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断臂”与艺术——(此主题也无色情内容) [打印本页]

作者: niko    时间: 2006-4-10 20:58
标题: “断臂”与艺术——(此主题也无色情内容)
<P>在论坛上看到“<a href="http://www.317200.net/bbs/dispuser.asp?id=483"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俺想做头猪</FONT></A>”的帖子——“意淫与文学”。大概说的是意淫成就了文学。我倒是想起有一篇文章,在文章里作者指出现代文学史差不多就是同性恋史,作者列出的是兰波、乔伊斯、马拉美、艾略特。这四个人物差不多奠基了现代文学,而他们都是同性恋。所以,更合适的说法是“同性恋与文学”。由此也想提提另外的话题。</P>
<P>    前一阵子李安的《断背山》煞是红火,而一提起《断背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同性恋主题。但《断背山》其实不是关于同性恋的,而是关于压抑,关于那个年代的。李安刷新了牛仔文化,并深知什么是压抑。这种独特的艺术敏感和细腻,让人产生“断臂”与艺术之间的联想。</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同性恋自古有之,不分东西。</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在西方,希腊时期就不必说了,最著名的同性恋艺术家是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对达·芬奇来说,“鸡奸者”的指控是他一生中的隐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76</FONT>年,他被指控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7</FONT>岁的男模特发生关系,在两次听证会后,因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但这次的审判给达·芬奇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之后的岁月里,他竭尽所能的保护自己的私人生活,甚至用倒写的手法隐藏真实思想。所以,一切关于他是同性恋的猜想也就停留在捕风捉影上了。但不论如何,这仍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历史学家指出达·芬奇倾向于男性,他的一生从未与任何女人有过亲密关系。他的画作证明了他对男性美的迷恋。他的素描只针对男性裸体,对性器官的描绘尤其引人注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很少画到女人的脖子以下部分,即便画了,性器官也非常模糊甚至扭曲。</P>
<P>另外,达·芬奇笔记中的很多注释暗示了他与学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aprotti</FONT>的暧昧关系。据说这段关系持续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年。达·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圣约翰》美丽却妖冶,画中那男女莫辨的圣约翰原型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aprotti</FONT>。而弗洛伊德根据达·芬奇的笔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认为:达·芬奇将他的性欲表达在作品中,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种性挫败的象征。</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而米开朗基罗终身未娶,不少人推断他喜欢男人。恰好,达·芬奇也有此倾向,米开朗基罗确实不怎么爱女人,甚至于无法在有女人的房间里多停留。他的雕塑绘画作品中也有女性内容,却从未涉足过娇媚的少女题材。绘制的都是丰腴、成熟的女体,呈现出接近男性的力度。据说,他即使在绘画女体时用的也是男性模特。他与多个男模特有过情感纠葛,并为他们写下了众多的诗篇。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对男体的近乎痴迷的迷恋。</P>
<P>而在近代的西方艺术家中,有一长串的名单是同性恋,譬如舒伯特、勃拉姆斯、肖邦、贝多芬、甚至托尔斯泰也有同性恋倾向。</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在我们中国,同性恋之风源远流长,古称其为“断袖”或“龙阳之美”。(想必“断背”“断臂”的翻译也是从此得到灵感的,个人以为“断臂山”这个翻译更好)到西汉更是势不可挡。从汉高祖刘邦养了个叫籍孺的同志爱人开始,到最后一个实权皇帝孝哀帝刘欣迷爱董贤,十几个皇帝中倒有八九个好此道。汉朝始于同性恋,终于同性恋,可谓有始有终。但这也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直接反对同性恋的传统。如果拿西方的价值观去套中国历史,会有问题。古代中国的道德禁忌当然有,比如宋代以后的女性状况尤其压抑悲惨,但被现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过度渲染了,扭曲了。从荷兰人高罗佩写的〈中国性史〉中可以看到,西方人是很惊异于中国古代性观念的宽容(当然,“宽容”一词就是西方概念):同性恋不会被治罪。从前书生上京赶考带娈童,据说解决性问题是原因之一。中国人从来是善于接受事实,利用事实的。〈红楼梦〉中也写到同性恋。相关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诗十九首〉的时代,那种天真烂漫,今天的同性恋诗歌哪能与之相比。我们会说:啊,好开放!可是古人哪里有“开放”这一说呀。</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中国的同性恋之风到了明清,随着市民经济日益发展,也随着市民娱乐(包括戏剧小说业)的蓬勃兴盛,同性之好越来越多的浮出水面,著于文字。福建一地甚至被公认为培育“男色”的温床。古称男同性恋还有一种称呼,叫“南风”,取自南方一种与边上小树纠缠而生,分之不断的榕树之名。文人雅客多将“南风”视为风雅,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与性灵文人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P>
<P>袁枚在〈随园诗话〉、〈子不语〉、〈续子不语〉中,一再谈到龙阳之美,心向往焉。因为他翰林文人、风流俊雅的身世姿容,投怀送抱者颇多。〈随园佚事〉中载:“先生好男色,如桂官、华官、曹玉田之辈,不一而足。而有名金凤者,其最爱也,先生出门必与凤俱。”</P>
<P>而郑板桥则如此自述:“(余)好色,尤多余祧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他在山东潍县当县令时,有一次,一美少年因嗜赌犯律,当众被施仗责。郑板桥观刑时,见少年美臀受创,竟心疼得忍不住落泪。</P>
<P>当<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1</FONT>岁的郑板桥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8</FONT>岁的袁枚,在清明日红桥诗会上相逢后,因郑板桥酒酣后提及“如有机会参与朝廷立法,定将律刑中的苔臀为苔背,这才不辜负了上天生就的龙阳好色”时,即被袁枚拊掌长叹,引为知己。</P>
<P>郑板桥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钱财,不在少数,年老之时仍热衷此道,这也意味着他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因为没有娈童会免费接待他,也没有少年会自动宽衣解带。这一切,不由他伤感而现实的说:“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而来耳。”如此直接的刺激激发了郑板桥对时光流逝、人生虚无的自觉意识,令这一生孜孜于名利权益的画家由寂寞而感悟,开始正视自己苍白的须发,最终在他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创造出他最具艺术性的代表之作:枯瘦的秋竹、寂寞的兰花。</P>
<P>而袁枚在他花甲之年,还收了年轻美好的刘霞裳为弟子,每次出游登山,必与同行,所谓“从游朝腊屐,共寝夜连床。寒暑三年共,文章一路商”。对于他人的质疑、腹诽,袁枚不以为意。</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在我们对作品的作者的性趋向一无所知时,我们是不会感受到作者的同性恋气质的。但当知道了作者是同性恋时再看他们的作品,那些使他们和异性恋艺术家之间极其微妙的差异就会出现。达·芬奇如果不是同性恋,他的画会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不一样,或者,我们就不会象知道实情前那样看他。他太精微了。而在舒伯特的音乐里(我对古典音乐不是太了解),有那么一种情绪——很难用词语去定义——譬如恐惧、希冀、疑虑、揣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异性恋艺术家也表达这类情绪,但是不一样。同性恋的作品期待无限敏感的心灵。</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当然,用性倾向解释艺术只是途径之一。艺术是心领神会,人各有各的的心领神会。当你知道“他”是同性恋,你很可能会被引领着走向感觉的另一层次。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你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你会先对自己恐惧——如果没有社会舆论支持你,说:你是对的,你没问题——这时,你立刻遭遇一系列问题:父母知道了怎么办?同学朋友知道了怎么办?最要命的是,你爱的那个人知道了怎么办?很多同性恋会爱上不是同性恋的人——我爱你,但不能让你知道,你知道了,你就走掉了,多难的一件事啊!两人做朋友,上街、吃饭、待在一起,但心事重重,时刻瞒着,同时爱着。真的恋爱总有爱得最深最炽烈的阶段,可是你得瞒着,又克制不住。恋爱都会遭遇要不要控制,怎样控制的困难,同性恋尤其被这种困难折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在体验恋爱的所有层面时,我相信,同性恋触到了我们没有触到的深度。</P>
<P>这种敏感,这种不断不断地受挫、抑制、机敏、迂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最好的出口可能是艺术。艺术也是爱,你整个交给艺术,艺术不会背叛你。恋爱,或者创作,是无比细腻的私密的过程。哪位同性恋愿意将这些层面玲珑剔透说出来?说出他内心经历的一切?从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知道这种敏感为什么我们没有。同性恋对设计敏感,对差异敏感,对文字也敏感。(不过人一辈子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就是性问题,所以,也不能说异性恋就不敏感。)</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同性恋对感情和世事体味的细腻和深度,可能比异性恋要来得更多。在体味了种种细腻、惆怅、不同寻常的感情经历后,在艺术这一个最好的宣泄口中,往往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最猛烈的喷发。</P>
<P>所以,“断臂”成就了东西方的艺术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0 13:02:27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4-10 23:30
高人!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4-11 07:13
<P>据我所知,乔伊斯和艾略特还是有老婆的,所以如果他们也有龙阳之好的话,应该是双性恋者,而不是同性恋者。兰波也是如此,与魏尔仑割席子后,他似乎再没有和第二个男人有过亲密关系。在阿比西尼亚或者东非混日子的十余年时间中,他有一个或数个土著女奴兼情人。</P>
作者: niko    时间: 2006-4-11 07:25
楼上对现代文学史是颇有研究!我深感佩服。乔伊斯和艾略特有老婆没错,但在那个时代,很多同性恋者是以异性婚姻为保护罩的。而兰波也属同理的。
作者: 俺想做头猪    时间: 2006-4-11 09:02
靠 只是随便讨论讨论 别弄得那么严肃嘛  顺便顶顶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6-4-27 03:16
如果同性恋者不张扬其性取向,不妨碍公共生活,应该能被社会所接受。
作者: niko    时间: 2006-4-28 20:3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aopan</i>在2006-4-26 19:16:00的发言:</b><br/>如果同性恋者不张扬其性取向,不妨碍公共生活,应该能被社会所接受。</div><p>估计绝大多数人是这么想的:只要不妨碍到我就行!!!</p>
作者: 三井殿    时间: 2006-5-1 01:58
达明中的黄耀明也是同性恋<br/>写过一个歌  禁色<br/><br/>很好听<br/><br/>歌中唱道“.......世俗眼光虽荒谬,为你 我甘愿承受....."<br/><br/>感动我好久。<br/><br/>
作者: niko    时间: 2006-5-1 03:2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井殿</i>在2006-4-30 17:58:00的发言:</b><br/>达明中的黄耀明也是同性恋<br/>写过一个歌&nbsp; 禁色<br/><br/>很好听<br/><br/>歌中唱道“.......世俗眼光虽荒谬,为你 我甘愿承受....."<br/><br/>感动我好久。<br/><br/></div><p></p>要数说现代的知名同性恋者,那就太多了,涵盖了作家、导演、演员。。。。 象搞昆剧的白先勇(白崇僖的儿子)等。他们在自己所在的行当里,基本上确实也是出类拔萃的。呵呵,不过好象以男性居多。看来女性就隐秘的多啦! !!
作者: 杀猪老师    时间: 2006-5-1 06:40
<p>黄耀明长得那么俏,不搞基也浪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22:41:35编辑过]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5-7 17:34
<p>当今文学,以飘渺虚无的思想为骨,以暴力色情的内容为肚,以江河日下的情节为躯,有什么值得一观呢。</p><p>以我愚见,倒不如肯几本古典为佳!</p>
作者: niko    时间: 2006-5-8 01:1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龙头</i>在2006-5-7 9:34:00的发言:</b><br/><p>当今文学,以飘渺虚无的思想为骨,以暴力色情的内容为肚,以江河日下的情节为躯,有什么值得一观呢。</p><p>以我愚见,倒不如肯几本古典为佳!</p></div>文学?当今文学?古典???
作者: 淡淡然    时间: 2006-5-8 03:43
<p>我觉得断背山最后的那个境头好感人,如此深情,他们相爱还会有错吗?谁又还会忍心怪他们呢?</p>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5-9 20:43
<p>楼主讲的是关于艺术的,但艺术和文学是相辅相成的。</p><p>文学通常是艺术的表达形式,艺术也可以转化成文学载体。</p><p>不管古人有没有龙阳之癖,这都是文学惹的祸哦!</p>
作者: 红楼月影    时间: 2006-5-12 02:27
<font size="2">以英国斯蒂芬家族成员为核心向外辐射的赫赫有名的<font color="#cc0033">布鲁斯伯里</font>小组, 几乎网罗了当时或日后所有叱咤风云的文界名流,理论家罗杰·弗赖、克莱夫·贝尔、小说 家E·M福斯特、哲学家罗素……那个集团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一般道德观念者目瞪口呆的关系:同性恋,双性恋,群交.....真不懂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家就一定会违背人伦,或者换个说法,是不是只有违背人伦才能成就艺术家的伟大?</font>
作者: niko    时间: 2006-5-12 07:1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楼月影</i>在2006-5-11 18:27:00的发言:</b><br/><font size="2">.....真不懂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家就一定会违背人伦,或者换个说法,是不是只有违背人伦才能成就艺术家的伟大?</font></div><p>我想得弄清几件事情后才不至于有如上的疑问。首先,得弄清楚所谓的“一般道德观念”和“人伦”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中国的?国外的?还是古代的?现代的?如果是指约定成俗和以往存在的概念,那“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也是符合这样的标准,只不过是以前的罢了。其次,这个“一般道德观念”和“人伦”是什么人所谓的。是大多数人?还是指掌握着一定话语权的人的?如果是这样,那我们也就不必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一切听他们的、跟着他们走就是了。 </p><p>如果以上的答案是不是或不一定。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对很多事情不做预先立场和预先道德判定,尤其是对我们并不喜欢但不是很了解的事情。也就是我们不先给人戴帽子和戴着自己以为无色的有色眼睛看人。因为这个世界很多的事情并没有如此的“黑白分明”和“非此即彼”!我们很多时候都有或多或少的惯性思维和既定逻辑。西装革履的一定比穿对襟长衫的绅士吗?满口英文的一定比只会讲国语的有文化吗?言必文明用语的一定比满口粗鄙的更有道德吗?未必,真的未必! </p><p>楼上所说的我认同其有不堪的地方,但惊异于最后的疑惑。我BS无知的卫道者,但对有了解有深入有立场的卫道者心存敬意——与之相争,仅仅是观点不同而已,这不妨碍我对其的礼敬。(相信楼上的是属于后者) </p><p>最后,回答楼上的问题:伟大的艺术家基本不会违背人伦!有着特别经历的人相比一般经历的人更能成就艺术家的伟大!</p>
作者: 红楼月影    时间: 2006-5-12 20:16
<p>几年前,我看《春光乍泄》和《蓝宇》,我开始对男男之爱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来又看了《蝴蝶》以及最近的《断背山》,我承认同性之间美好的恋情打动了我。也曾经跟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觉得我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她们,并且尊重他们/她们的性取向。 </p><p>爱情是圣洁的,不论是发生在一对男女之间还是男男之间或者女女之间,只要是纯洁的情感都应该予以尊重。</p><p>所以,我想在这一点上我并不固执。但是,事实上同性之间的关系可能比异性恋更偏重于肉体的感觉。</p><p>至于楼主所说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国家、民族的道德或者人伦存在很大区别,这点我同意,但我想其中一点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专一和责任。但是,或许艺术家是不应该被任何框框所束缚的,一旦有了思想上的约束,伟大的艺术便不能产生了。这也大概正是我等俗人永远无法成为大学者,大画家,大诗人。。。。。。的原因之一吧。</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12:18:23编辑过]


作者: niko    时间: 2006-5-14 02:08
<p>艺术家不是不应该被任何框框束缚,而是在艺术创作上不该如此。艺术创作的高度取决于体验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取决于对这些体验的敏感度和表现力。异态的体验必然产生异态的感触,而异态之所以称之为异态,就是因为与众不同。而它也必然会在体验的各个层面上多于正常的体验。这也是我前面所说的“断臂成就了东西方艺术”的由来。</p><p>对于这些异态的行为和体验,我们很多是无法体验和不愿体验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们的艺术上的欣赏。我们可能会对他们会如何得出这样的体验和感触更感兴趣,得出的体验在艺术上的表现又是如何的与众不同。对这些异态的道德层面的评判,可能是我们无法判定的。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过早下定论的,“台独”还要听其言观其行呢,更何况是涉及人性和个人隐私的问题。我们以前说“盖棺定论”,现在可能没法盖棺定论了,这就像历史从来没有所谓的历史真相一样,我们只能说——从历史记载上说,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或是那样的。</p><p>说这些的目的,没有为同性恋或其他的什么恋辩护的意思,只是说更深更广的体验更能成就艺术的成就!但我同时同意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决定了他事业成就的高度!(这虽非绝对但具有很大的普遍意义)</p>
作者: 红楼月影    时间: 2006-5-15 02:01
呵呵,太复杂,太遥远了,想多了头痛,还是简简单单舒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4 18:02:46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5-15 04:17
<p>嘿嘿</p><p>都嘎深刻滴!</p>
作者: ketty7200    时间: 2006-6-20 22:54
插不上嘴,坐着听和学习.
作者: 紫色心情    时间: 2006-6-21 17:23
<p>呵呵,,看了一大篇。。唉。。</p><p></p><p>不懂呐。。。</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6-21 18:1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niko</i>在2006-5-11 23:1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楼月影</i>在2006-5-11 18:27:00的发言:</b><br/><font size="2">.....真不懂是不是伟大的艺术家就一定会违背人伦,或者换个说法,是不是只有违背人伦才能成就艺术家的伟大?</font></div><p></p><p>最后,回答楼上的问题:伟大的艺术家基本不会违背人伦!有着特别经历的人相比一般经历的人更能成就艺术家的伟大!</p></div><p>首先欣赏楼主对艺术自主理解的勇气,这其中牵扯到一个文学价值观的问题。</p><p>我看你是王安忆的书看多了,对你的前一个观点不敢苟同。你所说的有着特殊经历的人,他们的特殊经历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还是社会风潮,还是个人的特殊思想性格?有特殊经历的人,往往能经历比常人更深层次或更多的社会现象,因此他们的观点自然慢慢就代表了传统,象征了主导。哪怕是源于生活的农民艺术家,哪怕是在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者,这种观点是毋庸置疑的,不需要强调说明。 你对伟大艺术家的定义是什么?你的艺术家是针对社会及人类的艺术家,还是基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价值观的艺术家?那些做“消极文学”的艺术家,本身也都有点性景恋和性歧视,贾平凹的《废都》充满了颓废和破坏中国人的人伦观念,那他不照样也被中国人奉为“人民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些算不算伟大艺术家,如果他们不违反人伦,那你之前所论述的“人伦”的定义又是什么,同性恋就代表了人伦观念吗?不同人对“伟大艺术家”的判定和界限划分本来就不同,对“人伦”的概念也因不同的时代、环境而不同,有两个不确定概念,怎能断定“伟大的艺术家基本不会违背人伦?”</p><p>对待艺术主要是看其作品和理论对社会是否有深远和持续的影响,是否揭示了社会和人类的本质,是否能推动和促进积极的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既然是自主欣赏文学,那如果还要追根问底针对艺术家本身而进行人伦问题讨论,是否有点多余。你可以对他们的作品顶礼膜拜,但没有必要将其个人奉为偶像。</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1 10:23:02编辑过]


作者: niko    时间: 2006-6-21 23:4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褚留香</i>在2006-6-21 10:17:00的发言:</b><br/><p>首先欣赏楼主对艺术自主理解的勇气,这其中牵扯到一个文学价值观的问题。</p><p>我看你是王安忆的书看多了,对你的前一个观点不敢苟同。你所说的有着特殊经历的人,他们的特殊经历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还是社会风潮,还是个人的特殊思想性格?有特殊经历的人,往往能经历比常人更深层次或更多的社会现象,因此他们的观点自然慢慢就代表了传统,象征了主导。哪怕是源于生活的农民艺术家,哪怕是在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者,这种观点是毋庸置疑的,不需要强调说明。 你对伟大艺术家的定义是什么?你的艺术家是针对社会及人类的艺术家,还是基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价值观的艺术家?那些做“消极文学”的艺术家,本身也都有点性景恋和性歧视,贾平凹的《废都》充满了颓废和破坏中国人的人伦观念,那他不照样也被中国人奉为“人民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些算不算伟大艺术家,如果他们不违反人伦,那你之前所论述的“人伦”的定义又是什么,同性恋就代表了人伦观念吗?不同人对“伟大艺术家”的判定和界限划分本来就不同,对“人伦”的概念也因不同的时代、环境而不同,有两个不确定概念,怎能断定“伟大的艺术家基本不会违背人伦?”</p><p>对待艺术主要是看其作品和理论对社会是否有深远和持续的影响,是否揭示了社会和人类的本质,是否能推动和促进积极的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既然是自主欣赏文学,那如果还要追根问底针对艺术家本身而进行人伦问题讨论,是否有点多余。你可以对他们的作品顶礼膜拜,但没有必要将其个人奉为偶像。</p></div><p>回楼上的:</p><p>1.王安忆是谁呀?偶没看过他的书,(好象听过)不知楼上所说的“看多了”是从何而来?</p><p>2.特殊经历简单说就是非常态的经历,“非常态”的具体解释可以参阅《康熙大词典》。</p><p>3.我从不认为有过特殊经历的和“代表了传统”“象征了主导”是可以划等号的;或者明白一点说,我对楼上所谓的“传统”和“主导”是有偏见的,也可以说是BS的。</p><p>4.伟大的定义很简单,专业成就的程度和对意识文化方面的作用两者相结合考量,就可以得出伟大与否的结论。</p><p>5.贾平凹的《废都》又怎么了?它怎么就“充满了颓废和破坏中国人的人伦观念”呢?按照这样的标准,《红楼梦》不也如是吗?想起鲁迅先生的话:“..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 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p><p>6.同性恋是不是人伦我不敢说,但我敢说同性恋肯定不是“非人伦”。</p><p>7.“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称之为伟大,就是因为他的价值是可以跨越时代和环境的不同,甚至是价值体系的不同,因为他总有些共通的,能抵达你内心的东西。</p><p>8.“人伦”的概念是会因不同的时代、环境而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认识随着时间、年代的推移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全面!而我,回这句话的时间是:2006年5月11日。</p><p>9.至于“对待艺术主要是看其作品和理论对社会是否有深远和持续的影响,是否揭示了社会和人类的本质,是否能推动和促进积极的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这些话说的是在讨论艺术的影响和结果,不是对如何成就艺术的讨论,这和偶所说的不在一个路数上,也就没必要再论。</p><p>10.偶既然可以对偶认同的艺术家的作品顶礼膜拜,那同样,偶也可以视他为我的偶像!(不定是哪一方面哦)</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6-22 00:14
<p>1、因为王安忆的某些思想和观点与你类同,所以这么说;</p><p>2、原来对她有些争议,每个人对这些问题观察角度,理解层次都有点不同;</p><p>3、其他没意见</p><p>4、赫赫</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6-22 00:56
<p>嘿嘿</p><p>讨论的比较深入!</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6-22 00:56
<p>嘿嘿</p><p>讨论的比较深入!</p>
作者: niko    时间: 2006-6-22 05:16
楼上的领导就是不一样滴,说话都有回声的...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6-22 05:21

作者: 阿风    时间: 2006-6-22 05:36
对断臂都那么有研究的啊
作者: 小雅    时间: 2006-6-22 06:47
<p>同样27楼领导的话,说的好深奥啊.</p><p>看的来眼睛也累,象是辩论赛一样.</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6-22 1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诺千斤</i>在2006-6-21 21:21:00的发言:</b><br/></div><p></p>难怪街币积累的这么快,怎么搞得,教我一下。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6-23 04:20
<p>哈哈</p><p>石头一般是这样挣街币的:</p><p>1.“嘿嘿”</p><p>2.不错</p><p>3.</p><p>4.</p><p>5.</p><p>6.回音几声</p><p>7...</p><p>不过石头身为领导发言必须简短易懂!</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6-23 17:22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啊,不声不响的
作者: niko    时间: 2006-6-23 18:35
做领导的一般总是敛财有术呀。。。
作者: 花花S    时间: 2006-7-8 02:45
切利尼那厮最明显!其实道德是道德,有压抑才有爆发.显示生活中那些有突破现有规则欲望的人,才会特别想把这种**在某些事物上(如创作艺术品)作一个投射吧!有人说,"疯狂看似走上和神相反的道路,其实却是捷径".能力是能力,道德是道德 ,真正的有德之士通过努力当然也能有所成就,至于那些畏首畏尾,试图用遵守道德掩饰自己无能的庸才也不乏其人.有那种庸人存在,才使大家对道德和成材的关系产生混淆吧?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