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第二十兵团中将司令官陈克非从鄂西溃退入川到起义
[打印本页]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9-10-23 14:39
标题:
第二十兵团中将司令官陈克非从鄂西溃退入川到起义
作者:朱汝略
蒋介石在
成都
中央
军校召见陈克非,把宋希濂残部归他指挥,要派专机运送其家属至
台湾
,陈克非感激不尽
陈克非1917年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与吴文春、赵任、傅湘霆、范金镳、柔石是同班同学。
台中
毕业后到螺溪小学教体育
影片《席卷大
西南
》:陈克非见到的第一位解放军将领是贺龙,贺龙握着陈的手说,我们有二十一年不见面了。你打日寇有功,这样的老朋友是不能忘记的
宋希濂才情滚滚,大写挣扎和被歼经过。
天台
人说话硬钉钉。宋希濂看了还不服气
(宋成了俘虏,蒋家王朝的“送终将军”。“送终”与“宋钟”同音,钟指接替宋任十四兵团司令的钟彬(黄埔一期)。在战犯管理所,宋、钟下棋,宋不让钟悔子,王陵基说你连兵团司令都送给他当了,送一棋子又算什么?宋坚持说是两码事,不能送。大特务头子徐远举(小说、电影中的徐鹏飞)插话:是一码事!都是你们宋、钟的事!为此宋大为光火,要跟徐没完。后称宋为“鹰犬将军”,则引以为荣。)
邓小平访美,
美国
国务卿特邀陈立家为翻译
朱汝略、奚永宽《浙东军事芜史》陈克非从鄂西溃退入川到起义
1949
年
12
月
21
日
,董宗珩、曾苏元率十六兵团四万馀官兵于
什邡
通电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对集团,停止反革命战争,参加人民解放事业”。起义迅速在国民党嫡系部队中引起了连锁反应。据《大反戈》等书记载,是刘文辉、邓锡侯派出起义综合小组的张钫,赴国民党二十兵团,利用他与二十兵团司令陈克非的老关系,对其策反。
张钫
(
1886
—
1966
)字伯英,号友石(其石乃价值
连城
之上千方唐代古碑刻墓志,因号
千唐志斋
),
河南
新安
人。
陕西
陆军小学和
保定
连成炮科出身(与蒋介石有同窗之谊),加入
中国
同盟会参加辛亥武昌首义,
11
月任陕西民军东路大都督。
1915
年任袁世凯将军府中将参军,因反袁而入狱。
1917
年任反张勋复辟的陕西讨逆军第一支队司令,
1924
年又任北洋政府将军府略威将军。
1930
年接替韩复榘为河南省政府代主席,兼讨逆军第二十路军总指挥,
1931
再度代刘峙的河南主席。同年为鄂院皖“剿匪”总部中路军经一纵队指挥官,
1934
年任剿共预备军副司令参加
江西
第五次“围剿”红军。是国民党五届候补中央执委(六届中央执委),
1936
年
1
月任中将,次年为十二军团军团长、第一战区预备军总司令。
1938
年
2
月特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1946
年
7
月
31
日
晋升陆军上将。次年聘为国府顾问、
总统府
政务委员。是国大主席团主席、
徐州
“剿总”政务委员会常委,
1949
年去职赴台湾后,又奉派为豫陕鄂边区绥靖主任,
12
月在川北起义。解放后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著有《风雨漫漫血十年》,编《历代军事分类诗选》。
二十兵团于
1949
年
9
月在鄂西组成,下辖第一二四军和第二军,不久便分别溃败于
宣恩
、
咸丰
地区和
武隆
地区。两军主力尽失,兵团遂溃败进入
四川
。
1949
年
12
月上旬,陈克非率残部退成都。
12
月
4
日
,蒋介石在成都中央军校召见陈克非。蒋介石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表示嘉勉;不仅把宋希濂残部归他收容指挥,而且还于忙乱中询问其家属,表示要派专机运送台湾。对此,陈克非感激不尽。迷惘中,经张钫老先生点拨,陈克非遂派其亲信,去彭县刘文辉、邓锡侯处观望动静。
21
日上午,陈克非派往彭县做试探联系的使者刚出门,胡宗南便通知陈克非和十五兵团司令官罗广文新定的作战方案:要罗的十五兵团和陈的二十兵团于
12
月
24
日
向东往
重庆
方向挺进,吸引二野主力回头;而胡部主力则向西康方向撤退。当日晚,使者便折回,并告知陈:解放军各路大军都已逼近,共产党的起义政策不变,欢迎陈率部向人民起义,限三日内做出答复。次日中午,陈克非按规定时间与胡宗南总部进行联络时,发觉电话已拆,胡宗南已于清晨乘机飞逃海
南岛
。此讯终于使陈克非定下了起义的决心。随即打退了十五兵团的电话,叫一○八军参谋长张荣到兵团部来共商今后问题。张回话说,罗、张来到承包克非司令部,共谋“今后的问题”。陈说:“该我们自作主张了。目前情况明摆着,胡让我等向东挺进,目的是为他们西逃换得安全,实质上即让我等做替死鬼。再说,凭你我两部的实力也根本难以抵抗共军的强大攻势。”张荣宪插话说:“陈司令官的看法,我很同意,但不妨请提出你的主张,好让我们共同考虑定夺。”罗广文也点头表示赞同。陈克非试探着说:“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不是说已通电起义了吗?我们例不如与他们联系联系,往一起靠。可否?请你们参考。”罗广文痛快地说:“你的主张很好,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不然就做替死鬼、枉死鬼,那也太不值得了。你与刘、邓、潘是否熟识?我与他们只是表面之交,谈不上深知。如你已有所交涉的话,那我就归并给你,以你的名义出面得了。”陈、罗两人便分头做起义前的准备工作。陈克非再次派出使者赶彭县通报中共有关人员,并向刘文辉、邓锡侯索要起义通电,以作参考。
1949
年
12
月
24
日
,陈克非、罗广文分率二十兵团、十五兵团于四川
郫县
通电起义,宣传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事业,走上了光明大道。
陈克非原名建秀,字惟毓,又字锺灵。
1901
年
6
月出生于浙江天台县螺溪村的富商家中。
1917
年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与天台陈玉洋、戴石珉,
仙居
吴文春(黄埔四期)、李汉冕,
温岭
赵任,
临海
傅湘霆、朱光辉,
宁海
范金镳、赵平复(柔石)等是同班同学,
1921
年
6
月旧制四年毕业。是冯德培、朱洗、陈赓平、徐泽予、叶圣庄、林迪生、陈学西、陈启忠、张崇文、姜翊弘、陈三鼎的上届。在校时正是五四运动时期,在新思潮鼓舞下曾和同学一起去山村演出文明戏,宣传反帝反封建的运动。赵平复嫌学费贵,学校办得不好,只读了一学期就转学了。克非台中毕业后到故乡螺溪小学教体育。他所教授的木枪操,在天台首届运动会上夺魁。
1926
年
3
月,在大革命的高潮中,陈克非考入
黄埔军校
,初为入伍生,
11
月经升学考试转正式学生,入第五期政治科,
10
月奉命随北伐军北上,沿途投入政治宣传和战斗。攻下
武汉
三镇后,进驻武昌授课,与当地新收的男女入伍生总合称为武汉分校。
1927
年毕业时,已是宁汉分裂,由恽代英主持毕业典礼。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是国共
合作
最为密切、革命空气最为浓厚的一块圣洁之地。安排的课程内容也很丰富,如政治方面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论》、《唯物主义哲学》、《建国大纲》、《政治经济学》等,女生队还专门开了《世界妇女运动史》等课。武汉分校由蒋介石兼校长,汪精卫兼党代表,邓演达代理校长职务,顾孟馀代理党代表职务,张治中任教育长兼训练部主任、学生总队长,周佛海任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当时师资最强,政治总教官为恽代英、代理政治总教官李达,政治教官高语罕、沈雁冰(茅盾)、吴文祺、陶希圣、樊仲云、许德珩等,还聘请周恩来、李富春、郭沫若、李季、蔡畅、章伯钧、张国焘、李汉俊、陈潭秋、项英、
彭泽
湘、陆沉、郭冠杰和苏联顾问铁罗尼等任政治教官,军事总教官为兰腾蛟。
1926
年
10
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留在武汉负责筹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而后将把
广州
黄埔本校第五期政治科五百馀名学生迁至武汉,邓演达兼政治科主任。
11
月
1
日
武汉分校成立招考委员会,邓演达为主席,郭沫若、彭漪兰、王法勤、杨树森、王
乐平
、陈公博、李汉俊、董必武、刘芬、包惠僧、纪钱、郑强、李一氓(李民治)等十四人为委员。
12
月
8
日
考试录以全国各地男生九百八十六名,女生一百九十五名,编入本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这是我国历史上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参加系统的军事政治训练。陈伯钧、程子华、臧克家、郭天民、罗瑞卿都是武汉分校学生;女生有赵一曼、黄杰、谭乐华、谢冰莹、张瑞华、危拱之、曾宪植、游曦、黄静汶、胡兰畦、胡筠。
12
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科、工兵科学生在一千二百馀人迁来武汉,台湾国防部部长彭孟缉和国民党司令官陈克非也是当时五期的学生(陈克非是政治科早来武汉)。
1927
年
2
月
12
日
,武汉分校在武昌两湖书院举行开学典礼,出席典礼大会的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宋庆龄、吴玉章、于树德、徐谦、董必武、詹大悲等。
4
月初,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学生兵团一千三百馀人编入武汉分校入伍总队,全校学生和入伍生达六千馀人。武汉分校规模之大,教官人才之众多,不亚于黄埔本校,实为中国腹地武装革命势力的大本营。武汉分校政治教官第三次会议规定,分校学生必须实际参加政治工作和群众运动,每星期至少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国共产党领袖、文化界名流来校演讲一次。毛泽东
1926
年
9
月在广州黄埔军校向学生作过一次演讲,
1927
年
1
月在武汉分校向全体师生又作过一次演讲,主要内容是有关两湖的农民运动。
3
月
5
日
,毛泽东发表了《
湖南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武汉分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被编入教材。应邀到校作过演讲的还有宋庆龄、谭
平山
、陈独秀、矍秋白、吴玉章、董必武、彭述之、谭延闿、郭沫若、彭泽民、徐谦、于右任、甘乃光、孙科、向忠发等。陈克非在
1927
年
8
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期毕业,
1928
年北伐到达
济南
,第一师改称第九师,升为连长。一说他一毕业就任连级政治干部,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军第一师任少尉排长,不久升任营级军官,他却再三恳请师长蒋鼎文让他带兵打仗。蒋鼎文禁不住陈克非的再三要求,就说:“你要带兵,就必须降级当排长。”陈克非毫不犹豫地下到该师第二十五团当排长。第九师与陈诚的十一师(后扩编为十八军)是老蒋黄埔系的王牌,其前身即是黄埔校军教导团,从排长逐级升至团长。抗日战争爆发,陈克非所在的部队开赴前线。
1938
年
5
月,第九师在邳县、
郯城
一带激战四昼夜,牵制了陇海路东段的侵略军,全力策应了主力部队在台儿庄的会战。
8
月,在守卫鄂东门户田家镇的战斗中,陈克非的团负责正面抗击,重创日军。
1939
年底,经过七天协同作战,克服
昆仑关
,夺得了首功。后撤时,另外二个团沿公路行军,遭到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损失殆尽,第二军副军长兼师长(郑作民追赠中将,黄埔一期)于
1940
年
2
月
3
日
殉国,时致军事委员会曾下令撤销第九师番号以示惩罚。只有陈团取道小径,安全抵达营地,因而升任副师长。
1940
年秋,该师在
当阳
、
安远
伏击和牵制日军有功,恢复了番号。
1941
年春,第九师配合友军主攻
宜昌
城的外围土城,陈克非亲率部队激战七昼夜,攻下土城,并突入宜昌市。由于敌军施放毒气而退出。
1942
年
5
月,日寇侵入
缅甸
。第二军编入远征军左翼兵团的战斗序列。
1944
年
4
月,率领二十五团从打黑渡、七道河渡江,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游击战争,克平戛,围象达。
12
月初,升任师长。又率领主力进军
畹町
,强攻
回龙山
,占领田九谷。配备了全副美式武器装备,成为蒋介石直接控制的四十个美械师之一,以善于攻击驰名。该师虽属嫡系,但沾染旧军队的习气相对较少。这是因为陈克非治军有方。他爱护部属,胞怀宽广,关心官兵生活,提倡开展文体活动。用人不搞地方主义,调入军官都要降级使用,即使是天台同乡也不例外,官兵乐于效命。据说
云南
省主席龙云三公子是个青帮首领,又挂着少将头衔,专横跋扈,仗势欺人。公然用大卡车从滇西边境向
昆明
贩运烟土,武装押送。陈克非即令部队截获,将十八只油桶的烟土当众烧毁。抗战结束后,第二军缩编(实为改称)为整编第九师,第九师改称整编第九旅,陈为旅长。
1948
年整编第九师恢复建制为军,陈克非接任第二军军长。
1948
年春调任第十五军代军长,旋调回任第二军军长。同年
9
月
22
日
任少将。
1948
年冬,兼任荆沙警备司令。荆沙一带有土匪数千人出没。一夜,一家银楼的二百四十多两黄金被劫。作案的六个人身穿军装,人们怀疑是第九师的人所为。陈克非派遣精干人员查缉,人赃俱获,匪首落网,将七人就地正法,然后上报。当地士民无不拍手称快,并赞扬他有魄力,多谋善断。淮海战役时曾任第二兵团第五军参谋长。
1949
年
4
月,以第二军为基础扩编为第二十兵团,陈任中将司令官。
影片《席卷大西南》安排陈克非见到的第一位解放军将领是贺龙。贺龙握着陈的手说,我们有二十一年不见面了。还说陈打日寇有功,这样的老朋友是不能忘记的。从
1949
年上溯二十一年是
1928
年,那时贺龙在湘鄂边成立工农革命军北路总指挥部,任总指挥,下半年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陈克非在蒋介石的王牌第一军第一师任连长。他们二人如何有过结,尚待深究。
在陈克非、罗广文起义的影响下,
湖北
流亡政府朱鼎卿、十八兵团司令李振于
26
日分别在
金堂
和
简阳
起义,对保护成都古城和川鄂人民的生命,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作出了贡献。
宋希濂,湖南省
湘乡
县
溪口
人,于
1907
年出生在一个
富裕
中农家庭,蒋介石嫡系部队的重要将领,陆军中将。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被俘,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他们在
1959
年被中华人民
共和
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致力于祖国
和平
统一事业。
1948
年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宋希濂在
南京
参加了国民党“最后一次”全面的军事会议。不久,他就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总司令为白崇禧)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
1949
年初,他被任命为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他以第十五军、第七十九军、第一二二军编成第十四兵团,自请解除该兵团司令官之兼职,推荐黄埔一期老同学、与其长期合作的部下钟彬继任;以第二军、第一二四军编成第二十兵团(陈克非为司令官);以第一一八军为公署直辖部队。同时,还先后收编了田载龙的新编第一师、周燮卿的新编第五师、陈策勋的新编独立第一旅、土匪张钰琳的新编第一军等
湘西
地方武装,总计兵力十四万人。南京、
上海
相继解放后,宋希濂受白崇禧之命,统一指挥湖南岳
阳城
陵矶至湖北宜昌
南津关
一线的江防部队。
1949
年
5
月中旬,在汉浔间渡江战役中,第二军和第七十九军组成第十四兵团,司令官是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宋希濂兼任。
7
月初,人民解放军发起宜沙战役。此时宋是湘鄂边区绥靖公署司令官。第十五军二个团被解放军歼灭,宋希濂见势不利,急令第十四兵团的一二二军向大庸(今
张家界
)、第十五军残部向
石门
和
慈利
以
西地
区、第七十九军及第二九八师向渔关师和
五峰
一带撤退,并督令各部在宜昌
东北地区
顽强抵抗。稍后,因惧怕解放军迂回围歼,遂决定退出宜昌。
8
月初,宋希濂被调任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其部队改归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指挥。
10
月
15
日
,解放军进军大庸。宋希濂命第一二二军向湘西
永顺
撤退,但此时,该军已被解放军截断退路,包围在大庸县城,很快被歼灭,军长张绍勋、师长谢淑周、黄鼎勋均被活捉。
11
月
26
日
上午,宋希濂亲自带领一个纵队(由司令部部队及军政干部学校的学生组成,共约四千人),准备经
綦江
等地到高店场与其他两路汇合。
12
月
19
日
,宋希濂刚渡过大渡河,就被解放军团团包围。他抽出手枪准备自杀。被警卫排长袁定侯一把抓住。正在这时,解放军也冲了过来。宋成了俘虏,蒋家王朝的“送终将军”。“送终”与“宋钟”同音,钟指接替宋任十四兵团司令的钟彬(黄埔一期)。在战犯管理所,宋、钟下棋,宋不让钟悔子,王陵基说你连兵团司令都送给他当了,送一棋子又算什么?宋坚持说是两码事,不能送。大特务头子徐远举(小说、电影中的徐鹏飞)插话:是一码事!都是你们宋、钟的事!为此宋大为光火,要跟徐没完。后称宋为“鹰犬将军”,则引以为荣。
宋希濂被特赦后,写了不少回忆文章。也许是因为宋希濂的才情滚滚,也引发了起义的解放军高级将领用惯于拿枪的手拿起笔来:《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辑宋希濂所写《我在西南的挣扎和被歼灭经过》一文中的第四十六页第十三行起有这样的一段叙述:“毛(景彪)一到重庆,就和在
巴东
的陈克非通电话,询问鄂西战场的整个情形,并对陈克非说:‘老先生指示,要你随时把情况直接用电话报告。’陈克非答:‘今后一定遵照办理。’”这段记述不合事实。我在宜昌情况紧张时,曾接到过一次国防部的电话,这个自称是国防部的人员说:“要固守宜昌,不能轻易放弃。”此外,我一向没有同国防部打过交道。对于所谓毛景彪者,仅知有其人,却未见过面,更没有通过电话。(陈克非关于《我在西南的挣扎和被歼灭经过的一点说明》)天台人的态度是十分明朗的,说话也是硬钉钉的。宋希濂看了这段话后,还不服气,由文史资料选辑的编者在发表陈克非的说明时加了一个注:据宋希濂回忆,他在该稿中之所以这样写,是当时有此印象。
陈克非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五军副军长。而到了
1950
年
5
月,他又成了第四野战军第五十军的副军长(第四野战军
1950
年
5
月战斗序列),军长曾泽生、政委徐文烈、参谋长舒行,政治部主任何运洪。辖第一四八、一四九、一五○师。陈克非的部队再次缩编了。众所周知,曾泽生是在
长春
第一个起义的国军六十军军长,起义后即被编为林彪麾下的四野第五十军。这个部队有个特点:对电影《兵
临城
下》特别反感,全军上下一律拒绝观看,哪怕在十年动乱中亦如此。
陈克非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四届候补中央委员兼湖北省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和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不幸于
1966
年含冤去世。
1979
年
4
月,中央统战部在武汉召开大会,予以平反昭雪。陈将军夫人马如君及其三子三女均居美国,一家出了三位化学博士。次子立家任美国西方石油总公司副总裁。在邓小平(时任军委主席)访美会见里根总统时,即由立家充任他们的翻译。陈克非将军的忠骨归葬风景秀丽的故乡
天台山
。夫
人和
立家曾返乡探亲,他们身居
太平洋
彼岸,却时刻关心着祖国的统一和故乡的繁荣,并为此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陈立家
(
1938
—
)祖籍天台,入美国籍。美国亚美
利达
公司总裁。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留学美国,获硕士、博士学位。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担任过设备系统工程师,系统工程部电子计算机系统协调会主席。在西方石油公司总部担任负责
亚洲
事务副总裁。
1979
年邓小平访美,美国国务卿特邀其为翻译。在祖国投
资兴
办
大连
万通电信电缆公司、华美水产公司和亚美利达酿酒公司,在故乡办有天美制药公司。
五十军的一段历史记录:
1949
年
6
月
14
日
,第五十军奉命入
山海关
南下,归第四野战军建制。
9
月,到达湖北当阳地区,遵照中央军委和第四野战军决定,第一五○师所属部队按营、连建制,分别补入第一四八师和第一四九师;第一六七师改称第一五○师,师长王家善、政治委员李冠元。
9
月中旬,中南军区抽调一批中、上层军政领导干部到第五十军工作,送往
东北
军政大学学习的干部五百馀人分配回军。
10
月,参加鄂西战役,俘国民党军第七十九军代军长萧炳寅、副军长李维龙以下官兵七千馀人。
11
月下旬,奉命配属第二野战军进军四川。
12
月,参加成都战役,俘国民党军八千一百馀人,迫降一万七千七百馀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1950
年
2
月,第五十军奉命归属第四野战军建制,加上在鄂西战役和成都战役中解放、收编的国民党军官兵二万七千馀人,以及在四川招收的青年知识分子一千六百馀人,全军官兵已达五万八千馀人。
5
月,遵照中南军区的指示,将收编的川东挺进军士兵二千馀人补入第一四八师,将成都和平解放(中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兵团三个军的残部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六七师,师长方暾(黄埔三期),政治委员秦振,归第五十军建制,并在
天门
地区进行整训。
9
月下旬,第五十军奉命由湖北开赴东北,归东北军区指挥,在
吉林
西丰
、
辽源
、
磐石
、海龙一带集结待命。在此期间,奉命撤销了第一六七师和军炮兵团,组建了三个师属炮兵营。
1950
年
10
月和
1951
年
7
月,该军两次奉命入朝作战,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有七千馀人获
朝鲜
政府授予的勋章或奖章。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