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地寻梦之十:后司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0: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闲云散人 于 2007-9-6 08:02 发表
当年的后司街,但已不是昨日的风貌了,莫非后司街真的会远去

或许300年后重新命名"后司街",楼主此帖会成为考古依据之一...

请教楼主:东起华光巷、西至杏庄路(巷)、北临新华巷、南邻张文郁故居的一处(或是两处)深宅大院是何渊源?

(偶儿时生活在这一带,知道此处的明清建筑规模比南首有“十八道地”之称的明末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张文郁的故居还要大。此地貌似建国后一直作为城关镇驻地,西边院落到80年代还是县府二招,这些似乎都表明此处曾经是城关地区最大最好的古建筑群。只是80年代后因为是公家房子就不断进行拆“旧”建新,现在面目全非真是可惜。而南边的张文郁故居由于一直是民居,反而相对保存较好,并于2005年3月被确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偶很想知道这个一定曾经辉煌的大院落的来历...)
沙发
发表于 2007-9-7 02: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闲云散人 于 2007-9-6 15:18 发表 #~9y%r%D%[$O!E%p
to 不惑大师: 所提及的“城关镇驻地”是在70年代的事了,70年代前是县银行的宿舍。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T3m1s)J3D.d*[+M i
                 从规模上看,以前,这一建筑也应是张氏后代的故居一部分,;~-P)Q4f%V,Z
                 张文郁故居的18个道地不落天下,只不过张的建筑是几代人不断扩建的结果,;c0y2],n-z*g%t
                 后来有些房产也转让给了王氏,所以现在的华光巷,基本上就是两姓,张与王。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N0V#f2o%^+~
                 原二招的建筑是否属于张故居的一部分,偶就说不定了,www.317200.net+q1s.H4r1M
                 从建筑风格来看,应是民国初年的,与张故居有一小弄之隔,没有连成一片,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C4?6x(_4o
                不是的可能性更大。*|3z;Y/q*D:|0e4T6h%W(~3U8i1u%T(Y

此事看来仍需继续挖掘史料作进一步考证.

以名曰"应是"实为"估计"这类表述作出并非唯一结论的推断是欠妥的.

合乎逻辑的结论判断是排他的表述即"只能是"而不能是"可能是".&T5c.L#m$^

如,张文郁故居的正大门无论是朝南或朝东,-T!r.j'e'^%M e W
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5m)L;^!R#m

都只能是从宅东的华光巷进而不可能是从宅北的新华巷进.1^ \/P;N'o,X3D7B(Y/L

偶前面所提问题仍未有答案.现具体细化于下:

(一)为什么不是华光巷而是新华巷曾被历史称为"大司空巷"?

(二)张文郁作为工部左侍郎能对应明清时期只作工部尚书专用的大司空称号吗?

(三)可以对应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官衔的大司空巷始于何时是否另有来历?www.317200.net:q9Z*|+b+K

(四)为什么临于新华巷(即大司空巷)的城关镇政府驻地和原县府二招所在地上的古院落群;x*_;E4g9i
www.317200.net,O7f0~6K9~:}#Z9n"o
   
     在建国后被收归国有而南边的张文郁故居却保留为民居?

(五)这两处已遭当代公家拆建得面目全非的深宅大院究竟是何来历?

(六)为什么现在相隔老城关镇临巷这幢办公宿舍楼与原县府二招(部分已拆建为县府宿舍楼)的www.317200.net0A"A.V${:W8_

     这条仅长十余米的"小弄"竟阔达3米左右而与之唯一相连的古城主道大司空巷(现称新华巷)#X6P4Q#k$}#W/g5@0n)e
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 q1k1H"M)c$o!w8w+x2w
   
    在当代拆建退缩建筑红线后还不足2米?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T!n6|4_.M)t
0P4g:s!G1\4I+N

(七)这条本应比巷还狭才符古弄定义的"大"弄会不会是近现代因周边不断的建筑改造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呢?'m0R$T,i:f+}2S

(...) ......%X%P1j!n-x,E
天台后司街-网聚天台游子!\/p(Q%T0P!b
"f#p$F8X*u%D
                           
真希望象楼主这样的热心人士通过努力能确切破解这类天台古城之谜
板凳
发表于 2007-9-7 1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褚留香 于 2007-9-7 08:32 发表
上次采访曹志天老师,他认为当时的县衙门就在老县政府这里,衙门按功能区分为几块,前司和后司,当然还有其它辅助区域等。前司一般是查案办公的地方,“后司”指的是衙门后院,相当于家属区或者是其他行政部门,如财税、教育、典狱等办公或者生活的区域。*R/`$c4O!b5p

因为后司街当时的位置就在大概那个区域,所以老百姓可能沿用了这个称呼。

晕S.座北朝南的天台县衙设在东西走向的现中山东路北侧都至少上千年了(当然少不了各朝代的修缮扩建).

现打算保护的"老县堂"其实就是其中的"后司"部分("前司"于80年代被拆建成四层县府办公楼后现又拆了).

这南北走向的文明巷(今劳动路)早先哪有"后司"哟(嘿嘿当年读一小常走的"县后巷"叫"后司街"倒还差不多).

那么这文明巷中段为啥又叫"后司街"捏?

偶估摸着那,这200多年前呀,这宝伦堂隔巷对过住着个赵姓后生,这赵姓后生呀人称"盲眼",

这盲眼呀为求功名,每天天没亮就在巷街上跪候对面的宝伦堂主人即齐姓老儿,等着这齐老师来作"高考辅导"...

就噶子久而久之呀,呵呵这"候师街"之名就在人们的口中传开啦...嘻嘻...
地板
发表于 2007-9-7 1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5#
发表于 2007-9-7 2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mmy_z 于 2007-9-7 19:46 发表
大师怎么直出冷汗!配合你 一个,来回敬

6#
发表于 2007-9-7 20: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mmy_z 于 2007-9-7 20:07 发表
大师知道后司街名称的来由吗?

盲眼所出这个题目难不倒偶,因为答案小小赵早说啦~

(附答案)


原帖由 zhaopan 于 2007-9-6 08:53 发表

前些年,石头和jimmy_z、老狗等人想创办个网聚天台老乡的乡情网站,以后司街为站名,

我是非常赞同,在网站没有正式运行之前早早注册了网名
7#
发表于 2007-9-8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地主还掂念你这"后司街"啊.

米有别的答案啦,就是俺说的"候师街".

你可以向齐召南老先生电话核实滴,他是当事人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1 17:41 , Processed in 1.1071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