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父亲的墓志铭 [打印本页]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9-4-9 22:15
标题: 父亲的墓志铭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父!

乙酉岁冬, 腊月十七 ,虞绍蛏浦,东关沽渚。

王家添嗣,名为浩良。自幼聪慧,全家厚望。

时至少年,举家迁杭,杭十中里,学业无双

六零年代,国运不昌,祖父蒙难,全家皆殃。

求学无望,上山下乡,六三之秋,登顶林场。

筚路蓝缕,造林开荒一身正气,磨难异常

对联灯迷,乐以忘忧;《陋室铭》文,吟诵朗朗。

山水之情,笔尖流淌;三载自考,小补愿望。

节衣缩食,教育有方,谆谆善诱,嘱其闯荡

为人父母,虽感欣慰,徒有空名,福未尽享。

多灾0八,祸福旦夕,晴天霹雳,两世相望。

山水迢迢,音容杳杳。不待皓首,呜咽之秋!

乘化归尽,乐知天命。铭记于斯,永世难忘。

葬汝于秀水之旁兮,掬清泉,虽非故土,胜似吾乡;

葬汝于高山之上兮,望四方,青山处处,岁岁重阳。



(兄弟共同执笔)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09-4-10 08:39
我家楼下住着的好象也是那时从杭州下乡到华顶林场的,现在在天台生根落户了。不过,看她年纪也不是怎么大啊。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9-4-10 09:10
同缅王叔……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9-4-10 15:29
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看到王伯伯就联想起我大舅舅。两个人景遇是如此相象,而且年纪相近、脾气相似。他们在风华正茂,都响应国家号召和承担家庭责任,背井离乡,一位从繁华的杭州城里下乡到寂寞的天台深山,一位从东海之滨的天台横跨大半个中国去了偏僻的青海。年轻时的两人都英俊潇洒、富有才华,但都都是憨直脾气,不会搞人际关系,加上所处的环境都不尽如人意。虽有能力和抱负,但都可以说是怀才不遇。远离家乡,际遇不顺,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号称“最幸福一代的人”,少时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吃不上饭,等成年了时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投在了穷乡僻壤里。我有好几位长辈,都是如此。或下乡、或支边、或回原籍支援农村建设,等等等等。他们都被“建设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鼓动,等到了他们中年时,时代巨变。他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信念在现实原来是这么的脆弱和滑稽。整个社会发生了颠覆,他们迷茫、无奈。这是时代的悲剧。
其实,比较我们的上代人,我们无疑幸福了很多。但我们其实也并不幸福,我们象蚂蚁一样忙忙碌碌,我们是我生存而努力着的一代人。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我们太在乎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我们失去了心灵的宁静,我们只有焦虑。我们没有精神的富有,我们只看到票子。我们可以不远千万里奔波着为了所谓的事业去而没有时间回老家看父母。
人在时,没有好好珍惜,但走了,后悔莫及。老虎两兄弟,都是孝子,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常和父母聊天交流。至少我是很少。看了老虎的铭,有以上感慨。请不要见怪。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9-4-11 15:31
缅怀。。。记忆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9-4-11 16:08
情深意切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9-4-11 17:16
深切缅怀。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9-4-11 17:40
感人!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9-4-12 11:18
那天在追悼会上听老虎的哥哥追忆他父亲一生时,感慨万分,身为一个异乡人,在天台奉献了他的所有。“虽非故土,胜似吾乡”让我这天台人感动,感谢他以他的青春及血汗美化了天台的山水,我们不会忘却。请王伯在天台幽静而温暖的山坳里,面对秀水青山,安息。

[ 本帖最后由 jimmy_z 于 2009-4-12 11:28 编辑 ]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9-4-12 11:32
感谢各位!尤其感谢老车同学,以及无数热心人的帮助。我父亲最终得以长眠天台。
作者: 飘在部队    时间: 2009-4-18 11:57
虎哥,小弟拜读三遍,感慨万千!
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彻心扉!所以我要常回家看看!
作者: 华顶归云    时间: 2009-4-27 15:21
戚戚有感。慰问老虎。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9-4-27 22:52
原帖由 华顶归云 于 2009-4-27 15:21 发表
戚戚有感。慰问老虎。


谢谢!

好久没有见到,欢迎来坐坐!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9-4-29 13:37
缅怀离世先辈,劝慰至亲节哀。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