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大年初四陪北京来的记者走访抗战老兵 [打印本页]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18
标题: 大年初四陪北京来的记者走访抗战老兵
1月16日接到飞虎队吴其轺儿子吴缘大哥的电话,说是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想到天台来走访抗战老兵,希望我能带下路.有记者来走访天台的抗战老兵,咱是求之不得的,经电话联系后,确认大年初四罗记者将来天台走访老兵.
大年初三晚上,罗记者电话通知我,说她已经在台州黄岩,第二天一大早就会乘车来天台,她还说初四当天要回台州,在天台只有一天时间.当晚赶紧联系了几位志愿者,以便第二天一起陪同走访,因正月里大家都忙,各自都要用车,所以初四那天我们就只备了一辆车.
初四早上一大早,折翼、则江以及我等三人就在天台车站等候罗记者的到来,8点多一点,接到罗记者的电话,说她已经到天台。于是我们很快见了面,由于罗记者带了一位助手,一辆车很难坐下6个人,所以我们只好叫原本准备一起走访的天台铁人流浪汉别来了。
没有停留,我们直接向老兵家赶去。车上,罗记者对我们说,她父亲也是黄埔老兵,她对黄埔老兵有着一种深深的感情,希望能走访到更多健在的黄埔老兵。我也将天台原有100多位黄埔老兵,85年天台成立黄埔同学会时还有75位,现在仍健在的还有10位的情况介绍给她,令她感叹了一阵,说没想到天台还有这么多黄埔老人。
上午10点左右,我们赶到要走访的第一位老兵范先正老人家。因天气比较寒冷,范老身体一直不大好,进去时老人还在床上睡觉,老伴叫他起床吃饭都没起床。当看到是我们到来时,老人执意要起床,我们赶紧拦住老人,外面实在太冷了。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20
采访就放在范老的卧室内,范老坐在床上,罗记者坐在床边。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22
范老是黄埔7分校第18期学生,在保卫潼关战役时被日本人的炮弹炸成重伤,解放后,老人被判刑,罪还不轻——死缓,后一直在新疆服刑,直到83年特赦后才回到天台。但老人的心态很好,看的很开,也很关注时事,挂在墙上的这幅对联就是老人自作并写的。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25
提到往事,说起当年抗战,范老不无感慨的说道:将军不懂历史,空流血汗.作为志愿者,我们不敢也不想谈政治,惟有替老人叹息,并希望老人余生能过得幸福一点.
告别范老,我们驱车到黄埔7分校17期12总队步科第三队毕业的施仁政老人住所(一间简易棚),施老眼瞎已经10多年,常年与床为伴.我们到时,施老正蒙头睡觉.施老警惕性很高,每次总是要不停的问你是哪个?而我只需报出是姓林的,老人便会急忙坐起来,嘴里呢喃着感激之词.
我把来意向施老说明后,老人就向记者讲起了尘封的往事,而我的手则一直被老人紧紧握住.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41
自从2010年12月开始,南京的1213志愿者同盟给天台的8位老兵每人每月提供500元补助,正好2月份的钱还没送,就顺便给老人送上.另外路桥的老应也给老人认捐了600元,也一道送上.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48
接下来我们来到黄埔本校17期毕业,曾参加过第一次中国远征军,被编在第6军第49师第145团第2营第5连的张良清老人家.老人家里有很多客人,见有记者采访,颇感新奇,都围过来问这问那.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51
张老的心愿是寻找到以前四川那个爱人的家人,经志愿者多方联系,终于联系到一个亲人,双方已经电话联系过,现在连信件也有了.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54
前几位老人住在街头镇和平桥镇,路程也不怎么远,但接下来要去白鹤镇,就有点远了.平桥镇是天台第二大镇,本来我们在镇上解决点午饭就可以了的,况且从张老家出来时已经12点多了,但平桥镇镇区太拥挤了,车不好开,于是我们将中饭的地点定在白鹤镇.没想到这个错误决定差点使我们当天没午饭吃.可能是初四这天日子很好吧(农村还很相信拣日子的),结婚的一大堆,连镇上仅有的几家饭馆都爆满了,我们找了好几家,都说连菜都没有了,更别说饭了.正当我们很沮丧的往老兵家赶去时(我们准备买方便面解决了),突然发现一小面馆门开着,大伙别提有多高兴了.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55
13点多一点,我们赶到白鹤镇苍蒲坑村,该村还有两位老兵健在,一位黄埔老人王绍裳,另一位则是从台湾回来的老兵王银灿老人.
王银灿老人一生命运坎坷,曾两次被抓壮丁,第二次被抓壮丁到台湾,还是在出门做生意的半路上被抓的,连亲人都不知道他干吗去了.所以他也特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当87年两岸可以来往时,老人就回家探亲了,可惜老人的母亲刚刚去世,老婆也已经改嫁新昌县.但老人还是将户口迁回天台.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58
王绍裳老人就不一样了,因曾是黄埔军官,解放后每次运动,都没能脱得了干系,吃尽苦头,每次批斗头颈上挂个牌算是好的,最惨的要数被人倒吊起来打,真是惨那.王老说他这一生就是劳碌命,注定是一个苦命的人.到老没有一个子女,干儿子倒是有一个,但常年不在家,又有何用,幸亏有个老伴照顾他.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1:59
1213志愿者同盟的认捐款也有王老的一份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2:03
家住天台县赤城街道坑边村的丁宗淼老人毕业于黄埔第七分校17期第15中队通信队.老人没有儿子,身体也不好,需常年吃药,现与小女儿住在一起,生活很拮据.最麻烦的是老人耳朵特别背,且还不是一般的背.与其讲话必须附在老人的耳朵边喊才能听到,采访那是相当的辛苦.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2:09
在天台县赤城街道新华巷6号,读过黄埔、参加过远征军、接收过南京上海、亲历冈村宁次向国人认罪场面的袁祥彬老人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告知来意后,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老人的经历太丰富了,以致罗记者的摄象机没电了还没讲述完。
本来我们已经邀请袁老和罗记者参加后司街论坛的年会晚宴,那时也已经快5点了,干脆将拍摄场地移到了晚宴所在的东方国际大酒店。等采访结束,晚宴也开始了,到会的朋友们自编自演了许多节目,令老人激动的满眼泪花。当我找来纸的时候,袁老已经将泪花擦去,他说他有点累,想回去休息了。采访了那么长时间,讲了那么多话,老人是很累了,于是赶紧和志愿者12少一起将老人送回了家。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2:10
给袁老发放1213志愿者同盟提供的认捐款。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2:17
换个地方采访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11-2-9 22:19
这位眼睛都笑眯起来了的罗记者,成都颁奖大会也在现场,可惜当时她没打电话给吴缘大哥,要不然在成都就可以见面了
作者: xyq12345    时间: 2011-2-9 22:29
华强是好人、善人、义士,祝华强一生幸福!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11-2-9 22:38

杰出青年么
好样的
作者: 汤姆    时间: 2011-2-10 00:00
善举,好人有好报,辛苦了,终于见到北京尊容了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11-2-10 00:02
花队长真是模范!则江和折翼也辛苦了。
作者: fanchaodan    时间: 2011-2-10 08:22
都是好人噶
作者: 家在天台    时间: 2011-2-10 08:28
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十二少    时间: 2011-2-10 10:49
那天是人多车也多,说是你们连中午饭的没地方吃。真是辛苦了!!!

支持关爱老兵的活动,不说其他的,只为年迈的老人在晚年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作者: 小咸鱼    时间: 2011-2-10 10:50

作者: 南山孤狼    时间: 2011-2-10 13:58
好人一生平安

也包括你们热心志愿者
作者: 挥不去的情愁    时间: 2011-2-12 11:50
好久没有参加活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们有活动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2-12 17:58
好样的,华强!
作者: 大头    时间: 2011-2-12 18:00
以后到白鹤找不到饭店,就到我家来吃吧,我家有人的,现到现烧,呵呵
作者: 天一家具    时间: 2011-2-12 20:12
辛苦的,用心做事,实在做人,向你们学习。
作者: 大麦黄黄    时间: 2011-2-14 00:06
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老虎    时间: 2011-2-20 10:00
前些天在中欧听了一堂课,教授有一句话非常震撼,说道目前的人们“只为权贵唱赞歌,不为苍生说人话”。向我们这些为苍生说人话的志愿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作者: 老虎    时间: 2011-2-20 10:07
有谁记得残奥会的开幕式火炬手。。。
作者: 老虎    时间: 2011-2-20 10:09
有谁记得残奥会的开幕式火炬手。。。
老虎 发表于 2011-2-20 10:07




作者: 老虎    时间: 2011-2-20 10:11
教授的一个关于侯斌的短片,全场唏嘘不已、惭愧不已。。。

同样,我们不能忘记抗战的老兵们。。。

他们都是英雄!
作者: 王老吉    时间: 2011-2-22 01:03
林版辛苦!

作者: 不忘乡情    时间: 2011-2-22 15:54
天台不乏抗战英雄好汉!
作者: 佳家递    时间: 2011-2-24 10:31
向华弟、江弟等致敬/mg
作者: 晚香嶺    时间: 2011-2-27 11:30
    致敬
作者: 周则江    时间: 2011-2-27 18:41
致敬
晚香嶺 发表于 2011-2-27 11:30



仁兄要是有时间的话     欢迎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
作者: 汤歌    时间: 2011-3-1 23:46
凄惨的生活,晚年有点凉,
作者: 锄禾日当午    时间: 2011-3-2 08:25
历尽沧桑的老人,愿您们晚年快乐!也谢谢这些热心人!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