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祝贺《史上被封杀的秘闻逸事》热卖,百家讲坛蒙曼教授倾情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2-3-23 19:11
标题:
祝贺《史上被封杀的秘闻逸事》热卖,百家讲坛蒙曼教授倾情推荐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12-3-23 19:14 编辑
此书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及网上京东、当当、亚马逊、淘宝、蓝蔚网皆有售。欢迎购买指正。
[attach]146348[/attach]
内容简介
《史上被封杀的秘闻逸事》以“最精彩”为前提,囊括了政治风波、军事真相、外交风云、帝王宫苑、名人密档、财富背后、科学之谜、艺术迷宫等诸多方面,为读者呈献了数百则鲜为人知的秘闻逸事。雅俗共赏,史料翔实,言必有据,拒绝故弄玄虚。这些秘闻逸事让我们耳目一新,开阔眼界,从而辩证地解读历史。
编辑推荐
《史上被封杀的秘闻逸事》:风化了证据,淹没掉印记,谜团、传闻、臆测,历史总是烟云迷离。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目录
第一章 波云诡谲:透视政治风波
中国卷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
汉惠帝为何立外甥女为皇后
梁武帝多次出家的内幕
唐宣宗李忱出家之谜
朱棣残杀三千宫人之谜
令人惊而色变的雍正密折
比民国还早成立的“大同共和国”
民国剪辫子趣闻
外国卷
“万王之王”靠马夫称王之谜
西罗马帝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丹东犯了通敌叛国罪遗案
俾斯麦被刺杀逸事
1945年的“9.11事件”
麦克阿瑟曾想火烧靖国神社
19岁德国青年勇闯苏联防空网
美国头号机密被间谍出卖
第二章 长空亮剑:聚焦军事真相
中国卷
真正的草船借箭之人不是诸葛亮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之变
宋代皇帝的“阵图”遥控
戚继光的无故“鸳鸯阵”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
北洋舰队曾逼日本支付赔偿金
张学良与苏联红军开过战吗
红军为何从不中埋伏
揭秘中国首次空袭日本
外国卷
古罗马军失踪之谜
斯巴达克改变北上计划之谜
麦哲伦在菲律宾死去的真相
英国士兵放走希特勒悔恨莫及
德国击败法国只花了15法郎吗
“二战”时的“邮票战”趣闻
18岁美国兵曾劝降上千日军
日本兵险些吃了老布什
历史上奇异的战争导火索
……
第三章 虚实莫测:见证外交风云
第四章 机变诡异:帝王宫苑猎奇
第五章 煮酒闲话:名人密档开禁
第六章 踪迹追寻:财富背后的故事
第七章 智慧碰撞:探求科学之谜
第八章 发现之旅:回望历史风尘
第九章 幕后花絮:探寻艺术迷宫
第十章 文化纵横:历史碎片咀英
序言
历史不是沉寂的,并非全是冷冰冰的数字与没有个性的人物,而是鲜活的。
多年来,我们早已习惯了皱眉死记“年代+人物+事件”的历史,却冷落了活泼、跌宕、趣味盎然的历史。
有一天,你偶然拂去历史厚重的尘土,会惊异于它背后的新奇、灵动、熟悉。角色面孔各异,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端的热闹。
你也许是个历史迷,但你能说出隋文帝为何“出走”皇宫、康熙皇帝有哪些科学成就、李鸿章因何在日本遭刺杀、目睹巴黎公社起义的清朝官员是谁、天才锁匠路易十六的制锁水平怎样、袁世凯为什么要修厕所保帝气、日本在东南亚藏有多少珍宝、希特勒是否进行过太空殖民计划、“国之重器”司母戊方鼎曾历经哪些险恶、打开后的定陵地宫是怎样的……
这就是妙趣横生的历史。
历史是玩捉迷藏的高手,它为了增加游戏的刺激性,不动声色地安排好种种真相的藏身所,风化了证据,湮灭掉印迹,却将一大堆谜团、传闻、臆测抖出来,然后,带着一抹狡黠的笑,旁观着世人的争吵和愁容。
历史的真相总是半遮半掩。猎奇本是人类的天性,“秘闻”、“逸事”不是招牌,不是噱头,而是永远有着如磁石、如密码的巨大魅惑力,牵引着人们探索的目光。
宋代皇帝的“阵图”遥控、朱棣残杀三干宫人、中国首次以纸片空袭日本、德国击败法国只花了15法郎……
本书以“最精彩”为前提,囊括了政治风波、军事真相、外交风云、帝王宫苑、名人密档、财富背后、科学之谜、艺术迷宫等诸多方面,为读者呈献了数百则鲜为人知的秘闻逸事。雅俗共赏,史料翔实,言必有据,拒绝故弄玄虚。这些秘闻逸事让我们耳目一新,开阔眼界,从而辩证地解读历史。
在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美与丑、善与恶的殊死较量,也能肆意地去假设、去遐想;你可以笑看历史的波云诡谲,也可以细嚼人生的百般滋味。
创造历史的人们,或许不为世人所熟记,但历史却从未将他们遗忘。雨果曾在《笑面人》中说:“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过去的,但是历史也没有过去。
历史由前人演绎,我们欣赏它、咂摸它,然后渗进自己的心底,能恍然,能豁达。所有的历史都是今天,而所有的今天也都是历史。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在演绎历史。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不是死板的。让我们穿越浮躁,穿越喧嚣,走进历史的纵深处吧。
文摘版权页:
[attach]146349[/attach]
[attach]146350[/attach]
[attach]146351[/attach]
这个论断震惊了考古学界。不久,卡维尼格带着巴格达电池悄悄地返回德国。几个月后,他公布了更为惊人的消息:“古代人很可能是把这些电池串联起来,用以加强电力,制造这种电池的目的在于用电解法给塑像和饰物镀金。”
其实,19世纪时,考古学家诺尔曼曾匍匐爬进金字塔里,仔细考察塔内的壁画,然后大胆地推断,雕刻金字塔内这些壁画时,古代埃及人可能使用了电灯。世人对此不以为然。然而,一百年后,人们居然又在金字塔中发现了一幅壁画,画面很像是一组巴格达电池!
一些学者认为,古代伊拉克人不但懂得怎样制作和使用电池,而且还会把电用于冶炼技术,炼出铜、铁和其他金属,造出精美的工艺品和先进的武器来。当然这一切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梅毒可能是哥伦布从南美带到欧洲的
历史回溯:15世纪
精彩看点:哥伦布天花流感梅毒
史书中的哥伦布是个英雄人物,1492年从西班牙出海航行发现了新大陆。然而,对当地人而言,他是残暴的征服者。还有人质疑:是哥伦布一行人将天花、流感等传染病带到了美洲新大陆,并在返回时将梅毒从美洲带回了欧洲,由此造成美欧大量感染者死亡。
美国的克里斯汀·哈珀博士通过对梅毒家族26个细菌链的基因组成的研究,追踪到梅毒的演化进程。
哈珀对导致梅毒的梅毒螺旋体基因组做了排序,她吃惊地发现,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与一种被称为雅司病的雅司螺旋体病毒基因有着惊人的相似,两种病毒只有四个区域略微有些不同。雅司病是一种热带疾病,很早就在美洲被发现。哈珀认为梅毒可能是雅司病毒的一种变种,变异后可以适应更加寒冷的气候,通过皮肤和性传播,从而在欧洲流行。
另外,1495年,欧洲发现第一例梅毒病例,这个时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第三年。据此,哈珀认为是由哥伦布一行人将这种病菌带回欧洲的。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12-3-23 19:20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12-3-23 19:32 编辑
百度了下,著名科学家谢家麟现在都在看这本书
http://www.stawards.cn/shownews.asp?id=2177&bigclassname=
往期回顾
【人生素描】谢家麟:愿为祖国建设雪中送炭
发布日期:2012-3-1 点击次数:9
谢家麟 1920年8月8日生,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加速器研究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部副主任、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器工程总顾问,国家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记者手记】
科研的坐标
本刊记者 肖 丹
认识谢家麟的人都知道,每周一他都会到位于北京玉泉路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上班”。虽然已远离重大科研项目,所带的博士弟子也陆续毕业,91岁高龄的他还是闲不住,愿意去工作了大半生的所里转转,跟年轻人聊聊天,听大家讲讲科研进展。
1月18日,我们如约来到谢老家采访。坐在沙发上的谢老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宛如邻家老爷爷一样和蔼可敬,他思路清晰、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只有花白的头发告诉我们眼前是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件深灰色绞花前开扣毛衣配上白色打底衬衣是谢老一贯的装束,简洁利落,大大的眼镜框后一双慈爱的眼睛会照顾到每个角落的人。
杏色沙发、墙上素雅的字画、堆满材料的茶几、阳台上簇拥的盆栽花……从1999年搬到海淀黄庄的这处不大的屋子,家里的布置就一直这样简单朴素。客厅正对的房间现在是谢老的书房兼休息室,里面的陈设仍是从旧居迁移过去的老式书柜,里面藏书并不多,尽是些活页夹和牛皮纸袋。记得在之前的采访中,他曾向记者解释过:“这一个活页等于好几部著作。现在会议多,新书多,仅国际加速器会议一年开好几次,文章如山,论文集厚厚几大本,专著就更多了,根本看不完。”谢老想到缩小阅读领域,保持阅读深度的办法,把目标锁定在追踪加速器最新研究成果上。把一本论文集中最好的几篇文章复印下来,一本厚书变成薄薄几页纸,查找起来十分方便,大大增加书柜的有限空间。
“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你一点不知道是很遗憾的。我现在读小说,听音乐,浏览诗词,连好的电视剧也不放过。不管怎样,读些闲书扩大视野总是需要的。”除了抽象的物理学和精密的仪器设备,谢家麟还有诗词、小说、音乐等众多爱好
。“我现在在看
《史上被封杀的秘闻逸事》
,我一直喜欢侦探类小说。没事还看看新闻,尤其是与科技有关的事情。”谢老把正读着的书拿给我们看。
与他计算机般高速运转的头脑相比,谢老的运动系统显得笨拙许多。“年轻时他的运动系统就不是很发达,现在他也不爱动,每天我都拉着他出去活动。”现在谢老走路一直由老伴搀扶着,“年轻的时候他特别喜欢无线电,每天都捣鼓。”
“我从小喜欢动手,有困难自己喜欢动手解决,敢闯敢干。”谢老抢过话,“其实,一个人做科研工作的本质,不要在乎荣誉,而是要对自己研究的工作有浓厚的兴趣。自己得到过什么,有什么好处,并不要计较,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要做一个正直、正派的人,一个人没有成为伟大的人物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它需要特殊的能力和机遇,但若没当好一块平凡的砖瓦却是不可原谅的,因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勤奋敬业的优秀公民是谁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谢老在不同场合说过。
“做研究工作的最大动力是强烈的兴趣,书本知识加上实际经验是创新基础,科研的敌人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谢老将这句话写在了自传的首扉。
…………
他说的每一句绝不是老生常谈,细细回味,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那是一位长者在沉淀的阅历后悟出的人生、科研真谛,他想讲给年轻人听,希望可以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参考,或许还可以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谢老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不懈奋斗、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是科研的坐标,更是人生的导师。
作者:
马列门下走狗
时间:
2012-3-23 19: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气东来
时间:
2012-3-23 21:22
史闻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恰时新!
作者:
汤姆
时间:
2012-3-23 22:35
现在还有什么秘密不能为外人知的,
作者:
一个人旅行
时间:
2012-3-24 19:34
作者:
冷得快
时间:
2012-3-24 19:54
东拼西凑,没有自己观点的书籍,我不怎么喜欢。
作者:
哈哈笑
时间:
2012-3-24 19:58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2-3-26 17:37
历史八卦什么的我最喜欢了哇哈哈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12-3-26 22:01
给我那本,家里几个人抢着看,真是好奇心胜过一切啊。
作者:
薰草儿
时间:
2012-3-27 11:15
喜欢呀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