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养病杂记 [打印本页]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11-21 01:50
标题: 养病杂记
11月20日   阴冷

     病。环睹空旷,如处荒园。默念平生,崎岖耿介,俯仰无愧。虽胸无日月,乐且三界。忽翻手机,竟无一人可与语者。哀哉,何夜之长,所思何方?

     云欤素非雪,升沉幻古今。

      谦也空无碍,飘零几世心。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11-21 01:53 编辑 ]
作者: 龙啸天    时间: 2007-11-21 07:38
   慰问几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11-21 08:58
可怜的孩子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11-21 09:25
哀哉,何夜之长,所思何方?
苦哉!所思何人?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11-21 09:42
你的“糟糠”捏?
作者: zhaopan    时间: 2007-11-21 13:50
有些日子不见楼主,原来是病了。病中的人是脆弱的,写得诗也有点消沉。
雨过天晴,拨云见日。一切都会随人所愿的。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7-11-21 14:56
鲜花送病人
早日康复呀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7-11-21 15:31
文采居然不错也
作者: 飘无定所    时间: 2007-11-21 15:43
早日康复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11-21 16:18
              
                  宴罢酒醒

聚散何关命?吞杯眼不明。念彼苍天者,四顾渺无应。
东山零雨徂,西山杜宇鸣;南山豹雾隐,北山猿鹤清。
幽梦抟鹏起,风轻力不胜;堕地床如铁,拥衾似抱冰。
郁陶金谷宴,流波若回雪;伊谁吹玉笛,悬思比明月。
浅笑生梨涡,坐影蹙长蛾。中怀千种忧,欲语檀唇合。
咫尺终凝望,前生或已讹。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11-21 16:32 编辑 ]
作者: 木桌青灯    时间: 2007-11-21 20:08
学识这么高却编织了一个唯美的笼子自己坐牢.
作者: ccsky    时间: 2007-11-21 20:23
近段时日,对哥哥关心不够,不该不该。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7-11-21 22:00
楼主多保重身体,有空多锻炼。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7-11-22 02:20
多保重!!!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11-22 08:46
饿米多佛
作者: 七七    时间: 2007-11-22 12:24

早日康复
作者: ketty7200    时间: 2007-11-22 22:04
大蒜同学,病养好了么?
作者: 芦苇笛    时间: 2007-11-23 23:07
病中还不忘后司街,精神可嘉.
作者: 丫头片子    时间: 2007-12-3 22:31
好好养。
作者: 霜红庵    时间: 2007-12-19 13:55
十八日,我去香山居士家。席间,偶然谈及杨沫和她的《青春之歌》。居士告诉我,她就在附近一院子住了六个年头。大概在六十年代初,杨先生身体不适,所住西城区柳英街离什刹海很近,风景虽然不错,但是城里毕竟嘈杂了一些,不利于她写作和修养。于是,她就在香山脚下找了一间别院租住下来,后来干脆把户口也迁到哪儿去了。
我忽然起了好奇,便请他带我去看看。夜幕渐拢,远近已两三灯火,间或还能听见几声犬吠。胡同曲折,人如蛇行。约摸走了十分钟,我们在山脚下一座别院前停下。主人很健谈,她说当年给杨沫挑过水,一担一毛钱,一天一担,一个月三块钱。她还告诉我房子已经翻新,拆下来的旧门窗用来盖了房子。我竟有些伤感,打量起四周的环境。
别院负山而建,前方空旷,一眼便可扫遍“京城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左揽碧云寺,右倚植物园,身后四百米处就是梅兰芳墓了。据说这墓地的中央是用水泥浇铸的巨型梅花,梅先生和夫人就长眠花心。在梅墓百尺之内,还憩着马连良、王小楼、言少朋、周和桐等几位京剧名流,同时胡琴圣手梅雨田和徐兰沅也葬在这里,生、旦、净、丑死后又相聚一起,仿佛在为人们演出一台永不消失的好戏。
沿山而上,大约在山顶附近还埋着“刘氏三杰”中的二位,刘天华、刘半农兄弟是也。我素好文字,不谙音律,自然与刘半农较为亲近。刘半农是《亲青年》杂志的一名骁将,鲁迅尝拿他和陈独秀、胡适作比,说如果将韬略比作武器仓库的话,陈独秀的风格是仓库门大开,里面放着几支枪几把刀,让别人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则竖一面大旗,旗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心!”胡适的做法是库门紧关,门上贴一张小纸条,说“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两位都是高人,一般人见了,望而生畏,不敢上前。刘半农没有什么韬略,他没有武库,就赤条条的一个人,冲锋陷阵,愣头愣脑,所以鲁迅说陈胡二位,让人佩服,刘半农却让人感到亲近。
别院的天井里有几棵光秃的枣树,倔强地立在深寒之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哼起鲁迅《秋夜》里的句子,但脑子又闪出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居士大约看出我的心境,小声建议:“不若在此弄间房子,得了空闲便来住住。”同时他也表示担忧。毕竟,住惯闹市的人,很难适应这里的孤独和单调,但这一切正是我目前的身体所最迫需者。问过主人,这里正有空房就订下了。
归,检读杨沫日记。1963年9月7日,她写道:“周末,是亲人朋友聚会的欢快日子,而我却独自一人,住在香山荒芜得像古庙似的园子里。一个人,只有一个人,除了收音机的声音,什么声音也没有,但我却甘心于此。早早把门关上,洗好脸、脚,准备睡觉。为什么,难道我不感到寂寞么?不,为了给人民写一点东西,为了让残余的生命还能发出一点光热,我必须控制自己,忍住疾病的折磨,忍住长日无人的孤寂单调的生活。”
这大概也将是我未来半旬或一月的生活实录吧。不过,我好闲逛,万安公墓就在附近,我会常去看看一些生未同时,但心神交接的一些朋友——梁启超(在植物园)、李大钊、朱自清、戴望舒、穆旦、冯友兰、曹禺、龙榆生、王力,还有恩师启功先生。1994年6月,杨沫写了遗嘱,留下令人潸然的两段话:
一是“我把我的十万元人民币积蓄赠给现代文学馆,并把我所有著作的版权及稿酬也全部赠给现代文学馆。”
一是“把骨灰灌一最粗糙的瓦罐,请求埋在香山我住所的后山坡上,挖一小坑埋掉,因我极爱香山。”

[ 本帖最后由 霜红庵 于 2007-12-19 14:18 编辑 ]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12-19 14:45
下午大蒜约我去北京嬉记,
还说先住他家,
再去香山他租的宝地住住,
偶说,就算到时候真有时间成行了,
也得先把身体养好,别等我们过去照顾!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12-19 23:08
今天没出门,下午和C聊会,后来竟趴着睡着了。醒来不停咳嗽,脑袋沉痛。但梦中的情境却很清晰。我看到她了,穿着婚纱,还是那种淡若晨星的微笑。打开博客,听背景音乐韩雪的《想起》,心事便若冰释。九点多了,肚子还饱涨着,但雷鸣声不绝于耳,奶奶的,又要上厕所了。这几天一直闹肚子,看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有些黯然。给帅群挂了个电话,说自己病了,半小时后,他和女友来到我家。嘘寒问暖,心里感动的要死。唉,人在异域,若真寡居,哪天死了也真还没人知道。这些年,我一直珍惜身边的朋友、兄弟,然而死的死,走的走,大多散居各地,在身边的没有一人。有时真觉自己悲哀。还是好好照顾自己吧。



作者: 汪秋雨    时间: 2007-12-20 01:01
遥想我们当初都作贫寒少年,体态苗条,性格风骚,如今都是大腹便便,脂肪满肠,哈哈哈,悲哀啊悲哀。
作者: 七七    时间: 2007-12-20 10:03
健康是"1"..其他什么都是"0"
如果"1"没有了,有再多的"0"也是徒劳的
保重哦.....
作者: 丹凤朝阳    时间: 2007-12-20 10:35
早睡早起 锻炼身体
保重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7-12-20 23:53
安康
作者: 575971074    时间: 2007-12-25 21:50
[quote]原帖由 七七 于 2007-12-20 10:03 发表
健康是"1"..其他什么都是"0"
如果"1"没有了,有再多的"0"也是徒劳的
保重哦..... [/quoteht睡一觉,明天的太阳好美好.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