多月,中达通知我他找到地方了,位置我现在想不起来了,是和饭店合作的模式。

在上海时间越长,我越来越为自己以后发愁,毕竟在我舅舅这吃干饭不是长久之计。(我舅舅在上海周浦是做豆制品)

后来有个消息说浦东川沙那边有个新菜场刚刚开张,承包的老板是我们天台人。听到这个消息我立刻就想去川沙看看。

到了那个新菜场以后才发现,这个菜场已经有很多我们天台人在里面卖菜和卖猪肉了。于是我也打算留了下来。

我打电话回家,我父母说上半年借的钱全还给人家。我没有再问家里要钱,就在我舅舅那借了500,在离菜场不远的处租了一间房子,是100一个月。再买了些炉子、锅什么的。就这样菜场门口做鸡蛋饼卖。(面粉上烤一个鸡蛋再卷上一跟油条)

后来我弟弟也跑到上海来找我,我们也炸了一个多月的臭豆腐,最后被城管掀了摊子,拉走了三轮车。当时我是和我弟弟哭着抓着三轮车求他们别拉走,但强盗一样的城管根本无动于衷,我清楚的记得好几个人是一个一个的把我手指从三轮车上掰开,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唯一吃饭的东西被人拿走了,还被罚款了50元。(泪奔)

最后为了生活,我和弟弟不得不来到菜场开始卖菜生涯。

卖菜是很辛苦的行业,每天和卖早点一样半夜两点去骑着三轮车到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蔬菜,但卖早点一般下午就可以休息了,而卖菜却每天要卖到天黑才能收摊。那段时间睡眠是严重的不足。时至今日,每当我去菜场买菜,看到那些卖菜的商贩,我总会想起当年的我。买菜时我总是习惯去那些年纪大点的菜摊买,因为我知道他们真的不容易。

1999年的后记

99年的记忆已经过了10年,渐渐变的模糊,那一年在上海的那段生活是辛酸的,在半年后是被我父亲强拽回来。99年在上海虽然一事无成,但让我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中达后来找了一个欢岙的女孩去当服务员,但因为这小女孩刚到上海没暂住证,(刚下车就是要办也没这么快呀)一下车就被上海的警察直接遣送回了嘉兴劳改农场。中达在车站没接到这女孩后,急坏了家里人,最后发动家里亲戚都到了上海找人。找了将近1个月才得知这女孩在嘉兴农场改造,但已经把中达所有卖早点的本钱都花在找人上了。

再次碰到中达时候已经是很多年后了,每想起我们一起在上海的那段经历,我们总是不禁感慨。

或许这就是长大必须经历的摔倒、碰撞。我们现在人群里混迹,上班、工作、挣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谁还能去怀念那段平庸的年少呢?

[ 本帖最后由 純屬虛構 于 2009-1-13 19:3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14:21 , Processed in 1.1276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