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清史稿》对齐召南的记载 [打印本页]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1 01:05
标题: 《清史稿》对齐召南的记载
<p>《清史稿》对齐召南的记载</p><p></p><p>齐召南,字次风,浙江天台人。幼而颖敏,乡里称神童。雍正十一年,命举<br/>博学鸿词,召南以副榜贡生被荐。乾隆元年,廷试二等,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br/>八年,御试翰詹各官,擢中允,迁侍读。九年,以父丧去官。时方校刻经史,召<br/>南分撰礼记、汉书考证,命即家撰进。服除,起原官。十二年,迁侍读学士。十<br/>三年,复试翰詹各官,以召南列首,擢内阁学士,命上书房行走。迁礼部侍郎。<br/>上於宁古塔得古镜,问召南,召南辨其款识,具陈原委。上顾左右曰:“是不愧<br/>博学鸿词矣!”上西苑射,发十九矢皆中的,顾尚书蒋溥及召南曰:“不可无诗!”<br/>召南进诗,上和以赐。十四年夏,召南散直堕马,触大石,颅几裂。上闻,遣蒙<br/>古医就视,赐以药。语皇子宏適:“汝师傅病如何?当频使存问!”幸木兰,使<br/>赐鹿脯十五束。及冬,入谢,上慰劳,召南因乞归,固请乃许。及行,赐纱、葛<br/>各二端。<br/>上南巡,屡迎驾,辄问病状,出御制诗命和。上尝询天台、雁宕两山景物,<br/>召南对未尝游览。上问:“名胜在乡里间,何以不往?”召南对:“山峻溪深,<br/>臣有老母,怵古人登高临深之诫,是以未敢往。”上深嘉之。既而,以族人周华<br/>为书讪上,逮诣京师,吏议坐隐匿,当流,籍其家,上命夺职放归,还其产十三<br/>四。召南归,遂卒。<br/>召南易直子谅,文辞渰雅。著水道提纲,具详源委脉络;历代帝王年表,<br/>举诸史纲要:并行於世。</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1 01:05
“十四年夏,召南散直堕马,触大石,颅几裂。”——呵呵,南方人不善骑马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0 17:10:48编辑过]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1 01:10
五个细节颇值得玩味<br/><br/>一、齐召南在朝廷的真实身份和起到的实际作用<br/>二、齐周华事件的影响<br/>三、抄家的损失:由“籍其家”到“还其产十三四”,即归还了百分之三四十<br/>四、作为天台人,居然不游天台山。怪哉!<br/>五、传统帝国读书人的体能训练问题(如骑马、登山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0 17:17:41编辑过]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7-21 01:11
估计天台话能让他们听懂,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6-7-21 05:00
<p>还没写好吧。</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7-21 07: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向左,向右</i>在2006-7-20 17:10:00的发言:</b><br/>五个细节颇值得玩味<br/><br/>一、齐召南在朝廷的真实身份和起到的实际作用<br/>二、齐周华事件的影响<br/>三、抄家的损失:由“籍其家”到“还其产十三四”,即归还了百分之三四十<br/>四、作为天台人,居然不游天台山。怪哉!<br/>五、传统帝国读书人的体能训练问题(如骑马、登山等)</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一、身份大致类似现在的央办或国办大秘书,在其中排名大概在前十左右;</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二、影响就是这里已经交代的流、没,自此天台人很少走文官仕途;</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三、老齐在朝为官多年,故旧门生不知多少,乾隆也是讲情义的人,上下一心,放他一马;</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四、此处不游天台山应该是欺君之辞。韦彦铎先生在《乡情散记》中已有交代,乾隆问及天台风光,无非是想南巡时顺便逛逛天台。老齐是个风格高尚的人,虽然带皇帝回家玩风光无限,但他可不想让家乡为迎接皇帝倾家荡产,故云父母在不远游,胡乱搪塞过去,乾隆也就没兴趣来骚扰天台了。</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五、这个问题似乎不成为问题。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牛B中国书生风气自唐以降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不过,马不是人人骑得,山还是登得了的。</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nbsp;&nbsp;&nbsp;&nbsp;&nbsp; 另外,看了这个贴子才知道,老齐是被蒙古大夫治的,怪不得治不好。</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7-21 17:07
<p>NND,老齐自私自利,害了天台人,如果乾隆天台一游,那天台的旅游就不必向现在这样窘迫和尴尬了,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景象。现在杭州打乾隆牌打得不要太厉害。</p><p>历史原来如此,名人不过如此,也是个自私的小文人,一个迂腐的忠君爱国者,实际则让天台人不齿。</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1 19: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褚留香</i>在2006-7-21 9:07:00的发言:</b><br/><p>NND,老齐自私自利,害了天台人,如果乾隆天台一游,那天台的旅游就不必向现在这样窘迫和尴尬了,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景象。现在杭州打乾隆牌打得不要太厉害。</p><p>历史原来如此,名人不过如此,也是个自私的小文人,一个迂腐的忠君爱国者,实际则让天台人不齿。</p></div><p>唉,本来靠这样的方式做旅游就有点那个,现代旅游业糟蹋旅游景点啊——老百姓不一定要靠旅游业吃饭,政府也不一定要靠旅游业收税。但现在有点竭泽而渔的味道。再过一百年,看看那些景点会怎么样。老齐不在乾隆面前夸老家风景好,如果真是出于这样的想法的话,可算是积德了,养在深闺人未知,虽然名气小点,但可多保留数百年。</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7-21 19:28
<p>毕竟时代不同,需求和价值观也瞬息变化,老齐至死也想不到清王朝会灭亡,他的君主被人当名片来炒作,故乡的山水还能拿来卖钱。</p><p>AB的解释应该改为“老齐不忍心看到天台人民受到皇帝巡游而引起政府摊派,从而加重生活负担”,而不是为了自己家不至于倾家荡产。这个理由似乎更圆滑一些,让我们不至于有如此偏想和误解。</p><p>物是人非,历史到底怎么样,老齐心理是否真的阴暗?看来我们现在也是永远无法猜测的。乾隆游天台,无非也是多了几处景点,惹出一些佳话,还能有什么。社会审美以及对历史和旅游产品的理解、趋向风潮,最终把乾隆钉在旅游市场的交易牌上,公开报价了。</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11:43:24编辑过]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06-7-21 20:30
在天台,民间文学中则成为齐大人,民间百姓是很敬重的,但关于齐周华的就故事比较少.我以前搜集民间文学.搜到有关齐大人的神童故事,据说对对子,还有用天台的大箬叶子冒充毛竹叶,等等,是很有意思的,但天台诸书没有收录,可惜!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22 00:21
<p>呵呵</p><p>有趣!</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2 04:0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胡明刚</i>在2006-7-21 12:30:00的发言:</b><br/>在天台,民间文学中则成为齐大人,民间百姓是很敬重的,但关于齐周华的就故事比较少.我以前搜集民间文学.搜到有关齐大人的神童故事,据说对对子,还有用天台的大箬叶子冒充毛竹叶,等等,是很有意思的,但天台诸书没有收录,可惜!</div><p>呵呵,齐周华是属于大清帝国敌我矛盾范畴之内的。家人对他的作品烧都来不及,会有多少能流传下来呢?</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2 04:2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racadabra</i>在2006-7-20 23:05: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向左,向右</i>在2006-7-20 17:10:00的发言:</b><br/>五个细节颇值得玩味<br/><br/>一、齐召南在朝廷的真实身份和起到的实际作用<br/>二、齐周华事件的影响<br/>三、抄家的损失:由“籍其家”到“还其产十三四”,即归还了百分之三四十<br/>四、作为天台人,居然不游天台山。怪哉!<br/>五、传统帝国读书人的体能训练问题(如骑马、登山等)</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一、身份大致类似现在的央办或国办大秘书,在其中排名大概在前十左右;</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二、影响就是这里已经交代的流、没,自此天台人很少走文官仕途;</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三、老齐在朝为官多年,故旧门生不知多少,乾隆也是讲情义的人,上下一心,放他一马;</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四、此处不游天台山应该是欺君之辞。韦彦铎先生在《乡情散记》中已有交代,乾隆问及天台风光,无非是想南巡时顺便逛逛天台。老齐是个风格高尚的人,虽然带皇帝回家玩风光无限,但他可不想让家乡为迎接皇帝倾家荡产,故云父母在不远游,胡乱搪塞过去,乾隆也就没兴趣来骚扰天台了。</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五、这个问题似乎不成为问题。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牛B中国书生风气自唐以降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不过,马不是人人骑得,山还是登得了的。</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nbsp;&nbsp;&nbsp;&nbsp;&nbsp; 另外,看了这个贴子才知道,老齐是被蒙古大夫治的,怪不得治不好。</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p></div><p>一、齐召南身份先后为:举博学鸿词、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御试翰詹各官,擢中允,迁侍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最后做到礼部侍郎,与今天国办、央办大秘书不太一样吧?从他与乾隆的关系及其职务的真实内涵看,乾隆最多视他为皇子的老师而已,平常情况下,还不是把他仅仅当成陪陪读书、皇帝体力运动之后写首诗调剂一下皇帝情绪、鉴定一下古董的顾问?<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为官多年是没错,故旧应该也很多,门生就不见得——清朝官场上,自称门生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你当过学政,主持过科举;二是你官够大,势力够雄厚。齐召南似乎两方面都不靠边。最大的政治资本在于当过皇子宏適的老师以及常在皇帝身边而已,不过宏適不是储君热门人选,乾隆也很忌讳内臣与外臣勾结。乾隆朝大臣黄廷桂曾经说过:“事英主有法。若先有市惠、好名、党援诸病,上所知,便一事不可行。”齐召南为官多年,想必也知道这里的奥妙,再加上是读书人,不见得会广结门生故旧去触这个霉头,广大官场同僚也未必会过分巴结这位实际上的闲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乾隆也是讲情义的人——这个结论似乎有点离奇。乾隆讲情义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20:20:22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22 04:28
<p>楼上好好利害哦!</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7-22 05:43
从雍正十一年到十四年, 齐大人风光的日子只有三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1 21:43:02编辑过]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22 06:1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7-21 21:43:00的发言:</b><br/>从雍正十一年到十四年, 齐大人风光的日子只有三年?<br/></div><p>老虎同学读书不仔细,该罚!是雍正十一年到乾隆十四年。</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22 06:41
<p>哈哈</p><p>原来是只纸老虎啊!</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7-22 07:53
<div class="quote"><p>一、齐召南身份先后为:举博学鸿词、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御试翰詹各官,擢中允,迁侍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最后做到礼部侍郎,与今天国办、央办大秘书不太一样吧?从他与乾隆的关系及其职务的真实内涵看,乾隆最多视他为皇子的老师而已,平常情况下,还不是把他仅仅当成陪陪读书、皇帝体力运动之后写首诗调剂一下皇帝情绪、鉴定一下古董的顾问?<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为官多年是没错,故旧应该也很多,门生就不见得——清朝官场上,自称门生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你当过学政,主持过科举;二是你官够大,势力够雄厚。齐召南似乎两方面都不靠边。最大的政治资本在于当过皇子宏適的老师以及常在皇帝身边而已,不过宏適不是储君热门人选,乾隆也很忌讳内臣与外臣勾结。乾隆朝大臣黄廷桂曾经说过:“事英主有法。若先有市惠、好名、党援诸病,上所知,便一事不可行。”齐召南为官多年,想必也知道这里的奥妙,再加上是读书人,不见得会广结门生故旧去触这个霉头,广大官场同僚也未必会过分巴结这位实际上的闲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乾隆也是讲情义的人——这个结论似乎有点离奇。乾隆讲情义吗?</p><br/></div><p></p><p>左右兄真是认真啊,呵呵</p><p>一、侍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到上书房行走,这几个官职基本上是小秘书到大秘书的过程。不要以为大秘书都是搞政治的,现在管领导闲情逸致管健身休假替领导鉴定古董的大秘书多着呢,排名靠后点而已。礼部侍郎倒是不在此列,礼部副部长或者部长助理吧。</p><p>二、有没有门生这个是考据学家的事情,具体你我都下不了结论。也许考据家应该去调查一下,证明齐大人“一个门生都没有”或者“有一至二个门生或更多”,才可以下有和没有的结论。严格一点,我们就说齐大人的故旧和“可能存在的门生”如何?至于门生的定义,恐怕不只有这两种形式吧?这个结论似乎过于武断。除了学政这种官方定义之外,也不只有官大势沉才可以有门生吧?也许有人觉得齐大人博学多才或者眉清目秀,投靠过来做个门生,学点知识,也是可以吧?另外,我们大概也不能排除齐大人私下收个干儿子什么的,也未可知。谁也不会把门生二字写在脑门上。</p><p>至于结党营私,千万不要高估了大清帝国的廉政效率。据我所知,有清一代的腐败壮观景象,是和大明帝国的腐败同样辉煌的。这不会因为某个臣子给皇帝说的一句奉承话而改变。否则乾隆真成了这位黄廷桂说的“英主”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像现在,天天喊着反腐倡廉,真的反了廉了吗?有多少人因为八荣八耻,因为中纪委的存在而不去贪污腐败?广大官场同僚何时因为这种奥妙不去走迂回路线?官场上也是有朋友,讲交情的,关键时刻拉兄弟一把,这个也不需要事先大张旗鼓地去“广结门生故旧”预备着。你能说齐大人没有朋友吗?从其他人的立场看,和有特定背景的闲官们搭上线,那有可能是终南捷径。帝王师与帝子师,历代都是官场重点投资对象,看你运气好不好,想象中的蓝筹股最后是否能最终变现罢了。</p><p>三、乾隆讲情义吗?这个结论似乎有点离奇。那么乾隆不讲情义吗?这个结论也似乎有点离奇。希特勒杀起犹太人和老部下来眼睫毛都不眨,丫还爱丫那条小狗呢,你能说他不对小狗讲情义?个案不等于常例,常例也不等于个案。</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2 4:49:25编辑过]


作者: 胡明刚    时间: 2006-7-22 20:59
<p>天台人物丛谈,可以搞一个系列.上次贾似道的,这次齐召南的,下次来一个庞潘的,陆蠡的,等等,谈下去,是很有意思的,比书斋里的苦思冥想要好得多.</p><p>有智慧,有感觉</p><p></p>
作者: 悠然见北山    时间: 2006-7-22 21:24
"比书斋里的苦思冥想要好得多",就怕扯远了。门生的定义、情义的阶级性和关于风物乡党的老齐没什么关系,可是现在似乎不得不辩了。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22 21:43
<p>偶发现AB比左右还要认真滴!</p><p>哈哈!</p>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6-7-23 19:44
<p>还是要多读书。</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7-23 19:52
<p>感谢AB和左右,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介绍和分析!</p><p>当年天中的二位才子呀!</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7-24 05:48
<p>得,越抹越黑了,搞得好像我是来和左右掐架一样……说我认真也行,主要是不想让左右兄在此地做潜水艇。我基本是抛砖手,勾引他的玉而已。</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24 05:51
<p>原来这样啊</p><p>AB用心良苦啊!</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7-24 11:39
<p>嘿嘿,楼上的,知道我是好人了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4 3:45:08编辑过]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8-1 04: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7-23 11:52:00的发言:</b><br/><p>感谢AB和左右,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介绍和分析!</p><p>当年天中的二位才子呀!</p></div><p></p><p>两位才子在上海共进晚餐时这么争论过吗?</p><p>左右和偶们吃饭时只谈风月不论经文的.</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8-1 05:0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mmy_z</i>在2006-7-31 20:1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7-23 11:52:00的发言:</b><br/><p>感谢AB和左右,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介绍和分析!</p><p>当年天中的二位才子呀!</p></div><p></p><p>两位才子在上海共进晚餐时这么争论过吗?</p><p>左右和偶们吃饭时只谈风月不论经文的.</p></div><p>因为你似乎更是风月中人:偶揭发jimmy_z街民是天台后司街街头第一风流才子<img title="em02"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21:09:47编辑过]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8-4 07:16
楼上的,第一风流才子那是老狗,什么是才子,那应该是文曲星下凡,偶妈当初给老狗看了八字,点评为五个字"文曲星下凡",所以老狗是"第一风流才子".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8-4 17:4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mmy_z</i>在2006-8-3 23:16:00的发言:</b><br/>楼上的,第一风流才子那是老狗,什么是才子,那应该是文曲星下凡,偶妈当初给老狗看了八字,点评为五个字"文曲星下凡",所以老狗是"第一风流才子".</div><p></p><p>可惜呀!“落毛凤凰不如鸡,下凡文曲星只剩皮”。(他从来没有后司街始丰文苑里发过贴)</p>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6-8-4 18:50
哈哈。老狗现在已经钻到钱眼里进去了,唯有钱能激起他的才情,心中只有“孔方兄”而无旁骛。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8-6 17:3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8-4 9:49: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mmy_z</i>在2006-8-3 23:16:00的发言:</b><br/>楼上的,第一风流才子那是老狗,什么是才子,那应该是文曲星下凡,偶妈当初给老狗看了八字,点评为五个字"文曲星下凡",所以老狗是"第一风流才子".</div><p></p><p>可惜呀!“落毛凤凰不如鸡,下凡文曲星只剩皮”。(他从来没有后司街始丰文苑里发过贴)</p></div><p>曹文曲据说现在遵循一条原则:能用嘴巴解决的,决不动手;能用舌头摆平的,决不用笔杆<img title="em02"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img title="em02"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img title="em02"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img title="em02"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img title="em05"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5.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img title="em08"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8.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8-6 17:38
<p>哈哈</p><p>严重同意楼上的和楼上的楼上的。。。</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8-6 21:2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向左,向右</i>在2006-8-6 9:34: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nbsp;</div><p>曹文曲据说现在遵循一条原则:能用嘴巴解决的,决不动手;能用舌头摆平的,决不用笔杆<img title="em02"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em02"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em02"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em02"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2.gif"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em05"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5.gif" style="CURSOR: pointer;"/><img title="em08" alt="" src="http://www.317200.net/bbs/Skins/Default/emot/em08.gif" style="CURSOR: pointer;"/></p></div><p>补充一点:能用其他方式征服的,绝不用四肢。。。</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8-6 23:14
<p>《清史稿》对齐召南的记载 </p><p>到现在变成了《后司街》对风流涕淌的曹曲星的非议</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8-7 00:2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mmy_z</i>在2006-8-6 15:14:00的发言:</b><br/><p>《清史稿》对齐召南的记载 </p><p>到现在变成了《后司街》对风流涕淌的曹曲星的非议</p></div><p></p>你难道不知道齐大人和文曲星有某种联系吗?
作者: 始丰清溪    时间: 2006-8-7 01:06
今天在万松书院看到齐老的石刻雕像.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8-7 04:39
<p>唉</p><p>跑题了!</p>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6-8-8 09:05
<p>曹文曲小时和齐大人是邻居,难怪均是文曲星下凡。怀念和曹文曲、Jimmy_z一起光腚子在龙门坦水井头洗澡的日子。如今曹文曲和Jimmy_z都已经是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了。时间过得真真快啊!</p>
作者: 饭特稀    时间: 2012-12-24 11:05
老帖 越看越有味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