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天台文化造假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台学术    时间: 2006-10-8 08:19
标题: 天台文化造假录
<p>预告:</p><p>一&nbsp;&nbsp; 亚父到过天台吗?</p><p>二&nbsp; 国清独笔鹅是伪造的?</p><p>三 隋梅也是可疑的.</p><p>………………………………</p><p></p><p><strong><font size="3">亚父范增到过天台吗?</font></strong></p><p>1、范增是怎么死的?</p><p></p><p><font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 范增</strong></font>,据《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秦未天下大乱,曾先后辅住项梁、项羽叔侄,功勋卓著,项羽尊之曰“亚父”。&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范增尽心为项羽出谋划策,鸿门宴上,范增已经安排好一举除掉刘邦,但项羽心怀妇人之仁,致使刘邦逃脱。虽错过这一良机,但后来仍有灭掉刘邦的机会,结果又让刘邦得以发展。据史料记载,其后“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史记·项羽本纪》),情形对汉军极为不利,于是“汉王请和,割荣阳以西者为汉”。范增劝说项王一举剿灭之,于是项王不理睬汉王之请和,汉王为此对范增更加耿耿于怀。为除去项王身边这个屡屡与自己作对的眼中钉,汉王乃用陈平之计,“以间疏楚君臣”。结果,刚愎自用、头脑简单的项王怀疑亚父与汉有私,并“稍夺之权”。范增“及其见疑,乃怒,辞老,愿赐骸骨归伍,未至彭城而死”(《史记·高祖本纪》)。&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鸿门宴上由于项王怀妇人之仁而使得刘邦侥幸逃脱,到后来项王轻信汉王的离间之计,对范增产生怀疑;从范增忠心耿耿于项王,鞠躬尽瘁,眼看项王屡失天机而气急交加,到后来的对项王感到悲愤、痛心和彻底友心失望,最后不得不提出“愿赐骸骨归卒伍”,最终在前往彭城的路上“疽发背而死”(《史记·项羽本纪》)。我们完全可以说,范增是被项王给气死的。当他行走在前往彭城的路上,我们可以体会出老人心底无限的愤怒、痛心和苍凉。&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根据《灵枢·痈疽》的阐述,“疽”乃人体荣卫虚弱,寒气客于经络之间,导致气血壅遏不通,久则阳气蕴积生瘀热,寒热不散,故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一种创面深而恶的疮肿。《灵枢·痈疽》同时指出:“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筋&nbsp; 烂,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nbsp; 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nbsp; 藏伤故死矣。”可见,一旦生疽,其预后是相当危险&nbsp; 的。&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 &nbsp;隋代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疽候》中说“疽者,五脏不调所生也”,指出了疽产生的主要原因。书中还进一步说明“若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阳不和,则五脏不调”,表明人的情志、饮食和气血阴阳都与“疽”的产生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nbsp;&nbsp;&nbsp; 而范增其时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在项王身边竭忠尽智多年之后,最终还是轻易地遭到猜疑,其胸中愤愁磊落不平之气可想而知;加上他主动请求离职“归卒伍”,而项王竟无丝毫挽留之意,其在前往彭城的路上时失意落魄的心境亦可想见。如此,由于其“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阳不和”而导致“五脏不调”而生“疽”,应是势在必然。&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 “疽重于痈,发背多死。”(《诸病源候论·疽发背候》)这是因为,疽肿深厚,其一旦生成就居于人体的肌肉筋骨之间,很难治愈。其次,“五脏俞皆在背,其血气经络用于身”,因而“疽发背者,多发于诸脏俞也”(同上)。这样,“疽发背”,即自然更易引起“经脉败漏,蕉于五藏”,“藏伤故死矣”。再者,范增其时年纪已七十有余,“年衰亦发痈疽,脏虚血气否涩故也”(《诸病源候论·疽候》)。因此,年老体虚,也可以说是其生疽的一个不客忽视的客观原因。&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 另,元人戴良在其《九灵山房集·丹溪翁伶》中载朱丹溪一医案:天台周进士病恶寒,翁以辛凉之剂,住以防风通圣饮治之,念。周喜甚。翁戒之曰:“病愈后须淡食以养胃,内观以养神,则水可生,火可降。”彼不能然,后告疽发背死。此则医案也印征了发疽与人情志、饮食之间的关系,以及“疽发背死”的严重后果。</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0:23:25编辑过]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10-8 09:21
<p>范增、独笔鹅不过山水传说而已,至少是没有做为史实写入天台文化史。如果这么严格,那什么白鹤观王子乔、国清寺一行到此水西流、刘阮桃源、寒岩五马隐等等岂不更是假中之假?我觉得传说和文化造假还是不同的。至于隋梅的问题,可以取样测一下年代就行了。</p><p>倒是前段时间在后司街上讨论过的天台某某名人在始丰大坝上立碑这类,更接近文化/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值得探讨的范围。</p>
作者: 喘气大菜包    时间: 2006-10-8 16:47
<p>别处不清楚,天台田间有鸡毛小草,叫“孵脓白”,治疗背疽极其灵验。只要把疽穴洗净,以小草捣碎和吐沫拌匀填入包扎,一二次就新肉长出,其后每日清洗,略涂鱼石脂,前后7日即愈。</p><p>如果老范增是求药前来,也有可能哦</p>
作者: 寂然    时间: 2006-10-8 16:49
范曾来过天台只是天台人民一种美好心愿罢了,但不能将希望当成历史.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10-8 17:12
同意寂然的说法,自古历史和传说,大多是老百姓的理想愿望使然。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10-8 18:4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racadabra</i>在2006-10-8 1:21:00的发言:</b><br/><p>范增、独笔鹅不过山水传说而已,至少是没有做为史实写入天台文化史。如果这么严格,那什么白鹤观王子乔、国清寺一行到此水西流、刘阮桃源、寒岩五马隐等等岂不更是假中之假?我觉得传说和文化造假还是不同的。至于隋梅的问题,可以取样测一下年代就行了。</p><p>倒是前段时间在后司街上讨论过的天台某某名人在始丰大坝上立碑这类,更接近文化/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值得探讨的范围。</p></div><p></p><p>民间传说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与文化史是截然不同的。天台的许多自然人文遗迹充其量不过是民间传说罢了。</p><p>这次回天台,专程到始丰大坝上看那块造假的名人立碑,这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既然承认造假,就应该有勇气把它拿掉。天台历史人物是不允许造假的,否则令人对所有天台历史人物都产生怀疑,这才是最大的危机。</p>
作者: 后司门下走狗    时间: 2006-10-8 18:58
<p>哈哈 打假?呵呵 也未必是假</p><p>争论是好事 </p><p>范增是否到天台有待考证,独笔鹅为真者可信(王这一辈子不知道写过N个独笔鹅,也未必说是天台这个为假);隋梅为假梅,但同源(只不过它占了先前隋梅的位置罢了,现在的梅不过是隋梅的曾孙或者曾曾孙)</p><p>有些东西历史资料也不一定可信,历史上好多造经事件,难道大家都不知道?以假据为据,或史者不实见,只记闻者亦不可信。说穿了,史记的好多东西我都怀疑,更不用说后世一些人东抄西抄,道听途说的东西了。</p><p></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10-8 19:44
<p>真真假假倒不在乎,这样煞费苦心的挖掘,能给天台带来多少经济利益回报?当地能因此脱贫致富麻?</p>
作者: 天台学术    时间: 2006-10-8 20:49
<p>几点答复:</p><p>一\先谈态度问题.不论搞学术,还是搞文化,首先要正心,心术不正,其学必定可疑.我们常说做人要诚实,不诚实的人,没有尊严可言,也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任何以经济行为虚构谎言,都不足洗去内心的卑微.</p><p>二\天台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大一席.(笔者有新书专论,年底前脱稿.).近20年来,除了几位老先生(朱封鳌等),孜孜以求真外,其他的大都在胡说,造假,也即因此而自降身份.可以这么说,天台文化就是被这帮"以经济利益(应该说效益)为前提"的研究者中,边缘化,忘"我"化,然后出现了所谓的"荒漠"谬论。</p><p>三\如果仅仅是"美好的愿望",动人的民间传说,我就不会如此苛求.但现在"亚父遗骸"出现了,使我不得不认真起来。之前有几位我尊重的老先生跟着造势"亚父隐居九遮山",我问他根据何在,他说推不了,只得写.</p><p>四\舒淇说要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去.我们说得谎言,能一个个自我道破吗?如谎言重复下来,不断再出新谎言,那么,天台文化就是谎言文化了。</p><p>五\宣传天台,不需要这些假行当.少了独笔鹅,国清寺的宗教文化就单薄了?本色做人,本色学问,本色文化,才能坦荡荡的立起来,立得起来,站得长久.</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3:33:35编辑过]


作者: 后司门下走狗    时间: 2006-10-8 21:11
<p>不能证明的东西=假</p><p>还是</p><p>不能证明的东西=不假</p><p>这只是个人的取舍,有些事情,我们在做,但也不见得做的对。心安便可理得。</p><p>至于心术正否,那也是时而之事,人性在现实面前显得实在太脆弱了,我们无法拍胸脯打保票,说自己是高尚的。既然不高尚了,那就给人留点面子,也给自己留个台阶。</p><p>支持文化讨论</p>
作者: tianmeng    时间: 2006-10-8 22:07
呵呵,太闹热了.
作者: 丁    时间: 2006-10-8 22:20
<p>2000多年的遗骸没有灰飞烟灭而存在说真的有点不可思议,还真的需要做个碳14的试验!</p><p>范设计鸿门宴项羽未杀刘邦,范增郁闷在心,后陈平离间,范增告老返乡,背生痈疽病死途中。(这是正史)</p><p>天台野史:范增怕知道项羽秘密太多,被暗杀,故放风出来途中死亡,实则隐居天台九遮山,羽亡时,范增言:竖子不听吾言,终有今日。</p><p>范隐居天台确实需要考证,但不能说是假造之说,往往很多正史的考证都需要野史的证据支撑!</p>
作者: tianmeng    时间: 2006-10-8 22:22
至多只能说是证据不足,不可轻言造假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4:22:37编辑过]


作者: 丁    时间: 2006-10-8 22:40
<p>在归楚洞和遗骸一起发掘的还有战国至西汉早期陶器(已鉴定),见下图遗骸右边,所以按照野史把尸骨说成范的也似乎比较合理!是否可以据此就进一步认定范增为避杀身之祸,假称“背发疽死”,而实际上却不远万里隐居到当时人迹罕至的九遮山?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却慎言,仅凭陶片和历代传说,就推翻史记之说,恐怕依据不足,但有一点,九遮山当地老百姓对范增的敬仰之情历代相传无法改变。</p><p>所以“天台学术”一口咬定就是造假恐怕实在欠妥!</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4:41:08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10-9 00:03
<p>嘿嘿</p><p>讨论越热烈越好啊!</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10-9 06:47
<p><font size="4">野史与正史毕竟不同,把野史中近于民间传说的当信史来对待,则有些离奇。我的意思是:听之,观之,传播之(尤其在给小孩子讲故事的时候),玩味之,就是千万别太当真,这与做学术基本是两回事,更与现在旅游开发风牛马不相及:那些地方政府啊,呵呵,恨不得把所有能包装、能提供谈资的,都拿出来变卖了——你,你,说得就是你啊,赶紧买门票!白看?没门!</font></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10-9 06:5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丁</i>在2006-10-8 14:40:00的发言:</b><br/><p>在归楚洞和遗骸一起发掘的还有战国至西汉早期陶器(已鉴定),见下图遗骸右边,所以按照野史把尸骨说成范的也似乎比较合理!是否可以据此就进一步认定范增为避杀身之祸,假称“背发疽死”,而实际上却不远万里隐居到当时人迹罕至的九遮山?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却慎言,仅凭陶片和历代传说,就推翻史记之说,恐怕依据不足,但有一点,九遮山当地老百姓对范增的敬仰之情历代相传无法改变。</p><p>所以“天台学术”一口咬定就是造假恐怕实在欠妥!</p><br/></div><p><font size="4">补充:野史或传说不能说完全都是假的,但需要更多的考古证据——就凭九遮山上那几块骨头加几段民间传说,并认为这是范增的遗骸,未免过于草率。逻辑上有毛病:先设定你想要的结果,然后找所有相关或不相关的素材去论证它!</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23:01:04编辑过]


作者: 喘气大菜包    时间: 2006-10-9 18:53
断定一真和断定一假同样困难,都别着急下结论。文字的最初和终极使命都是描述,拿来争辩就跟操菜刀打架一样不合适。有什么东西只管1、2、3、4讲出来,还没开讲先打啊杀啊净喊的是古惑仔。
作者: 天台学术    时间: 2006-10-9 18:58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今天翻了些资料,九遮山的仙皇佛信仰,自笑大抵清楚了,稍后奉上论文。</span></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10-9 19:41
大蒜动作嘎快,稍后就论文,hoho
作者: 丁    时间: 2006-10-9 22:0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天台学术</i>在2006-10-9 10:58:00的发言:</b><br/><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今天翻了些资料,九遮山的仙皇佛信仰,自笑大抵清楚了,稍后奉上论文。</span></p></div><p></p><p>长见识了, 翻了几页资料就马上出论文的!</p><p>恭候大论!</p><p>不过我首先声明一下,农民不懂什么论文杂文散文的,能把汉字凑到一起就已经很不错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9 14:15:58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10-10 04:10
<p>嘿嘿</p><p>大蒜小心了!</p><p>别写砸了!</p><p></p>
作者: 俺想做头猪    时间: 2006-10-10 04:5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喘气大菜包</i>在2006-10-9 10:53:00的发言:</b><br/>断定一真和断定一假同样困难,都别着急下结论。文字的最初和终极使命都是描述,拿来争辩就跟操菜刀打架一样不合适。有什么东西只管1、2、3、4讲出来,还没开讲先打啊杀啊净喊的是古惑仔。</div><p>曾经做了个梦:光屁股用心灵感受物体,发现文字的描述居然和物体的本原有那么多的差别。文字,这个人类用来描述物体的工具,有时候也是阻碍人类认识认识物质本原的最大障碍。</p><p></p>
作者: 三井殿    时间: 2006-10-10 05:39
到底来过或者没有来过<br/><br/>都只是考究罢了<br/><br/>所谓历史 都只是臆想<br/><br/><br/>
作者: 山涧野鹤    时间: 2006-10-11 04:08
但愿都是真的了!哈哈!美好愿望哦!!!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