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全球特产秀】杭州
[打印本页]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09:46
标题:
【全球特产秀】杭州
杭 州 特 产
杭州
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常见的旅游特产有以下几大类:工艺品系列(杭州丝绸、杭州刺绣、邵芝岩毛笔、西泠印泥、王星记扇子、蓝印花布、西湖天竺筷、青溪龙砚、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南宋官窑(仿南宋官窑青瓷)、余杭丝棉、昌化鸡血石、萧山花边、富阳纸、金鱼等);茶系列(西湖龙井、径山香茗、鸠坑毛尖、雪水云绿、杭白菊、天目云雾茶、建德苞茶等);食品水产水果系列(临平柑蔗、昌化山核桃、超山梅子、富春江鲥鱼、富阳板粟、淳安猕猴桃、严州雪梨、萧山萝卜干、桐庐白梨、严州干菜鸭、西湖藕粉、天目烘青豆、小林黄姜、建德烧饼、白果、糖桂花、里叶白莲、五加皮酒、西湖莼菜、萧山杨梅、塘栖枇杷、天目笋干、黄花菜、东山坞豆腐皮等)。
购买工艺品和土特产可到延安路上的景德镇综合商店、环城西路上的文物商店、光复路上的工艺旅游产品商场、湖滨路上的土特产商店等去走一遭,或许会有惊人的收获。
当然,工艺品商店做工精细,但价格颇高,地摊、小店铺的商品价格便宜,旅游者可根据自己喜好做出选择。
[
本帖最后由 六柳 于 2007-9-21 09:48 编辑
]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09:53
杭州丝绸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如今杭州常年生产绸、缎、绵、纺、绉、绫、罗等十四个大类,二百多个品种,二千余个花色,图景新颖,富丽华贵,花卉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许多产品荣获国家部优或省级优质产品奖,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杭州丝绸首推都锦生,都锦生丝绸厂创立于1922年,曾是我国最大的丝绸工艺品生产的出口企业,主要生产风景画、台毯、靠垫、窗帘及织锦衣料,产品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质量上乘,久负盛名。都锦生织锦色彩瑰丽,织工精细,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09:55
杭州刺绣
又名杭绣,亦称古绣,起源于汉代,至南宋为鼎盛期。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一为“民间绣”,前者专为皇室、内苑绣各种服饰;后者刺绣官服、被面、屏风、壁挂等。直至清末民初,杭绣仍盛而不衰,城内后市街、弼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作坊近二十处。擅长刺绣的手艺人多达二三百人。杭绣讲究针法,主要有平绣、乱针绣、叠绣、贴绫绣、借底绣、发绣、穿珠绣、帑绣、点绣、编绣、网绣、纱绣等。其刺绣品种很多,尤以盘金绣、包金绣、银线绣、彩丝绣著称于世。盘金绣,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包金绣,层次分明,交相辉映;银线绣古朴文雅,素而不俗;彩线绣细密艳丽,形象活泼。
杭绣在刺绣技艺上,吸收并融合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之长,绣法多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杭绣的图案设计,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龙、凤、麒麟、蝙蝠、孔雀、牡丹、宝相花、寿桃、如意、百结、八卦、西湖风景等传统图案。在装饰上运用夸张和变形,是杭绣一大特色。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09:57
邵芝岩毛笔
1862年,慈溪人邵芝岩在杭州官巷口开设名“粲花室”的笔店。产品有各档羊毫、狼毫、紫毫、兼毫等四百余种,其中以“特制玉兰芯”、“福禄寿喜庆”、“极品冬紫毫”、“北狼毫”为上品,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被誉为“四绝”,为杭城文人墨客所称道,并多次在各类博览会上获奖。
几经变迁,承继至今天的邵芝岩笔庄,带上了浓浓的时代气息。邵芝岩在原来文具店的意思层面上更加上了传统文化、工艺的色彩。毛笔的价值已趋向多元化,它除了实用价值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正在升温。
邵芝岩在强调笔头要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对笔杆、笔盒、悬挂件等讲究美化和精致。为了适应人们的多种情趣和爱好,邵芝岩还特制了鸳鸯笔,以男女的青丝制作而成,蕴涵白头偕老的意味;还有象征聪慧的胎发笔,用婴儿第一次脱落的头发特制而成,祈祝孩子长大后学业有成。同时邵芝岩凭着百年老店的声誉,扬名海外,并成为外交上友好的赠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0:00
西泠印泥
西泠印社是一个集书画、篆刻一体的学术团体,因濒临西泠桥而得名。在灿若星辰的西泠艺苑中,西泠印泥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它由百年前西泠创始人吴隐研制,与西冷印社的手拓印谱被并奉为印林至宝。“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有超级朱砂印泥、超级金碧印泥、高级榴花印泥、八宝清芳印泥、极品缨绶印泥等品种,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长期以来倍受众多书画家们的喜爱。几年前,异地一家印泥厂与西泠印社对簿公堂竞相争夺西泠印泥的产权,由此可见西泠印泥的影响及魅力之大。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0:03
王星记扇子
杭州是我国制扇名城,自古有“杭州雅扇”之说,南宋以来有不少制扇艺人会集杭州。1875年王星斋在杭城清河坊创建王星记扇庄(后改名王星记扇厂),他在选材、做工、品种等方面苦下功夫,黑纸扇、檀香扇、绢扇、白纸扇、羽毛扇、宫团扇、戏剧扇等应有尽有,其中以黑纸扇和檀香扇最为著名。其扇子做工十分考究,一般的扇子都要经过糊面、折面、上色、整形等十六道工序。王星记生产黑纸扇以棕竹和桑皮纸作材料,即可以扇风取凉,又能遮阳蔽雨,历来有“一把扇子半把伞”的美称。该厂出品的一把微雕小楷《唐诗三百首》真金全棕黑纸扇曾轰动1982年的世博会。
杭扇,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扇面装饰优美,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产品。百年老店杭州王星记扇厂,已成为我国制扇业中产量最大,花色品种最多的一家综合性扇厂。被人们誉为“扇子王国”。
杭州,是我国制扇名城,自古以来就有“杭州雅扇”的说法。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不少制扇艺人会集杭州,店坊云集,“买卖昼夜不绝”。杭州城内清河坊特多而得名。到了清朝中叶,,“杭州经营纸扇者总计有50多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人”。从那时起,杭州扇子与杭州丝绸,龙井名茶齐名,号称“杭州三绝”。
檀香扇是以印度产檀香木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树龄需要数十年以上,木质细腻、坚硬,木质中含有天然的芳香油,香味纯正、淡雅,制成扇子,有“扇在香存”之誉,一把檀香扇保存数十年之后,依然香味幽雅。檀香扇为手工工艺品,主要操作工艺为拉花、烫花、雕刻。用钢丝锯在薄薄的扇片上,用手工拉出数百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上万个小孔,组成千变万化、虚实相宜的多种精美图案、独特的加工工艺,使檀香扇更加精细、高雅,是王星记的又一拳头产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0:06
蓝印花布
在杭嘉湖民间,蓝印花布是一种古老的手工印花织物,它以蓝白两色相配,色调清新,图案淳朴,工艺简单,取材方便,深受群众欢迎。蓝印花布的染料用的是山间野草,浆料用的是普通石灰,所以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而成品又美观大方,耐洗耐用,因此得以在民间大是持久地流传,并在使用过程中形成以下特色:
首先是布上有独特的浆纹,由于全部采用手工操作,这种浆纹自然美观、无一雷同,为现代任何先进的机械印染所不能模拟。其次是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所有的蓝印花布,不管图案有多复杂,都只有蓝、白两色;不论什么图案,都只用比较粗犷的点和短线组成,绝不用长线条。再次是广泛采用吉祥图案,使群众喜闻乐见。最后是可以不断增添新内容,创作新图案。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了参与创作了不少市质量的图案。
[
本帖最后由 六柳 于 2007-9-21 10:09 编辑
]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0:10
西湖天竺筷
天竺筷,用杭州西湖天竺山一带的细竹制成,以实用且价廉物美,富有地方特色而驰名国内外。
早在春秋时,西湖天竺一带农民已就地取材制作竹筷,用来吃饭,精细合宜,且有竹香,此习由来以久。至清代,灵隐、天竺一带农民将附近山上的小竹截成筷子,并镶上银头,作为商品出售,受到广大游览者的欢迎,就成了有名的天竺筷。
现今,天竺筷制作工艺不断有了改进,用纤细的实心竹制作筷身,熨上字、画,有山水、花鸟和西湖风景等花版,颜色有红、白两种,并镶有银头、牙头、骨头、珠头等,以作装饰。
采用杭州天竺山的实心大叶箬竹,故名天竺筷。它可按不同方式分类:按长短分有9寸、9.5寸、10寸和10.5寸四种;按粗细分有粗、中、细三种;按花纹分有佛像、山水、花卉、西湖风景等;按筷头分有银头、珠头、铅头、铁头、骨头等。天地竺筷制作精良,图案清晰,光洁轻便,染色不褪,价廉物美。因筷身饰有云头雕有佛像,每逢香节,灵隐寺的香客游人云集,都争相购买天竺筷,据说从佛地带回的筷子,既能为全家人“增口福”,又可时时保留一份“佛祖心中留”的虔诚。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23
南宋官窑(仿南宋官窑青瓷)
南宋官窑位于杭州凤凰山下,专为南宋皇室烧制瓷品。南宋官窑青瓷的特征是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完美的造型和“雨过天青”的釉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穿越漫长历史时空后,南宋官窑走出皇宫,陈列在博物馆的厨窗里。爱瓷之人不愿看到南宋官窑的落寞,希望昔日的“堂前燕”也能飞进百姓之家,于是仿制的南宋官窑便应运而生。仿南宋官窑并未因其仿制而有丝毫逊色,在传统制作的技艺上,又融合了现代人的观念和创意,更别具意趣。
南宋官窑,居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首。据历史记载,南宋建都临安(现今杭州),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南宋皇朝覆灭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散落在世界各地,价值连城,素享"瓷器明珠"美誉。在嘉德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仅为11cm左右的官窑葵瓣洗产品,成交价高达2200万港币。
杭州民生陶瓷有限公司(原杭州瓷厂)于1978年仿制南宋官窑成功,该生产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其产品再现了南宋官窑"胎薄釉厚、澄泥为范、釉光内蕴、文武开片、紫口铁足、古朴幽雅"的特点,先后荣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省优名特金鹰奖、杭州市优秀旅游商品金奖等称号,多次被指定为馈赠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的专用礼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25
青溪龙砚
已有四百多年的制作历史。此砚能呵气成雾,储水不涸,发墨细腻。青溪龙砚式样多种,雕刻精致,深受游人喜爱。现在的青溪龙砚已远销东南亚和西欧等10多个国家地区,深受游客青睐。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27
张小泉剪刀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这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一首赞美诗。张小泉剪刀,向以嵌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锁轴牢固,镀层光亮,开合和顺,刻花精巧,式样美观,经久耐用闻名中外。在一次剪刀评比会上,人们曾把40层白布叠在一起,有各种剪刀试剪,唯独张小泉剪刀,张开利嘴,咔嚓一声,一次剪断,连剪数次,次次成功。检查刃口,锋利如故,为其他剪刀望尘莫及。香港一家广播电视公司还摄取了用一号民用剪,一次剪断70层白布不缺口接着又剪单层薄绸不带丝的精彩镜头,足见其质量之高。
张小泉剪刀的制作,已有3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就已出名。它的创始人叫张思家,是安徽人,世代从事剪刀行业。清兵入关生他逃到杭州,在城隍山下开设"张大隆"剪刀作坊。悉心研究铸造技艺,在打制剪刀中运用了"嵌钢"(又叫铺钢)工艺,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他还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他的儿子张小泉,继承父业,苦心钻研,制剪技术又有提高,生意十分兴隆,有人冒“张大隆”牌号,他便把招牌改为“张小泉”。
明末清初,安徽人张思家在杭州吴山开设“张大隆”剪刀作坊,所制剪刀质量上乘,生意格外兴隆,它在清乾隆年间就被列为贡品。虽说生意兴隆,但却招致同行的冒名仿制,其子张小泉为区别假冒同名的剪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势,为保护本身利益,在“张小泉”名字下加上“近记”两字,视为正宗。乾隆年间,张小泉近记剪刀已列为贡品。清宣统三年,张小泉以“海云浴日”注册。至解放前夕,张小泉剪刀店濒于停业,1956年张小泉等32家剪刀店实行公私合营,建成张小泉近记剪刀总厂。1958年6月,改名张小泉近记剪刀厂。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名扬海内外。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29
西湖绸伞
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据说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作。古代的伞又称为“盖”。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
发明了纸以后,油纸伞又风行起来。特别 是明清时代,我国制伞业尤为发达,从这时起,不少小说和戏曲都有写到伞。众所周知,《白蛇传》中许仙借伞的故事,就发生在杭州西湖断桥边。
西湖绸伞创制于本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的,由于选料得当,制作精细,别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们欢迎。到了1935年春天,杭州出现了第一家专门制造绸伞的作坊,这就是著名的“竹氏伞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办起了国营杭州西湖伞厂,又成立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西湖绸伞组,有400多名职工,10多名研究人员,年产绸伞60万把上下,其中出口的占三分之二。由于提高了制人伞技艺,绸伞越作越精,目前国际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撑收自如的自动伞,但西湖绸伞仍以其独特风格,博得人们喜爱。
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圆形伞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作的。这种伞面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易于折叠,色彩瑰丽,单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绿,果绿,大方法,描绘山水,风光,花鸟,人物。图案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龙凤,奔马,梅雀,蝴蝶等数十种。这是其他伞所望尘莫及的。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
伞面采用杭州丝绸,故名西湖绸伞。西湖绸伞采用印染、刺绣等方法,绘有西湖十景、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红、枣红、和平蓝、墨绿、桃红、桔黄等二十几个品种,具有外型美观、选料讲究、设计精美的特点。设想在桃红柳绿的春季,湖水如镜,伞影满堤,是一幅何等迷人的流动风景。而流传于民间的《白蛇传》中“湖畔赠伞”的故事为西湖绸伞更增添了一份神话色彩。
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据说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作。古代的伞又称为“盖“。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
发明了纸以后,油纸伞又风行起来。特别是明清时代,我国制伞业尤为发达,从这时起,不少小说和戏曲都有写到伞。众所周知,《白蛇传》中许仙借伞的故事,就发生在西湖断桥边。
西湖绸伞创制于本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的,由于选料得当,制作精细,别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们欢迎。到了1935年春天,杭州出现了第一家专门制造绸伞的作坊,这就是著名的“竹氏伞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办起了国营杭州西湖伞厂,又成立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西湖绸伞组,有400多名职工,10多名研究人员,年产绸伞60万把上下,其中出口的占三分之二。由于提高了制人伞技艺,绸伞越作越精,目前国际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撑收自如的自动伞,但西湖绸伞仍以其独特风格,博得人们喜爱。
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圆形伞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作的。这种伞面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易于折叠,色彩瑰丽,单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绿,果绿,大方法,描绘山水,风光,花鸟,人物。图案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龙凤,奔马,梅雀,蝴蝶等数十种。这是其他伞所望尘莫及的。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制红,枣红,桃红,天蓝,桔黄等20多种。在伞面上还采用喷,刷,绣,画等多种多样的作一把外型美观的西湖绸伞,要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选竹,俗称“号竹”。每年白露前伞厂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傅,到余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产地,翻山越岭,在竹林中寻觅,挑选具有三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六公分,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过嫩,过老,过大,过小的竹都不能要,真是"百里挑一"。这样的淡竹每株仅取中段2至4节作伞骨。加工成伞骨要经过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篾,铣槽,劈短骨,钻孔等到十多道工序。一把绸伞35个根骨,每根骨4毫米宽。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上伞面要经过缝角,绷面,上架,剪绷边,穿花线,刷花,摺伞,贴青,装杆,包头,装头,装柄,打钉口等十六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有必须全神贯注,不得马虎。这样制成的伞重量只有半斤左右。收拢时,彩色的绸面不外露,伞骨恰好还原成一段淡雅的圆竹,结节宛然,十分朴素大方。撑开时,伞面五光十色,有的绯红台旭日一轮,有的蔚蓝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绿象碧水一泓,美不胜收。
西湖绸伞的品种很多,有的遮阳遮雨的日用绸伞,有五彩缤纷的彩虹伞,有舞蹈演员有台上撑打的舞蹈伞,有杂技团演员走钢丝用的杂技绸伞等10多个品种。妇女们撑打西湖绸伞,对形态美有装饰作用。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33
余杭丝棉
唐代已有绯绫、纹绫等名贵品种,列为贡品。五代时,绢帛生产于民间。清初,塘栖、临平等地机部不断增多,成为全省著名的丝绸生产和集散市镇。余杭丝绵素以清水丝绵而负盛名。据传南宋康王赵构建都临安,慕余杭丝绵质地优良,特谕将清水丝棉列入贡品。它以水净漂清得名。特色是色泽洁白,边道薄而匀称,无块状,无杂质,柔软,韧性强,放置长久不泛黄。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37
昌化鸡血石
产于临安昌化镇的玉岩山,因其石色彩艳红如鸡血而得名。所谓鸡血,实是硃砂(辰砂),即一种特殊的汞矿石,显鲜红色。鸡血石按色彩分有白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昌化鸡血石硬度不高,光泽透明如玉,纹彩艳丽,宜制作印章,它与青田灯光石、寿山田黄石并称,是收藏家、雕刻家青睐的藏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39
萧山花边
又名万缕丝、万里斯,于二十世纪初由意大利威尼斯传入萧山坎山镇。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创新,由原来的花样单调发展为如今的品类繁多,有床罩、台毯、窗帘、沙发套、座垫、胸花、绣衫等2000多种,构图新颖,色调素雅,工针多样,技艺精湛,其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与地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42
富阳纸
富阳造纸业已有1900多年有历史。富阳是“谢公笺”创制人谢景初的故乡,也是我国手工纸的重点产区之一,名闻全国的“土纸之乡”。古书就记载“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相传,宋朝一位名叫谢富春的大臣常用富阳赤亭纸呈书皇帝,皇帝见所呈纸张颜色洁白,墨迹清晰很是惊讶,当他问明该纸的出处后,立即将“富春赤亭纸”御封为朝廷公文和科举考试用纸。富阳纸分竹纸和草纸两大类,因纸质细软,富有弹性而久享盛名。富阳纸品种繁多,现主要有用于书法作画的宣纸和以手工制作的“坑边纸”。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46
金鱼
我国是金鱼的故乡,杭州又是我国金鱼的发源地之一。据《湖山便览》记载:北宋诗人苏东坡曾说:“予尝读苏子美(即诗人苏舜钦)《六和寺诗》:“沿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初不喻此语。及卒(任副职。当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钱塘,乃知寺后有池,中有此鱼,如金色也。……自子美作诗,至今四十余年,已有迟留之语,则此鱼自珍贵益久矣。”
此后,苏东坡又在《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一诗中记下了“我识南屏金鲫鱼”之事,可见早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杭州就有金鱼了。不过那时品种极少,只有金黄、银白、来值数种。
从元初起,渐改为盆养和缸养。到了明代“处处人家何营之,养以供玩”。解放后,经过园林工人的搜集、交换和培育,现在杭州金鱼已增加到一百多个品种,并远销国外。其中如“玛瑙眼”、“鹤顶红”、“狮子头”等都很有名,特别是“墨龙睛”,全身墨黑,更是珍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48
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闻名于世。成茶扁平挺秀,光滑匀称,翠绿略黄;泡在杯中,嫩芽成朵,一旗一枪,交相生辉,芽芽直立,栩栩如生;馥若兰,清高持久;汤色明亮,滋味甘鲜。人们夸称它为“黄金芽”,“无双品”,已成为国家高级礼品茶。
龙井茶产于杭州市西湖乡,茶园主要分布于西湖西南龙井村的四周。西湖风景美,龙井名茶佳,龙井茶产地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而均匀,特别是春茶期间,经常细雨蒙蒙,漫山遍野,云雾缭绕。大部分茶园又分布在傍溪靠涧的谷地或山坡,土壤多为砂质土,结构松软,通气透水,含有效磷酸较多,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致使茶树根深叶密,常年碧透,萌芽轮次多,采摘时间长,从垂柳初绿,直至层林尽染,都有茶采。龙井茶园地外西湖风景区,在那狮峰山上,梅家坞里,云栖道旁,虎跑泉边,灵隐寺周围,九溪十八涧沿岸,到处林涛滚滚,翠竹婆娑。在浓荫笼罩中,一片片茶园碧绿如染,一重重茶山接连云天,为湖光山色增加了不少的诗意。
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皆美,同精美的加工制作是分不开的,炒制特级龙井茶,分“青锅”和“辉锅”两个工序,其间不经揉捻,是制作上的一大特色。炒制手势,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号称“十大手法”,一斤特级龙井茶,有3—4万颗芽头,采摘要花6个工,炒制要花4个多小时。一个熟练的炒茶工,一天能炒一公斤茶。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龙井茶,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的双绝。
西湖龙井茶集中产地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龙井茶区的茶树品种,芽叶柔嫩而细小,富含氨基酸与多种维生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品种,为龙井茶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
高级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法有抖.搭.煽.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
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青锅、回潮和挥锅三道工序,西湖山区的龙井茶,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历史上向有“狮”、“龙”、“云”、“虎”四个品类之别。狮字号为龙井村狮子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云字号为云栖,梅家坞一带所产,虎字号为虎跑、四眼井一带所产。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质风格的实际差异性,调整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个品类。”狮峰龙井”香气高锐而持久,滋润鲜醇,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质肥嫩,但香味不及龙井、梅坞所产,三个品类中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
高级龙井茶的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49
采茶
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天竺,灵隐群山,盛产酉湖龙井茶。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可见西湖产茶历史悠久,相沿成习。
西湖龙井茶,分春茶、夏茶和秋茶。采茶讲究季节,一般春茶在抽出一芽四叶或一芽五叶时采制,夏茶待抽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时采制,秋茶在抽出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时采收。采得早,芽头小,影响收成,采得过迟,叶质窒老,又会影响质量。茶谚说:“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茶乡有“女采茶,男炒茶”的习语。妇女们心灵手巧,采得快,采得好。男人身强力壮,手有劲,炒茶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法,全靠手上功夫。开采日,全家要吃青团子。炒茶之夜,要吃红糖鸡蛋。采茶讲究时间,茶谚说:“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炒茶要根据嫩叶在徐火炙热了的茶锅中的变化,熟练运用各种手法炒制,这样才能使茶叶扁平挺秀,光滑匀齐,翠绿略黄,香馥若兰。
[
本帖最后由 六柳 于 2007-9-21 11:51 编辑
]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53
径山香茗
径山茶产于海拔六百多米高的余杭径山。据《余杭县志》记载,径山茶是由开山祖师法钦亲手所植,专以供佛。它闻名于唐宋,从宋代起被列为“贡茶”,据说苏轼兄弟和书法家蔡襄等都去径山品尝过新茶。开庆元年,日僧南浦绍明入宋,后将径山的茶种和茶具带回日本,开日本茶道之先河。径山茶具有条索纤细、色泽翠绿、清香爽口等特点,曾有“天目龙井”之美誉。随着茶文化研究的兴起,径山香茗再次名播寰宇。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55
杭白菊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杭州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毫菊,河南的邓菊,都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
它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杭菊含有菊甘、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同时也是解暑降温、清肝明目、提神、利尿的作用。杭白菊的品种有湖菊、小洋菊、大洋菊、小白菊、小湖黄等。杭白菊的原产地在桐乡,那里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昔日桐乡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延用至今。
杭菊是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打擂法繁殖。秋季采搞。杭菊除茶用外,亦供药用。据清《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
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黄菊列为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据医学分析,杭菊含有菊城、瞟吟、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如用抗白菊泡菜作饮料,微甘而香,更是佳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1:57
鸠坑毛尖
产于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该县隋代为新安县,属睦州(今建德),故又称睦州鸠坑茶。历史上为贡茶,文献上有“鸠坑岭产茶,以其水蒸之,色香味具臻妙境”之记载。它分特一、二、三级和普通一、二等。清明前后采制特一毛尖茶,青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准。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香气持久。鸠坑毛尖除制绿茶外,亦为窨制花茶的上等原料,窨成的“鸠坑茉莉毛尖”、“茉莉雨前”均称茶中珍品。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00
雪水云绿
桐庐名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故称“雪水云绿”。明李日华撰《六研斋笔记》记述宋朝时它就作贡茶。雪水云绿形似银剑出鞘,茸毫隐翠,汁色嫩绿明亮,清香甘甜。曾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金奖。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02
天目云雾茶
中国名茶之一,曾获国家、国际金奖。天目云雾茶用高山茶为原料,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制成,明代就以其“汤色清澈明净、滋味鲜醇爽口”而被列为“贡茶”。主要产品有天目山峰、正路烘青、特级珍眉,以天目青顶为最佳。天目青顶茶的品质特色是叶质肥厚,芽毫显著,色泽深绿,油润有光。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04
建德苞茶
亦称严州苞茶。产于建德市梅城、三都一带山岭峡谷中。建德茶叶历史悠久,《茶经》中记载的唐代全国八大茶区,其中就包括睦州,就是建德一带。现在,建德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基地,以“建德苞茶”为最上品。苞茶又名顶茶、莲心茶、米茶,极言其细嫩。苞茶外形黄绿完整,短而壮实,茶叶上有一层细细的茸毛;内质香气清高;叶底绿中呈黄,茶汤清澈明亮。冲泡时由于重心远离芽尖,偏重在基部一端,所以芽尖向上,看起来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兰花,浮沉于清澈明亮的茶汁中,犹如玉笔凌风,十分好看。以外形独特,品质优异、香气清幽而著称。
该茶创制于1870年。新中国成立后,曾远销前苏联。90年代以来,经进一步研制,形质更佳。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名茶。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06
临平柑蔗
种植历史已逾千年,南宋时就列为贡品。临平甘蔗品种有紫皮和青皮两种,以紫皮为主,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立冬收获。
我国是甘蔗甘原产地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我国南方地区已有野生的甘蔗林。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采蔗茎“咋啮其汁”。到了唐朝,吃甘蔗已是很普遍了。
甘蔗鲜嫩质脆、味甜汁多、营养丰富,与一般水果比较,尤为经济实惠。值得称赞的是,其糖份(含量为17~18%)主要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组成,极易为人体所吸收。
甘蔗也是有名的中药和工业原料。在医学上,蔗汁是解渴、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中和,治噎止呕,利二便,解酒毒。在工业上,蔗渣可用来制纸、纤维板、酒精、味精、酵母。木醇糖、增塑剂、树脂等。
临平甘蔗,始植于唐。盛于南宋,并列为贡品。它以富合蔗糖、肉质脆嫩、鲜甜汁多而著名。主要品种是紫皮和青皮两种,以紫皮为主,一般在清明前后种植立冬收获。
临平甘蔗主要产区在临平周围乡村。民间常以甘蔗、孛荠同煎服,有清火止咳之功效。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09
昌化山核桃
临安种植加工山核桃已有500余年,悠久历史。在全世界17种山核桃中,临安山核桃因其核大、壳薄、质好、香脆可口而著名,有“天下美果”之称,为临安“老三宝”之一。经加工可制成椒盐山核桃、奶油山核桃、多味山核桃、山核桃仁、山核桃糖等。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1
超山梅子
梅子是一种风味别具的水果,它酸而解渴脆而爽口,成语“望梅止渴”道出其特殊功效。除解渴外,梅子还能治咳止泻、杀火祛痰。梅子经精细加工后可制成奶油话梅、陈皮梅、盐津梅等各式蜜饯。杭州超山以植果梅为主,质量之优、品种之多列为三大梅区(另两个为无锡梅园、苏州邓尉山)之首。超山梅子按果色分有青梅、花梅两类。唐梅因其果个大底平、汁多爽口,属青梅中的上品。而宋梅因其果青中带红,为花梅中的名种。超山梅子的优良品种还有白梅、紫针梅等。
超山素以十里梅海著称,并已成为杭州市的一大旅游圣地。大明堂、浮香阁等风景至今还有“唐梅”、“宋梅”等珍稀古梅。品种较多,著名的有大叶青、大叶猪肝、叶里青、升箩底、花海、紫蒂梅等。叶卵形,有细锯齿。花单生或两朵单齐出,先叶开放,白色或淡红色,有清香。核果球形,青色。特点是,汁多味酸,质脆爽口。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话梅、陈皮梅和果酱等。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2
富春江鲥鱼
鲥鱼为名贵鱼类,其色白如银,苏东坡、何景明、郑板桥等著名诗人曾赋诗称鲥鱼为“南国绝色之佳”。明朝鲥鱼列为贡品,至清代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的主要菜肴。富春江以盛产鲥鱼而闻名全国,每届春夏之交,端午前后,该鱼鲥鱼从海洋进入钱塘江,上溯至桐庐县排门山、子陵滩一带产卵,至此不再洄游,形成汛期。因其地有严子陵钓台,当地别称为"子陵鱼"。产后归海,其名即取其来去有定时之意。春江鲥鱼以唇有朱点者为上品,据说系严子陵用朱笔点过。此鱼肉质细嫩,含脂肪丰富,宜清炖或清蒸食之,鲜嫩无比,味极肥美,为鱼中上品,酒席上之珍品。其鳞片也可食,是旅游者喜食的佳味。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3
富阳板栗
富阳的三山板栗、成羊魁栗和胥口的口香栗为浙江名产。富阳以“栗园”、“栗坞”命名的自然村就有7个,产品畅销国内外。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4
淳安猕猴桃
主要分布在铜山、白马、上坊、安阳等乡,别名阳梨、藤梨、芝麻梨、胡桃,《淳安县志》记载:“藤生叶如葛、实如鸡子大、皮亦青色,成熟则香甘可口。”淳安弥猴桃以野生为主,是当今的一种时尚水果。按肉色分为黄肉型、绿肉型和黄绿中间型,以黄肉型为最佳。不仅汁多味美,而还有美容之功效。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5
严州雪梨
此梨在立秋至处暑间上市。以果大、色白、皮薄、汁多、渣少、核小而著称。雪梨甘冽清口,与“衢橘”齐名。原产地在马目和睦。入口特别甘冽爽口。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7
萧山萝卜干
产于浙江省萧山市,以该市“一刀种”萝卜为原料,以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咸甜适宜、脆嫩松口的特色,为早餐佐食之佳品。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
萝卜干为圆柱形,直径4~5厘米,重约150克,外皮较厚色白,含水量少。加工方法亦采用风脱水法,刀切成条,每条带有边皮,然后摊晒,每日翻动多次,晚间苫盖以防雾浸雨淋。晒2~3日,手感柔软,即可腌制。将萝卜条置容器中,放盐拌匀,用力揉搓,至盐烊为止。分批进缸,逐层踏实,两日后出缸,匀薄摊晒,勤加翻动。三四日后再加适量盐分拌匀,分层装坛,逐层压实,加盖面盐,封口。一般经一周左右制成。成品无须根、斑点、青头、坏条,经年不坏,香味不散。该品已有800余年生产历史。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8
桐庐白梨
桐庐白梨具有果形大、果核小、皮薄肉白、味甘汁多、香脆细嫩的特点。尤以白露采摘的白梨最佳。主要产区在当地的金西乡、三合乡。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19
严州干茶鸭
严州干茶鸭为建德独有的地方特色名菜,创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严州来了位新任的知府,此人十分好吃,每年的初一、十五必到半道红的“宾乐园”馆子店品尝清蒸鸭,日子一久,自然有些腻味。“宾乐园”的钱老板由干菜肉联想到用干菜烧鸭,在清蒸鸭里放上些干菜,上笼回蒸,果收奇效,不但没有一丝鸭子的腻腥味,而且还伴有一股略带甜意的扑鼻清香,知府品尝后赞不绝口。经过反复试烧,滋味特佳。加上建德又为府治之地,水陆码头,过往客商慕名争相品尝,天长地久,严州干菜鸭便成了建德的地方风味名菜。
严州干菜鸭选料精良,烹饪考究。以未生蛋的体形中等的山种鸭和雪里蕻干菜为主料,配以酒、糖、姜、盐等调味,既卤又蒸,精心烹制。制作中经过出水、煮、浸泡、上料、蒸制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掌握的火候、时间都很讲究。成品黑里透红,入口油而不腻,酥嫩爽糯,在鸭肉的鲜味中,伴有干菜的清香,并略带甜意,其色、香、味皆异于各派烹饪之鸭而别具一格,深受顾客喜爱。因制作烹饪工序较繁,佐料精细,须预约供应。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21
西湖藕粉
提起西湖,人们自然会想起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趣。藕是莲,荷的根茎。莲也称荷,属睡莲科的莲属,是多年水生的宿根草本植物,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在〈诗经〉上曾有“彼泽之陂,有薄有荷”的记载。我国莲荷大致可公分为三大类;一类以产藕为主,称藕莲,又叫真藕;一类以结莲子为主;一类专供观赏,称为花莲。杭州西湖里种的荷花,就是花莲,荷花特别妍香可爱。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产。但它不产于西湖,而主产于杭州艮山门外至余杭县塘栖一带,以余杭县沾桥乡三家村所产的藕粉最为出名,故西湖藕粉又称“三家村藕粉”。这里种植的藕具有孔小,肉厚,味甜,香醇的特点,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色泽白里透红,取一点放两指间捻之呈肉红色,面别处所产藕粉则为白色。这是识别三家村藕粉的最简单的方法。三家村种植的藕有尖头白荷,野白荷,柴荷头,红荷莲等10多个品种,以尖头白荷加工藕粉最佳,每担鲜藕可制藕粉10斤。它的加工须经过洗藕,磨藕,过滤,沉淀,干燥等过程。由于选料严格,加工讲究,藕粉质量好。西湖藕粉经冲泡后,晶莹透明,香气四溢,清新可口,不仅能充饥,而且是种滋补品。它除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以外,还含有钙,铁,磷以及多种维生素,既易于消化,又有生津,清热,开胃,补肺,滋阴,养血的功效。 目前,西湖藕粉已成为招待宾客,馈赠亲友的珍品,畅销全国,出品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西湖藕粉是藕粉中的名牌,历史上曾作“贡粉”进入皇室。据考证塘栖的三家村就是藕粉的老产地之一。三家村藕粉出自余杭崇贤镇三家村及其周围数十里藕乡,历史悠久。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余杭形胜》诗中有"绕郭荷花三十里"的句子。三家村的藕,孔小、肉厚、味甜、醇香,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状,色泽白里透红,质地细腻,洁净清香。藕粉具有生津、清热、润肺、滋阴等功效,是极适用于婴孩、老人、病人的滋补品。西湖藕粉质地细腻,易于消化,又有生津清热,开胃补肺,滋阴养血的功效。
三家村的藕取一点放两指间捻之呈肉红色,面别处所产藕粉则为白色。这是识别三家村藕粉的最简单的方法。三家村种植的藕有尖头白荷,野白荷,柴荷头,红荷莲等10多个品种,以尖头白荷加工藕粉最佳,每担鲜藕可制藕粉10斤。它的加工须经过洗藕,磨藕,过滤,沉淀,干燥等过程。由于选料严格,加工讲究,藕粉质量好。西湖藕粉经冲泡后,晶莹透明,香气四溢,清新可口,不仅能充饥,而且是种滋补品。它除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以外,还含有钙,铁,磷以及多种维生素,既易于消化,又有生津,清热,开胃,补肺,滋阴,养血的功效。目前,西湖藕粉已成为招待宾客,馈赠亲友的珍品,畅销全国,出品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
如何冲调藕粉:
一般市售藕粉都是刚适合一小碗的量,一人品尝,则无需加糖,冲入开水搅拌即可,但是要注意要领才可以冲调好一碗好的藕粉。
第一步:准备刚烧开的水,小碗一只及调羹一只。
第二步:将藕粉小包装中倒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匀。
第三步:加入开水,边搅边加水。
第四步:完成。(如有微波炉的,完成第四步后可放入炉中半分钟更好,也可加入糖桂花,熟粟子就更好)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22
天目烘青豆
产于东、西天目山,取青色黄豆沸煮,烘干精制。《本草求真》中即有“天目烘青豆治内热郁蒸”的记载,民国《天目山名胜志》也记述“色青而大,味浓而厚,诚为他处所不及”。天目烘青豆色泽清翠,入口清香,是休闲佐餐或助酒品茗之佳品。
“一粒青豆十八嗒,粒粒清香好请客”。经年流传于民间的这句俗语,生动地概括了天目青豆的自然风采。
那么小小一粒,不长也不园,不硬也不软,色如翡翠常绿,味界咸淡之间又略呈清甜,尤如浸润了
山林秀色的天然清香,无论是清闲咀食,或佐酒品茶,滋味隽永,满口清芳,可说是巧夺天地造化之功。是道道地地的天目山名产。
天目青豆始于何年,尚未考证。但从天目山香火鼎盛之时,天目青豆已经成名,迄今至少已有三百余年。
清康熙四年(公元一六六五年),西天目山禅源寺建成。寺院规模宏大,雄伟壮丽,参天古木绿荫丛中,碧瓦红墙,钟声悠远,庄严佛象引动江南万千香客,朝山进香,观瞻风光。每年七至十月为香火鼎盛之期,沪、杭、嘉等地香客,游人三五成群,接踵而至。山脚之九思村,为进山必经之地,游人常在此驻足憩息。当地农民为备急需,采鲜嫩之豆加盐用竹焙烘干,随时供香客、游人佐酒品茶,或解饥消闲。天目山寺僧也因香客云集,缺少素菜,事先到村中定购,以供寺院接待之需。食者皆称其清鲜隽永,有爽口舒胃消腻之功。且为干燥易带之物,故竞相添购以供回赠亲友之土产,使声誉广播于江南,商人遂年每携款进山批购,转销于沪、杭市场。因销路大增,农民就逐年扩大种植,形成规模生产,流传至今。
据调查,天目青豆之所以风味独佳,不同于其他,盖其土质气候所关。九思村一带处在寒武纪石灰岩地层,由此发育生成的油黄泥土,土层深厚肥沃,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气候湿润,昼夜温差甚大,适宜于豆科作物生长。在品种上经长期选育,出现了以“懒剥青”为主的优良品系,青皮、粒大、肉质肥润。再加做工精细、考究、遂成特色。一般将适时采获之嫩豆,经剥制挑选,洗去豆衣后,入沸水煮约十五分钟,捞去沥干水份,入焙用炭火烘至九成干燥。再在锅内放少量之清泉,加入青豆份量3%左右的食盐,搅拌成盐水,倒入初制品,加水至高于豆面一寸左右,待煮至汤汁全部被青豆吸干时止,起锅入焙,用炭火烘干即成。如此制作,故其有他豆不及之特色。十年动乱时期,青豆几乎失传。商品性生产终止。从一九八三年以后,力图恢复,遂得复苏。现东天目乡、西天目乡年产已达数十吨,并再度在沪、杭市场露面,深得消费者青睐。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23
小林黄姜
姜属荷科。原产东印度和我国。我国栽姜历史悠久在《礼记》中就有“楂梨姜桂”记述一九七二年我国在长沙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藏有干缩块,足见我国距今二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就种植生姜了。余杭小林栽培黄姜,据记载,在北宋康定年(公元1040年)已盛产,并因其姜块大、肉质黄、辣汁浓、味清香著名。尤以红爪姜最好,它具有长势强、块茎大、形为瓜、皮淡黄、肉蜡黄、芽及分枝节处色淡红、纤维少的特点。
姜的食用部分为块状茎,内合挥发油、姜辣素及树脂、淀粉、纤维等。挥发油由中含姜油酮、姜醇、姜酚、按叶油精、茴香菇、枸掾醛等。姜是常用的调味品,能除腥,增进食欲,而且药用价值较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姜有除风邪、寒热、伤寒......止吐、去痰......”的记载,民间也有“冬吃生姜,不怕风霜”之传说。姜还可加工成姜粉、姜片、酱姜、糖姜、醋姜、糟姜等佐菜佳品。
黄姜的采收分三次:一次是起“娘姜”。宜在夏至至小暑间的晴天,用尖竹签 在子姜与母姜连接处切取“娘姜”,做到“娘离子不伤”。一般可收回芽姜重量的80~90%,它宜制姜片和姜粉;二是在处暑后收嫩姜,它且鲜食或制紫姜。酱姜、醋姜等;三是在立冬后收老姜——小林黄姜。老姜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既可鲜食,也可贮藏待翌年留作种姜。
小林一带姜农,利用黄姜喜阴的特性,在桑园间作黄姜,既增加姜收入,又促进桑树生长,提高了蚕茧收入,同时还节省了搭荫棚的物资和劳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24
建德烧饼
又名严州酥饼,原名严州干菜烧饼,又称建德干菜烧饼,是建德传统的名点小吃,集松、酥、脆于一体,清香扑鼻。严州酥饼以上等面粉用不同温度的水和素油拌和,择肥膘肉与上等干菜拌匀为馅,在外面涂抹一层糖汁和油,以黑白芝麻撒粘,在特制的烧饼炉中用炭火烤熟。饼形小巧饱满,呈蟹黄色,芝麻撒面,馅多壳薄。
传统的严州酥饼以梅城镇“方顺和”烧饼店所产最为著称。一般除论只出售外,又以十只包为一筒,扎上红帖供应,成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备受欢迎。民国十八年(1929),此饼作为建德特产参加“西湖博览会”,在橱中展出一个月后取出,既未变硬也不发韧,且清香如初,被评为第一名,并授予大红旗一面,以示表彰。相传唐朝开国元勋“九千岁”程咬金从小以做烧饼为生,在兵荒马乱岁月流落到严州府(今建德梅城)开烧饼店,有一天他多做了两炉烧饼,当天没卖完,晚上把烧饼重新放入炉内以文火烘烤,没想到经重烤的烧饼肉油渗入饼皮,吃起来更酥更香,倍受人们喜爱。自此,他就采用此法做烧饼,许多店家也争相仿效。由于这种烧饼既香又酥,又出产在严州府地,遂以严州命名。
现严州酥饼在梅城镇、新安江市区等各大饭店均有制作,交通便捷。现建德市多数城镇均仍制作销售,保持原有风格,较受消费者欢迎。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26
白果
白果,是人称“活化石”银杏的种仁。白果核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还有少量的钙、磷、铁、钾等成分。与肉煮为“长生肉”,与枣烧称“长生饭”。白果性凉,可炒食或作甜食,是清凉饮料的原料,它能生津止渴,消暑舒神。在酒宴席上,白果羹、白果鸽蛋、白果水鱼、白果炖鸭等都是色美味香的佳肴。因临安多产杏树,故在1986年杏树被定为县树。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29
糖桂花
桂花可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种,以金桂、银桂为佳。杭州栽培桂花盛于唐、宋。根据民间传说,唐代时,杭州灵隐寺的德明和尚在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忽然听见滴答的雨声。他开门一看,见月亮里落下无数象珍珠般的小颗粒,便上山拾了满满的一兜。第二天,德明把此事告诉了师父,智一长者仔细一看,便道:“这可能是月宫里吴刚砍桂树时震落的桂子。”于是,他们把五颜六色的小颗粒种在寺前庙后的山坡上。到了第二年中秋节,桂树不但长得又高又大,而且树上还开满了芳香四溢的各色桂花。德明和尚便把它们取名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以后,诗人白居易写了“山寺月中寻挂号”的名句,从此,这段“月中落桂子”的佳话便流传至今。杭州南高峰下的满觉陇为赏桂胜地。每逢八月中秋前后,丹桂飘香,人们在这“金雪世界”里,不仅可以寻幽探胜,而且可以尝到香甜可口的糖桂花和桂花栗子羹等佳点。桂花除供观赏外,有经济价值。金桂、银桂香气浓郁,是加工调味品的天然原料。脆制过的桂花和白糖拌和在一起,即成了市场上常见的糖桂花。如果将桂花提取的香精,调在馅糖之中,就是桂花糖。至于桂花酒,早在《汉书礼乐志》中就有“尊桂酒,宾八乡”的记载了。
满觉陇自明代开始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今天,这一带的路旁坡地,崖前涧边,共种植桂花7000多株,树龄长的达200多年,成为杭州赏桂花最著名的景点.每到金秋花开时节,这里金桂飘香,道路两旁摆满了村民们临时搭建的茶座,游人在此品尝香甜可口的桂花栗子羹,一边打牌娱乐,可以排遣往日工作的劳顿。
桂花是杭州市的市花。满觉陇是杭州产桂最集中的地方,每年金秋的西湖桂花节都在这里举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杭州的桂花已名闻中外.游"满陇桂雨",赏桂为主,如有余兴,前行至满陇深处,还可游览石屋,水乐,烟霞三洞.杭州人爱把满觉陇叫作桂花厅,其实桂花厅位于石屋洞旁,是"满陇桂雨"景观的一处主要建筑,入内小憩可品尝桂花糖,桂花藕粉等杭州名点,给游人倍添赏桂佳趣。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31
里叶白莲
主要产于寿昌西南与兰溪、龙游接壤的里叶乡一带,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南宋“里叶白莲”就被钦定为皇家贡品。里叶白莲经去皮通心,色泽白净,粒大洁白圆润、质地细腻、耐煨易熟、汤清肉绵、味美鲜甘,煮之易熟,有清热明目的作用。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32
五加皮
严东关“致中和”五茄皮酒于清咸丰年间由安徽商人朱仰懋创制。质地甘而醇和,呈红褐色泛金黄色。因其配有多味中草药,具有活血去湿,舒筋解疲,强肌健身功效。光绪二年(1876年)在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中获金质奖;民国4年(1915年)2月,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银质奖;18年在西湖国际博览会上又获优等奖。1956年,新安江酒厂(1980改名为建德县严东关五茄皮酒厂)聘请原“致中和”老技师,恢复生产。1985年年产2542吨。
严东关“致中和”五加皮酒产浙江省建德县梅城镇,是浙江传统名酒之一。据传,创制于唐代,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李白游新安江时,与隐士权昭夷对饮五加皮酒的故事。此酒选用五加皮、砂仁、玉竹、当归、桂枝等20多味名贵中药材,用糯米陈白酒浸泡,再加精白糖和本地特产蜜酒制成。此酒能舒筋活血、祛风湿,长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寿。“色如榴花重,香兼芝兰浓,甘醇醉李白,益寿显神功”是对致中和五加皮恰如其分的评价。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34
西湖莼菜
莼菜有水葵、露葵、马蹄药、雉尾药、水莲叶等别名,颜色碧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一种珍贵的水生菜,其形看似小小圆圆,大约和50元硬币差不多,滑滑嫩嫩。是西期著名的土特产之一。西湖栽培莼菜历史悠久。明代《西湖游览志》即有“西湖第三桥近出莼莱”的记载。现在三潭印月、花港观鱼等地都有种植。
莼菜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叶片呈椭圆形,色暗绿,嫩茎和叶背部都有胶状透明物质。食用部分就是沉没在水中尚未展开的新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铁元素,营养价值很高。由莼菜做成的汤或羹格外鲜美,被列为杭州名菜,据说乾隆皇帝多次南巡杭州,每次都要以西湖莼菜做羹食用。“花满苏堤柳满烟,采药时值艳阳天。”春暖花开是采摘莼莱的最好季节。莼菜的收获期很长,从每年四月中旬至九月下旬,可每隔两三天来摘一次,七月份产量最高。
西湖莼莱是一种著名的莱肴,自古与松江鲈鱼齐名。《晋书》中就有“莼囊鲈脍”的记载。据传在封建时代,莼菜曾作为贡品。现在,鲜嫩清香的“西湖莼菜汤”被列为杭州名菜。它内含两种维生素及微量铁质,营养丰富。在医学上还具有下气止呕、润肠、治热疽的效用。
在历史上,以“三潭印月”莼菜最为著名。新鲜莼菜可用白糖拌食;营养丰富、鲜嫩清香的“西湖莼菜汤”是杭州名菜之一。
莼菜现在只有江苏太湖,杭州西湖和萧山才有生长,可以说十分地珍贵。而其中又以西湖的莼菜最为美味。
[
本帖最后由 六柳 于 2007-9-21 12:37 编辑
]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37
萧山杨梅
杨梅是浙江特产。萧山、慈溪、余姚、兰溪等地都是杨梅产地,其中以萧山杜家一带所产杨梅最负盛名。这种杨梅颗粒大,每500克28个到30个。核小,肉柱圆,味鲜甜。一般在夏至后5天左右成熟。萧山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已有早色、迟色、白杨梅、草梅等四十余种品种。杨梅具有果大核小、汁多味甜的特点。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39
塘栖枇杷
塘栖盛产枇杷,以果大肉厚、汁多味甜、营养丰富而闻名,《唐书?地理志》载,唐时就成贡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有“塘栖产枇杷,胜于他处,白色者上,黄次之”的记述。主要产区在塘栖的塘南、东塘、沾驾桥等乡。
2004年5月,中国塘栖枇杷节开节仪式上宣布,久负盛名的塘栖枇杷刚刚成功申报枇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枇杷也有了全国性的产地品牌。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40
天目笋干
杭州传统名产。天目山属杭州辖临安县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四季分明,属**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适宜于竹的生长。所产竹笋有壳薄、肉厚、质嫩、鲜中带甜的特点。临安竹笋面积及产量居全国之首。天目笋干由鲜嫩石竹笋精制而成,以“清鲜盖世”、“甲于果疏”著称。传统品种有“焙熄、扁尖、肥挺、秃挺、小挺、直尖”等,保持青翠、肥嫩、清香、味美的特色,并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清凉败毒,人称“保健蔬菜”,现与天目云雾茶、昌化山核桃同称“天目三宝”。它所制成的笋干,清香味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等多种成份,可以助食开胃。
天目笋干的加工方法为,将选好的鲜笋削蔸剥壳,留好笋衣。然后用 30% 的盐水煮熟,最后烘焙干燥而成毛坯 。 按质量分焙熄、肥 挺、秃挺、直尖等品级。焙熄系取笋的嫩尖精制而成,为天目笋干的珍品;粗壮而 柔软 者称肥挺;粗壮次于肥挺经搓、锤成扁圆形者称秃挺; 石笋煮后焙干,长度不超过 40 厘米称直尖。肥挺宜烧肉,秃挺、直尖宜作汤料。优质品保持青翠、肥嫩、清香 , 味美之特色。除国内销售,还出口日本、港澳、东南亚等同家及地区。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41
黄花菜
干黄花菜是以含苞未放的萱草花蕾经干制加工而成。因其花色金黄,外形似针,故而得名金针菜,又称“忘忧草”。 黄花菜既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又是佳蔬良药,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被列为山珍之一。20世纪后桐庐引进良种开始人工种植,产量居全省第二位。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43
东山坞豆腐皮
生产历史已有千年,主要产于富阳受降的东山坞村。它薄如蝉翼,油润白净,口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有“金衣”之称。用它做成的佳肴“炸响铃”清响干脆。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45
终于结束!
我的妈妈也。整整48目特产,发的我快拉黄水了。。。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2:52
马甲,我要加精,我要加精,偶的心血也。。
作者:
蓝色柴爿花
时间:
2007-9-21 13:00
奶瓶快疯掉咯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9-21 19:35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