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7月CPI增速创10年新高 中国已步入通胀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4 09:54
标题: 7月CPI增速创10年新高 中国已步入通胀区间
10年来,中国从未如此真切地接近通货膨胀。7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强劲上升至5.6%,创下自1997年2月以来的10年新高。一时间,通胀从“风险”已上升至真实的存在。“中国已步入通胀区间,尽管目前尚属轻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昨天“定性”称。

  “3%”已成奢望

  央行年初设定的CPI增速3%警戒线曾经令市场视为畏途。但从5月至今,这条警戒线却几乎是“名存实亡”,一次次地被轻松突破。

  5月,CPI增速首次越线,达到3.4%,6月再上一台阶,达到4.4%,时至7月,已是连升三级,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5.6%———这大大地突破了市场此前4.6%的预期。即使是1-7月份的累计,CPI涨增速也达到了3.5%。

  “谁还记得3%?现在市场更关心的是何时达到6%。”一位分析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笑言。

  指望今年CPI还能控制在3%之内,几乎已成为奢望。曾经乐观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表示,预计全年CPI增速将在4%左右;曾经一心力保3%的央行日前甚至发出了“防止物价全面上涨”的警告。

  而在看到昨天的数据之后,前不久刚刚将2007年CPI增幅预测提高到4.0%的高盛又有了再次上调的念头,“我们当前的预测面临着显著的上行风险”。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昨天发布报告称,调高今年CPI预测为4.0%-4.5%,并认为通胀水平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为50%,高于或低于这一区间的概率各为25%。调高预测主要考虑到近期气候的异常变化和猪肉价格居高不下。但哈继铭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未来几年不会失控。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师学家陶冬此前则表示,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失控,而政府对通胀的判断以及措施落后于形势。预计CPI通胀会在明年年中达到6.5%,如果气候不作美或石油、材料进一步涨价,甚至可能冲上8%。

  事实上,市场上已发出了要求央行警戒线提升的呼声。花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3%的通胀目标是与8%左右的GDP增长目标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超趋势”增长,未来三四年经济增速可能都在10%以上,CPI目标不应该仍限制在3%以内。以今年为例,上半年GDP增速为11.5%,则CPI上涨4.5%-5%都是可以接受的。

  即使是以4%-5%作为通胀目标,与我国10%以上的GDP增速相比仍不到一半。美国经济增长不到3%,最近一期CPI年率却达到2.7%左右,几乎是1比1的关系。就算考虑到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一差异也相当悬殊。

  “年底上涨放缓”

  “食品上涨依然是推动CPI增速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哈继铭昨天表示。一如自5月以来的惯有“公式”,肉价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带动整个CPI上涨。

  当月,食品价格上涨15.4%,远高于非食品价格的0.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鲜蛋价格上涨30.6%,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更是上涨45.2%,成为当之无愧的涨价“主力军”。所有食品大类中,仅有鲜果价格下跌。

  然而,猪肉乃至整个食品领域在下半年的走势目前依然存在着较大争议,这也直接影响了对下阶段CPI增速的判断。

  陶冬认为,食品涨价的趋势会进一步恶化。截至7月29日,生产秋粮的11亿农田地中,接近四分之一遭受旱灾或涝灾的冲击。尽管今年夏粮较上年增产1.9%,如果占全年产量五分之四的秋粮失收,全年粮食产量仍会低于2006年4977亿公斤的高水平。

  同时,中国的玉米、大豆,大量依靠进口。国际农产品涨价,会不断影响国内价格。而且小麦、大米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也愈来愈高。

  然而,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本轮猪肉涨价“到今年年底就差不多了”,届时本轮CPI上涨将告一段落,“这是一次结构性物价上涨,猪肉不涨了,CPI也就没有了上行动力”。

  祝宝良强调,目前粮食价格并没有加速上涨的趋势,这使得作为下游产业的养猪业并没有成本上升的压力。同时,近期国务院已启动了一系列增加生猪供给的政策,“尽管短期内不会见大效,但3-6个月后,猪肉供应不足的情况将基本上得到缓解。”祝宝良指出。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4 09:54
“央行过于悲观了”

  “央行过于悲观了。”祝宝良向早报记者表示。央行在近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度预警“物价全面上涨”,认为当前物价上涨并非仅受偶发或临时性因素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对央行这一提法普遍持“保留态度”,认为目前“价格全面上涨”仍无明显迹象。但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此前曾作出与央行相近的表态,认为通胀压力的加剧目前不再仅限于肉类价格,而是迅速扩散到其他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餐饮服务领域甚至非食品领域,“非食品的CPI环比涨幅已开始加速上涨。”

  在高盛看来,本轮食品的快速上涨并不是由于短暂的供应不足所致,而是受到货币过度扩张的推动,“因此在果断货币调控措施迟迟不出台的情况下,整体的通胀压力不会自动减弱。”

  祝宝良表示,目前不主张用通胀这一提法,更倾向于“物价上涨”来定性目前的形势。祝宝良指出,目前在物价方面实际上已“无大的风险”,市场不必对5.6%作出过度解读,“但我还是对房地产和M2(货币供应)的状况存在一些担心”。

  祝宝良称,目前消费市场的总供给仍然大于总需求,这使得物价全面上涨几乎不可能。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目前也是供大于求,劳动力工资不太可能与物价联动上涨,从而诱发物价全面上涨。

  雷曼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昨天也表示,5.6%的数字超出了雷曼此前的预期水平(5.0%),但仔细研究CPI篮子中各项指标,迄今为止依然没有明显迹象显示食品价格上涨会传递至其他非食品领域。

  是否通胀仍有争论

  “中国已步入通胀区间,尽管目前程度尚属轻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彭兴韵指出,之所以判断已步入通胀区间,除了CPI之外,M2增速的走高也是佐证之一。

  而梁红也认为,一旦CPI增速突破5%,将可基本判断中国已是通胀经济,“有关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可能很快就会淡出视野”。

  但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他并不认同过于悲观的看法———已步入通胀区间,但也不认同乐观的看法———中国只是简单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在他看来,中国已“无限接近”通胀,但目前的经济数据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王志浩表示,判断是否通胀应参考更多的指标,“比如M2增速突破20%,月均新增贷款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

  但在彭兴韵看来,央行“防止物价全面上涨”这一提法仍值得商榷。彭兴韵表示,全面物价上涨的前提是“央行已无法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而目前显然没有这一迹象。同时,影响物价的一切长期因素没有发生改变,“比如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彭兴韵指出,由于政府调控效应的逐步释放,8-9月份CPI增速可能将开始进入下行空间,“全年突破4%的可能性很小”。

  但王志浩也指出,“物价全面上涨”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在明年,因此央行提前作出一些警告也是可以理解的。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8-15 16:03

钱似乎不值钱了……
怕怕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