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七十八年前的7月7日,无法忘却的那一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恶女    时间: 2015-7-7 12:20
标题: 七十八年前的7月7日,无法忘却的那一天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5-7-7 12:26 编辑

[attach]249080[/attach]
[attach]249084[/attach]
上图为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卢沟桥;下图为游客在卢沟桥游玩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是北京档案馆珍藏的《卢沟桥歌》词曲,作于78年之前“七七事变”之后。78年过去了,这首歌中透出的悲壮与豪迈,仍让人动容。
  1937年7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历史奔流至此,瞬间迅猛改道。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全面胜利的反侵略战争,由此开始。

  挑起事端
  站在今天的北京宛平城墙下,仍能看到78年前的弹孔。家住卢沟桥畔85岁的郑福来老人回忆,“七七”当天晚上,他在睡梦中被枪炮声惊醒,翌日早上一枚炮弹在自家北房西侧爆炸,小伙伴四春子被炸死。
  史料记载:7月7日上午,日军到卢沟桥以北地区进行演习。下午,日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在中队长清水节郎的带领下,由丰台兵营开到龙王庙,声称进行夜间演习。
  “龙王庙位于宛平城西北,距离仅有千米,而且龙王庙内有中国军队驻扎,日军在此夜间演习,显然另有企图。”平西抗战研究者张东升说。而清水节郎在他当天的日记中这么写道:“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没有月光。星空下,可以隐约看到远处宛平的城墙和附近不时移动的中国士兵的影子。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日本人打破了这个寂静的夜晚。19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点40分,在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方向响起了一阵枪声。随后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硬说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遂包围宛平县城。
  午夜12时,日方向冀察政务委员会就“日本兵失踪事件”提出交涉,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索失踪士兵。时任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得纯拒绝日方的进城要求,但为了协商解决问题,告知日方“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兵,即行送还”。
  据时任宛平县长王冷斋的《卢沟桥事变始末》等史料记载,秦得纯随即要求驻守宛平的部队严密戒备,随时准备应战,并指示王冷斋“迅即查明,以便处理”。经查明,中国军队并无开枪之事,也未发现有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
  事实上,日军所谓“失踪”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很快就归队了。当年中日关系舞台上的活跃角色松本重治在自己的回忆录《上海时代》中“卢沟桥畔的枪声”一节如是记述:“这个新兵担任传令兵,在离队解手返回时,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误了归队时间。”“七七事变”关键人物之一、日军第八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1938年6月30日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也坦承:当时已接到士兵归队的报告。
  日军在进城彻查被拒绝后,立即开枪示威,并向城内发射炮弹。潜伏在铁路东侧的日军轻重机枪及山炮一齐向宛平城开火,中国守军被迫还击。

  奋起反击
  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出乎日军意料。29军抱定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在宛平城居民的协助下,把城东门堵紧,城西门只留下一条缝隙供人出入。29军的大刀队,继长城抗战后,又一次让日本人魂飞魄散。为拖延时间,日军诡计百出,一再提出谈判,又不断撕毁协议。
  7月8日凌晨2时,日军加强了卢沟桥地区的兵力配置,部队集结在卢沟桥火车站西南方,随时准备开战。凌晨2时3分,日军占领了宛平城外唯一的制高点沙岗。
[attach]249081[/attach]
驻守宛平城的士兵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日本人已经做好了发动战争的准备,却以和谈之名,调兵遣将。“其实在中日双方开始谈判前半个小时,日方已经得到了这名失踪士兵归队的报告,却仍以这个理由坚决要进入宛平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说。
  8日凌晨3时,中国代表到达北平日本特务机关部进行谈判;4时左右,中日双方代表进入宛平城谈判。同时,日本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也在天津召开会议,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凌晨5时,接到命令的日军再次向宛平城发起了进攻,谈判中断。守城部队即刻还击。激战一个多小时后,日军未能前进一步,日方谈判代表见事态不妙,遂手持白旗登上宛平城墙,日军借机停止射击,双方又开始谈判。
  7时30分,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对驻天津的部队下达了准备出动的命令,并命令在秦皇岛的部队返回北平。
  9时30分,日方再度攻打宛平城和卢沟桥。金振中带着两个连队,反击围攻铁路桥东端的日军,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日军被击退到2华里之外,收复了铁路桥东段,战况稳定下来。
  “在停战协议不断签订的同时,战斗也一直没有停止。因为宛平城和卢沟桥有坚固的城墙和石桥为依托,日军多次进攻未能得手,于是他们把突破口选在了卢沟铁桥和龙王庙一带。”谢荫明说。
  16时,日方让中方代表出城谈判,遭到拒绝。17时,日方再次派人送信,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中国军队限时撤退等要求。未收到满意回复的日军于18时5分炮击宛平城,战斗持续3个多小时,专员公署成为一片废墟,大批民房被炸毁。
  王冷斋曾回忆一个细节,可见日本人的狡猾:日本派出的三个谈判代表步行进入宛平城时,用步履丈量了宛平城县公府大厅距离城墙的位置,然后将信息传给城外的日本人。谈判过程中,日本的第一枚炮弹就越过宛平城墙,准确无误地炸在县公府里,企图以武力胁迫中方退让。
  中国人誓死不退。29军大刀队强袭龙王庙,不到2个小时就夺回了龙王庙阵地。守城中国军队打退了日军的坦克进攻,以血肉之躯,筑起让敌人无法逾越的长城。

 抗战到底
  卢沟桥和宛平城是出入北京的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七七事变’是在日本蓄谋已久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一点可以从事变的时间轴清晰看出。”谢荫明说,从“七七事变”整个过程来看,日本军队从蓄意挑衅到寻找借口,直至提出无理要求,得寸进尺,步步紧逼,超出了当时中方的容忍底线。事变爆发并非偶然。根据1901年屈辱的《辛丑条约》,日军获得了平津线一带驻军的权利。“七七事变”前一段时间,日军以丰台驻地不够居住为由,提出在丰台与卢沟桥之间修筑兵营和机场,遭到拒绝。之后,日军无视中方抗议,在卢沟桥附近加紧军事演习,由白天演习发展到夜间演习,由虚弹射击发展到实弹射击。
  日本人为何如此想霸占卢沟桥?从当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出:此时北平城事实上已三面陷入日伪包围,只剩西南面尚有29军驻防,宛平一失,平汉线被切断,北平将成一座孤城,守住卢沟桥,就是守住北平与中原的通道。
  日军以演习为借口,经常到宛平城、卢沟桥一带活动,侦察地形,并多次与29军发生争执。进入1937年夏天,日军加大挑衅力度,战火已一触即发:当年6月,驻丰台日军一部以攻取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进行演习。6月21日,日本中国驻屯军紧急成立了临时作战课。《金井武夫回忆录》记载,东京流传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就在“七七事变”前一天的7月6日,日军不顾大雨泥泞在龙王庙以卢沟桥为目标进行攻击性演习。同时,一队日军要求通过宛平城到长辛店演习,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遂在城外进行部署,威胁守军,双方相持十几小时,日军退回丰台。
  面对紧急局面,驻守北平的中国军队加强了戒备。谢荫明介绍,负责具体防务的金振中对部队进行了针对性部署,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金振中要求全营官兵在吃饭前、睡觉前都高呼“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口号,以激励官兵守土抗战的斗志。
  7月8日,“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八年抗战,由此开始。  

  今天是七七事变78周年纪念日。78年,硝烟散尽,历史也终归正道。缅怀在抗战14年中牺牲的每一位同胞,缅怀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隐的每一位老兵,祝福历经沧桑依然健在的每一位老兵健康长寿。
  勿忘国耻,致敬老兵!
[attach]249083[/attach]

[attach]249082[/attach]



根据新华社、关爱抗战老兵网编辑整理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15-7-7 13:19
顶起!
作者: 无妻徒刑    时间: 2015-7-8 23:47
[pb4][pb4][pb4][pb4][pb4]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