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中国的姓名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6 10:35
标题: 中国的姓名文化?!
中国1.8万多人姓名为刘翔 叫刘德华的人逾1.6万!
据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最新统计,不但平常人重名的比较多,与社会各界名人重名的也不少,如有超过1.8万人叫刘翔,超过1.6万人叫刘德华,叫杨二车娜姆的也有14人。
  据了解,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01年3月27日批准成立的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业务归口公安部信息通信局管理。主要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
  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有4万多个派出所建立了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计算机管理的常住人口达12.8亿。(记者朱治华)
  名单重名人数
  刘翔18462
  刘德华16975
  李冰冰7793
  姚明5598
  李嘉诚3768
  李若彤2133
  曹雪芹2104
  陈楚生599
  名单重名人数
  周润发516
  李宇春198
  金庸126
  周杰伦122
  柳传志18
  杨二车娜姆14
  易中天8
稿源: 法制晚报   编辑: 崔燕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6 10:36
杨二车娜姆
这个名字用天台话读读看??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7-8-16 21:19
原帖由 龙头 于 2007-8-16 10:36 发表
杨二车娜姆
这个名字用天台话读读看??


偶一直以为是二个人。原来是一个人啊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7-8-16 21:45
丑人多作怪,杨二就是典型。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7 08:29
仇人作怪才能出名啊。
常用的伎俩。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7-8-17 08:32
该女的名字,用天台话的普通话版本就是:杨二,操你妈。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7 08:32
哈哈,楼上的一针见血!
作者: 飘渺孤鸿    时间: 2007-8-17 09:13
晕死,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啊,和在下同名字的保证不少于10W8W的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7 09:41
偶要表达的是,名人的姓名更吃香。
估计这些名人的名字还在不断的上升哦 。、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7-8-17 09:43
今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期,就是姓氏的专辑,值得推荐一读。

转贴一下其中的一文:“中国人的姓: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作者:单之蔷

中国人的姓氏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时代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传,比较稳定。事实上,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Y染色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下传的,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现在人们都知道,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X和Y染色体是控制性别的。在男人的精子中,一半含有X,一半含有Y;女人的卵子含有的都是X,没有Y。当精子中的X遇到卵子中的X,组成新的染色体对XX时,就生女孩;当精子中的Y与卵子中的X相遇,组成XY时,一个男孩就诞生了。当这个男孩再生男孩时,一定是这个Y又一次地被选中,与一个卵子中的X结合了。除极个别情况外,如果一个家族一直有男孩诞生的话,那么这个家族的染色体Y就一直传下来了,而且是同一条祖先染色体的复制品。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Y打上了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典范。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欧洲人有姓的历史不过一千多年,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才几百年。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了“姓”,而且“姓”在中国能够延续下来?我猜想原因有二:一是汉语文字的简洁。单音节,一字一音,用来做姓,方便好用。西方人的语言文字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方便,我们都曾有过记不住外国人复杂冗长姓名的感受;二是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需要户籍制度配合,所有的人要登名造册,这是中国人的姓能够流传、普及、巩固以及人人有姓的重要原因吧。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来我以为这种现象只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这其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基因被逐渐地“稀释”。比如,你的儿女对你的基因,只继承了1/2,你的孙子、孙女只继承了你儿女基因的1/2,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先的基因越来越少,最终近乎于无。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也许这正是中国人喜欢男孩的深层原因。因为只有男孩继承了真正的祖先的一点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族一直没变的东西,是一个家族真正的血统。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俗话说:张王李赵遍地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集中了众多的人口。看一下今天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这种现象不是天生的,而是姓氏经过竞争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袁义达教授收集),但后来有些姓逐渐消失了,仅剩下今天的4000多个。如果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一些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

       最“成功”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如: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例如汉朝,皇帝刘邦将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西汉累计封王30余人,封候400余人,汉朝统治的时间又长达400多年,一般而言,100年可繁衍4代人,400年可繁衍16代人,人的繁衍又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假设刘姓皇室这430多被分封的刘姓贵族,每一个生2个儿子,以后也如此,16代刘姓贵族就会造就430×2的16次方这么多姓刘的贵族,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56360960人,即5千多万人,这还仅仅是男性。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据说整个汉朝人口也就五千万。举此例,仅在说明如果条件适合,一个姓的扩展潜力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当然皇室贵族获得的条件是最好的了。因此为什么大姓是一些大朝代皇帝的姓,也就很好理解了。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7-8-17 09:45
(接上文)

从过去23000多个姓,到今天的4000多个姓,这中间有多少可歌可泣或者是哀婉动人的故事。如果有谁把19000多个姓氏是怎样消失的故事写出来,其意义和可读性可能不比一些生物灭绝的故事差。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对他们,我肃然起敬。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传递,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危险。因此保护小姓、奇姓,让其传承下去,非常必要。国家应该制定一定的政策保护不常见姓。比如,假如一个不常见姓的家庭生了一个女孩,就应该允许再生一个男孩。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现在我们虽然还有4千多个姓,但是有些姓的人数,已经比大熊猫还要少了,因此为不常见姓的濒危而忧虑,并不是杞人忧天。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按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

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的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7 09:55
恩,这篇文章好。
宁波晚报做得很好,
他们在收集一些奇怪的小姓。
于是就发现有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姓。
作者: 林华强    时间: 2007-8-18 14:45
原帖由 龙头 于 2007-8-17 09:55 发表
恩,这篇文章好。
宁波晚报做得很好,
他们在收集一些奇怪的小姓。
于是就发现有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姓。

偶有个武汉藏友专门收集姓氏名片,现在收了900多个姓,宁波晚报这专题是谁负责的啊?可介绍他们联系一 下,以便互通有无.我的手机13506769110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7-8-19 16:24
像古人一样有名有姓有字有号,最好了。基本不会发生太多重复现象。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20 08:54
原帖由 林华强 于 2007-8-18 14:45 发表

偶有个武汉藏友专门收集姓氏名片,现在收了900多个姓,宁波晚报这专题是谁负责的啊?可介绍他们联系一 下,以便互通有无.我的手机13506769110

可以啊,偶去试探一下,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接触。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20 08:55
原帖由 abracadabra 于 2007-8-19 16:24 发表
像古人一样有名有姓有字有号,最好了。基本不会发生太多重复现象。

嘿嘿,AB大哥你也可以自己给自己起字号的啊。
偶也有字和号的,
哈哈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7-8-20 08:55
自可自我观赏。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7-8-20 12:14
没事干,大家不妨印个后司街名片散发一下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20 13:50

偶有后司街的名片啊。不过现在已经没有超级版主的头衔了。
以前偶的后司街的名片是:
水龙头,又名龙头,
超级版主、宁波分舵。
电话:139********。
在好几次的FB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哈哈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