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超 文/摄
宁波解放南路街头,一辆自行车丁零零晃过,车上齐整整地码放着蓑衣、棕扫把,还有一行醒目的广告“想买买不到!”。
我眼前一亮,一路追了三条街,终于拦下车主。
老人摘下蓑帽,笑了:“你要买我的蓑衣吗?”
这辆老式自行车,上面插满了扫帚,还挂着一件迷你蓑衣,戴着斗笠,车后座上挂着三块白底红字的广告牌:
永久老牌棕扫把
一斤棕片做一把
……
可用十年
一把扫帚可以用十年?我诧异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
交谈中,我才知道,老人从17岁就开始学这门手艺了,一做就是50多年。
老人名叫陈恩壮,天台县平镇下秧田人。一年中至少有7个月,他都骑着自行车在宁波大街小巷叫卖他的蓑制品,其余5个月,则在天台老家制作。
这个月,他从家里带来了160把棕扫把、5条棕毯床垫、两件蓑衣。短短十几天,他卖出100多把扫帚,5条棕毯床垫、两件蓑衣也脱销了,还接了好几张订单。
老人住在一个旧货市场附近,10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一台电风扇,是他全部的家当。
午饭是一碗泡面、一瓶啤酒。生活虽然粗糙,可老人的活计却针脚分明。
老人指着墙上的蓑衣说:“做一件蓑衣有十多道工序,得花8天时间,因为是独门生意,价格是我自己定的,大的一领800元,小的300元。另外,我也帮人定做棕毯床垫。”
老人说,材料很重要,有些工匠偷工减料,夹杂一些差的棕皮。“这事在我这干不了,一行一行,我一定要缝仔细。不然信誉没了,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光是蓑衣,一年就能卖出四五十件。
买蓑衣的都是什么人
现在还有人买蓑衣?老人说,现在就连农村都已见不到穿蓑衣的人了,来买蓑衣的大都是个性餐馆老板,买去做装饰的,或者是一些搞收藏的市民。
回忆起以前的风光日子,老人的眼睛都亮了:
17岁那年,我们村里起码有100多个人做蓑衣,可现在还在做这活计的就只剩下我这个老头子了。
早年蓑衣是农户家少不了的。做一件蓑衣起码要6天,有需要的人家,就会上门来请。我带上铺盖住到雇主家,雇主提供材料,每天管吃管住还管烟,一天再加2元工钱。那时,宁波的雇主特别多,从正月到谷雨,我的活几乎都断不了。过了谷雨,该是农忙的季节了,我就回家割麦子去了。
这一做就是10年。之后,形形色色的雨衣代替了蓑衣,生意日渐萧条,我就去外面干起了别的营生。
到了40岁,因为书读得少,又没什么其他手艺,我又想起了做蓑衣。时代虽然变了,需要蓑衣的人少了,但做蓑衣的人也少了,我做的东西总有人要的。棕扫把、棕毯床垫、蓑衣,我的手艺我自己清楚,只要活做得精细,一个人买了,介绍另一个人,名声好了,就不愁没生意。
就这样,我一个月在家制作,一个月扛着货来宁波走街串巷,没想到,一晃眼,三十多年就过去了。
朱元璋也上了他的广告
别看老人70多岁了,可他的营销方式一点都不落伍,光是他车屁股上那一组广告,就已经赚足了眼球。我追了三条街不说,路过的居民看到了,都跑过来。就连要价20元的扫把,也没人嫌贵,照样买得欢。
老人说:“我的扫把,材料只要4元,贵就贵在这人工费,可是我敢给你打包票,10年不坏!”说完,他还不忘给每个人发一份小传单,上面印着的就是车后座挂着的广告。
老人还说,现在蓑衣已经是稀罕物了,小时候他听村里说蓑衣是朱元璋做的,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大胆地打出广告。
之所以把车装满,也是为了吸引眼球。
可别说,效果还真好。“不知道有多少老外把我拦下来照相啰!”
结束采访前,我向他买了一把棕扫把。老人让我等一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罐胶水、一叠标签,撕下一张,帮我粘在了扫把上。我仔细一看,上面印着“永久老牌棕扫把”,还印上了联系人姓名、电话。
我不禁莞尔。
老人说,等下个月回家,他想请人再帮他打张广告,上面写着“诚招徒弟,要踏实肯干,真心喜欢这个行当”,“我也老了,儿女们各自都有事业,我很想找个徒弟把这手艺延续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