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台州四庫》工程概況(征求意见稿) [打印本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6 15:43
标题: 《台州四庫》工程概況(征求意见稿)
《台州四库》工程概况
http://www.zhengmingqian.net/siku/newspage.asp?id=416

一  缘起、意义

       台州自三国吴太平二年(257)置临海郡至清末,入《台州府志》和各县县志有传的人物共5221人。其中:名宦667人、宦业711人、儒林112人、文苑885人、隐逸308人、方外256人、方技256人,义行358人、一行430人、孝友372人、寓贤280人、其它586人。属台州本籍的4096人(天台 1041人、临海945人、黄岩810人、宁海512人、温岭 405人、仙居261人、玉环122人)。客籍人物1125人。
       台州历代人物(含客籍人物),注重著述和编书,为后世留下大量的精神财富。据民国《台州府志》,选入《四库全书》的著作有114部,1360卷。其中著录者50部,849卷;存目者64部,511卷。“采择之多,亦颇足为台山生色。”除收入《四库全书》外,还有民国《台州府志·艺文志略》所辑历代书目1261部,其中经类169部、史类181部、子类191 部、集类710部。这些著作以儒家文献为主,惜乎亡佚大半。
       实际上,台州历代释、道著作之富,皆不逊儒典。以道家论,据统计:在4565卷的《大宋天宫宝藏》中,录自天台道藏的著述,有1300多卷,占四分之一强;在122卷的《云笈七签》中,录自天台道藏的著述,有30多卷,占四分之一左右。《大宋天宫宝藏》和《云笈七签》是宋代所编的两部全国性道藏巨著。以后,明代所编的《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以及清代所编的《道藏辑要》等,都是以宋代这两部的道藏为蓝本,因而也都包容了相当篇幅的天台道藏的内容。今人郑鸣谦先生校辑《天台道臧》,约800万字,可见一般。又如佛典(以天台宗文献为主),收入《大正藏》约62种,收入《卍新纂续藏经》约75种,两藏收入有关台州文化的著述达千万字。
       尽管台州文献“浩如沧海,郁如邓林”,由于历史原因儒、释、道各家自扫门前雪,而无统摄之概,自然也谈不上系统的整理汇编了。譬如清代临海学者宋世荦父子,自嘉庆初至光绪末,历时近百年,出资汇刻《台州丛书》,所收止于儒家。仙居李镜渠所编《仙居丛书》20册,计67卷,100余万字,亦不及释、道。如此种种,殊不利于台州文化之研究。同时,这批存世文献,有些属稿本(若冯赓雪《金鳌山集》、王舟瑶《台州文征》、范理《丹城稿》等)或抄本(若侯嘉翻《半船集》、郭协寅《石斋文稿》等);有些虽经刊刻,限于数量,现存已寥寥无几;至于《名山藏副本》之类,已是海内“孤本”。这些文献大都深藏秘阁,时愈久远,世更难见。如不及时抢救整理,少则数十年,多则上百年,这些所剩无几的珍物亦难逃荡然无存的命运。
       有鉴于此,在郑鸣谦先生的呼吁和倡导下,我们决定集蚍蜉之力以撼大树,开展《台州四库》工程的建设。
       这一工程将使我们拥有一部最齐备、最完整的台州历史文献总汇,可以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地了解台州文化对于台州人乃至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如韩、日等)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继承并发扬台州文化开放务实、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品格,促进台州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二  设想、计划

       编纂《台州四库》是以“台州”为中心,举凡台州历代人物(含客籍人物)之著述及有关台州之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等社会资料之搜求,固无论矣。抑有进者,释之天台宗、道之天台宗(包括唐天台仙派、宋紫阳派及清全真龙门派桐柏支派等),法教广流,宗风远振,其后来著述亦当收入,不然无以明流变也。此其一也。
       第二,所收文献的下限可定在清末。此后文献可考虑有选择地编为“续集”。
       第三,现存“台州”文献,鲜有整理,故以手稿、刻本为主。倘若影印,既省时又省费,而且可以全无错误。但我们认为:除书画之类供人欣赏者除外,凡是给人研究、参考或阅读之书籍,应以“便利”为第一条件。而此所谓“ 便利”,又当是客观的。若我辈学人,检读古书,倘无断句标点,恐非难事,但于大众,却不尽然。我们出书,应以服务大众为要务,为他们着想,并为他们谋便利。由于这一理由,我们宁愿标点排印。关于标点问题,详见下文《编纂条例》。
       第四,在用纸上,与其多花钱仅求外观,不如节省费用多印几本比较有用之书。故本书用纸,只在保存。至于印数,因所费近千万,只能暂定百套。同时,我们会制作可进行全文检索的电子版《台州四库全书》,用于大众普及。
       第五,台州文献是台州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所以,我们准备多方筹资,建立基金。根据出版规划,造好分期出版预算计划。所有与事人员及单位都将附刻《台州四库》书中,以志盛事也。
       第六,我们将用三年(2008年至2011年)时间推出附有校勘记的繁体竖排标点排印本的《台州四库》精华本,收入台学典籍近500部,约0.4亿字;再用七年(2011年至2017年)时间推出以繁体竖排断句排印本的《台州四库》大全本,收入台学典籍1500余部,约1.5亿字;并在2014年前完成著录近10000部台学典籍《台州四库总目》和多卷本《中国台学史》。
       第七,《台州四库》工程还包括《台学与中华文化研究丛书》三十种,此项目将分成“台学研究”和“台学经典研究”两个系列,将以招标形式,分年分期完成。这些研究课题希望能反映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
       第八,《台州四库》的编纂是一项巨大的学术文化工程,必须国内外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我们计划将这一工程分成若干子项目,由各参与单位(或个人)分别承担,按统一要求来完成。


     三、编纂条例

(一)、选目
一、《台州四库》所收书籍包括:
(一)台州历代人物的著述;(二)与台州有关的文献。
二、收书时限自先秦至一九四九年止。解放后文献可考虑有选择地编为“续集”。

三、《台州四库》按照儒藏、道藏、佛藏、别藏四部分类。各藏文献收入应兼顾地域与宗门,以便推宗明变。我们认为,《台州四库》在分类上应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应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不以传统经、史、子、集四库进行分类,转以儒藏、佛藏、道藏、别藏四部分类。这是因为传统四库分类法有明显的尊儒斥佛贬道之嫌,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故宜并举,不能偏废。同时儒、道、佛三家之外,尚有墨、法、名等百家(四库所谓“子部”)和非传统学科所能涵括一些近代至现代著作,故立别藏以涵之。)
三、对于各书篇目卷次,一仍底本原貌,不割裂,不重编,保持其完整性与独立性。


(二)、底本、校本

一、收集所能见到的各种版本进行比较研究,弄清版本源流,尽可能选定内容最完整、错误最少、校刻最精的版本作为底本。
二、选择在版本系统中具有代表性和校勘价值的两三种版本作为校本。同出一源的版本原则上应该选用祖本或最早的本子,但也可以采用经过后人精校的翻刻本。
三、如果无法取得选定的善本(包括复印本)作为底本,可以用比较易得的版本作工作本,按照善本过录在工作本上,改成与善本完全相同的本子后作为底本,然后进行校勘。
四、底本的序跋及其它附录材料应予完整保留,校本中有价值的类似材料也应酌情收录,并注明出处。
五、如无完整的善本作底本,可选属于同一系统、文字比较好的两个残本互补,合成一个内容完整的底本。
六、关于辑佚。
(1)如果原书就是辑佚本,且有不同的辑本,应在比较不同辑本之后,选择辑佚最全面准确的辑本作底本,然后再与其它辑本校勘,在篇目上拾遗补阙,把底本未辑到的内容补进,补进的部分需要严格注明出处,编于全书的最后,不打乱底本原有编次。
(2)对传世本,原则上不要求补遗。
七、底本无目录者,应补目录;目录篇目阙漏者,应补全;目录与正文篇题不一致者,以及有目而无正文者,保存原貌。以上几种情况,均须在《校点说明》中说明。
八、尽量采用已有的、好的整理本。

(三)、校点说明

一、每本书前都要有一篇校点说明。
二、校点说明应包括作者生平简介(并括注所依据的主要传记材料)、本书内容价值简介、版本源流简介、确定底本校本的说明,以及其它需要向读者交代的内容。篇幅不宜过长,力求言简意赅。
三、版本的全称要准确,用影印本的要写明其底本(如《四部丛刊》影印某某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某某本;《四库全书》现已有两种影印本,应注明影印文渊阁本或影印文津阁本)。校本要拟定简称,以便写校勘记时使用。简称要简明准确。
四、对于一位作者有多种著作收入《台州四库》者,各书校点说明都要写作者生平简介。如其著作在某部类中首次出现,生平简介应相对详细一些;再次出现时,可较为简略。

(四)、校勘

一、《台州四库》出校力求精练、到位,主要做版本对校,且避免做烦琐校勘。
二、校改原则:
(1)底本有误,校本不误者,慎改底本原文,出校说明。
(2)底本、校本两通,文字差异很大者,不改底本原文,出校说明。
(3)底本、校本两通,文字小有差异者(主要指同义词、近义词异文或无关紧要的虚词异文),不出校。
(4)底本不误,校本误者,不出校。
(5)底本原文有疑问,无法解决者,出校说明。
三、尽量参考前人的校勘成果,对其举证和引书进行复核后,充分吸收其正确意见。
四、校勘记文字力求规范,简明扼要,慎断是非。运用校勘用语应符合习惯用法。先举原文中存在异文的字,下面举称各本异同或校改情况。普遍性的问题可在《校点说明》中指出,或在首次出现时说明。
五、校勘记位置在当页之末,注码用圈码。原文(包括正文和注文)中校勘记的注码,放在表示停顿的标点之下。
六、显着的版刻错误,根据上下文可以断定是非者,如“己”“已”“巳”的混同之类,径改而不出校记。
七、作者原文避本朝名讳及家讳者,一般不改,个别影响理解文义的避讳字,可出校说明。缺笔字则补足笔划。
八、明清人传刻古书避当朝名讳而改,或引用古书而避当朝名讳者,如“桓玄”作“桓元”、“玄怪录”作“元怪录”、“弘治”作“宏治”之类,应据古本及原书回改,可于首见处出校说明,余皆径改,不再一一出校。
九、底本中的异体字、俗体字,不要求统一规范,但尽量用通行的。
十、书中引文与通行本文字不同者,一般不出校,不改动原文。如果引文确实有误,可出校说明。
十一、 对于收入《台州四库》现成的校点本,如果是汇校本或校记较多,可按本体例适当删繁就简。

(五)、标点

一、根据现行标点符号的用法,结合古籍整理的通例,使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 ))、书名号(《 》)、间隔号(•)等符号进行规范化标点,具体用法可参考《古籍校点释例(初稿)》。
二、尽量少用叹号、分号,不使用省略号、破折号、专名号、着重号、连接号、反诘问号。
三、关于引号。
(1)不使用“”、‘’,而用「」、『』。
(2)原原本本引用者及删略引用者,加冒号、引号,末尾引号内加句号、问号或叹号。
(3)举称大意者,加冒号,不加引号。
(4)部分节引,只加引号。
四、关于书名号。
(1)不使用波浪线,而用《》。
(2)书籍统称不加书名号,如五经、四书、三礼、二十四史等;书籍简称需加书名号,如《毛诗》、《论》《孟》(《论语》和《孟子》)、《说文》等;丛书加书名号,如《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等。
(3)附属于某书的注释之作不加书名号,如传、注、笺或毛传、李(善)注、郑笺等。
(4)《春秋》、《左传》(或《公羊传》、《谷梁传》)加年份的标点,一律作《春秋》某公某年、《左传》(或《公羊传》、《谷梁传》)某公某年,而不把年份前加间隔号标在书名号之内。如但引某公某年文字而略去其前书名者,则某公某年应加书名号,作《某公某年》。
(5)所引篇名后有“篇”字者,须查看原书篇名是否带有“篇”字,如有,则将“篇”字标在书名号内;如无,则将“篇”字标在书名号外。如《论语》原作“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则标为“《论语•学而》篇”、“《论语•为政》篇”;《荀子》原作“劝学篇第一”、“修身篇第二”,则标为“《荀子•劝学篇》”、“《修身篇》”等。
五、对原文补、删文字时,不使用增删符号(方括号、圆括号),一律在校记中说明。
六、以上规定,原则上要求统一。有些细节,可视各书的不同情况在一部书之内统一。

(六)、分段

一、根据文字内容,适当划分段落。
二、划分段落既要顾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也要顾及每一段与全篇的关系。一般来讲,记事者(如史书)当以时间或事件的顺序为依据,论说者(如诸子)当以论点层次为依据,抒情者(如诗文)当以感情的发展为依据。段落的划分允许有校点者自己的理解。

(七)、版式

一、版面为繁体竖排。
二、各段另行低两格开始,转行顶格。为了表明内容层次,需要分成大段和小段的,大段与大段之间可空一行。
三、原文中有大段引文(如史文中有长篇诏奏、辞赋、疏议等),可采用另起低四格,转行一律低二格的形式,起讫不必加引号。
四、原书注文排单行小字,加标点。

(八)、 出土文献

一、出土文献,由于性质特殊,按照通行的惯例进行整理。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7-4 21:32 编辑 ]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6 15:48
四、台州四库总目提要[1]



(一)、台州儒藏
经部·易 类
《王弼易二系注》
南朝·齐·顾欢撰。欢,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人。好道术,嗜儒、道之书。母亡隐遁不仕,于天台山聚徒开馆,受业者常近百人。齐太祖辅政,欲征为扬州主薄,辞不就。《南齐书》本传云:“注王弼《易二系》,学者传之。”又云:“欢于高帝践祚时进《治纲》一卷”,“东归,上赐尾、素琴。” 朱彝尊《经义考》云佚。
《易总》十五卷

唐·王远知撰。此书见《龙城录》、《赤城志》、《经义考》、《浙江通志》、《两浙名贤录》。书久佚。
《易解》
宋·石牧之撰。(1015—1093),字圣咨,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试校书郎,移天台县令,“春秋释奠,入而行礼,生徒与事,品物如制。”时王安石知鄞,陈襄知仙居,号江东三贤。后历知江宁、盐城、雍丘三县,通判温、湖、舒、建四州。入为越王宫太学教授。后以尚书都官郎中知温州,赵清献尝次韵见寄。哲宗元八年卒,年七十九。事见《苏魏公集》卷五五《石君墓碣铭》。此书《绍兴府志》作《易论解》。《经义考》云佚。
《易说》

宋·罗适撰。适,(1029—1101),字正之,别号赤城,宁海人。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桐城尉。历知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五县,提点两浙、京西北路刑狱,官终朝散大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三。有《赤城集》十卷,已佚。事见清光绪《台州府志》卷七二附宋舒《朝散大夫罗公墓志铭》,同书有传。事迹详《台州府志·儒林传》。是书一作《易解》。是书见舒所撰墓志宏志云其家尚有钞本,此书见嘉定《赤城天台志》。《经义考》云佚。
《朱氏易(传)》
宋·朱撰。,字宝仁,临海人。元丰五年进士。事迹详《台州府志·文苑传》。《经义考》云佚。
《周易集解》
宋·石撰。(1128~1182),字子重,号克斋,南宋临海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任桂阳县主簿、武进知县。善断案,勇于为民请命。迁尤溪知县,扩建学校,置学田数百亩,以充经费,学风大振。累迁太常主簿,代朱熹知南康军。子重警悟不群,究心理学,与熹友善,晚年同讲学于鼓山书院。熹名其所居曰克斋,及卒,为之铭墓,又尝称其论仁之体要甚当,学者称克斋先生。所著有《克斋文集》10卷,《周易》、《大学》、《中庸》集解10卷。此书《经义考》云佚。
《周易讲义》一卷
宋·商飞卿撰。此书载《宋史·艺文志》。《经义考》云未见。
《古易补音》
宋·赵师珙撰。师珙,字共父,宋宗室,临海人。绍熙元年进士。事迹详《台州志·儒林传》。楼钥与论是书义例,称其取吴《补音》之说以补《古易》之音。《经义考》云今佚。
《周易程朱先生传义》附录二十卷

宋·董楷撰。楷,字正叔,临海人。宝四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其学出于陈器之,器之出于朱子,故其说《易》以洛、闽为宗。是书《四库》著录。提要略云:“是编成于咸淳丙寅,合程子《传》朱子《本义》为一书,而采儿子之遗说附录其下,意在理数兼通。又引程、朱之语,以羽翼程、朱,亦愈于臆凿空,务求奇于旧说之外者。”此书《四书》及《通志堂经解》均作十四卷,书名即题《周易传义附录》,今北京图书馆藏有元至正二年居敬堂刻本,书名与卷数均与《四库》及《同志堂本》不同,并有附刻三种,题为“董楷辑”。此为存世之最早最完之本,故据以著录。
《学易记》九卷

宋·李简撰。简,字敬可,宁海人。嘉定十五年特科。历任莱芜、东平、泰山丞。此书即在官时所作。自序谓:“居莱芜几二载,节取籽言凡三度,心有未安,夜以继日,有所得即书之。及移东平,积缪说百余段。及得各家《易解》读之,暗与前贤相合者十之二三,私心颇自信。几未岁承乏泰山,遂取向之所集《学易记》加去取焉。”《四库》易类存目谓其书“仿李鼎祚《集解》、房审权《义按》之例,采《子夏易传》以下六十四卦之说,间附己意。诸家之书,十不存一,其佚文赖此以存。”见《经义考》及《台州经籍志》。
《周易荟粹》
宋·杨明复撰。明复,字履翁,号浦城,临海人。少从瓮丹山学,郡守王华甫聘为郡学正。此书据弘治《临海志》及《台学源流》。今佚。
《周易正义》

宋·戴希贤撰。希贤,字与斋,台州人。淳特科。任馆职。《台州经籍志》云书佚。
《易象》二卷


宋·李桂老撰。桂老,黄岩人。嘉熙二年进士。官秘书。是书见《台州府志》及雍正《浙江通志》。今佚。
《易解》

宋·叶皆撰。是书见嘉定《赤城志》,《经义考》云今佚。按皆,字孟我,临海人。庆元二特科。官终宁国主簿。陈耆卿以新凉入郊墟为韵简叶孟我丈》:“警夜听鸣蛩,聒午闻啼。不知谁使令,万态俱悠扬。宋玉辩已非,欧阳赋何忙。正念有冰壶,日日如此凉。”
《易志》十卷

宋·刘庄孙撰。庄孙,宁海人。字正仲,号园,吴子良门人。全祖望胡梅涧藏书窖记》:“宋之亡,四方遗老来庆元者多,而天台三宿儒预焉:其一为舒岳祥,其一为先生,其一为刘正仲庄孙,皆馆袁氏。”事迹详光绪《台州府志·文苑传》。此书一作《易书》。《经义考》云佚。又有《诗传音旨补》二十卷、《周官集传》二十卷,见袁桷撰墓志。亦佚。
《讲易会要》二卷

宋·贺一正撰。一正,字定伯,号东野,临海人。咸淳初为本邑教谕。《临海著录考》云今佚。
《易象占》

宋·周敬孙撰。敬孙,字子高,临海人。太学生,入元隐居不仕。事迹详《台州府志·儒林传》。此书见《元史》一九卷《周仁荣传》。《赤城新志》云今佚。鸣谦按:初,金华王柏讲学上蔡书院,敬孙从之研习朱学,遂得性理之旨,故其言易当近于朱子。
《周易通义》二十卷、《周易或问》五十卷、《周易释蒙》五卷、《周易发例》三卷


宋·黄超然撰。超然,字立道,号寿堂(一作云),黄岩人。师事王柏。宋末两与乡贡。入元不仕,晚年筑西清道院以居。英宗至治初卒,年六十二。事见明万历《黄岩县志》卷五、《宋季忠义录》卷一三、光绪《台州府志·儒林传》。鸣谦按:超然学出于王柏,为朱子三传弟子,故论《易》有本原。所云“上古之书,莫大于《易》,中古之书,莫大于《春秋》,《易》有吉凶,《春秋》有刑德。《易》例圆通,深明其意,谨严与《春秋》等。”其说颇新颖,上海图书馆藏有明抄本,惜诸书多有阙失,今收入《续四库全书》第2册。卷次作《周易通义》八卷、《发例》二卷、《识蒙》一卷、《或问》三卷。
《懋翁玩易》十卷



宋·方仪撰。仪,字仪父,黄岩人。性冲淡温厚,沈思于《易》,至老无倦,有《懋翁玩易》、《候樵存稿》五卷,均佚。事迹见《宋元学案》,及光绪《台州志·儒林传》。
《易学直指本原》
元·盛象翁撰。《经义考》云今佚。按:象翁,字景则,黄岩人。游车若水、黄超然之门,二人并邃于《易》:车主明象,黄专析理;象翁会而通之,溪南应氏谓其有功学者。又师王柏,累官昌国州判官,学者称圣泉先生,有《圣泉集》。
《易义指归》四卷
元·陈廷言撰。廷言,字君从,宁海人。以进士官集贤侍讲。光绪《台州志·宦业》有传。是书见《千顷堂书目》、《经义考》云未见。又有《贻笑集》,载光绪《台州志》。今佚。
《易心》三卷
元·王恺撰。恺事迹无考。黄虞稷曰:台州宁海人。见竹堂、千顷堂二书目。《经义考》云未见。
《易学直指本原注》
元·盛侍道撰。侍道,字希曾,号通源,黄岩人,象翁之孙。尝取象翁作《直指本原》注之,阐明天人之蕴。见《台州外书》。今佚。

[1] 此《提要》据郑鸣谦所著《台州经籍通考》酌情删节而成,特此说明。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6-19 13:42 编辑 ]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6 15:48
《河图洛书说》

元·牟楷撰。楷,字仲斐,号九溪,王柏再传弟子。笃志于正心诚意之学,学者称为静正先生,父老称其政为不可及,后通判梓州卒。《宋元学案》:“牟楷,字仲裴,黄岩人也。学者称为静正先生。刻志正心诚意之学,以养母不仕。时天台方行王鲁斋(即王柏)之学,先生不知师传所出,要亦其私淑也。所著有《九书辩疑》、《河洛图书说》、《春秋建正辩》、《深衣刊误》、《定武成错简》、《管仲子纠辩》、《致中和议》、《桐叶封弟辩》、《四书疑义》。门人称曰‘牟氏理窟’。(补。)”《台州府志》载:“先生号九溪,教授生徒至数百人。”
是书今存二篇:一曰《河图洛书总说》,一曰《河图洛书议》,载《黄岩志》。
《周易爻变义蕴》四卷

元·陈应润撰。《四库提要》云:应润,天台人。始末未详。《黄集》有是书《序》,称其字曰“泽云”。又称其延间由黄岩文学起为郡曹掾,数年调明掾,至正乙酉调桐江宾幕。首卷应润《自序》题“至正丙戌”(案《经义考》载此《序》,题至治丙戌。至治有壬戌无丙戌,干支不合。且黄《序》题至正丙戌,《序》中称“延间余丞宁海,又数年余为越上盐运,三年余乞老金华”。二年进士,下距至治壬戌仅六年,安有乞老之事?此必《经义考》刊版之讹,非此本传写之误也。谨附订於此),则是书成於桐江也。其书大旨谓义理玄妙之谈,堕於老庄,先天诸图杂以《参同契》炉火之说,皆非《易》之本旨。故其论八卦,惟据《说卦传》“帝出乎震”一节,为八卦之正位,而以“天地定位”一节,邵氏指为先天方位者,定为八卦相错之用。谓文王演《易》,必不颠倒伏羲之文,致相矛盾。其论太极、两仪、四象,以天地为两仪,以四方为四象,谓未分八卦,不应先有揲蓍之法,分阴、阳、太、少。周子无极、太极、二气、五行之说,自是一家议论,不可释《易》。盖自宋以后,毅然破陈抟之学者,自应润始。所注用王弼本,惟有《上、下经》六十四卦,据《春秋传》某卦之某卦例,如“《乾》之《》”曰“潜龙勿用”、“《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吉”之类,故名曰“爻变”。其称一卦可变六十四卦,六爻可变三百八十四爻,即汉焦赣《易林》之例。盖亦因古占法而推原其变通之意,非臆说也。每爻多证以史事,虽不必其尽合,而因卦象以示吉凶,以决进退,於圣人作《易》垂训之旨实有合焉。在宋元人《易》解之中,亦翘然独秀者矣。
《易说》
明·徐森撰森,字宗茂,黄岩人。洪武间以荐官徐闻教谕。事迹详《台志·儒林传》引杨荣撰墓碑铭。今佚。又有《书义》、《诗义》、《礼记义》、《四书辨疑》见雍正《浙江通志》。俱佚。
《易说》
明·郭撰。,字德茂,原籍仙居,徙居黄岩,后居太平(温岭)。元末隐居教授。洪武初用荐知饶阳县事。是书《经义考》云佚。
大易枝辞》

明·方孝孺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人。建文中官侍讲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据《逊志斋集》有《与苏先生书》云:“《周易》颇厌近时传注繁复附会,欲为枝辞十余卷,发圣贤君子大意,使人不惑于众多纷纭之论,历时已久而未能成书。”卢演《正学先生年谱》则谓:“洪武二十四年,先生年三十五,在缑城著《大易枝辞》成。”《经义考》云佚。
《周易传疏》

明·王启撰。是书及其所著《周易疏义》载《两浙名贤录》、《千顷堂书目》及《经义考》。俱云未见。
《学易记》五卷

明·金亨撰。贲亨字汝白,临海人。初冒高姓。正德甲戌进士题名碑之高贲亨,即其人也。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光绪《台州志·名臣》有传。是书据光绪《台州志·艺文》,为晚年读《易》时所记。惜阴轩丛书本排印。卷一本《周易本义》“论卷首九图”,其论“河图洛书”引《易纂言外翼》之说,谓吴澄马背旋毛、龟背坼甲之说为“草庐此说,亦似有见”;论“先天图凡四图”引朱熹“先天乃伏羲本图”之说,谓“横图是画卦自然次序,故可见其数之逆,若圆图本列方位,而数之逆顺,非所重矣”;论“后天图凡二图”曰:“先天非无用也,而重在体,后天非无体也,而重在用”,谓朱子、邵子、胡玉斋、蔡西山、李隆山、项平庵之论“皆是”;论“卦变图”曰:“窃疑此图而未能究其义”、“本义所指者十九卦而已,不知圣人何独取此数卦之变,而他不复言也”、“谓无卦变不可也,谓某卦变自某卦不可也,谓某卦变某卦不变不可也。盖易道无穷,圣人观象取义,并非一例,随其卦之所重与象之易见者,各指以示人,非特以其变而言也”,此说亦为有见。又论《周子太极图》曰:“周自太极图,深明易道,得群圣之心,而所谓无极而太极者,尤足以发明孔子未发之旨。”我们应当注重金氏认为周敦颐《太极图》“深明易道”、“发明孔子未发之旨”之说。由此可见,时至明代中叶尚无所谓《周子太极图》源于异端者。
《周易传义存疑》一卷

明·应大猷撰。是书专取程传、朱子《本义》所未安者论之;《系辞》以后程子无传,故亦止六十四卦。同安洪受校评,临海陈锡序,被秦鸣雷誉为“造理精深,铸词雅则”之“不朽”杰作。今存。
《读易杂钞》

明·林天爵撰。天爵,字进修,太平人。由岁贡官吉安训导。此书见嘉靖《太平志》及雍正《浙江通志》。未见。
《易义系图》、《启蒙通释正误》

明·章文禄撰文禄,字秉道,号百可,黄岩人。嘉靖初,以贡至京师。王启序此书略云:“文,有言者也;象,无言者也。文之所示者浅,象之所示者深。百可先生有契于此,时出己意别为新图,发阴阳之秘,俗学所不到者。”
《周易义丛》十六卷、《周易发蒙集解》《易纬》无卷数

明·叶良佩撰。良佩,字敬之,号海峰,太平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南京型部主事,撰《刑法论》两篇。后隐居家乡,专意著述。自称少年攻文学词章之学,壮年治经世济民之学,晚年专养心修身之学,学凡三变,而更接近于道,还著有《嘉靖太平县志》、《天文便览》、《地理粹言》、《韵语类编》、《海峰堂前稿》等。《周易义从》,《四库提要》云:“是编用王弼本,采辑古今《易》说自子夏《传》迄元龙仁夫,凡一百七十七家。或自抒己见,则称“测曰”,以附於后。诸家皆有去取,惟程《传》全录;诸家皆以时世为次,惟朱子《本义》则升列众说之首:其大旨可以概见也。”谦按:是书卷首“图说一”列《河图》(十数)、《洛书》(九数)、《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黑白位大横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即《先天图》)、《河图序数图》、《洛书序数图》、《先天则河图生数图》、《先天则河图方位图》、《先天合洛书图》、《先天变后天图》、《周易反对卦变图》、《周易爻变图》、《太玄准京氏卦气图》,计十三图。其图多本朱熹《周易本义》而出,所据十数《河图》与九数《洛书》衍出之六图,自注“皆出玉峰车氏宇宙略纪”。此六图可视为后来李光地、江永、胡煦、张楚钟等人推衍“河洛”图书的先驱。其图所谓“序数”仅取个位,如“河图序数”:“一生三、三生九、九生三十七为七”,“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为六”。《反对卦变图》则准李挺之《变卦反对图》衍得,《爻变图》则谆朱熹变占图而衍得。《太玄准京氏卦气图》之出处,则自注:“右图见唐王涯纂释太玄经”。此图以《易》卦与《玄》之方、州、部、家合为一图(见图一百五十六),图说:“说者曰,卦气起于中孚,京房传于焦赣,焦赣得之隐者。以四正卦分主四方为方伯,监司之宫用坎、离、震、兑者,是二至二分之日,四时专主之气,以复、临、泰、壮、、乾、、观、剥、坤为十二辟卦,卦主十二月,且分四十八卦为公、侯、卿、大夫,而六日七分之说生焉。卦气以中孚为冬至之初,颐上九为大雪之末,太玄仿之,亦以中为阳气开端,冬至初也。养有奇赢二赞,大雪末也。皆以京氏谱图为次序,特变其名称尔。”因其谓此图出自唐代,录而存之可资易图研究之参考。《发蒙集解》、《易纬》二书据光绪《台州志》云佚。又有《读书记》、《洪范图解》载《太平志》及《经义考》。未见。
《易图解》

明·秦谦撰。谦,字光表,号慕溪,临海人。嘉靖四年举人。官金华教谕。此书载光绪《台州志·艺文》,未见。
《易经申义》


明·林兆贵撰。此书载雍正《浙江通志》及《台州府志》。今未见。
《易义》

明·吴时来撰。此书久佚。据林一焕所撰行状,时来以劾严嵩遣戍横州,后起为南京右都御史,提督操江。在院中每夜注《易》至三鼓;有劝其就睡者,时来以戍横州时未了事答。
《易原》一卷

明·陈锡撰。锡,字元之,又字南衡,天台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官礼部主客司主事。光绪《台州志·文苑》有传。是书系忤严嵩罢官后所作,辨阴阳象数之旨,证以古今事变,识者谓远过杨诚斋。明万历间有重刊本,前列邹元标序,今有存本。
《易经原古》

明·黄绾撰。是书为《五经原古》之一。自序谓:“予因忧患得之,学之不易,今敢定之。以先天诸图有图无书为伏羲《易》,以《彖辞》为文王《易》,以《彖辞》为周公《易》,以《彖传》、《小彖传》《系辞传》、《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孔子《易》。其《文言》之错于《系辞》者则归之《文言》;其《系辞》之错于《说卦》者则归之《系辞》。凡错者皆正之,详于各节。敢以平生所得之艰难者释其义。或先儒之说有不同者,亦不敢废。谓之曰《易经原古》。”见《黄岩县志》及《台州经籍考》。《两浙名贤录》作《五经、四易原古》。《经义考》作《四易原古》。
《周易卦义》二卷

明·徐奇撰。奇,字国章,天台人。嘉靖间岁贡,官卢州府学训导,升赵府长史。是书见光绪《台州志》引《明史·艺文志》。未见。
《易经中说》

明·郭振民撰。振民,太平人。是书及《四书中说》、《鱼目集》见康熙《太平志》。俱佚。
《周易解》

明·金孚兑撰。孚兑,字吉所,太平人。万历十九年举人。官瑞州同知。嘉庆《太平志》称其读《易》自抒所得,大约宗述程、朱,略于象数。所著《周易解》及《存笥稿》均佚。
《义(易)经笔授》

明·徐人文撰。人文,字子奎,奇之孙,天台人。万历间岁贡。历官青田、孝丰训导。此书见康熙《天台志·文学传》及光绪《台州志·艺文》。今佚。
《易通》、《易说》、《河图广说》

明·朱之任撰之任,字公,号兑庵,天台人,诸生。明亡遁入欢山,与姜如农、陆丽京、柴虎臣、蔡九霞、韩公俊、恽正叔辈结契。事迹详《台州志·隐逸传》。齐召南《觉庵遗集》序称《易通》尚存大半。《台州经籍志》云后二书俱佚。
《周易要言》


明·葛承杰撰。承杰,字鼎生,黄岩人。崇祯时县学生。甲申后决意遁迹,与王瑞彬结密契。事迹详《黄岩志·余逸传》。是书及《礼记别解》、《四书新义》,据《经义考》云未见。
《易经手授》


清·朱元胤撰。元胤,太平人。字长孺,号月岩,明举人。顺治十六年授武强知县。事迹详《台州志·宦业传》。此书见《太平志》及雍正《浙江通志》。今佚。
《易律通解》八卷

清·沈光邦撰。光邦,字廷,临海人。康熙十七年举人,官至漳州同知。尝精求《易》说,取河、洛象数以探先后天成卦之由,参朱子启蒙、三角、六角、乘除、勾股之法,配以天文、律吕,在星象设作三圈,在律管分作八支,适与六十四卦纵横上下自然相生。积二十年始成。宋世荦甚称之。《四库总目提要》云:“光邦,临海人。雍正中官中书舍人。《易》道阴阳,律吕亦本阴阳。《易》为天地自然之数,律吕亦本天地自然之数。故推而衍之,其理可以相通。然《易》不为律作,律亦不为《易》作,无容牵合而一之也。是书引律以合《易》,以天地五十有五之数画为三角图,与算家开方廉率立成之法相类。所用过揲之数以九八不以九六,策数以五不以五开方十,於经义颇多牾。至律管不同围径,又以十二律之外,增小吕、含少二律於无射之後,亦自我作古也。”此书《清史稿·艺文》、《杭州府志·艺文》,作八卷,今存清钞本四卷。
《周易通解》

清·秦钦亮撰。钦亮,字益少,临海人。康熙时廪生。此书据《台州著录考》。今佚。
《周易参义》

清·朱溥撰。溥,字济叔,号螺舫,天台人。康熙间岁贡。光绪《台州志·文苑》有传。此书未见。
《河洛图考》四卷

清·阮培元撰。培元,字廷材,号笃庵,黄岩人。乾隆二十四年举人,官嘉兴训导,光绪《台州府志·宦业》有传。是书载《台诗三录》及《黄岩新志》。未见。
《易经要览》十二卷

清·齐世南撰。世南,字英风,号孙圃,天台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宁波府学教授。光绪《台州志·文苑》有传。此书未见。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6-19 13:42 编辑 ]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6 15:49
《易经解》二卷

清·梅人鉴撰。人鉴(1732—1811年),字文衡,号苏庵,天台人。诗文气格遒上,工草书,宗孙过庭《书谱》,而有所变,自称“古有草圣草贤,吾书在不圣不贤之间。”以岁贡终,著述甚丰。尝编序叶蓁之《十栗堂诗钞》。《台州志·文苑传》有传。此书据《台志》云未见。
《易经精义锥指》

清·潘采田撰。采田,字如玉,一字元文,宁海人。乾隆五十四年拔贡,官新城教谕。此书见光绪《宁海志稿》。未见传本。又有《(去三点水)鉴述旨》。亦未见。
《三易发凡》一卷

清·金鹰扬撰。鹰扬,字叔骥,号西溪,黄岩人。乾隆时恩贡。是书王有跋,称卷数未详。今所存者,自乾卦至小畜九卦完好无损。其余另篇断简,或一卦而不全,或数卦而 不接,且多杂门人之说,不可识别。其说不分汉、宋、魏、虞、程、朱,择善而从,自有心得,往往发前人所未发。今录九卦为一卷,刻入《台州丛书》续编。
《周易启蒙笺释》

清·王嘉玉撰。嘉玉,字辉山,号石坪,宁海人。贡生。著有《周易启蒙笺释》藏于家。今未见。据《三台诗录》。《台州经籍志》又有所作《篆体辨误》、《篆字汇》。亦未见。
《易经古本证解》十二卷加

清·华祝撰。祝,字金山,宁海人。嘉庆九年钦赐举人,《宁海志》有传。是书以朱子《本义》为主,每条各引史事为说。光绪《宁海州志稿》载有自序,谓其嗣孙庠生观家有藏稿,并云有钞本。
《易章句述》八卷

清·李诚撰。是书发明焦循《易章句》之义,每节先引章句,次引通释,次案语,以宋儒之义理,阐汉儒之象数。原稿残缺。又有《易备》一书,存佚不详;《周易解》四卷,路桥杨氏崇雅堂藏有稿本。
《周易同人录》二卷

清·夏鼎撰。鼎,字宝田,黄岩人。嘉庆中岁贡。是书皆纠正先儒说《易》之失,曰“同人”者,谦词也。殁后,门人姜文衡为校定。今未见。
《周易省彖》一卷

清·黄撰。,字壶舟,晚号四素老人,太平人。道光二年进士,历任彭泽、萍乡知县。是书亦名《周易井观》,有咸丰元年自序。其邑林氏海沧阁藏稿本,近归新河中学。
《周易参变》十卷

清·林琨撰。琨,字琢亭,黄岩人。道光二年岁贡,光绪《台州志·文苑》有传。是书用王弼本为注,凡上经四卷,下经四卷,上系一卷,下系至末为一卷。其说依象数以释义理,不废互体之法,盖权衡于汉《易》、宋《易》之间。有王家钞本。未见。


《周易观象》二十一卷、《周易爻变相推说》一卷

清·汪度撰。度,临海人。《周易玩象》初名《统笺》,亦名《周易观象集义》,光绪《台州志》作十六卷。项士元从沈维哲明经家中得其稿本,已佚不全。后项氏又从同邑林春辂明经家得其所著《元雨堂丛稿》。
《易学辨说》二卷

清·葛晚园口授、王树祺笔述。晚园,临海人,居巾子山麓,卖菜自给,喜读《易》,带经而锄者数十年。咸丰初,王树祺从之讲《易》,因其口授,笔为是书。大旨以十翼诠彖象,以彖象铨卦画,颇得要领。有树祺及黄以周序。钞本未刻。树祺字庆云,号苇村,临海人。著有《易错综杂说》,载光绪《台州府志·儒林传》。未见。
《学易筌蹄》三卷、《附录》一卷

清·姜丹书撰。丹书,字世铭,黄岩人。廪生。此书一卷经文古义,二卷大传古义,三卷外传古义。以大象归经文,以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为大传。经文字句多从古本,与注疏、《本义》不同。附录一卷,则孟氏卦气、郑氏爻辰、荀氏升降、虞氏纳甲、京氏世应,皆汉儒专门之学也。有黄家钞本。
《读易铭心编》一卷

清·丁枚撰。枚,字则韶,天台人。同治岁贡生,举孝廉方正,署泰顺训导。是书成于同治四年,取每卦中字义,联以偶语,藉以自警。见光绪《台州府志·艺文》。
《易笺》一册

清·王咏霓撰。此书稿藏于家,见《函雅堂藏稿》、《台州府志经籍志》。
《俞氏卦气匡谬》

民国·曾士瀛撰。士瀛,字洲,号又僧,临海人。清副贡生。民国二年,主笔《之江日报》,对袁世凯行径多有抨击,于是北洋政府传话:“此报不变言论,即行查禁。”又僧闻讯,拂袖而去。是书匡俞樾卦气之谬,稿藏于家。见《台州经籍志》。


……(以下从略)





《台州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







2008
年 6月18日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6-19 13:43 编辑 ]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8-6-16 18:13
“一行430人”中的“一行”是指哪类人啊?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6 22:14
一行,一其行也。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6-16 22:52
哈哈,佩服的,看来这个工程要稳扎稳打了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8-6-17 14:26
天台有1041人,看来还是多的。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8-6-17 17:57
估计天台多的是隐逸方外之人
作者: 芦苇笛    时间: 2008-6-18 00:10
浩大的工程,需要集众人之力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8-6-18 13:02
源源不断地资金投入是必要条件。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9 12:02
原帖由 老虎 于 2008-6-18 13:02 发表
源源不断地资金投入是必要条件。




感谢老虎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8-6-19 12:21
浩大工程,看来需多分工才能确保顺利完成,志同道合的人现在不好找了吧。
作者: 水碓    时间: 2008-6-19 12:37
精神百分百支持郑老师!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9 14:11
原帖由 褚留香 于 2008-6-19 12:21 发表
浩大工程,看来需多分工才能确保顺利完成,志同道合的人现在不好找了吧。



这要看如何选了。如把范围定在天台,能点古书者,尤其是佛经,不出10人。
那么市里呢?省里呢?全国呢?找些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8-6-19 14:12
原帖由 水碓 于 2008-6-19 12:37 发表
精神百分百支持郑老师!


谢谢。
作者: 拂墙花影    时间: 2008-7-22 23:34
有点意义  预祝事成
作者: 月瘦风清刀寒    时间: 2008-7-30 14:13
郑兄成古人未就之业,当以全部精神力量支持,如果近百套丛书面世有价可循,就砸锅卖铁也恭迎一套到家中!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