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原创]善意讥笑一下孙明辉先生的宗族情结 [打印本页]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3 01:15
标题: [原创]善意讥笑一下孙明辉先生的宗族情结
<p><font size="4">善意讥笑一下孙明辉先生的宗族情结<br/>陈抗行</font></p><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孙明辉先生“在回来的田间小道上”,闻着“夹掺着稻禾清香的微风”,忽然发出了一个“王里溪村的贾姓族人所期盼已久的愿望”:能不能像郭沫若给曹操、二月河给雍正翻案那样,也让贾似道一反“奸臣”形象。<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此,我忍不住想善意地讥笑一下,无意做任何的人身攻击:民间的宗族情结固然值得尊重和同情,但也无须为此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和包袱,去强调一段遥远的家族历史。<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不惜以最恶意的用心去揣测郭沫若、二月河翻案的动机,恐怕还是为了某个特定时代或特定领袖的政治需要吧?曹操、雍正在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符号象征是“改变与强权”:对曹操的翻案可以理解,正是国家产权的更替年代,以曹魏上升的合法性取代刘汉没落的合法性,正隐合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政治需求。<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而对雍正翻案的真实动机要隐晦得多。一个可能的解释恐怕在于当前地方政府出现的诸多“产权-代理”信息博弈难题,问题都是出现在地方政府身上的,老百姓最有怨言的都是与离他们最近的基层身上。这符合传统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政治思维,民意需要一个强权而又正直的皇帝。不过在今年三月国家发改委开的一次会议上,也有专家和高层官员表示,不能完全妖魔化地方政府。<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依照上述的逻辑,给贾似道老爷子翻案的时代需求要少得多,充其量也就是王里溪村贾姓后人那区区数百人而已。套一句经济学的老话:“有需求,才有供给。”孙明辉先生(或者是贾姓后人)的提议,并不足以在市场上形成大的需求动力,对央视这样高门槛的垄断机构,无法产生强大的供给动力。而当前更多的民意需求,恐怕还将停留在对类似贾似道这样的人物的愤怒控诉上,不管贾似道老爷子是否真得霸占了多少个民女、强抢了多少亩良田。这个提议,不提也罢。<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情感错误,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反之亦然,巴不得希望老爸是英雄豪杰、爷爷是绝世人物、祖上十八代个个出类拔萃。其实众生皆在滚滚红尘,谁曾想到他在某时某刻是多么的狼狈多么的无奈。<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什么要美化祖上?2000年,我和一位去德国马堡攻读神学博士的朋友聊天,他说,这源于我们缺乏心理慰籍,尤其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家族,在皇权的高压下颠簸流离,在代理集团派系的权争之间无所适从,我们需要一种荣耀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而某个不值得尊敬、不值得美化的祖上,则让家族负重千年。秦桧的后人想来就是如此,但秦桧在当年,自我感觉大概不会不好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的这位神学家朋友得出的结论是:一、人或一个家族是需要终极关怀的,得皈依主,得到主的荣耀;二、中国人是缺乏终极信仰的,很多时候,某个不负责任、不信因果报应(或不信末日审判)的家伙做的事情,会让子孙后代长时间留在阴影底下。<br/>&nbsp;&nbsp;&nbsp;&nbsp; &nbsp; 但我常常自诩是经济历史学家,对这种情况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几千年的皇权社会,对个人奋斗其实是压制的。首先表现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路径限制上,再用科举制八股文将99%以上的社会人口堵死在荣耀门口。社会人口需要合理分流,分流后的结果应大抵公平,否则,极少的“获取荣耀”路径、极高的竞争,将带来严重后果。<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可以理解贾似道留给后人的是怎样一个负面感觉了,即贾似道的品牌价值为负,这在皇权社会,人们多以祖上正面的品牌价值为自己获得更多空间的情况下,应该是一个灾难。至于贾似道究竟干过什么事,已无足轻重,只需知道,在传统史学家的笔下,权利场评判标准中,贾老爷子的品牌价值为负——这多少令人遗憾。<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至于真实情况,依据我的研究,贾似道至少不是奸臣,不曾觊觎过皇位,更谈不上是枭雄。但他肯定是缺乏能力和责任感,缺乏对局面的控制力,老是试图用谎言来弥补危机,新的危机在新的谎言中不断产生和累积,直至崩盘。<br/>&nbsp;&nbsp;&nbsp;&nbsp; &nbsp; 研究贾似道的意义不在于接受一个传统的结果就够了。历史的意义,在于无数的细节不断在发生,又不断在重复,从中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似乎更益于今天。至少今天天台的企业家们研究贾似道就有意义,在任用小舅子做高管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比如说,多想想,小舅子在公司里的地位是否和他的能力符合?<br/>&nbsp;&nbsp;&nbsp;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 22:41:16编辑过]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3 01:37
<font size="4">&nbsp;今年年初,看央视《大家》栏目,采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言其少年时极钟爱历史,但为何后来不走历史研究这条路,丁云:“中国历史向来是容易被篡改的,每个朝代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篡改历史。所以失了兴趣。”<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呵呵,为之一笑。</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 22:19:59编辑过]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7-3 07:27
<p>MBA和MPA确有种种相通之处,所以说政商结合,即可横行天下。</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3 07:37
<p>深奥滴!</p><p>边上看看!</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7-3 08:00
同看同看!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7-3 20:36
有点意思!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7-3 21:1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向左,向右</i>在2006-7-2 17:37:00的发言:</b><br/><font size="4">&nbsp;今年年初,看央视《大家》栏目,采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言其少年时极钟爱历史,但为何后来不走历史研究这条路,丁云:“中国历史向来是容易被篡改的,每个朝代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篡改历史。所以失了兴趣。”<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呵呵,为之一笑。</font><br/></div><p></p>我忘了谁说过“历史像个小姑娘。。。”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3 22:44
&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某哲学家批胡适:“实用主义者的胡适,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不过有今人考证,说胡适没有说过这句话。<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胡适在其介绍詹姆士实在论哲学的文章《实验主义》中说:“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胡适原话是讲哲学的,与历史无关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 14:50:12编辑过]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6-7-3 23:00
<p>楼主的思想文笔都很独特,由历史引申开来直到小舅子做公司高管。</p>
作者: niko    时间: 2006-7-3 23:52
有一套...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7-4 07:4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向左,向右</i>在2006-7-3 14:44:00的发言:</b><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某哲学家批胡适:“实用主义者的胡适,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不过有今人考证,说胡适没有说过这句话。<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胡适在其介绍詹姆士实在论哲学的文章《实验主义》中说:“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胡适原话是讲哲学的,与历史无关系。<br/></div><p></p>高,高,实在是高!
作者: 文人骚客    时间: 2006-7-4 10:43
<p><font size="4">胡适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由人打扮,按照你心中模样;</font></p><p><font size="4">我说历史是一个老粉黛,由人睡,就不给你生出娃娃。</font></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7-4 17:28
高人!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6-7-4 20:31
<p>缺乏深入研究,而妄下断语或盲从前人之言,如此文章,不如不写.</p><p>&nbsp; </p>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7-5 04:24
<p>看了楼主的文章,让我想起一个话题,就是秦桧为什么要奸臣,让你唾骂?</p><p>其实历史是后人写的,秦桧要是知道今天人们这样待他肯定是不高兴的。而且人们还忘记了他是一个书法家。据说,仿宋体是他创造的。</p><p>其实,站在忠君的历史条件下,要是岳飞打败金兵,迎回二帝,会怎样?中国出现了三个皇帝。那么,谁做皇帝啊?在皇权社会里,又要让多少孺子费口舌呢?怎么能体现现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说法呢?</p><p>所以因为忠君,就要替当时的皇帝着想。所以秦桧应该是最能体察赵构心思的人了。所以,背上历史骂名的还应有赵构。否则,秦桧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凭他的智慧,难道不清楚后人怎么评判他吗?</p><p>但是在中国君为上的传统思想里,谁又能去批判皇帝呢?写历史的人,敢吗?特别是经过理学浸淫的人,肯定不敢。</p><p>还历史本来面目,不是为秦桧翻案的意思!</p>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6-7-5 05:0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秀拔东林</i>在2006-7-4 20:24:00的发言:</b><br/><p>看了楼主的文章,让我想起一个话题,就是秦桧为什么要奸臣,让你唾骂?</p><p>其实历史是后人写的,秦桧要是知道今天人们这样待他肯定是不高兴的。而且人们还忘记了他是一个书法家。据说,仿宋体是他创造的。</p><p>其实,站在忠君的历史条件下,要是岳飞打败金兵,迎回二帝,会怎样?中国出现了三个皇帝。那么,谁做皇帝啊?在皇权社会里,又要让多少孺子费口舌呢?怎么能体现现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说法呢?</p><p>所以因为忠君,就要替当时的皇帝着想。所以秦桧应该是最能体察赵构心思的人了。所以,背上历史骂名的还应有赵构。否则,秦桧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凭他的智慧,难道不清楚后人怎么评判他吗?</p><p>但是在中国君为上的传统思想里,谁又能去批判皇帝呢?写历史的人,敢吗?特别是经过理学浸淫的人,肯定不敢。</p><p>还历史本来面目,不是为秦桧翻案的意思!</p></div><p><font size="4">有几点说明:</font></p><p><font size="4">其一,写这篇文章既没有翻案的意思,也没有反对翻案的企图——只不过想提供一些看历史的多种角度,历史可以从不同层面去看,得出的结果也大不一样。诚如鸣谦兄在上边说,对贾似道的研究并不深入,这个评判没错,因为我压根就没考虑去做翻案不翻案的文章,那需要更多的考证,不是我擅长。我只是基于现有史料,试图引入新的理论工具进行分析,比如说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的尝试其实也有一定意义的,当然这已远离了历史学常规研究的做法。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二,本文主旨不是写贾似道,而是就“祖上美化”这一话题小小地发一番议论,本属游戏文章,难登学术殿堂。至于是不是有“祖上美化”这一现象,也是从“松溪宰相家”这一文章带出,可能属于我夸张其词,但本文也没有恶意去扭曲、横加指责。如果有王里溪村的贾姓乡友觉得不痛快的话,先表示歉意。<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其三,关于秦桧,岳飞之死,他确实不应当承担终极责任,应当由宋高宗承担终极责任。二帝返回,宋高宗的统治合法性就不成立了,这是他的心病;宋王朝对武将的遗传性排斥,也是促成宋高宗杀岳飞的主因;岳飞缺乏那个时代的政治智慧,曾不恰当地卷入了宋高宗的立太子事件,因此遭致了忌讳。不过,就因为上述原因,为秦桧翻案,我还是觉得不可取,在宋高宗杀岳飞的过程中,秦桧仍然起到了极其恶劣的作用,秦桧虽然不是主谋,但绝对是帮凶。除非有新的铁证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弄反了,那自然另当别论。</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5 14:08:19编辑过]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7-5 16:59
我想他没有这个意思,哈
作者: niko    时间: 2006-7-5 18:25
我想也是哈
作者: 天台学术    时间: 2006-10-1 07:03
顶。
作者: 紫色心情    时间: 2006-10-4 18:28
先恶补一下历史。。。
作者: tianmeng    时间: 2006-10-8 22:2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文人骚客</i>在2006-7-4 2:43:00的发言:</b><br/><p><font size="4">胡适说历史是一个小姑娘,由人打扮,按照你心中模样;</font></p><p><font size="4">我说历史是一个老粉黛,由人睡,就不给你生出娃娃。</font></p></div><p>比喻都挺贴切的!</p>
作者: dingtiger    时间: 2006-11-9 20:50
<p>&nbsp;&nbsp;&nbsp;&nbsp;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歹贾也是天台人。要是放在现在,天台人当中有人官至政治局常委,很多人都会引以为豪,后司街的街民也会津津乐道,一旦是各种原因导致倒台,那么大家慢慢想好了——</p><p>&nbsp;&nbsp;&nbsp; 蒋介石曾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坏蛋,头号反动派,“打倒美国蒋介石”是当时很响亮的口号,如果现在让您去美国生活工作你又怎样想,溪口人对蒋介石又是怎样的感情,至少也为一口娴熟的“娘希屁”而自豪。</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11-9 21:11
<p><font size="4">重新看这个文章,想起了冯小刚为阿里巴巴拍的广告片—《跪族》。</font></p><p><font size="4">中国人大部分都有这种思想的。</font></p>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